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看到伊朗扣留了“史丹纳帝国号”油轮,并已押至伊朗港口呢?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英国这回当狗是彻底栽了,伊朗连主人都打,哪还怕“狗"!
伊朗的底气来自决心。
英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以为自己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还活在17、18世纪的美梦中,英国为美国办事以为什么都不怕,伊朗早就警告过英国:作恶是要付出代价的。
7月4日,美国怂恿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拦截了伊朗的“格蕾丝1号"油轮。伊朗一直忍耐,要求英国无条件释放无故扣押的一号油轮,英国以是协助直布罗陀政府办事为由,不予理会,后来伊朗外长‘扎里夫一直与英国外长亨特交涉,亨特想当唐宁街未来的新主人想在美伊争斗中,抛头露面选边站队,为美国献上“投名状“,毫不顾忌伊朗的感受。
伊朗的领袖是俄罗斯普京的“徒弟",是敢说敢干先干后说的国家。伊朗与美国抗衡40年,隐忍从来就设定了底线。6月20日,美国无人机侵犯伊朗领域,伊朗毫不犹豫将其揍了下来。
伊朗是不主动招惹祸事的国家,有自己的底线,触犯了伊朗的底线,就会绝地反击。伊朗的底气来自决心,伊朗的决心来自血战到底的精神。
伊朗扣押英国的“史丹纳帝国号",在战场上叫“对等交换"。
在战争史中,战争双方有互换俘虏的不成文规定。英国扣押了伊朗“格蕾丝1号"油轮,伊朗扣押了英国“史丹纳帝国号"油轮。伊朗在向英国索要“格蕾丝1号"无果的情况下,果断扣押英国“史丹纳帝国号",在战场上这是互抓“俘虏",增加谈判的“标的",伊朗深谙这一游戏“原则"。只有抓住了对方的“把柄",才会谈判成功的几率,这属于“对等、交换"。
法国丶德国为英国呜冤叫屈为哪般?
7月20日,德国和法国外交部先后发表声明:呼吁伊朗立即释放英国油轮。
德国外交部对19日伊朗扣押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史丹纳帝国号"油轮,评论说:使“本已紧张危险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法国外交部则称:“这种行动阻碍了海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降级。"
德法两国外交部声明,德法两国将坚决与英国站在一起。
奇了怪了,英国扣押伊朗油轮,不见德法两国外交部集体发声,也不见两国领导人表示立场。伊朗扣押了英国油轮,德法两国一起出来,声援英国,难怪伊朗说欧洲伊核签字国只是口头维护伊核协议。反过来考虑,德法也是无奈之举。德法两国集体发声,也是出于欧洲利益的需要。
德法两国外交部此时为英国站台,从语气上,是在拉拢英国,尽管英国“退欧“,必竟英国还是欧洲国家,避免英国迅速倒向美国。德法为英国“鸣冤叫屈",是在阻止事态向危险升级,并非表明靠向了美国。
谢谢阅读关注点赞,期待你来点评!
2019年7月21日N:83
这件事显然是英国方面有错在先,伊朗才有了相应的扣押行动。不过这件事最大的过错方还是美国,英国只不过是一个甘于当美国打压伊朗的马前卒罢了。这一系列事件归根结底还是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定后产生的矛盾有关。
在2015年,伊朗核问题好不容易迎来了各方妥协的局面,联合国安理会也一致通过伊核协定,即伊朗放弃对核设施的升级和使用,并承诺不将核材料用于军事来换取协定各国的制裁松绑。核协定签订后,伊朗和各大国之间的糟糕关系有所缓和,但是这一“和平”仅仅维持了3年。去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声明称,伊核协定是一个违背美国核心利益的协议,前任奥巴马政府签署该协议是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因为美国吃了太多亏,而伊朗则占尽了便宜,所以他觉得有必要退出这个“不公平”的协定。因为美国方面的单方毁约,伊核问题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英伊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发生在本月4号,当时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域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轮,英国政府给出的解释是“有证据表明该油轮的目的地是叙利亚,而这违反了欧盟的相关制裁决议”。外界普遍认为这就是美国在背后操控的一次行动,与英国在直布罗陀主权上有争议的西班牙甚至直接宣称这就是美国人的旨意。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这艘油轮违反的既然是欧盟制裁叙利亚的决议,那这个决议限制的国家也只能限于欧盟各成员国,欧盟签署的协定却想要第三国执行,这不是霸权主义的表现吗?另一方面,以前都没有扣押伊朗的油轮,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扣押,这又是什么意思?明眼的人都清楚,这其实就是以一个合法的“借口”来掩饰不合法的企图,英国无非是希望以此进一步压缩伊朗的国际石油市场,逼迫他在原有协定上做出让步。
伊朗油轮被扣后,伊朗高层便放话英国,如果英方不释放伊朗油轮,伊朗同样会采取相对应的报复手段。果不其然在7月19号,伊朗革命卫队在库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两艘英国油轮,伊朗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该艘油轮违反了三项规定。今天伊朗还在通过各大媒体发布了特种部队扣押“史丹纳帝国号”油轮的全过程。显而易见,此次行动伊朗就是对十几天前英国扣押事件进行的对等报复。抛开双方给出的理由,如果我们捋顺整个事件的经过,就能很好理解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美国撕毁原有协定,然后想让伊朗让步,可伊朗人不干,于是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人主动跳了出来,想帮大哥就打了伊朗一巴掌,希望他乖乖听话,结果没想到遇见了硬茬,伊朗竟然回手还了英国两个大耳光。很明显这事是美国违反契约精神在先,而英国为了讨好大哥,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扣押了伊朗的油轮,而伊朗的反制措施不过是“正当防卫”而已。
英国人打肿脸充胖子,自以为得意!可英国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伊朗人敢对英国人反击。史丹纳帝国号油轮被扣事件,就是伊朗人反击做出的第一步?伊朗人就是要杀鸡给猴看。就是要向世界证明伊朗人不是好欺负的?美国人的飞机战舰是吓不倒伊朗人的。你日落西山的英国老算个啥?到了我伊朗人的一亩三分地,伊朗人民照样收拾你。如今英国人这才领教了伊朗人的厉害!英国人在世界人们面前丢人现眼,再看美国老大没有反应?英国人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了!英国人自己酿造的苦酒只有自己喝啦。
谢邀!只响雷,不下雨,美国总统退出〈伊核协议〉造成中东局势紧张获利的目的正在逐步实现,美伊的军事对峙,让美国总统清楚的认识到,单家独伙难成事,英国结伴才成行,借棍打人是美国政客的拿手好戏,英国先违法直布罗陀海峡扣伊朗油轮在先,伊朗用同样的手法扣压英国的史丹纳帝国号油轮在后,无不显示出伊朗人民在美英强权面前宁死不屈的精神。
美国精心设局,英国扣压油轮,是美国转嫁英国的手段,美伊对峙变成了英伊扣压油轮风波的升级,英国事实上已经掉进了美国总统预先设计好独霸中东利益的迷局中,葬送了自己的利益也葬送了自己以后在中东伊斯兰人民中间的立足之地,在美伊的对峙中从配角变成了主角。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美英想打压伊朗,削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实力,达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获利,伊朗身先士卒,先下手为强牢牢的控制着海湾油轮的出入,让美英望而却步,你美英封锁我的油轮进出,我检查海湾国家油轮属正常,斗,两败俱伤,各退一步,井水不犯河水,你让我难过,我让你也难受,怎么来,任由你美英放马过来,伊朗永远不会怕。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
我只能说伊朗这次直接扣押英国油轮的做法绝对出乎英国的意料,英国人绝对不会想到伊朗竟然敢真的对他们的油轮下手。
其实不但英国觉的不可思议,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以及很多人,包括我本人也觉的有点意外。
因为在之前所有的分析推断中,伊朗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把英国关系搞太僵,会把英国全面推向美国,这无疑会增加美国阵营的力量,那样的话对伊朗是不利的。
但是伊朗就这么做了,这里面肯定有新的因素在支撑伊朗的行为。而这些因素让伊朗已经不在意扣押英国油轮油轮带来的后果。也就是不在意英国是否会因此倒向美国。
简单的说就是伊朗获得了一些新的支持,而这些新的支持让伊朗有信心,有能力抵抗美、英阵营的施压乃至潜在的军事威胁。
最近英国膨胀了,以为自己又回到了日不落帝国时代,在什么事情上都指手画脚,惹的我非常不爽。让伊朗教训他一下也好,让英国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称称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别整天叽叽歪歪的,看了就讨厌。自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就陷入了被动状态,原来伊朗想依靠2015年参与核协议签订的中国、俄罗斯、欧盟三方一起抵制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行为。
在伊朗看来只要这几方势力继续留在核协议内,维护伊朗的经济利益,那么伊朗就可以不在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但是由于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发动经济制裁,逼走了欧洲企业,让欧盟在维护核协议问题上有点名存实亡的感觉。
在之前两个月时间里,伊朗还对欧盟重新履行伊核协议维护伊朗的经济利益抱有很大的希望。
但是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挣扎,伊朗那边已经渐渐的认识到让欧盟继续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是非常困难的。
之前英国扣押伊朗油轮,伊朗虽然很愤怒,也很想以牙还牙,但是由于顾虑欧盟那边的因素,所以没有那样做,只是在语言上进行威胁。
现在伊朗意识到欧盟那边维护伊核协议可能永远停留在出工不出力的层面上,让伊朗不用再顾虑欧盟的感受。再加在反击英国扣押油轮的问题上获得的一些有利的因素支撑,所以伊朗放开手脚干了这一票。
伊朗扣押了英国油轮不会有什么风险的,现在是有人支持伊朗教训英国。
英国能怎么样,他不爽就去和美国组联军呗,他们有本身就真打,吓唬人没用。
伊朗最好的港口?
加纳韦港口。
加纳韦港口是伊朗最美丽的港口,被称为“伊玛目哈桑(永存)工业港”之一。游客可以在加纳韦,浏览各类商品中,可在最合理的价格去购物。
加纳韦港(英文全称:genaveh 港口代码:IRGVH)地理位于经度:50.4087912,纬度29.6589297,是伊朗港口中的偏港之一,中东线航线的重要港口。
伊朗各大港口是什么?
伊朗主要港口: 布什尔BUSHIRE 、霍梅尼港BANDAR KHOMEINI。
伊朗其他港口或是内陆点有: ABADAN 阿巴丹、 BANDAR ABBAS 阿巴斯港 、 BANDAR IMAM KHOMEINI 班德埃纳姆 、BANDAR MAHSHAHR 马夏赫尔港、 TERMINAL 居鲁土码头 、JASK 贾斯克 、 KHARG ISLAND 哈尔克岛、 KHORRAMSHAHR 霍拉姆沙赫尔、 LAVAN ISLAND 拉万岛、LINGAH 林格、NORWUZ TERMINAL 诺乌兹港、BAHREGAN 巴里根角、RAJAEE SEZ 阿巴斯港。
伊朗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都有哪些主要港口?
1. 简答
伊朗的主要港口有:班达阿巴斯港、霍尔木兹港、基什岛港、客什米岛港、Chabahar港等。
2. 深入分析
2.1 班达阿巴斯港
班达阿巴斯港位于波斯湾南岸,是伊朗最大的天然深水港之一,也是波斯湾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该港口是伊朗石油出口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每年的货运量可达数百万吨以上。此外,该港口还有重要的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
2.2 霍尔木兹港
霍尔木兹港位于波斯湾入口处,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之一,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和交通枢纽。2019年,该港口因地缘危机而备受关注,其对全球石油贸易的巨大影响力也引起了关注。
2.3 基什岛港
基什岛港位于波斯湾北端,是伊朗北部的主要港口之一。该港口主要用于伊朗北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包括钢材、水泥、煤炭、麦类等大宗商品。
2.4 客什米岛港
客什米岛港位于波斯湾中部,是伊朗工业和商业的重要出海口之一,是好望角航线的终点。该港口设有石油码头,可用于石油出口。
2.5 Chabahar港
Chabahar港是伊朗在印度洋的一个港口,位于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该港目前主要用于伊朗的货物贸易和海上运输。
3. 建议
3.1 关注地缘政治形势
伊朗位于波斯湾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近年来伊朗政局动荡、地缘局势紧张,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政治形势的发展,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3.2 注意政策风险
由于国际制裁和地缘局势的影响,伊朗的港口和贸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了解当地政策的最新动态和最新变化,避免出现政策风险。
3.3 关注经济和贸易形势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同时受到国际制裁和地缘风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形势,理解其对当地港口的影响,从而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阿巴斯港(Bandar Abbas):阿巴斯港位于伊朗南部,是伊朗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伊朗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吉什港(Bandar-e Khomeini):吉什港位于伊朗西南部,是波斯湾重要的石油出口港口之一。
菲什赛拉港(Bandar-e Imam Khomeini):菲什赛拉港位于伊朗西南部,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港口之一。
贾斯克港(Bandar-e Jask):贾斯克港位于伊朗东南部,是伊朗重要的石油出口港口之一,也是伊朗建设海上石油管道的起点。
沙赫巴赫尔港(Bandar-e Shah Bahar):沙赫巴赫尔港位于伊朗东南部,是伊朗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连接中亚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
阿斯塔拉克港(Bandar-e Astara):阿斯塔拉克港位于伊朗北部,是伊朗与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家之间的重要港口之一。
7月26日,一艘伊朗货船在阿塞拜疆东部连科兰港口附近沉没,这是怎么回事?
美伊危机诡谲云波,英伊扣船风云变幻。有时候最不可能的事,往往是最有可能的;反之,表面上看起来最有可能的事,恰恰是最不可能的。
当人们下意识地第一时间想到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美国、英国抑或以色列时,可能恰恰就不会是他们。那为何不逆向思维呢?为什么不是伊朗自己——自导自演的一场肥皂剧呢?
这并不难理解。从阿塞拜疆海事部门营救的过程和初步调查看,伊朗的这艘货船并没有受到外力的冲击或破坏,比如发生爆炸之类的意外事故。而船上的9人全部安全获救,有7名伊朗人和两名印度人。这艘货船并没有装什么值钱的东西,主要是一些瓷器和日常生活用品。也就是说,即使船沉了也损失不了多少银子。
为什么说不可能是英国美国或以色列干的呢?因为这太小儿科了,在里海附近弄沉一艘伊朗的小货船,对他们有什么政治意义呢?也就是说他们要达到什么轰动效应呢?是警告?是惩罚?是报复?美伊危机这么长时间了,伊朗都击落了美国的无人机,公开处决了中情局的间谍;伊朗和英国的互扣船只事件已持续发酵了近一个月,涉事各方都是针尖对麦芒地以牙还牙,也就是说都已经在公开较量了。即便以色列的摩萨德组织有这个心思,即便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把船弄沉了,然后嫁祸给美国或英国,退一万步讲,即便伊朗知道是美国或英国人干的坏事,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要以牙还牙地去干掉英国和美国的船只吗?伊朗可能没有那个能量。也就是说,以色列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弄不好还会惹一身骚气。
那就只剩一种可能:是伊朗自导自演的。自己为啥要把自己的船弄沉海底?当然是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最明显的是要把全世界的與论视线转移到英国。进而进行舆论和道德绑架,逼迫英国站起来主动解决互扣船只事件。因为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入主唐宁街10号已经四五天了,就是对英伊扣船事件不表态,伊朗都通过外交途径公开的向约翰逊喊了话,可谁都不知道约翰逊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反而是派出皇家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给英国油轮护航。
再者,从28日开始,伊核协议6大国开始讨论伊核协议问题,到底最终的结果是4:2,还是5:1,还是3:2,这对伊朗非常重要。在此关键时刻,伊朗自导自演这么一出肥皂剧,或多或少会起一些打边鼓的作用。最近两天,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就掐起了架,虽然有狗咬狗的性质,但如果伊朗利用好的话,在伊垓协议问题上,或许法国不会转个倒向美国。
当然伊朗釆取这种自虐式的自毁船只,还有一种可能,是想通过栽赃英国和美国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同情,或者进一步激发国内民粹主义者的情绪。伊朗现在是双拳面对四敌,是压力山大。伊朗想通过这种反向的个别突发事件,而达到给自己打气的目的。这种观点听起来很离奇古怪,但只要我们逆向思维,如果站到伊朗的角度,就很好理解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客观公正的中间机构去调查这件事,英国或美国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人们往往通过惯性的思维主观的去看待动态的问题。而伊朗,正需要的是这种似是而非之效果。
美伊对抗持续3个月了,卷入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感觉现在好像一说碰到美伊之间的任何事情,特别是事故,人们总是本能的认为是对方干的。只注重事情必然性,忽略偶然性。
7月26日,一艘满载950吨瓷砖和瓷器的伊朗货轮在里海西岸的阿塞拜疆近海沉没。于是很多朋友认为这是美国、以色列、英国这些最近和伊朗斗得正凶的国家干的。
不过笔者认为,这种事恰恰不可能是美国、英国、以色列这三个国家干的!
不错,目前美、英、以三国真是巴不得把伊朗从地球上抹去。但是从这几个月双方对抗的过程来看,谁也不敢下定决心对伊朗痛下杀手。针对伊朗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特别是政治孤立。所谓的政治孤立也就是把伊朗的国际形象搞坏搞臭,而要搞臭伊朗,就不能先把自己搞臭了。别说,特朗普在这方面还是极为小心谨慎的。比如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扣了伊朗的“格蕾丝1号”超级油轮,特朗普就对此不理不睬,反倒是英国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搞得极为尴尬。现在约翰逊刚刚接任英国首相,扳回自己的国际形象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干这种蠢事?
再怎么说,特朗普、约翰逊、内塔尼亚胡也算是三位大国领袖,大国就要有大国的做派,和伊朗斗争不假,而用恐怖手段搞斗争确实是不可取的。再者说,三国几十万大军围堵伊朗,政治、经济、军事三管齐下,伊朗尚且没有屈服,搞个恐怖袭击就能让伊朗屈服?这恐怕是天大的笑话。
当然这也不排除是亲美英以三国的其他势力所为,不过绝不可能是三国政府所指使,而是这些势力向美英以卖个好。
再者,伊朗货轮沉没的地点在里海,这里可以说是伊朗和俄罗斯共同的势力范围,要知道,这里的油气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俄罗斯觉不允许和自己有过节的国家来这里搞事情。
所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次伊朗货轮沉没事件不可能是国家行为,最多是个恐怖分子搞得袭击行动,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该油轮自身故障所致。
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虽然7月26号沉没的只是一艘普通的伊朗货船,但是关于它沉没的原因已经衍生出了多个版本。美国、英国、以色列都成了幕后黑手之一,相信是船员操作失误或是船体本身有毛病的人反倒不多。
我现在讲述一下沉船的来龙去脉,至于幕后黑手是谁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伊朗货船沉没始末
据CNN报道,7月26原定从伊朗航行至俄罗斯货船“Shabahang”号,在距离阿塞拜疆阿斯塔拉港约23英里(约合37公里)处发生事故,导致船开始沉没。船上的9名船员在阿塞拜疆的救助了,全部获救。
报道援引伊朗港口和海事组织副总经理贾利尔埃斯拉米的消息称,货船的沉没原因是海水渗漏。但是具体细节还在调查之中。
我认为应该只是普通事故,并不存在幕后黑手
这艘货船唯一能够引发西方国家重视的地方就是目的地位于俄罗斯,但是船上装载并不是什么违禁品,只是950吨的瓷砖和陶瓷制品,西方国家没有对其动手的原因。
如果船上真的藏了什么违禁品完全可以在船只途径亲西方国家的时候,对该船进行例行检查和扣押,毕竟捉贼捉赃。
而且阿塞拜疆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两国互称兄弟国家。在这里搞出事故,哪怕船上真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阿塞拜疆政府也会帮助俄罗斯遮掩。所以,这很可能就没有幕后黑手,只是一场普通事故。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7月26日,原定从伊朗恩泽利航行至俄罗斯马哈奇卡拉的货船“Shabahang”号在距离阿塞拜疆阿斯塔拉港约37公里处的海域发生沉船事故,船上有9名船员,7名伊朗人,2名印度人。幸运的是沉船地点距离港口只有37公里,在货船出现事故之后,就立刻发出了求救信号,救援船只火速前往现场救下了所有船员,只不过货船上面的几百吨陶瓷制品全部沉入海中。
毫无硝烟气息的“Shabahang”
号沉船现场
在伊朗与英美关系十分紧张的局势下发生沉船事件,很容易就会草木皆兵,让人联想到英美的报复,可事实上此次沉船事故和英美基本毫无关系,伊朗就此次沉船事故给出的回应是货船因海水渗透而导致事故发生。
很显然,伊朗调查人员已经检查了货船的表面而且绝对没有发现类似炮火或者强烈撞击攻击的痕迹才会给出初步结论,至于细节问题也不用联想,绝对和军事毫无关系。在英美与伊朗的海运矛盾中,从来没有过军事冲突,而且向来是以扣押对方船只为立威的做法,并不会进行报复性的击沉,毕竟击沉行为无法挽回,无法进行谈判,这和目前英美对待伊朗的“诱导谈判”策略不相符合。
“Shabahang”
号具体信息以及沉船位置
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事件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伊朗扣押英国油轮的严重性,在前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美国都没有武力打击或者报复伊朗,就更不用说后者了,美国不会做,美国也不会让英国去做,因此也就不存在英美军舰击沉伊朗商船的可能性。
当然,虽然事件本身是无冲突性的,但也可能被有心者利用。伊朗与英美的舆论战激斗正酣,此时伊朗货船无缘无故沉没确实是一个伊朗制造舆论的机会,如果整件事还有后续,那么绝对是伊朗故意把矛头指向英国和美国。不过,伊朗也可能会考虑到在阿塞拜疆附近海域路过的船只会作证,也干脆不去制造一些无聊的言论。
美国VS伊朗
总之,伊朗的“Shabahang”号油轮的沉没只是突发性的偶然,与英美等国家毫无关系,如果与英美有关系,伊朗早就强硬回击了,也不会给出海水渗透是货船沉没的原因。
美国人、英国人与以色列人都有下手的可能性!万幸的是,该伊朗货船上的7名伊朗船员与2名印度船员获救,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观察室认为,随着约翰逊当选为英国首相,美国、英国与以色列会迅速在打压伊朗问题上靠近,组成反伊同盟。这一次伊朗货船在阿塞拜疆港口附附近沉没,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美国、英国与以色列还会不断出手!
7月26日,伊朗官方新闻机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信社报道,一艘伊朗货轮在阿塞拜疆东部里海沿岸的连科兰港口附近发生沉船事故!在沉船之前,伊朗货轮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在接到求救信号以后,阿塞拜疆相关部门派出了直升飞机与救援船只,组成了救援队,前往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救援。经过阿塞拜疆救援团队的努力,顺利将该货轮9名船员救起,分别是7名伊朗人与2名印度人。据悉,该伊朗货轮满载950吨的瓷砖及陶瓷制品!截至目前,伊朗与阿塞拜疆方面都没有公布沉船的原因。
为什么好端端的货轮说沉就沉?观察室认为,这并不是天灾,一定是人祸,美国人、以色列与英国人都有下手的理由。从美国人的角度,经济上的极限施压证明无法迫使伊朗服软,伊朗每天仍然能够保持近100万桶原油的出口量。美国打又打不得,拖又拖不得,毕竟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特朗普急需解决伊朗问题。于是,美国人必然要采取一切措施迫使伊朗服软。通过对伊朗货轮做手脚,明显是要警告伊朗,如果不服软,美国人会无所不用其极。
以色列人的嫌疑也非常大。叙利亚内战已经接近尾声,而伊朗军事存在大量部署在叙利亚全境。叙利亚境内至少分布约80000名亲伊朗的什叶派武装力量,特别是在靠近戈兰高地的德拉省是伊朗军事力量部署的重点。伊朗军事力量在叙利亚留驻一天,以色列就一天寝食难安。7月1日与7月24日,以色列已经连续两次发动了针对伊朗军事存在的袭击。一次是袭击大马士革与霍姆斯的伊朗军事目标,一次是袭击位于德拉省山区的伊朗军事目标。以色列的情报组织摩萨德非常厉害,对一艘伊朗货轮下手,简直是手到擒来。
英国人的嫌疑也不小。约翰逊当选为英国首相以后,选择了与伊朗硬碰硬,下令英国军舰对出入霍尔木兹海峡的每一艘伊朗油轮进行护航。可见,约翰逊并不想与伊朗好好谈判解决互扣油轮问题,而是想通过强硬姿态烧出上台以后的三把火。极有可能,约翰逊为了给伊朗点颜色瞧瞧,下令英国军情六处给伊朗货轮做了手脚,导致该货轮沉没。
约翰逊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伊朗货轮沉没,到底是谁下的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港口爆炸致18死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