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G7外长联合声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G7峰会期间突访法国,有何用意?会和美国直接谈判吗?
伊朗外长在G7峰会期间突访法国,并非意外,这是马克龙硬起头皮顶撞特朗普的抉择。
8月25日,马克龙会见到访的扎里夫
马克龙原本想邀请伊朗总统鲁哈尼参加G7峰会并与特朗普会晤,被特朗普猛批;美国的事不需要法国作主,美国没有授权法国邀请伊朗人。法国邀请伊朗人传递了美国软弱(祈求与伊朗谈判)的错误信号。
马克龙的“好心”被特朗普当成“驴肝肺”羞辱,岂能善罢甘休?他要显示,法国就是要邀请伊朗人前来访问,这也不需要美国授权。
但伊朗外长扎里夫前来法国,绝不是只为马克龙与特朗普斗气充当道具。伊朗人有自己的打算;
第一,伊朗外长前往法国,就是想告诉特朗普,伊朗认可法国的主张,不反对与他会谈。给美国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
特朗普对伊朗外长法国之行的表态是“没有评论”;比起他先前破口大骂马克龙邀请伊朗人来G7 峰会的态度,已理智下来。
特朗普突发奇想只需要眨眼间,(例如他在G20大阪峰会期间;突发奇想要访问朝韩板门店、要会晤金委员长,哪怕只问声好!),不排除特朗普会再主动呼吁(第11次)伊朗最高领导人谈判。
第二,扎里夫与法国、与英法德三国领导人集体先后会晤两场。期待三国继续维护伊核协议,反对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期望非英语系G4(俄德日意)在G7反对特朗普鼓动建立反伊朗的“波斯湾国际护航联盟”,折特朗普的台。
第三,扎里夫去法国,还有迫在眉梢的事要求助欧盟。伊朗油轮(原格雷斯1号)正在地中海漂泊,伊朗会请求法德英破例默认油轮在叙利亚(至少在土耳其)卸下石油。这要英国同意虽然很难,但伊朗扣留有英国油轮,伊朗会打出“立即放船”牌期待英国谅解。
第四,扎里夫径直去法国与法德英领导人会晤,把美国搁在一边,谁都不用向特朗普请示,让特朗普尝尝因一意孤行被冷落的滋味。从这个意义上,扎里夫就不枉此行。
(伊朗外长扎里夫)
可以确定,伊朗外长扎里夫突防法国,是受到法国方面的邀请,而整个事件背后,美国与德、英两国也都同意,也就是说,这次扎里夫访法,几方是早有“预谋”的。
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访问法国,在海滨总统度假别墅布雷冈松堡与马克龙会晤,马克龙可能也向普京通报此事。几方意思很明确,借G7峰会几国首脑碰头的机会,再谈一谈伊朗诉求,化解《伊核问题》所引起的中东危机。
因此,扎里夫访问法国,对于解决当前美、伊对峙问题对于解决波斯湾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时机也比较恰当。
(G7峰会现场)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已经多次向伊朗喊话,要求两国进行直接对话,高层举行谈判,但均被伊朗领导人拒绝。原因是,时机不成熟,谈判对伊朗不利。
但在8月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让双方又有了谈判的话题。8月2日,伊朗海军司令扎伊迪出访俄罗斯并与之签订一系列军事协议,包括两国将在黑海和霍尔木兹海峡一带举行军演,以及同意俄罗斯租用伊朗海湾港口建设军事基地,有俄罗斯做后台,伊朗有了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而美国方面,从6月底呼吁组建的国际护航联盟,随着近期多国加入,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这是两国都即将面临的问题。
伊朗所要面对的是多国军舰集结在霍尔木兹海峡,美国面对的是老对手俄罗斯随着事态深入插手波斯湾。
因此,这一次在德法斡旋下,双方可能进行直接接触。关于谈判的一切事宜,当然不便公布于众。
(G7峰会宣传图标)
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德法两国一直尽最大努力希望伊朗留在协议内,不要暴走,安抚伊朗因为受到美国制裁而导致的愤怒情绪,英国虽然和伊朗前段时间因为互扣油轮,闹得不愉快,但是问题目前已经得到解决,伊朗油轮“阿德里安-达利亚1号”正驶往土耳其,所以现在扎里夫和三国高层见面没有任何障碍。
关于特朗普和扎里夫是否直接见面,尚无法确定,不过既然扎里夫赶到法国,两国部长级别人员的摸底接触应该有。
扎里夫是在26日周日早从德黑兰启程,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在法国南部度假小城比亚里茨机场降落。由于7国集团峰会,这个机场自上周五就暂停了所有民用航班起降,小镇也被警察和安保人员封锁。这遭到了当地酒店、餐馆等观光业者的抵制。扎里夫此行是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前来的,事发有点仓促和突然。据马克龙本人称,在周六的领导人晚宴上,其向各国领导人提出了与扎里夫取得联系很重要。马克龙表示,各国领导人就此问题达成一致。马克龙强调,其不是充当调“调停者”,而是为了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使冲突降级。
(扎里夫会面马克龙)
很显然这个此邀请扎里夫是马克龙谋划很久的想法,并非突发奇想。这跟他前不久邀请普京访问法国的操作一样,是典型的“法式外交”,顾左右而言他,通过主持多边会议,邀请矛盾方,制造碰面和交锋的机会,来化解分歧。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给马克龙面子,他否认同意任何事情。这使得马克龙被迫淡化他自身的角色,强调自己未被正式授权代表七国集团。
(特朗普与马克龙)
特朗普的态度很显然并不想跟扎里夫谈判,在他看来扎里夫就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在全世界的代理人和传声筒。目前扎里夫已经被列入了美国的制裁名单。特朗普真正想对话的人物是伊朗总统鲁哈尼。鲁哈尼曾经开出过谈判的条件,只要美国解除对伊制裁,伊朗可以与之对话。但是现在来看在伊朗高层和强硬派的压力下,这几乎也是不能的事情。所以扎里夫是不可能与特朗普会面的。当天扎里夫与法国外交部长让 - 伊夫·勒里恩进行了3个半小时的会晤,然后与马克龙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简单会谈。事后扎里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谈话的感受,认为“道路很艰难,但是值得一试”。
(扎里夫与鲁哈尼)
总体而言,法国做局邀请扎里夫访问,也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相比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而言,法国在伊朗的订单和投资是最多的,法国标志、雪铁龙、石油道达尔巨头的伊朗业务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美国的制裁让法国企业损失很大。马克龙此举从政治角度来看,是自我感觉良好,像是国际秩序的支持者和主导者。然而马克龙却高估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忽视美国与伊朗之间在中东的根本利益冲突。如果美国肯听从马克龙的建议,也不至于在去年就退出“伊核协议”。
(扎里夫离去)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在七国集团比亚里茨峰会的第二天(25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出人意料的来到了这里,很显然扎里夫对法国之行不同寻常。根据伊朗外长扎里夫的推特发布表示,扎里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外长勒德里昂等人举行了会面。扎里夫传达了伊朗领导人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前些时斡旋挽救2015年伊核协议提案的回应。据路透社报道,扎里夫25日飞抵峰会举办城市比亚里茨与法国官员会面,在该城市活动时间只有5个小时,即日就离开了比亚里茨。
为此白宫表示特朗普对此感到惊讶,而扎里夫也没有与美国官员会面。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法国一直在寻求充当美国与伊朗之间的调停人角色。只不过特朗普对于马克龙与伊朗方面的接触不满意,而提出了批评,称马克龙无权代表美国与伊朗沟通。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访问会议所在地比亚里茨,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引起了外界的纷纷猜测。这应该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精心安排,马克龙意图利用七国集团峰会加热伊核问题,使得目前紧张的伊朗局势降温。
虽然说美国多次表示愿意无条件与伊朗方面谈判,但是无条件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伊朗其实也没有什么先决条件。伊朗的要求不过是回到伊核协议的基础上,美国撤销对于伊朗的制裁,在面对伊朗要求的回到伊核协议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特朗普顿时就没了声音。这就说明美国的无条件会谈十分虚伪和毫无意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对于伊朗的极限施压还在持续加码。
被英国释放的伊朗“格雷丝一号”油轮,离开直布罗陀外海之后,因为受到美国的扣押令追索,还在为寻找目的地在公海上漂泊。因为遭到希腊方面拒绝进港停靠,昨天传来土耳其愿意接受该伊朗油轮的消息。从以上的消息综合判断,伊朗外长突然出现在七国集团峰会的比亚里茨,应该是G7集团当然是包括美国在内,对于伊朗问题进行了沟通,不排除法国将扎里夫召来关于伊核问题谈具体条件。
因为扎里夫刚刚在两天之前的8月23日访问了法国,时隔两天再来到法国七国集团峰会的比亚里茨,应该都是在围绕讨论伊核问题。目前对于特朗普来说,比较纠结的是从去年5月8日起就退出了伊核协议,谁知道一年多了仍然是僵局毫无进展,伊朗方面并没有屈服。在美国已经进入2020大选周期的特朗普来说,因为鲁莽的急于退出了伊核协议,但至今为止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虽然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制裁伊朗,但是伊朗坚定不肯让步,使得特朗普下不了台无法向美国民众交代,而非常的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降低原来蓬佩奥的非常苛刻的新版伊核问题12条,与伊朗进行新的谈判。所以才会发生扎里夫突访比亚里茨的行程,马克龙在邀请伊朗外长来访,肯定是知会了七国集团全体成员,包括特朗普在内。马克龙25日在接受法国电视采访时指出,G7领导人24日曾讨论伊朗问题,同意对伊朗采取联合行动,以化解紧张局势,并与德黑兰展开新的谈判。
为了避免被动,马克龙称G7领袖并无正式授权他作为代表与德黑兰谈判,但他在未来几周会继续与伊朗举行会谈,马克龙并没有就此提供更多细节。现在伊核问题的关键是,G7一致希望阻止伊朗发展核武,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何去核的方法7国并不统一,关键是美国的要求过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还不会走到前台来与伊朗直接谈判,因为美伊双方对于谈判条件差距过大。法国因为在伊朗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利益,马克龙希望美伊对立状态有所缓和,所以非常愿意为双方穿针引线而积极斡旋。
据路透社25日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意外造访法国城市比亚里茨,七国集团(G7)峰会正在当地举办,但扎里夫不会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或美方代表团的任何成员会面。(8月26日海外网)
报道已经明确,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主要是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最近的倡议继续进行磋商——最近,马克龙倡议挽救2015年伊核协议,缓和美国与伊朗间的紧张情势;不会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会会见美国代表团的任何成员。
去年5月,美国以伊朗没有履行伊核协议为借口,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目前,美国已经对伊朗进行多轮制裁,包括对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和伊朗外长扎里夫的制裁。但扎里夫对此不置可否,称美国的制裁毫无意义,他在美国没有任何财产。可以说,虽然美国对伊朗步步紧逼、极限施压,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已经黔驴技穷,但对伊朗不管用。
一边来硬的,一边又来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至少10次向伊朗喊话谈判,但因为美国没有诚意,均遭到了伊朗领导人的拒绝;特朗普还曾要求日本首相安倍访问伊朗时,充当伊朗和美国的调停者,安倍显然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安倍访问伊朗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与安倍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宣布,日本和伊朗将开展各种经济合作、经贸往来,更让美国无地自容。
虽然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包括法国在内的伊核协议国一直维护伊核协议,尽管目前没有非常具体的行动,但磋商一直没有停止和间断。特别是欧洲国家与伊朗之间特殊结算系统的投入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朗的困境和压力,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此番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不管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能否谈出名堂,至少向全世界宣告:支持和维护伊核协议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呼声,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制裁伊朗不得民心。
特朗普已经率队参加法国G7峰会,伊朗外长扎里夫突然访问美国,美国和伊朗完全可能“偶遇”。但是,伊朗绝不可能与美国政府任何官员接触,除非特朗普宣布重新回到伊核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其实,即使特朗普作出如此表态,扎里夫也不会理会——特朗普是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之人,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说过之后马上反悔,扎里夫和伊朗肯定不会听特朗普说的,而是要看美国如何做的。然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怎么可能重返伊核协议、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呢?
如何看德国财长外长拒绝美国邀请,参加G7部长级会议呢?
德国与美国同属西方阵营,美国是西方阵营的领袖,德国是美国的小伙伴。
美国希望西方阵营的一切,尽在美国的绝对掌控之下。德国希望建立一个以德法为轴心的统一的欧盟。德国不反对美国充当西方阵营的董事长,但是德国希望自己能成为西方阵营的第二大股东。
德国的利益诉求,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预期。因为美国已经不满足于充当西方阵营的董事长,美国希望成为西方阵营的统治者,美国渴望在西方阵营内,拥有绝对的权力。美国只喜欢“美国说了算”,美国将西方阵营内的不同意见,视为杂音丶噪音。
美国已经走上了极端,美国反对德国在西方阵营内部,拓展势力。美国已经着手在各方面打压德国,阻止德法同盟将欧盟变成“欧洲国”。例如:美国将九千驻德美军,调往波兰;美国在欧盟内部,刻意拼凑新欧洲;……。
对于美国针对德国的措施,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看法是“德美关系,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默克尔总理的意思,说穿了就是德美两国的利益选择发生了分歧,双方的利益博弈,正在朝着“零和博弈”的方向演变,不太可能存在合作共赢的前景。
默克尔总理的言论,代表了德国决策层的整体看法。既然德美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那么德国就会重新审视德美关系,德国必须将德国的重要利益,置于西方阵营的整体利益之上。自此,德国将对那些与德国重大利益无关的西方事项,不会再表现出多少热情。
美国当下百病缠身,美国主导的G7部长级会议,显然是为美国利益,在做背书。这种会议显然与德国利益,没太大的关系。
德国财长外长均拒绝美国邀请,拒绝参加G7部长级会议,一方面显示德国对美国丶对G7表示失望;另一方面也是在给美国发出警告,倘若美国坚持自私自利,且一意孤行,那么G7就迟早会散伙。
美国近期新冠肺炎单日确诊病例再创新高,7月11日接近7万例,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疫情汹汹,得不到控制,此时进入美国参加会议,很容易受到感染,在人身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德国外交部长海思.马科和财政部长奥拉夫.舒尔茨拒绝7月29日在美国举行的部长级面对面会议,只派副部长参与。
美国虽然不满意,但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
美国2020流年不利。好不容易做了一次G7东道国,没想到遇上新冠病毒大流行,在控制疫情蔓延工作中,美国政府扭扭捏捏,拿不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病毒在全境泛滥成灾。在没有疫苗问世的情况下,白宫草率作出复工决定,祸不单行,随后美国又爆发了种族歧视游行运动,失去社交距离控制,最终让美国疫情全面崩溃。截止北京时间7月12日7点,美国累计确诊病例3353080万例,死亡137382例。近一个星期,单日病例增幅都保持在5、6万例左右。病毒传播势头强劲,白宫“抗疫队长”福奇表示美国疫情形势极其危险,每天出现10万确诊病例,他也不奇怪。到7月29日,美国疫情不知会出现如何恐怖局面,因此,德国官员拒绝参会在情理当中。德国退缩,引起连锁反应,其他国家也表示不参加部长级会议。这次“朋友聚会”显然大煞风景。
疫情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德国官员对美国的一些做法心中不满,对美国主导的G7活动有抵制心理。比如,在北约军费问题上,美国逼迫德国把军费提高到本国GDP2%,并且以撤出9500名士兵做要挟,美国之前出台国防法案制裁俄罗斯和德国共同修建的“北溪2号”油气管线,给德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又强迫德国购买美国F-35,美国总统公开指责默克尔“愚蠢”,侮辱对方国家领导人,种种行为,让德国人十分气愤,难以忍受。
美国主导的2020年G7会议一拖再拖。受疫情所困,本来准备线上视频会议,但美国总统改到6月10日~12日于华盛顿举行面对面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以疫情原因,拒绝参加这次峰会,但是最后迫于美方压力,同意出席推迟到9月的会议。德国是欧盟主导国,如果缺席,G7的意义就少了1/3。
美国总统特大统领对于今年的G7会议异想天开,他踌躇满志,准备把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都拉入会场,打造成一届G11,但是日本反对韩国,英国拒绝俄罗斯,韩国舆论猛烈抨击日本“无耻”,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G7扩大会议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第二经济体参与,这个会议“无法讨论当代世界所有问题”。会议还没有召开,大家吵得一团糟。很难相信,在“美国优先”的气氛中,最后能谈出什么实质成果。
美国总统迫切希望开碰头会,是想利用本次会议露一鼻子,现在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很紧张,他为了提高影响力,计划借机抬升自己的总统支持率,但是疫情不给面子,各国领导人群起抵制,这个愿望恐怕要落空!
7月29日,近在眼前,能否如期召开还是个问号,根据形势发展来看,这有可能是G7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会议。
在全球疫情处于非常严峻的时刻,美国又是全世界新冠状肺炎传播重灾区,确诊人数已经逼近330万,死亡人数也向14万靠扰,两项指标都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这时候召开G7财长和外长会议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难怪德国财长和外长齐声拒绝,真是不识时务乱弹琴!前夕日子是准备召开G7首脑会议就被德国总理拒绝了。加上两国关系出现重大僵局,也到了恶化边缘。不管怎么说,德国拒绝是对的,不能永远使你的指挥棒。
本月9日,德国外交部长马斯和财政部长舒尔茨双双拒绝参加美方计划的7月2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G7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高度重视,在早前就邀请了俄罗斯等四国参加G7,使会议参加国达到了11个,其目的是利用此一机会,创设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国际舆论。
欧盟是美国比较铁的盟友,德国是欧盟的实际掌控和领导者,是美国的传统合作伙伴,前些年德国曾紧跟美国步伐瞻前马后,为美国称霸世界出了很多力。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美国最需要更多盟友支持的今天,却拒绝参加会议邀请呢?德国外长马斯曾说,在美国总统竞选开始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特朗普 试图利用举办会议来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说白了与会人员都是他的利用对象,但是德国不希望成为配合美国政府表演的国家。
从德国外长的话中不难看出,美欧和美德之间已经产生了深深的矛盾。据有关媒体报道,德国目前是西方国家中怼美最激烈的国家,德美、欧美之间很多矛盾已难以调和,德国意识到欧盟与美国的利益出现了鸿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己表现得强硬,才能逐步扭转欧洲国家过度依赖美国的习惯,欧盟才能真正摆脱美国的控制。
实质上,德国外长财长拒绝参加G7部长级会议,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国正处于疫情高发状态,在华盛顿参见会议面临感染的极大风险。截止今天,美国新冠病毒单日新增71787例,累计确诊病例3353080例,累计死亡137382例,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的疫情汹汹,得不到控制,此时去美国参加会议,很容易受到传染,在人生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德国外长财长决定不参加这次面对面会议,只派副部长参与。美国尽管不满意,但是似乎也找不到什么理由。
二是特朗普对德国领导人很不尊重。特朗普在“电话外交”中公开辱骂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其已经被“俄罗斯装进兜里”。特朗普的这一言论,让默克尔总理乃至德国民众受到了极大侮辱,而且对美德关系产生了极坏影响,其行为无疑是在践踏德国自尊。为了维护德国尊严,部长们显然不会出席会议。
三是美国决定从德国撤走9500名士兵,意味着美国对德国的信赖已严重降温,是对德国的极不信任,这也让两国的友谊雪上加霜。可以说,美国的这一举动完全属于抛弃盟友,难怪马斯说,美国的这一行为性质是严重的,哪怕特朗普在2020年11月3日大选中落败也无法修补两国之间的关系。
四是美国的无赖退群行为严重干扰世界秩序。随着世界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美国却想要阻止这一趋势,美国的不断退群,抢掠他国防疫物资,“电话外交”侮辱他国领导人、无端甩锅其他国家等,都直接让美国丢了脸。更为严重的是,美国随意干涉他国内政,制裁他国经济发展,支持他国反动势力,给予他国反动武装支援行为等等更令人愤恨不已,这些都是导致美国沦为全球敌对面的有力证据,与这样的国家密切关系能落下什么好呢?到头来只能是受到侮辱、谩骂、敌视,遭到经济制裁和极限施压,这种情况下还去参加他们组织的会议,这不是自找羞辱吗?所以说干脆就拒绝,让美国从中反省一下,受到教训。
从上面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得人心,连最铁的传统盟友都反对他、怒怼他,那么美国离成为孤家寡人还远吗?
谢谢邀请。如何看待德国财长外长拒绝美国邀请,参加G7部长级会议呢?很客观,也很现实。你美国大哥都病成这样子了,还装二大爷指手画脚的,真是装逼到家了。所以,德国财长外长不去参加就对了,因为,有特不靠谱在,去了有什么好果子吃?再说了,美国因疫情都自身难保了,谈什么世界经济发展?因此,世界对G7已不抱什么希望了。它能战胜自己的疫情关,就是对世界上的贡献。这就是当今世界疫情留下的恶果,德国财长外长不去,肯定还有响应者,我们将试目以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