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外交部声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基斯坦外交部声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基斯坦大选结果出炉,你觉得新总理会改变巴基斯坦的外交战略吗?
谢谢邀请,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互为搬不走的邻居,长期以来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都是真诚和全方位的,中巴之间友谊早已深入两国人民心中。现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共谋共赢发展世界经济举世瞩目,这为占地理优势巴基斯坦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带来了福音。新的领导人会在总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把握好机遇,但也可能会渗杂带有西方某些动机的东西,还需认真对待。不能只看到形势一片大好,天天巴铁,巴铁什么的,因为“一带一路”把老美给”害惨了”!
巴基斯坦不会大的改变其外交政策,仍然在未来坚持亲中,和美,团结穆斯林国家,防印。现在的巴基斯坦面临的形势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不会改变其外交方针。印度越来越强,巴基斯坦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新领导人也会坚持亲中战略。美国是巴基斯坦长期合作伙伴,虽然有分歧,但巴与美国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会改变。巴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因此必定将融入穆斯林世界作为不可改变的策略。
“巴铁”不会变,但是“美巴”前景不妙,美国会很担心。伊姆兰·罕曾经扬言要把美国的无人机打下来,在过去几年反美立场一直坚定不移。这样一个领导人上台,巴基斯坦的外交战略多少会变一点的。
对于“巴铁”关系,伊姆兰·罕在上周四竞选获胜后发表感言时已经明确表态,毫无悬念:“巴基斯坦将会继续加强和中国的友谊。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开发巴中经济走廊,给了巴基斯坦巨大的机会。”
但是美国对于这位新当选核大国领导人态度为妙。大选结果出炉,美国媒体首先炒作的是大选期间的“舞弊”和“暴力”。通常这种宣传定位反映了美国对这位新当选领导人的厌恶态度。
其次早在进入政坛之前,罕就经常发表反美言论。最著名的是2013年他曾经说如果当选巴基斯坦总理,要去联合国、美国呼吁,要求美国停止在巴基斯坦上空飞翔无人机。如果没人听,他就会下令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把无人机打下来!
获胜当天,罕也在感言中提到美国,誓言要在美巴交流中改变目前巴基斯坦不被尊重的局面。
美国对这位巴基斯坦新领导人所知甚少:他曾经是板球巨星,花花公子,有过两个英国老婆。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但是特朗普知道,他将会遇到一个对手。
7月26日,巴基斯坦著名的板球英雄、正义运动党领导人伊姆兰·汗宣布赢得巴基斯坦大选。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巴基斯坦一直维持着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人民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状况。这次正义运动党作为政治新势力,从巴基斯坦大选重围中杀出,也体现了巴基斯坦民众对政治的不满情绪,希望有新的力量介入,改变巴基斯坦目前政治腐败的状况。伊姆兰·汗的当选确实给全天候友好关系带来一定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巴铁”的成色。
(伊姆兰·汗)
影响处于可控状态
在竞选期间,正义运动党的议员候选人曾经多次攻击经济走廊计划,认为这一计划并没有给全体巴基斯坦人带来福利。对此,伊姆兰·汗已经公开表示经济走廊计划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有重大利好,计划只可以调整,不可以废止。伊姆兰·汗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经济走廊计划对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的票仓旁遮普省在其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好处,而巴基斯坦的其他省份在其中获得的好处较少。伊姆兰·汗上台之后很有可能会提出对这一计划进行修正,给支持自己的省份,更多的经济利益。
此外,目前巴基斯坦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之中,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现在仅剩92亿美元,尚不足以支付两个月的石油进口费用。巴基斯坦正在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邻国的临时资金支持。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政治附加条件非常严苛,伊姆兰·汗还是会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邻国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可能贸然改变50年来的睦邻友好政策。
巴基斯坦的外部环境不允许做出战略转向
目前巴基斯坦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不理想,短期内巴基斯坦很难改善与美国和印度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与最大邻国的关系就十分重要了。伊姆兰·汗在政治上以反美著称,被美国媒体认为是南亚地区最反美的政治人物。而正义民主党一直被质疑是塔利班在背后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巴基斯坦媒体甚至给伊姆兰·汗起了一个“塔利班汗”的绰号。在目前,美国已经选择印度,作为在南亚盟友的情况下,伊姆兰·汗上台可能会使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特朗普政府很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对巴基斯坦防恐资金的支持力度。伊姆兰·汗政府是不可能在战略上转向美国的。
巴基斯坦军方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巴基斯坦媒体也普遍认为,正义运动党上台与巴基斯坦军方在幕后的支持密不可分,而巴基斯坦军方也是“巴铁”能够有如今成色的重要支持者。由于巴基斯坦军方在巴基斯坦的势力非常强大,伊姆兰·汗政权在处理睦邻关系上,不可能走的太远。在1999年,巴基斯坦军方就曾经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的谢里夫政府,由当时的军方负责人穆沙拉夫上台。本来就根基很浅的伊姆兰·汗,恐怕没有胆量在巴基斯坦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与军方发生直接的冲突。
当前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形势并不理想,民族和部族冲突比较激烈,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伊姆兰·汗还是应该在邻国的支持下,全力做好国内发展经济、反对腐败、打击恐怖分子等工作。如果贸然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搞180度的大调头式的改变,很难得到巴基斯坦国内的支持,很有可能身败名裂。
突发!巴基斯坦即将降低和印度的外交关系!并中断双边贸易!怎么回事?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英国殖民者的“杰作”,由于宗教信仰的重大区别,两国关系势如水火,可谓是不共戴天。从国力上看,印度具有绝对的优势,除了人口众多(只比中国少一个亿),印度的科技发达,军力庞大,全国都是印度教的范畴,可偏偏是查谟·克什米尔(印控地区)却是穆斯林居多,与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一次印度武断行事,一口水吞了该争议之地,怎不让巴国大怒,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关系如同雪上加霜,两国贸易更是难上加难。巴国是中国的传统友邦,无论从道义还是友情,我们都站在巴铁兄弟一边,反对印度的贪婪,反对印度的任性妄为!难为了巴铁,被印度近百年的霸凌,如今有了中国的强大支持,终于可以和阿三分庭抗礼拍案叫板。印度这一次的霸权主义行径必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是巴基斯坦对印度废除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回应。
8月7日,巴基斯坦《论坛时报》称,巴方决定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并且暂停双边贸易。此项决议出自于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议,参与者为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参联会主席、陆军司令等巴军方高官。
根据报道,巴基斯坦此举主要目的是为了回应印度。在8月5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在议会上宣布,宪法第370条将被废除,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将会重组,并分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另一部分是拉达克,后者不设立法机关。
由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是印度唯一穆斯林占多数的邦,与印度主流信仰印度教有较大差异,为维护当地民众的利益,故印度宪法370条规定,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可以拥有自己的宪法,以及除国防、通讯和外交以外的决策权。
故巴基斯坦的回应,可以说穆斯林之间的互相帮助,就类似于土耳其对于加沙的支持一样。但是,巴基斯坦的回应却是非常谨慎的,两国之间曾经兵戎相见过,印度自然不在乎外交等级降低。两国之间在2015年贸易额度仅为24亿美元,对于印巴两国都是毛毛雨。
故从这个角度,巴基斯坦的回应是相当乏力的,显示出印度废除宪法370条,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巴基斯坦的回应措施更多的显示的是道义需要而非是利益需要。至于巴基斯坦为何采取这种回应方式,这需要从印度总理莫迪究竟要做什么谈起。
2019年,莫迪在竞选中承诺建立一个“新印度”,让印度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由于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崛起之路是有迹可循的,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经历的时间。
在1868年,日本经过倒幕战争,击败了日本各地的幕府势力,树立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统一了全国税收制度,推动了维新运动,使日本逐步成为世界强权。在1871年,普鲁士经过三次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加冕为德意志皇帝,也正是同一年,德国颁布了统一的税收制度,取消了境内各邦国的很多权力,使中央集权的程度大大提高,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邦国林立的状态。
所以,从德国和日本的历史可以看出,创立一个新的国家,都需要从中央集权和统一税制两方面入手。加强中央集权,主要目的是整合国内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统一税制,则是为了形成统一的内部市场,一个十亿人口的市场,足可以孕育出超大规模的公司。
但是,在印度独立以后,在这两点上做的是相当差的。从历史角度,现在的印度领土是英印时期奠定的,对于印度中央并没有归属意识。在独立时,印度领导人缺乏一只强力军队削弱地方势力,导致印度各邦地方势力比较强大。譬如,印度安德拉邦在1980年代曾经出现两只游击队,在8个邦发生暴乱。
还有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印度曾经动用12个师旅级的部队进行作战。类似的分裂势力在古吉拉特、米佐拉姆、那加兰、旁遮普等地区都出现过。在印度军方无力彻底平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让渡部分权力,以平息独立势力。但是退让的方法只能让地方势力持续做大,进一步加深印度分裂的危机。
对于这种情况,印度历代领导人也在试图解决,但是真正做出有效动作的,是现在现在的印度领导人莫迪。在2017年7月1日,莫迪开启了印度7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税收改革,将十几个联邦与邦税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商品与服务税,将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税收能力,促进中央集权的程度。
但是印度地方势力也不甘于失败,采取了不少措施来逃避税改。在2018年8月,印度财长Shiv Pratap Shukla指出,从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印度发生1206起逃税案件,总计损失320.6亿卢比(约5亿美金)的税收,主要原因还是地方势力的依然拥有不小的权力。
所以,莫迪意图建立“新印度”的做法,必须从两方面同时下手,一方面推动税改的执行力度,一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在税改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挑一个软柿子来打压打压,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也就是必然的选择。
至于挑什么样的软柿子,印度显然是有深思熟虑的。莫迪领导的人民党,主要政治理念是印度教和民族主义,对于穆斯林有天然的敌视情绪。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时,曾经煽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造成千人左右的死伤。
此举虽然对于莫迪的国际声誉有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印度教徒,莫迪毫无疑问是一个英雄形象,这一举动也推动了莫迪成为印度总理。故印度政府取消宪法370条,从内政角度实际上是莫迪的老套路,利用穆斯林的态势,赢得印度民众的支持,以完成建立新印度的愿望。
了解了莫迪究竟要做什么,就不难理解巴基斯坦的反应为何如此淡定了。莫迪的做法主要目的还是内政,并不是针对巴基斯坦的武力进攻。虽然莫迪的施政一旦成功,确实是会给印度带来腾飞的机会,但是以印度的实际情况,即使成功也需要多年的努力,还有不小的失败风波,巴基斯坦完全耗得起。
而且,从历史角度,德意志和日本最后走上了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道路,印度无论最终走让什么路,印度的都将承受极其大的损失。
印度行动太过突然,巴方应对需要反应时间。而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中断双边贸易是巴方第一步应急反应。下步动作主要取决于印度的具体回应和国内民意情绪。
先简要回顾事情发展经过:
2019年8月2日,印度以防范打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为由,向该地区增兵2.8万,暗中接管控制查谟克什米尔地区主要行政机构,软禁该地区领导人。
8月5日,印度突然对外界宣布废除国内现存宪法中第370条,取消印控查谟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并将其改为印度直辖区。印度宣布此项决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8月7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紧急招集国家相关部门展开安全会议。会议决定先以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撤回本国驻印度大使, 驱逐印方大使),暂停双边贸易往来。
在印度宣布废除查谟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后的第二天,为防范骚乱,印度在该地区实施严厉的宵禁政策,但依然遭到不少人抗议。
8月7日,印度在镇压克什米尔地区行动中抓捕100人,动用催泪瓦斯与爆震弹驱逐抗议者,遭成多名抗议者受伤送医。其中一名抗议者在被警察追捕过程中不幸坠河溺亡。
近两日,西方媒体也高度关注,许多媒体大篇幅报道。《华盛顿邮报》以“现在是莫迪政府的最黑暗时刻”为标题发表社论称:“这届印度政府正将印度推向危险境地,印度政府此举令印度不民主、不稳定”。社论还称,废除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完全不顾当地居民的情绪和感受,使得当地脆弱的平衡崩塌,后期必然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对于巴方的反应,其实用“突发”一词完全不合适,因为这一切都在众人的预料范围之中。
通过降低外交关系和中断经贸关系,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处理与敌对国家常用手段,而一般一旦用上这种手段,就意味着离战争不远了。
由于印度提前通过精密筹划,以掩人耳目的欺骗手段,将2.8万人的兵力部署到克什米尔。印度宣布之前,显然巴基斯坦没想到印度敢玩这招,所以也没有对印方行动进行战略研究和预判。
想在短期内对印度做出强硬的回应,而降级外交关系和暂停经贸关系,是对抗议不满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除了降级外交和暂停经贸关系,巴基斯坦必然也会在国内秘密调兵遣将,调整大的作战部署,为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居民的抗议情绪爆燃,地区暴乱、骚乱、极端袭击、恐怖袭击活动会接踵而至。野心勃勃的印度总理莫迪,和国大党一帮幕僚们最终一定会感受到伊斯兰民族恐怖力量带来的冲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基斯坦外交部声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基斯坦外交部声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