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好莱坞或遭受重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好莱坞或遭受重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假如韩国阻断所有与美国的科技往来,能重创美国科技经营和发展吗?10年内能缓过神儿吗?
一般情况下小国对大国有一个结构性的缺陷,那就是工业体系的缺失,因为小国或碍于人口、或碍于地域、或碍于地缘政治、或碍于科技研发,工业门类终究不会完整,所以只有小国受制于大国的份,却很少有大国受制于小国的份。
虽然韩国是美国的第7大贸易伙伴国,但从双方互相输出的主要方向就可以一看端倪,美国主要向韩国出口工业原材料、资本性商品、知识产权等服务性产品,而韩国主要向美国通过资产性商品、汽车、消费品,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出口的主要是不可替代且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产品,而韩国出口的都是可替代且科技含量较低的消费产品,所以显然韩国对美国的依存度要更高一些。
而细化到韩国对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以2016年为例,当年韩国对外出口排名前四位的商品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10.56%)、汽车(7.57%)、石油及制品(5.15%)、船舶与结构配件(5.07%)。这些商品对于美国来说本身能够自产,而且从美国盟国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显然韩国即使完全断绝同美国的贸易或科技领域合作,对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即便是韩国招牌的半导体行业也无法达到垄断地步,虽然2018年韩国企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总计占到全世界半导体市场27%的份额,但不幸的是美国企业更具压倒性优势,占到了全世界超过50%的份额。即便韩国完全退出半导体行业,来自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也完全能够填补市场空白。
美国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其中的韩美贸易总额不过才563亿美元,占全部总额的1.3%左右,本身科技就不占优势,商品还具有可替代性,再加上这样的一个贸易体量,别说重创10年,恐怕重创1年都达不到。如果按照问题中假设韩国彻底被剥离国际市场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韩国商品在世界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很快被瓜分,正好缓解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还能间接促进我们自身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什么?我没有听错吧,韩国要阻断于美国的科技产业往来。你的意思韩国有能力封杀美国的科技的企业?你太抬爱韩国了。恰恰相反,如果美国不向韩国供应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生产设备的话,韩国的经济会受到重创。中国经济是存在巨大的脆弱性的,就是市场和原材料依赖海外市场。这里说的原材料可不仅仅是铁矿,煤矿这样的简单矿产资源,包括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和生产设备。
2019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向韩国限制出口三种半导体生产原料(氟化氢、氟化聚酰亚胺和光刻胶),就把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吓得个半死。为了这件事,韩国总统亲自召开会议调度,“三星太子”李在镕也亲自跑到日本协调工作。为什么韩国如此紧张兮兮,因为生产半导体是以上三个材料是属于重要的原材料,而且全球的供给几乎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只要日本不出口,别的国家根本供应不了韩国所需要的数量。即使是日本会出口,只要把出口的时间延长,韩国的半导体企业也会深受打击。
韩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要权和军事指挥权是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朝鲜的话来说,韩国实际上是美国的“傀儡”。韩国的命脉实际上是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所以韩国是不可能对美国强硬起来的,美国可以对他强硬。比如特朗普要求韩国大幅度提高驻韩美兵的费用分摊比例。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韩国的高科技产业相当一部分股权是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看一看三星电子的股权结构就知道了。论是普通股还是优先股,有一半多是掌握在外国投资者的手中,而这个外国的投资者,大家都知道是谁指的就是美国。为什么韩国有大量的科技企业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中?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时,韩国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华尔街趁机吃进了大量的韩国企业股票。
相反美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一点都不依赖韩国。有人说不对,高通和苹果很多芯片都会交给三星半导体代工呢。全球半导体代工最厉害的企业并不是三星,而是台积电。美国随时可以把订单从三星手中交给台积电。
经济的背后就是政治。韩国如果主动把与美国的科技产业网来切断,就等于把自己的政治和美国切断。这是韩国政府敢做的事情吗?给他10个胆都不敢做。美国只要威胁从朝鲜半岛撤军,就足以把韩国吓个半死。
这里是高估了韩国的科技实力还是低估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不可否认,美国可能会有那么一小部分技术依赖韩国,但相反的,韩国对美国高科技的依赖程度要比美国对韩国的依赖高出许多倍,可以说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依赖美国的技术,若韩国阻断与美国的技术交流,受伤的只有韩国自己!美国盟友众多,而且大都是发达国家,掌握核心科技,即使没有了韩国,也有很多替代国。
美国是世界的高科技中心,拥有世界最强的科技创新实力,世界最多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苹果、谷歌、微软脸谱、英特尔、思科、高通、甲骨文、特斯拉、波音、洛马等,而韩国能拿的上台面的高科技公司,仅三星一家而已。美国拥有世界最多的顶级高等学府,而且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可以网罗世界各地的人才,因此它的科技创新实力非常的强,硅谷被称为世界科技中心。
总之,美国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傲立世界,科技霸权还是美国霸权重要支柱之一,美国可以动用科技霸权切断技术援助,世界上也就美国拥有这个能力。因此别太小看美国。韩国这些年的科技发展有目共睹,但与美国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只有美国能够重创韩国科技发展,离开韩国科技对美国来说影响有限。
美国疫情哪些行业受影响?或者重创?
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大流行,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月份达到近3万点左右的峰值后,到3月中旬已跌至2万点左右,跌幅达到30%。
随着美国努力遏制病毒的蔓延,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正慢慢陷入停滞。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但有些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部分美国工人已经被裁员或暂时休假,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裁员。随着人们开始“社隔离”,那些白领雇员将更容易在家工作,而酒店和零售等行业的小时工可能会因为公司业务减少而面临失业。
对此,有媒体日前就查阅了行业出版物和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以确定美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
1.航空业
由于国际航班甚至国内航班都受到限制,航空业可能会受到此次大流行的严重打击。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预计,美国和加拿大航空业的收入可能损失高达211亿美元。在疫情大范围扩张的情况下,全球航空业的客运收入可能会下降近20%,这将导致约113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CAPA航空中心(CAPA Centre for Aviation)甚至表示,到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数航空公司可能会破产。
美联航表示,预计2020年3月营收将比去年同期下降15亿美元。该公司还计划在4月和5月将航班数量削减一半。其他美国航空公司也计划采取类似行动、冻结招聘,并要求员工无薪休假。更为严重的是,挪威航空公司在3月16日解雇了90%的员工,这可能是一个不好的征兆。截至2018年,美国航空业有超过44.5万名员工。一个代表美国许多大型航空公司的组织要求政府提供250亿美元的赠款和250亿美元的低息或无息贷款来挽救行业颓势。
2.酒店业
美国酒店业雇佣总数超过160多万,使其成为美国员工总数第九大行业。但由于现在人们都呆在家里,对酒店的需求急剧下降。据酒店研究公司STR的数据,今年3月的第一周,美国酒店每间客房的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1.6%。
作为回应,纽约、西雅图、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等地的酒店已开始解雇数十名员工,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工作人员被告知要做好失业的准备,连锁酒店巨头万豪宣布计划解雇数万名员工。此外,行业组织正敦促国会通过一项补充援助计划,以帮助酒店应对此次疫情。
3.体育赛事
NBA、NHL、XFL等体育联
如果波音空难导致其受重创,美国有哪家公司可能替代它?
波音倒不了,除了737MAX还有767、777、787在生产,军机还有F-15、F/A-18、C-17生产线仍然在运转,加上被多次吐槽的KC-46A,波音仅飞机制造产业底盘就非常稳固了。
737MAX有5000多架的订单,但是连续事故主要是影响市场信心,技术上波音应该完全有能力解决,交付多数情况应该只会推迟不会取消。当然,这次波音不可避免地会被空客夺占一部分150-200座级干线客机市场,但是对于很多纯波音机队的航空公司来说事实上也没得选,除了等以外能做的真的不多。
曾经洛克希德、麦道都有实力制造大型飞机,但现在洛克希德在失败的L-1011后再无新项目启动,90年代中期就基本退出了商业飞机市场。麦道则在1997年被波音吞并,当时还引发了反垄断调查。至于诺斯罗普,他们擅长的飞翼布局还根本没有在大型商业飞机上使用的先例,就算强行上马,市场会选择深耕商业飞机的波音,还是用莫名其妙飞翼的诺斯罗普·格鲁曼,还是淡出商业飞机和大型飞机市场20多年的洛克希德·马丁?
波音到了这份上,确实不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了。
我觉得美国最有可能替代波音的公司应该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格鲁曼公司首先第一个洛克希德公司70年代研制过L1011三星式飞机,这种飞机技术是成功但商业上失败了,洛克希德多年来应该还是有技术积累的,如果波音趴下了洛克西德公司一定会取代,他毕竟美国竞争才是主流当年的对手死了对自己才是最大的好处。
还有格鲁曼公司也有技术积累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如果他们要想进入民机市场最大的对手也应该是波音,如果波音真死了他们也会有一席之地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好莱坞或遭受重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好莱坞或遭受重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