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方开启强降雨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方开启强降雨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方暴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南方暴雨的形成主要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一是副热带高压偏强,持续向华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
二是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降水;
三是低涡切变的发展,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影响叠加。此外,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和气候变暖背景也是导致降水偏多的因素之一。
南方台风暴雨房子不漏吗?
首先我们来看台风对超高建筑物危害:高层建筑稍微摇动,不会倒塌,窗户易破。
在正常的风压状态下,距地面高度为10米处,如风速为5米/秒,那么在90米的高空风速可达到15米/秒。若高达300-400米,风力将更加强大,即风速达到30米/秒以上时,摩天大楼会产生晃动。纽约世贸中心在刮风季节通常摇晃偏离中心0.15-0.3米,在强飓风作用下,位移可达0.9米;设计按最大风力下的最大偏离为1.2米。443米高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在大风情况下最大可偏离中心1.8米,据说装了陀螺平衡装置后可调到1.5米。
其实,建筑的结构设计里面都考虑的风力的作用,还有地震力也要计算。按照规范设计、施工合格的建筑还没有听说因风而破坏的,倒塌就更不用说了。那要看你的房子是不是坚固,一般正规的房子14级台风不会有危险的,就是风大点。 据了解,2014年7月18日,海南遭遇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当日15时30分左右,“威马逊”在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为超强台风级。
海南海口市北部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不同程度受损,一些临海高楼受损严重。海口珠江广场惨遭台风暴虐,帝豪、帝都、帝晶大厦被开上百“天窗”。海南大学有21个窗户面朝大海的宿舍,其中17个门都被冲倒了,宿舍玻璃几乎全部被击碎。不过,只要房屋按照海南的规划标准及正常工序进行建造,完全可以抵抗此次的17级超强台风。
正常设计的话,海口海岸附近20米高处建筑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载可达到220公斤,而本次“威马逊”台风最大风速产生的荷载每平方米大约220公斤,可见若按现行规范标准设计施工则一般不会损坏。高层建筑出现摇动,只要在允许幅度内是正常和安全的,但楼歪就有质量问题了。
台风对高层住宅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并不会造成高层住宅的坍塌,毕竟高层住宅都是做好了台风冲击的。
中央气象台预计,近期,我国南方多省将进入汛期,局地有大暴雨。
每逢雨天,平房院落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漏雨和积水,
平房居民怎样安全度汛呢?平房汛期漏雨和积水问题该怎样应对呢?
想了解平房院落的防汛方法,我们首先要知道:
一、平房一般分为哪几类?
1、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砖木结构房屋:
外观看上去是灰墙灰瓦,房屋由柱、柁、檩、椽等木结构构成用于承重,由小青瓦铺成坡合瓦屋面,砖墙主要起围护和隔断作用。
2、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平房:
外观上看是红墙红瓦或红墙灰瓦,承重结构主要是砖墙。屋面部分由三角形木屋架承重,机制陶瓦或水泥平瓦做成两面坡屋面。
相比起来,解放前建造的砖墙木骨架房屋,在汛期的危险系数更高一些。
二、平房在汛期会遇到什么问题?
1、屋面漏雨:
合瓦屋面本身构造并不坚固,自然气候侵蚀和人为踩踏等因素都很容易造成瓦面构造破坏,进而导致漏雨;
2、房屋结构损坏:
木结构承重的房屋,隐患点多且预防困难,木材在潮湿环境中,易受木腐菌侵蚀,进而腐烂、糟朽,失去承重能力,最容易出现腐朽的是柱脚、柁头、檩条和椽条,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屋面塌落,重则房倒屋倾;
3、院落积水:
平房院落建造年代早,普遍地势低洼,排水系统陈旧且标准低,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排水系统改造,但有些院落仍不能抵御大暴雨的侵袭。
三、既然知道了汛期平房会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平房防汛应怎么做?
1、不下雨时 要细听细看:
平时不下雨时,平房居民要尽量避免到屋面上活动,减少对房屋构件的损害;特别要注意观察房屋的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房管部门,比如:墙体开裂、木构架的沉降或倾斜、地面的沉降等,尤其要注意房屋异常响动,异常的声响可能是木构件断裂、屋面泥被脱落或墙体开裂的声音,是房屋危险的前兆。
2、雨来临前 要预防到位:
大雨来临前可做些预防措施,比如低洼院落,准备些挡水板、沙袋等材料,做好挡水措施;一旦出现雨水进屋,要及时切断电源。
3、房漏雨时 要配合查修:
在房屋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中,居民应尽量配合检查和修缮人员。有些居民或单位因种种原因不配合,拒查拒修,这对于自身和公共安全都构成重大隐患。
温馨提示:
*当发现房屋出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如果之前不了解相关部门联系电话,也可向属地的街道、社区居委
南方大范围强降雨拉开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水有多少?
今天是六月一号,天气果然像孩子脸,大雨说来就来,从今天开始,南方大范围强降雨已经在空中来的路上了,南方各省的人们要准备好迎接强降雨的到来。
我们知道,强降雨,特别是持续时间的强降雨会带来山洪、泥石流、农田被淹,田地被冲毁的情况,强降雨带来的是强破坏,农民朋友要做好防御,据天气预报报道,这次南方的强降雨会持续到9号,有一个星期时间。
这次南方强强降雨主要会影响到贵州、四川盆地、江南、华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具体来说,贵州南部、广西中北部、湖南东北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西南部、浙江西南部等,这些地区将有暴雨和局部特大暴雨的情况。
南方强降雨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呢?
好的方面:1、现在正是南方水稻移栽秧苗期,水稻是不能缺水的,而南方就是我国水稻主产区,降雨能带来充足的雨水。强降雨还可以让水库蓄水,这样后期用水就有保障。
2、现在是南方玉米和花生生长期,现在正是用水的高峰期,不能缺水。并且现在降雨之后,农民也可以栽种红薯,否则土壤墒情不好,根本不能芒种。
不好的方面:强降水会带来山洪、泥石流、农田被淹,地被冲毁,水产养殖被冲毁,渔民损失重等等。
题主说到的河南与安徽,这次南方强降雨不会给河南带来什么雨水,并且河南的还是处于高温天气,河南南部高温会达到35―36℃,艳阳高照,土壤干涸。而安徽西南部可能会有边界过路雨,下不下得下来,还要看后期变化。
天气好对于小麦抢收是有好处,这样小麦不会倒伏和发芽,小麦质量也好,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是小麦之后不下雨,秋收玉米和花生无法播种,这样只能抽水浇地播种玉米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欢迎大家留言。
根据最新中央气象台预报,2022年5月11日夜间到15日白天,南方、特别是华南部分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5月10—15日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显示,华南、华东等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在广东东北部部分地区超过了500毫米。
华中、西南等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了100~250毫米,部分地区达到了50~100毫米。
可见,此次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强,覆盖了南方大部分区域。
从5月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显示,可以看出南方降水量较大(蓝红区域),北方降水量总体较小(浅绿区域),白色区域无降水。
从5月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显示,可以看出南方降水量较大(蓝红区域),北方降水量总体较小(浅绿区域),白色区域无降水。
从5月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显示,可以看出南方、西南降水量较大(蓝红区域),北方降水量总体较小(浅绿区域),白色区域无降水。
从5月14日夜间到15日白天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显示,可以看出南方降水量较大(蓝色区域),北方降水量总体较小(浅绿区域),白色区域无降水。
从总体形势来看,5月12日至15日,南方大范围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北方无持续性强降水出现。
河南、安徽降水量小雨量级。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刚进入到六月,夏季的强降雨就开始跃跃欲试了。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之下,接下来一段时间南方地区会迎来一次超大范围的降雨,在气象台的监测之下,预料这次降雨覆盖的省份要超过十几个之多,而且在局部区域的降水量也将会达到本年以来的最高超过400毫米。你是否准备好迎接这次的强降雨了?
说这次降雨覆盖面积比较大,但是对于已经十几天未下雨的河南以及安徽地区,可算是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燃眉之急。那么在这次降雨当中,有多少的雨水会降在这两个地区呢?根据卫星云图来看,这次的降雨大部分还是保持在南方地区,北方的雨云相对较少。不过随着对流天气的进展之下,还是会有些许的强对流云向北方移动,所以河北东部,北京等北方地区会出现短时间的强降雨,同时专家也提醒在上述地区也可能发生大风雷暴天气,需要居民注意防止恶劣天气外出造成安全隐患。
然而我们所关心的河南地区,就好像被雨图给抛弃了,完美的躲过了雨水的分布图。所以在强降雨降临时周边地区都会处于降水的笼罩之下,只有河南地区会出现万里无云的天气景观。安徽在这次强降雨之中仅仅只被覆盖到了一小部分,而且全集中于长江流域的偏南地带。在安徽的南部会出现一些短时间的降雨,不过降雨的区域和量也不是非常大。而安徽的更北部地区基本是和这次的强降雨天气无缘了。
南方大范围强降雨拉开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水有多少?
其中安徽基本上都是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出现,河南稍微偏少,只有南部地区有降雨的出现,在6月21日的时候,降雨会出现北抬,水水稍微多一点,25毫米到50毫米的累积雨水量逐步增多,6月23日再次安徽,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安徽的降雨明显比河南多很多,并且大范围地区都是降雨覆盖,安徽的降雨基本要持续到6月25日左右才会结束,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今年雨水偏多?
综合情况来说,今年的雨水真的是太多了,南方新一轮强降雨又开始了,并且覆盖范围还较大。其中安徽、河南等地的雨水都不少,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气象水文预报现象,在6月20日至25日,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东部等地将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
其中累积雨水量一般都是在40毫米到100毫米之间,而9省市部分地区的累积雨水量将达到120~200毫米,局部可达250~300毫米。所以水利部还发布了权威预报,那就是警惕南方多条河流可能会发生超警洪水,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所以需要重点注意下降雨的发展,南方这一轮的降雨要持续6天了。
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了新一轮的暴雨预警,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强降雨,同时在长江中下游到重庆和贵州一带还可能出现局部特大暴雨的情况。我们也就可以从风云卫星图像看到,一条“大气河”从西北太平洋地区深入到了四川,没有间断区间,雷达图也显示了降雨的发展情况,如今主要的大暴雨是位于贵州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东部、安徽西部等4省部分地区,最强降雨量为240毫米,这个大暴雨点是位于安徽,河南,湖北相邻区域,其次还有一个120毫米和150毫米的大暴雨点,这就是大暴雨的情况。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到暴雨带是与风云卫星图像显示的“大气河”相重叠的。所以降雨较凶猛,大家多多注意下。而到了6月21日的时候,暴雨和大暴雨地区还将升级,其中个最强降雨量已经达到了320毫米,其他几个强降雨点分别为两个120毫米,一个200毫米,所以雨水升级不少了。
6月21日是夏至日,同时我们还要迎来本世纪以来最好的一次“日环食”,大家看到这个降雨的预报,可能基本都看不到了,本身来说这次的日环食带也是偏南行走。到了6月23日的时候,雨水还是不得停,强降雨将会往北方地区移动一定,其中山东等地的雨水会明显出现。
到了6月24日的时候,雨水会出现南压的情况,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雨,暴雨,局部还有大暴雨,要到25日才会缓慢结束,所以说水利部的这个预报确实没什么问题,这次6天的降雨时间,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南方地区降雨,很容易引发洪水的问题,强度可以与前几波降雨相比较了。这就是明显的雨水发展情况,南方的降雨基本就是“倒水”模式了。
6月以来南方地区已经连续出现了三波强降雨,如今这波算是第4波强降雨的发展,如果按照区域阶段性的划分,那这已经是第5波南方强降雨了,这就是降雨的发展情况。
综合未来10天的降雨情况来看,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都是“红得发紫”了,累积雨水量非常的大,很多地区都是250毫米到400毫米的雨水量,100毫米到250毫米的累积雨水区更多,所以这次南方的降雨是真的要“大降”了,也就是要大降雨。当然我们从整体的雨水情况也可以看到,只有华北,西北等地的降雨量较少,其他地区都有不少的雨水。
这下至少南方地区不会有人说没有雨水了吧,这天都快被下出“窟窿”了,“天漏了”。所以大家注意防御降雨带来的负面影响吧,最后我们来看看海洋区域的变化。
海洋区域的变化如今还是不大,虽然西北太平洋地区有热带扰动发展,但是成为台风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同时针对7月上旬预计可能出现的台风胚胎也清除了,所以今年3号台风出现还要一段时间,这就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在全球范围之中,有一个99S的新风暴胚胎,这个风暴胚胎位于8.2°S 52.7°E,最大风速为15KT,中心气压值为1010hpa。变化情况不大,至于后面如何发展,我也会持续跟进,不过这个风暴胚胎对我们没有影响,所以不用担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方开启强降雨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方开启强降雨过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