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鲁哈尼说伊朗的货船在全球无法停靠任何国家的港口?
鲁哈尼近日确实是向媒体发出了这样的消息,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伊朗现在所有的运输船只都受到了美国的卫星监控,他们的船无法在周边国家的港口进行停靠。美国为了阻止伊朗的石油向外界运输,向周边国家都下达了禁止伊朗货船停靠的通知,这可谓是对伊朗石油出口发出的一记重拳,导致伊朗现在外汇迅速的减少。鲁哈尼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发出求救信号。周边国家确实是都听美国的话,因为害怕美国的制裁,不仅减少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而且还拒绝伊朗从他们国家的港口停靠补给。不得不说,美国威逼利诱确实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伊朗现在确实是处于孤立之中。由于石油外汇的大量减少,鲁哈尼已经举步维艰,担心国内的经济会进一步的崩溃,到时候内部瓦解。所以他这次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想向世界进一步表明美国对伊朗现在所采取的措施是很过分的,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国家支持。
其次,鲁哈尼也是想表达伊朗可能会因为走投无路而做出过激举动。伊朗的货船必须经过港口以后才能运往世界各地,如果周边国家不给予支持的话,那么他们的石油订单就会大量减少,这对于伊朗来说是雪上加霜。如果美国不放松制裁的话,那么伊朗就会鱼死网破,与美国发生碰撞,到时候双方的结果就是一死一伤,这样的结果,我想谁也不愿意看到。
伊朗人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之前网上就已经传出了伊朗出现了大量的摩托车,他们通过摩托车将一桶一桶的石油运出了边境,由此展现出了伊朗人在困难面前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的精神,我想这样的民族是打不垮的,伊朗不可能向美国认输的。希望美国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把人逼急了,善良的人被逼急了也会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以上仅是我的个人拙见,有不对的地方还恳请您批评指正,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5月26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谈话说,美国当前对伊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伊朗运油船遭到美国的卫星追踪,甚至连一艘伊朗货船也无法停靠任何国家的港口。
笔者认为,这是鲁哈尼比较夸张的说法,目的也是为了博眼球,寻求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同时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另一方面,在伊朗国内,鲁哈尼也要借此尽可能地把因制裁产生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转移到美国和特朗普身上。
事实上,自从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了对伊制裁后,伊朗国内的物价飞涨、汇率跳水,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鲁哈尼政府由此感受到的压力也正越来越大。因为主要是他的温和作风,才导致了伊朗和美国的核谈判并在2015年7月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一直对此持怀疑甚至是反对的态度。
近四年前,鲁哈尼因伊核协议而获得伊朗民众的巨大支持。当时,协议达成的消息宣布后,众多伊朗人走上街头,手持横幅和标语表示对鲁哈尼和外长扎里夫的赞扬。但就在伊朗百姓生活刚刚得到改善后不久,制裁再次来袭,且大有更猛烈和前所未有之势,这搁谁谁都难以接受。所以,鲁哈尼此时出来发声表这样的态,就非常有必要。
实事求是地说,因为伊朗的油轮和货船已经被美国的卫星盯住了,包括我们的“两桶油”都停止了从伊朗进口石油,日本、韩国、印度、台湾地区、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也都从5月份起停止了进口,这些都是伊朗石油出口的大客户,它们都不买了,其他非主要石油进口国则更不敢再买。因此,实际情况可能就跟鲁哈尼所述相差无几,至少伊朗的油轮已从原来常去的港口销声匿迹。
据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6日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谈话说,美国当前对伊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伊朗运油船遭到美国的卫星追踪,甚至连一艘伊朗货船也无法停靠任何国家的港口。
伊朗总统鲁哈尼的说法略显夸张,难道伊朗的货船不能停靠在俄罗斯或者是我国的港口?鲁哈尼之所以声称伊朗货船无法停留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港口,是为了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2019年5月1日,美国取消了对我国、日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希腊、印度等8个经济体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此后,美国动用了卫星追踪技术,监视伊朗运油船的行踪。美国此举是为了彻底将伊朗石油出口封杀,进而逼迫伊朗服软。
伊朗总统鲁哈尼
美国不仅仅用卫星追踪伊朗的运油船,还准备向中东增兵1500人。美国增兵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用经济制裁加军事手段威胁伊朗,迫使伊朗屈服。对于美国来讲,发动一场针对伊朗的全面战争太过于冒险。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国国力大损,至今也没有恢复。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对伊朗的战略非常明显,那就是使用除战争以外的所有手段打压伊朗。
那么,在美国取消对进口伊朗石油豁免权、全面封杀伊朗石油出口以后,成效如何?5月25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美国对伊朗史无前例的经济封锁并不能让伊朗屈服,伊朗人应该团结互信挫败美国对伊朗发动的经济战争!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美国已经对伊朗进行了30多年的经济封锁,伊朗人一直没有屈服。这一次,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也很难达到目的!
特朗普与鲁哈尼
美国所谓对伊朗经济的全面封锁,根本就不可能实现。5月25日、26日,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度伊拉克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先后与伊拉克总统、总理、国会议会议长、外交部长会晤。伊拉克外长哈基姆表示,伊拉克愿意调解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言外之意,伊拉克不支持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即使是有美国驻军的伊拉克,都反对美国制裁伊朗。更何况,伊朗还有俄罗斯、我国、土耳其等国的支持!
在美国封锁之前,伊朗石油出口约为每天200万桶。目前,伊朗依旧能够保持每天60万桶石油的出口量。毫无疑问,美国的经济封锁能够度伊朗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但美国却无法仅仅凭借经济手段迫使伊朗屈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胃口太大,想要彻底将伊朗“阉割”。除非美国发动全面战争,否则,美国与伊朗在中东将长期对峙,伊朗将一直是美国中东霸权最大的绊脚石!
伊朗运油船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美国的卫星有能力追踪伊朗的每一艘货船吗?
感谢邀请。
据外电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说,美国当前对伊朗施加了空前的压力,伊朗运油船遭到美国的卫星追踪,甚至连一艘伊朗货船也无法停靠任何国家的港口。鲁哈尼在上个星期六晚表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从未有过这种情况,不过这并不能让伊朗屈服。伊朗国民彼此“团结信任”是挫败美国对伊朗经济战争的必要条件。伊朗已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储备,伊朗政府不会让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
去年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美国政府陆续重启一系列针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到了今年5月制裁升级,美国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不再延长对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制裁伊朗矿产行业,同时美国向中东地区大举增兵等,给与伊朗空前强大的压力。
美国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美国的单方面行为,美国利用其在金融,经济,军事上的强势地位,单方面向制裁伊朗,并且威胁与伊朗有交易的国家,这样的做法目的就是完全切断伊朗的经济来源,逼迫伊朗就范,但是美国的这样全球围堵伊朗,最终会造成伊朗用更加隐蔽的方法出口,如关闭船舶系统,更加信号等办法来达到出口目的。同时美国如果高压达不到目的,下一步就会拿出最终的手段:军事压迫,中东的局势更加难以预料。
特朗普为了胜利,已经忘了什么叫民主自由人权平等了,他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老百姓是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经济上不来,老百姓必然会被利用引起内讧,不需要美国打自己就败了!
现在打仗基本以军事对抗为主,但是美国知道军事必然被拖死,因此剑走偏锋,不但锁死工业血液石油,而且锁死物流运输,物流比锁石油还狠,这就不是对付军方和政府了,而是连老百姓一起开刀,你们支持政府就要付出代价。
伊朗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熬不过去这场封锁,肯定会内乱,石油只能换钱换武器,但是物品可以阻挡一切国计民生,当然也包括军事。
打伊朗决不是打伊朗,美国是在逼真正对手出牌,但是这牌还真不好出,现在关键在欧洲,如果他们助纣为虐或者隔岸观火就不但能让美国阴谋得逞,更会让自己永远受制于人,因为中俄不可能在欧洲支持美国的情况下贸然出牌,否则将是世纪对决,损失惨重,闹不好印度日本再随风倒渔翁得利就麻烦了!
其实对于欧洲和印度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自己舞台的机会,这是典型的建立多极的机会,一起出手,美国必败无疑,若都想独善其身,甚至当美国的帮凶,那就会永远像日本一样直不起腰。
现在是出牌,一轮一轮,不要着急,大国甚至世界已经被美国拖进来了,小国更是炮灰,谁也逃不掉,只要大家吸取秦统一六国的教训就肯定会处理好伊朗危机!
伊朗油轮在沙特港口外遭受恐袭,泄露大量原油。伊朗和沙特会携手应对环境危机吗?
10月11日伊朗一艘游轮在据沙特西部吉达港97公里处爆炸。根据伊朗媒体最先报道称,这艘船名为“Sinopa”号,不过后来证实这艘船为“Sabiti”号,其隶属伊朗国家石油公司(HIOC)。目前该油轮的两个储油罐已经损坏,并导致原油溢出,从最新的消息来看,漏油的情况已经被控制,但是仍然造成了污染。那么污染的治理工作将会由谁承担呢?
(事发区域)
由于船只爆发发生在红海海域,而且从与吉达港97公里距离来看,该游轮应该行驶在红海中心国际航道上,因为吉达该出海域的宽度不过190公里。由于沙特和对岸的苏丹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位于沙特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所有污染的治理工作将会有沙特和苏丹来承担,具体将会有两国协商决定。不过事件沙特主动承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毕竟财大气粗,而且还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若沙特承担,那么其将根据该国《环境保护法》28条的规定,就事故污染问题追求责任方(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相关民事赔偿。
(Sabiti号)
有关于爆炸的问题,现在众说纷纭,而且伊朗方面给出的回应十分矛盾。伊朗媒体最初援引伊朗国家邮轮公司(HITC)公共关系部门的负责人萨希卜·萨德吉的话称,这艘油轮是被两枚导弹击中的,而且导弹很有可能来自沙特。然而后来HITC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目前事件仍然在调查之中,油轮并未起火,运营方面说法明显前后不一。伊朗官方在事件发生前后,并未将游轮爆炸漏油的责任归咎给任何一方。这可能是迫使HITC改口的主要原因。
(当天油轮的视频截图)
很显然伊朗并不想将事件影响扩大化,因为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称油轮是遭到导弹袭击无异于是在对沙特进行挑衅,而且会使得自身的处境更加艰难。众所周知目前伊朗正在遭受美国的制裁,很难再进行石油贸易。而伊朗却一直都需要向叙利亚提供石油补给,之前伊朗游轮格雷斯-1号被英属直布罗陀扣押就是因为其涉嫌向叙利亚运送原油的原因。然而当递交书面保证后,格雷斯-1号仍然将原有偷运到了叙利亚塔尔图斯港。这次“Sabiti”号走红海其目的地仍然可能是叙利亚,这艘船在发生爆炸时,并未有按照国际海事规范,开启船只自动识别系统AIS。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偷运,不想太过招摇,让人知道。生怕会遭到美国和沙特的拦截。
(沙特与伊朗角力)
那么这件事会有什么结果呢?结果可能是伊朗不得不被沙特好好宰一顿。由于在航线上出事,而且还是沙特专属经济区内,沙特可能会对船只进行强制扣留。这艘船将可能会遭到起诉,要负担污染治理的相关费用。船只停靠和维修也需要交钱,而且钱绝对不会少。在今年4月伊朗游轮“Happiness-1”号,在吉达水域附近因为发动机出现故障,失去了控制,伊朗方面称是船舱进水所致。船只不得不停靠吉大港进行修理,伊朗每天需要缴纳20万美元的相关费用,最后船修好后总共缴纳了1000万美元,才被放走。这样一看沙特还真有可能是袭击策划者,其抓住伊朗的把柄进行敲诈,为上个月两处石油设施遭袭讨要损失费,而事件短期内是不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沙特和伊朗政府并不会一同合作处理油轮遇袭后带来的环境危机。
更何况事发地区是在沙特的吉达海域,沙特方面希望独立处理善后工作,他们并不希望伊朗过多的参与后事。比起处理环境污染,人们更关心这次油轮遇袭会不会给中东地区的和平形势带来挑战,引发一场新的战争。
(萨比号油轮)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0月11日报道称,一艘运载着大量石油的伊朗油轮在沙特吉达海域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熊熊燃烧。该油轮的两个储油罐被摧毁,船员们立即对油轮进行灭火工作。这艘油轮是隶属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萨比”号,根据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说法,这艘油轮的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目前局势稳定,没有任何船员受伤。
在油轮遇袭后,萨比号的船员和伊朗石油公司,伊朗外交部均宣称可能遭到了导弹袭击,而袭击萨比号油轮的2枚导弹极有可能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俄罗斯卫星网,阿布哈兹新闻社也认同了这种说法。而沙特政府则指责萨比号的船员以及伊朗政府在说谎,坚决否认与此事有关。
(萨比号油轮)
实际上,伊朗油轮遇袭后,人们最关心的是这场袭击会不会引发一场战争。在过去的一系列冲突中,从富查伊拉港运油船被袭事件,阿曼湾事件到巴格达绿区事件,大家都是在指责伊朗袭击了外国商船,认为伊朗是幕后黑手。这还给美国,沙特,英国组建波斯湾护航舰队提供了借口,让是否发动战争的主动权掉在了美国和海湾国家的手中。
此次萨比号油轮遇袭则将是否开战的抉择摆到了伊朗手中。似乎是有人在挑衅伊朗,希望伊朗因此对沙特及其盟友实施报复,甚至开战。他们想通过一场袭击刺激伊朗的主战派势力,破坏海湾地区的和平形势。
袭击还导致油价出现了上涨,这对于沙特来说非常有利。在事情发生后,伊朗加剧了对沙特的不信任感,因此双方很难在油轮遇袭上达成共识。
(伊朗油轮遇袭)
伊朗政府在此次波斯湾危机中的态度和立场很明确,那就是尽力维持和平局势,只有在得到有力证据的情况下,伊朗才会做出反击。伊朗并不会因此上当,盲目地与沙特,美国爆发战争。
伊朗的港口?
伊朗主要的港口有:
1、伯努海德港:是伊朗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2、吉兰港:是伊朗最大的贸易口岸之一,主要出口木材、纺织品和石油制品等。
3、阿巴斯港:是伊朗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港口之一。
4、克什米尔港: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出口港口,也是伊朗天然气出口的重要港口之一。
5、伊玛目港:是伊朗的第三大石油出口港口,也是伊朗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伊朗港口有24个港口,其中主要港口有8个,伊朗港口主要包括:阿巴斯港(bandar abbas)、霍梅尼港(bandar imam khomeini)、霍梅尼(bandar khomeini)、布什尔(bushehr)、查巴哈(chabahar)、霍拉姆沙赫尔(khorramshahr)、基什岛(kish)、格什姆岛(qeshm)、伊朗港口介绍具体如下: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1501年之前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为中东国家,其中北部紧靠里海、南濒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首都为德黑兰。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方之中东地区,属西亚,西北与阿塞拜疆(界长432公里)和亚美尼亚(界长35公里)为邻,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界长992公里)接壤,东邻阿富汗(界长936公里)和巴基斯坦(界长909公里),西接伊拉克(界长1458公里)和土耳其(界长499公里),中北部紧靠里海(海岸线长650公里)、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海岸线长1,770公里)。面积1,648,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636,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0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六位。
伊朗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脉所构成,只有在海边的一小部分是平原。境内最大的高原为伊朗高原。人口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由高加索山脉、札格罗斯山脉和厄尔布尔士山脉等构成。整体而言,伊朗大多数地区属干燥或半干燥气候,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间,平均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
其中一些主要的港口包括:
伊斯兰堡港(Bandar Abbas):位于波斯湾南部,是伊朗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伊朗海军的主要基地之一。
吉兰港(Bandar Anzali):位于里海南岸,是伊朗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伊朗北部地区的主要港口。
阿巴斯港(Bandar-e-Abbas):位于波斯湾南部,是伊朗重要的商业和工业港口之一。
伯努港(Bandar Bushehr):位于波斯湾东南部,是伊朗重要的石油出口港口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