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巴爆发边境冲突,印度军火商公开新一代反导系统,有什么目的呢?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公开其两种下一代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细节。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也宣布,印度研发了新一代反导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后第四个具备独立研发反导和反卫星系统的国家,以及“跻身太空大国之列”。
(印度研制的反卫星(A-SAT)导弹,曾经在2019年试射成功)
据印度《防务新闻》网站介绍,印度下一代AD-1和AD-2反导系统所配备的PAD拦截弹,可以分别对中程弹道导弹、以及远程弹道导弹实施有效拦截。这两种印度新一代反导系统,据称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研发成功。目前,印度国防与发展组织正在积极游说国防部和政府,希望他们能够购买这两种反导系统,用于防御首都新德里遭导弹的袭击。
PAD拦截弹采用的是主动雷达制导,雷达原型来自于以色列研制的EL/M-2080雷达,后由印度自行改良,号称可以探测1500公里以外的导弹,不过在实际的测试当中,拦截的都是射程3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PAD拦截弹曾经在50公里高度范围内的高空拦截试射中都取得了成功。
姑且不论印度这两种最新公开细节的反导系统,其真实性能到底被渗了多少水分。但从印度当前正急切要求俄罗斯尽快交付S-400防空系统、以及还有可能购买美国爱国者-3防空系统等举措来看,足以说明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所搞出来的这些新一代反导系统,性能应该不怎么样。
事实上,在当前印度与包括巴铁在内的多个邻国发生边境对峙的背景下,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如此迫不及待地将这两种反导系统推出来,显然试图利用当前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的机会,说服军方买下他们的这些反导系统。
印度这两种专门应对巴铁导弹的反导系统,性能到底如何?印度《防务新闻》的一段报道,很能地说明这两种反导系统的真实性能。该报道说,巴基斯坦目前所部署的弹道导弹,所用的技术来源于其他国家提供的前苏联时代的过时技术。目前,只要巴基斯坦没有新导弹的加入,印度所谓“下一代”反导系统,能够有效对付巴铁现有列装的弹道导弹。
也就是说,如果巴铁列装了新一代弹道导弹系统,印度的这种“下一代”反导系统就没辙了。问题是,巴基斯坦虽然自己没有能力研发更先进的弹道导弹,但他们还有一个导弹大国做后援。只要巴铁有需要,随时都能获得让印度反导系统束手无策的攻击导弹。
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这种反导系统,虽然被冠上“新一代”的唬人噱头,但综合印媒的报道,说明这种反导系统根本就无法与S-400比肩防空系统,显然秉承了印度国产战机和坦克“服役即落后”的传统。
这也就难怪印度军方宁可花高价购买美俄的防空系统,也不愿意购买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的这种“新一代”反导系统。毕竟,按照印度军工的工作效率,等到这种导弹列装印军部队,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届时天知道巴铁又装备了什么样的弹道导弹系统了。由此可见,与印度的其他很多国产武器一样,印度国防和发展组织所推出的这两款反导系统,虽然号称“新一代”反导系统,但由于性能的跟不上形势,很难在美俄防空系统的夹击下,在印度军火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即便莫迪一直积极推动军事装备本土化进程,无奈印度军工技不如人,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防部,将大把大把的美元送进外国军火商的口袋里。更何况,印度国产武器无法与外国武器一样,让新德里的那些高官们拿到回扣。
印度反导系统进行的拦截50公里高度目标的试验,表明这种反导系统只能拦截射程3000公里左右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也就是相当于即将退役的老式东风-11弹道导弹,而对于新型的东风-16等等等,则完全无法拦截。
要在先进导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发出先进的拦截导弹,对于印度来说很明显是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即使是俄罗斯,目前也没有先进的中段拦截弹,因为俄罗斯还没有KKV动能拦截器,依旧采用核弹头的末端拦截系统。印度PAD拦截弹反导拦截弹是一种爆破弹头,非动能杀伤需要高爆炸药破片的战斗部飞向目标对其杀伤,印度反导系统采用的是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战斗部,是一种能提高杀伤效果的定向战斗部。这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这说明印度在研制动能拦截系统KKV时遇到了技术障碍。
动能杀伤是依靠拦截弹本身的动能拦截目标,拦截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可达4~10 km/s。动能拦截弹代表着反导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方向,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和中国实现了动能杀伤方式的反导拦截。在这方面,印度还需要继续努力30年。
如何看待最新一轮印巴冲突?印巴能否由小打变成大打?
本人最权威的告诉大家,印巴冲突是由于印和巴为了瓜分克什米尔而产生的,领土分割不匀,两国都想多霸占一些,于是矛盾不断,小打小闹常常发生,更主因是由于印,巴两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较小并逐年减少,土地生态资源所提供给人类的食物已径无法足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的需求,怎么办?首先,国内内乱不断,杀,炸,抢就时有发生,消耗一些人,还不行,就只能靠战争,也就是印和巴的国与国之间会由小打小闹转变成大打大闹的战拿,大量消耗人口,才能解决本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土地资源逐年减少而带来的矛盾。就象中东一些国家一样,土地已无法带来足够的食物供应增加的人口,只能靠战争来解决了。所以节约保护土地生态食物不被破坏。让农民永远有土地种粮,菜,让植物,鱼,牛鸟有生存的土地重不重要?
印巴百年冲突升级,以和止战的和平协议有用吗?
只能说暂时有用,不是长久之计,即便现在印巴暂停敌对行动,想要重建高峰会谈,并非易事。
印巴在喀什米尔地区交战并非新闻,巴国对印度采用代理人恐攻亦是家常便饭,但本次冲突升级的速度与层面均超过以往,印度空军跨境打击更是1971年印巴战争后首见,代表两国的紧张情势需要重新控管。
联合国秘书长与世界各国及组织,如欧盟、中国、沙特阿拉伯等,纷纷跳出来调停,敦促印巴缓解对立。
巴基斯坦政府也表示,愿意与印度政府进行对话,伊姆兰汗特别强调核武国经不起误判。
自2016年巴国恐怖份子偷袭印度旁遮普省的空军基地,造成数名士兵死伤后,双方领袖基本上已断绝交流;再加上巴国恐怖份子屡屡攻击印控喀什米尔地区,更让两国交恶,本次印度的反击可谓是抒发长年积怨。
且印度由于大选在即,国内民族与民粹主义声浪高涨,总理莫迪仅声明巴国应尽快打击恐怖主义、印度不会再容忍,并不愿立即谈判。
可以想见,大选之前印度政府最好的方式应是冷处理来缓和局势,等大选结束后再找机会和谈。
假设印度5月国会大选过后,对巴国态度强硬、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选情不理想,而由反对党阵营取得优势,那么反对阵营与国际压力可能会迫使莫迪坐上谈判桌。
问题是,这次印巴两国能谈出什么结论?
鉴古知今,印巴各自建国至今逾70年,历经大小战役、武装冲突难以计数,两国也曾经缔结各种协议、尝试和解:
1949年为平息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卡拉奇协定》(Karachi Agreement),《卡拉奇协定》由联合国安理会介入,为印巴两国画下停火线,同时也画下主权争议地段;
1966年为平息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塔什干宣言》(Tashkent Declaration)。
1972年为平息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西姆拉协定》(Simla Agreement)。
《塔什干宣言》和《西姆拉协定》都是在大谈和平后,要求双方各自撤回停火线(后称控制线,LoC)。
1999年为减轻核武使用风险的《拉合尔宣言》(Lahore Declaration),《拉合尔宣言》更是荒谬,两国领袖签署后没多久马上爆发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
当双方互信程度极低又彼此敌视的状况下,和平协议无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议与国家认同。再者,恐怖主义的参与,带来更多仇恨,当和平协议连象征意义都不复存时,领袖也就没有见面的必要,这便是为何近年来印巴无法达成任何协议、亦断绝热线沟通的原因。
最新消息指出,在国际压力下,伊姆兰汗表态镇压国内极端组织、不容许对外恐攻。但新德里与多数的观察家都认为,伊姆兰汗此举便如同过去巴国前总理谢里夫的保证,只是虚应故事。
无论如何,印巴两国在和与战之间,仍带给世人珍贵的经验。它告诫着有志于和平协议者,不是签署充满和平文字的协议后,从此再无战事。
而是要在对等条件下,如核武相互保证毁灭、或是公平互惠,如共享水文资源,和平才有可能达成。
印巴冲突局势再度升级,可能出现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吗?
先说答案: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无论印巴局势如何升级,也不会演变成全面战争,更不会出现“印度吞并巴基斯坦”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印巴都是拥核国家,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虽然比印度差了很远,但拥有的核武器足以让其在与印度的对抗中能够自保。此次印巴冲突源于2月14日“穆罕默德”军对印度发动的恐怖袭击,印度空军在2月26日对“穆罕默德”军营地进行了“越境空袭”——导致此次印巴冲突的爆发。
实际上,自巴基斯坦击落一架印度米格21战机之后,尽管双方都在克什米尔控制线调集兵力,但印巴冲突却并没有所谓的“再度升级”事件发生。3月6日,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印巴再次发生交火事件——向对方的军事哨所进行了炮击。有媒体在报道中用了“激烈”一词,但双方只是在忙着打“口水仗”,没有人员伤亡情况的报道。儒道之主认为:3月6日的炮击都未给对方造成什么伤害,不会有较大的伤亡,交火也远未达“激烈”的程度。
若按照冲突规模来看,印巴冲突局势并未再度升级,反而是出现了缓和的迹象。3月1日,巴基斯坦释放了俘虏的印度飞行员阿比南丹,就已释放出了缓和局势的信号。尽管印度并未给予正面回应,但其驻俄罗斯大使放话称:巴基斯坦应对其境内的“恐怖组织”采取“值得信任”的(打击)行动。印度虽然一方面拒绝了俄罗斯的斡旋提议,但透露出的信息却有“就坡下驴”之意——巴基斯坦击落印度战机、呼吁谈判解决、释放印度飞行员,这让印度的处境颇为尴尬,进退两难。
印度将恐怖袭击袭击变成了印巴冲突,已经使其失去了国际上的部分支持,美俄先后表态给印巴降温,显然巴基斯坦已掌握了世界舆论的主导权。本想借26日的空袭让世界见识到印度的“雄风”,结果4枚精确制导炸弹远离目标150—200米的误差让世人“叹为观止”;宣称击落巴基斯坦一架F16战机,以挽回点颜面,却遭自己人(被俘飞行员阿比南丹)的否认——本想偷鸡,孰料失了一把米!你让自诩“世界第三”的印度情何以堪?若局势升级到全面战争,这个的后果就不用多说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绝不是摆设。
若仅仅是围绕着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的局部冲突,以印巴目前的军事水平来说,印度虚有庞大的军事规模却占不到丁点便宜。打又打不起,不打又不甘心,这就是印度政府目前的写照。3月6日交火之后,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出警告,但措辞并不强烈:若再挑衅,必予以对等回击。请大家注意其中的“对等回击”一,言外之意就是印度不会将局势升级,也不会进行报复性的反击。当然了,印度仍想把责任扣到巴基斯坦头上,以便获得国际社会上的支持。只不过,巴基斯坦目前已握先机,印度已无翻盘的可能!
印度,一个神奇的让人难以理解的国家!
如果冲突再度升级,并且演变为第4次印巴战争的话印度可不可能吞并巴基斯坦?
不可能,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军事对比,国际影响等方面,两国合并根本不可能。甚至于印巴两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几率都比两国合并的几率高。
第一军事两国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旦被逼到极点,很有可能同归于尽
第二宗教,印度为印度教巴基斯坦为伊斯兰教,两国之间的宗教矛盾不可调和。实际上令巴分治方案的诞生,就是因为两国的宗教信仰的矛盾
第3点,政治,在第3次印巴战争中,东巴基斯坦被迫独立,改名为孟加拉国,如果印度想要吞并巴基斯坦的话,那么他为什么会放任东巴基斯坦独立而不是将其吞并呢?
第4点国际,纵观全球分裂的有一大群,和并的国家却没有几个,一旦印巴两国合并,那么就等于世界上出现了第2个只要不智障就能毫无意外的发展成超级大国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接受这种局面。
第五民族矛盾,两国之间已经打了几十年,两国国民的仇恨根深蒂固,想要合并根本不可能。
第6点经济发展,引发两国的经济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对于对面的人完全没有吸引力,所以根本没有合并的诉求。
第7点,本身就不是一个国家,也就是因为他俩同属于南亚次大陆才被看成了印度,实际上他统一过没有?没有!所以说两国之间根本没有历史因素研究,很难同意,只能靠硬打,但是核武器在那竖着呢,想啥呢?
至于地理环境,印度吞并巴基斯坦,无非就是能增加一点海岸线以及和某个大国拥有更多的边境线,这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印度的领土扩张野心使终存在,也很强烈,目标在北而不在西,拿下克什米尔地区,他在前三次印巴战争时期当然有这种目标,但经过七十多年双方较量,已经被打丢了那个神奇的自信。现在的印巴冲突另有起因,政客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进行的政治操作而已。
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这种雄心壮志由来已久,已在其北边吞了锡金,占了藏南,控制了不丹、尼伯尔,但要吞了整个巴铁?太大了它怕噎着,印度自己内部的民族、宗教、社会问题都让它无法消化,再加巴铁的民族属性就得要了它的命,所以它不敢。但对克什米尔它却是垂涎三尺,也曾为了拿下可什米尔跟巴铁干了两大仗,但是巴铁够硬,锛了印度的门却牙啥也没肯下来,现在也不敢再有什么指望了。
但是,近些年这个克什米尔问题倒成了印度政客操纵民粹,捞点政治利益十分得力的工具,遇上国内问题没整明白或者干脆就整不明白了,眼看着就要伤害他个人政治前途了,他们只要把克什米尔争端问题翻出来炒热,印度神奇自信的强烈民粹山呼海啸的浪潮,就会淹没所有其它乱七八糟的国内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加上国内的奇葩民粹,是为政客的政治生命延寿的神丹,一用就灵,这也就是几十年来印巴冲突不断,却又打不大的根源所在。
印度这种奇葩的民粹对政客是至宝,但对其周边国家来说却是虽不致命,但也让人烦恼无限的一大片坏疽,随时给你腐烂刺激疼痛一下,让人不得安生,消耗你国家的宝贵资源,成为你发展崛起中一个踢不开的障碍如影随形的始终给你捣蛋,巴铁的最大悲哀就是跟这种奇葩的民粹因克什米尔问题而切不开割不断,追根溯源还是当年的殖民者大英帝国给他埋下的这个祸根,日不落帝国没落无法逆转,但它也不会让别人好过,就给印巴之间种下了克什米尔这颗毒草;又分出个东西巴;又划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它就是想让这个地区永远混乱下去。
在这种当年帝国主义种下的祸根遇上了印度那种奇葩的民粹后,那种无可避免的化学反应就促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这种奇葩的冲突,以及莫明其妙的不依不饶,又不敢玩儿太大的奇葩现像,这次只不过是因为印度的大选还有一个多月就开始了,当局就是要用这种冲突,强烈的刺激民粹,为自己的选情服务,至于说要吞了巴铁?印当局连梦都不敢这么做。
不会出现印度吞并巴基斯坦的可能性。印度与巴基斯坦之前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不计其数。但两国冲突基本都限定在了克什米尔地区,双方谁也没有侵占对方其他领土的企图。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成立了孟加拉国。如果印度有吞并巴基斯坦的企图,就不会支持孟加拉国独立,而是吞并孟加拉国。观察室认为,印度不会吞并巴基斯坦的原因有四点:第一,印度内部矛盾重重,扩张动力有限;第二,巴基斯坦以穆斯林为主,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弊大于利;第三,印度也没有吞并巴基斯坦的能力;第四,国际社会也不会允许印度吞并巴基斯坦。
1.印度内部矛盾重重。印度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统一,是在英国殖民者的帮助之下拼凑成了今天的印度。在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仅仅占46%,还有其他大小不同的100多个民族。印度宗教信仰也非常驳杂,有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基督教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印度语言无数,分为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使用最多的印地语,仅仅有30%的印度人使用!印度保持现有的体量,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反政府纳萨尔武装活跃在印度40%的领土之上,印度政府一直没能将其消灭。在内部矛盾重重之下,印度哪有胃口去吞并巴基斯坦?
2.印度没有意愿吞并巴基斯坦。印度与巴基斯坦本来都是古印度的一部分,只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建立了不同的国家。根据“蒙巴顿方案”,在穆斯林为主的地区成立巴基斯坦,在印度教徒为主的地区成立了印度。巴基斯坦领土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亿,人均GDP1540美元。印度为了保证是印度教徒的国家,怎么可能去吞并1.97人口、比自身还穷的穆斯林国家?印巴分治时,民众搬迁
3.印度也没有实力吞并巴基斯坦。从整体实力看,印度确实超过巴基斯坦。例如,印度GDP总量已经超过了2.7万亿美元,巴基斯坦仅为3000亿美元出头;印度人口13.24亿,巴基斯坦不足2亿;印度军队数量高达130万,巴基斯坦只有60多万。但是,巴基斯坦拥有20-30枚核武器,印度哪里有实力吞并一个有核国家?
4.国际社会不会允许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已经是21世纪,一个主权国家吞并另一个主权国家哪里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如果印度吞并了巴基斯坦,是不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吞并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不论是从各自国家利益,还是从国际秩序的角度,美中俄等世界强国都不会允许印度吞并巴基斯坦!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印度与巴基斯坦有没有自愿合并的可能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印巴冲突持续升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