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G7外长联合声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长扎里夫为何突访G7峰会?有助于解决美伊问题吗?
我很坦白的告诉你不能!制裁伊朗目的就是制裁欧元石油!
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为什么制裁伊朗?无他,就是为了美元霸权和石油霸权,伊朗在干什么?在塑造一个去美元化的石油贸易,而欧元是第一选项!就这一点就注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打压伊朗就是为了打压欧元!
至于为什么法国和德国为什么一直坚持取消制裁伊朗和促成美国同意伊核协议也是这个原因。毕竟美国剪羊毛的剪刀重来都是见了肥羊就剪,从来没考虑这只羊是不是盟友!所以欧元成立的第一天,美国就炸了科索沃,今天也在对欧元石油围追堵截,怂恿英国脱欧,所有的招数都是对付欧元的,奈何欧元一直有中国在背后做支持,才能稳住美国的收割!这也是为什么欧盟一直对中国泼脏水可是中国从来在欧元上落井下石的原因,因为一个相对强势的欧元可以给人民币更多的缓冲时间,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中央真的有能人,也够能忍人民币在支援欧元的情况下也能站稳脚跟。现在还有了亚投行,一带一路基金会,人民币石油,这些都是支持欧元下发展起来的,也是美国一直没能打趴欧元的关键,所以英国才脱欧,伊朗才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前的美国可能还给盟国一点面子,可是现在的美国已经穷凶极恶了,为什么?就是一个欠了很多信用卡的人马上到期了,没钱还贷的模样,中国久攻不下俄罗斯在制裁的大背景下还能和中国做生意,还缓了口气,这给世界反美的信心,所以美国必须从盟友哪里补血来给对抗中国的资本,欧元就是一个大头!这个时候的欧盟还在做欧美一条心的美梦,还真是自欺欺人啊!什么时候清醒过来发现中国才是最可靠的时候也许就真是美国衰落的时候,希望这次特朗普能打醒欧盟吧,放下你的尊严,和中俄一起赚钱才是明智之选!
马克龙年轻气盛,法兰西浪漫依然。
今年G7法国峰会,马克龙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让舆论惊诧、震撼:传言邀请鲁哈尼到会,古堡会普京,三天两次会见扎里夫,使得后者原定8.25东亚之行延期,力邀莫迪作为非洲之外唯一贵宾国代表与会......
他和特朗普的“过招”可以说是“不分胜负”,小字辈至少气势上压倒美国老人。
马克龙为美伊“撮合”用心良苦,有人说是显示大国风范、争夺欧洲领导权,也有“出风头”的差评,但笔者还是赞赏马克龙的努力,毕竟为化解危机,放眼全球,法国不做,还有谁愿意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儿?
马克龙围绕G7美伊接触,可以说是谱写“三部曲”:
一、操作鲁哈尼与会,争取美伊峰会。媒体传出破局的结果,而且惹恼特朗普,几篇推特文字抨击马克龙越俎代庖,想替美国做主,安排美国不愿的事情。
其实特朗普也是怪异跋扈,自己愿做的事情,谁踩刹车也没有,他两年三会朝鲜半岛北方领袖无怨无悔。对伊朗,特朗普不是没有想法,扎里夫纽约联合国之行,美国就想操作个“惊喜”,无奈伊朗外长“放了美国人鸽子”,让白宫和雾谷大为恼火。
二、操作美伊总统会面失败,马克龙23日会见扎里夫,全面深入探讨伊朗诉求,力争在美伊之间找到共同点。
三、8月25日,伊朗专机降落比亚里茨,与马克龙等法国各级官员会晤三个多小时,并与英德简单沟通。美伊会面不成,欧伊保持接触,美国的“惊讶”和批评是在演戏,马克龙事先已告知特朗普法国要如此操作,美国不屑,上述表态更多为了面子。
短短十天左右时间,马克龙的“神操作”带来以下成果:
1、G7各国就伊朗问题形成两点共识: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美国的表态加上弹道导弹);国际社会需一致努力降温海湾局势,且不以武力解决问题。
2、特朗普称若条件合适可以会见鲁哈尼;伊朗总统表示:“如果参加一场会议或会见某人可以帮助我的国家发展,并且解决人民的问题,那我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由此可见,法国“形式大于内容”的外交努力值得肯定,伊朗与西方更多沟通比扣船、护航等好的多。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G7峰会期间突访法国,有何用意?会和美国直接谈判吗?
扎里夫是在26日周日早从德黑兰启程,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在法国南部度假小城比亚里茨机场降落。由于7国集团峰会,这个机场自上周五就暂停了所有民用航班起降,小镇也被警察和安保人员封锁。这遭到了当地酒店、餐馆等观光业者的抵制。扎里夫此行是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前来的,事发有点仓促和突然。据马克龙本人称,在周六的领导人晚宴上,其向各国领导人提出了与扎里夫取得联系很重要。马克龙表示,各国领导人就此问题达成一致。马克龙强调,其不是充当调“调停者”,而是为了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使冲突降级。
(扎里夫会面马克龙)
很显然这个此邀请扎里夫是马克龙谋划很久的想法,并非突发奇想。这跟他前不久邀请普京访问法国的操作一样,是典型的“法式外交”,顾左右而言他,通过主持多边会议,邀请矛盾方,制造碰面和交锋的机会,来化解分歧。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给马克龙面子,他否认同意任何事情。这使得马克龙被迫淡化他自身的角色,强调自己未被正式授权代表七国集团。
(特朗普与马克龙)
特朗普的态度很显然并不想跟扎里夫谈判,在他看来扎里夫就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在全世界的代理人和传声筒。目前扎里夫已经被列入了美国的制裁名单。特朗普真正想对话的人物是伊朗总统鲁哈尼。鲁哈尼曾经开出过谈判的条件,只要美国解除对伊制裁,伊朗可以与之对话。但是现在来看在伊朗高层和强硬派的压力下,这几乎也是不能的事情。所以扎里夫是不可能与特朗普会面的。当天扎里夫与法国外交部长让 - 伊夫·勒里恩进行了3个半小时的会晤,然后与马克龙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简单会谈。事后扎里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谈话的感受,认为“道路很艰难,但是值得一试”。
(扎里夫与鲁哈尼)
总体而言,法国做局邀请扎里夫访问,也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相比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而言,法国在伊朗的订单和投资是最多的,法国标志、雪铁龙、石油道达尔巨头的伊朗业务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美国的制裁让法国企业损失很大。马克龙此举从政治角度来看,是自我感觉良好,像是国际秩序的支持者和主导者。然而马克龙却高估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忽视美国与伊朗之间在中东的根本利益冲突。如果美国肯听从马克龙的建议,也不至于在去年就退出“伊核协议”。
(扎里夫离去)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伊朗外长在G7峰会期间突访法国,并非意外,这是马克龙硬起头皮顶撞特朗普的抉择。
8月25日,马克龙会见到访的扎里夫
马克龙原本想邀请伊朗总统鲁哈尼参加G7峰会并与特朗普会晤,被特朗普猛批;美国的事不需要法国作主,美国没有授权法国邀请伊朗人。法国邀请伊朗人传递了美国软弱(祈求与伊朗谈判)的错误信号。
马克龙的“好心”被特朗普当成“驴肝肺”羞辱,岂能善罢甘休?他要显示,法国就是要邀请伊朗人前来访问,这也不需要美国授权。
但伊朗外长扎里夫前来法国,绝不是只为马克龙与特朗普斗气充当道具。伊朗人有自己的打算;
第一,伊朗外长前往法国,就是想告诉特朗普,伊朗认可法国的主张,不反对与他会谈。给美国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
特朗普对伊朗外长法国之行的表态是“没有评论”;比起他先前破口大骂马克龙邀请伊朗人来G7 峰会的态度,已理智下来。
特朗普突发奇想只需要眨眼间,(例如他在G20大阪峰会期间;突发奇想要访问朝韩板门店、要会晤金委员长,哪怕只问声好!),不排除特朗普会再主动呼吁(第11次)伊朗最高领导人谈判。
第二,扎里夫与法国、与英法德三国领导人集体先后会晤两场。期待三国继续维护伊核协议,反对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期望非英语系G4(俄德日意)在G7反对特朗普鼓动建立反伊朗的“波斯湾国际护航联盟”,折特朗普的台。
第三,扎里夫去法国,还有迫在眉梢的事要求助欧盟。伊朗油轮(原格雷斯1号)正在地中海漂泊,伊朗会请求法德英破例默认油轮在叙利亚(至少在土耳其)卸下石油。这要英国同意虽然很难,但伊朗扣留有英国油轮,伊朗会打出“立即放船”牌期待英国谅解。
第四,扎里夫径直去法国与法德英领导人会晤,把美国搁在一边,谁都不用向特朗普请示,让特朗普尝尝因一意孤行被冷落的滋味。从这个意义上,扎里夫就不枉此行。
据路透社25日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意外造访法国城市比亚里茨,七国集团(G7)峰会正在当地举办,但扎里夫不会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或美方代表团的任何成员会面。(8月26日海外网)
报道已经明确,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主要是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最近的倡议继续进行磋商——最近,马克龙倡议挽救2015年伊核协议,缓和美国与伊朗间的紧张情势;不会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会会见美国代表团的任何成员。
去年5月,美国以伊朗没有履行伊核协议为借口,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目前,美国已经对伊朗进行多轮制裁,包括对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和伊朗外长扎里夫的制裁。但扎里夫对此不置可否,称美国的制裁毫无意义,他在美国没有任何财产。可以说,虽然美国对伊朗步步紧逼、极限施压,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已经黔驴技穷,但对伊朗不管用。
一边来硬的,一边又来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至少10次向伊朗喊话谈判,但因为美国没有诚意,均遭到了伊朗领导人的拒绝;特朗普还曾要求日本首相安倍访问伊朗时,充当伊朗和美国的调停者,安倍显然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安倍访问伊朗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与安倍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宣布,日本和伊朗将开展各种经济合作、经贸往来,更让美国无地自容。
虽然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包括法国在内的伊核协议国一直维护伊核协议,尽管目前没有非常具体的行动,但磋商一直没有停止和间断。特别是欧洲国家与伊朗之间特殊结算系统的投入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朗的困境和压力,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此番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不管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能否谈出名堂,至少向全世界宣告:支持和维护伊核协议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呼声,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制裁伊朗不得民心。
特朗普已经率队参加法国G7峰会,伊朗外长扎里夫突然访问美国,美国和伊朗完全可能“偶遇”。但是,伊朗绝不可能与美国政府任何官员接触,除非特朗普宣布重新回到伊核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其实,即使特朗普作出如此表态,扎里夫也不会理会——特朗普是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之人,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说过之后马上反悔,扎里夫和伊朗肯定不会听特朗普说的,而是要看美国如何做的。然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怎么可能重返伊核协议、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呢?
在七国集团比亚里茨峰会的第二天(25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出人意料的来到了这里,很显然扎里夫对法国之行不同寻常。根据伊朗外长扎里夫的推特发布表示,扎里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外长勒德里昂等人举行了会面。扎里夫传达了伊朗领导人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前些时斡旋挽救2015年伊核协议提案的回应。据路透社报道,扎里夫25日飞抵峰会举办城市比亚里茨与法国官员会面,在该城市活动时间只有5个小时,即日就离开了比亚里茨。
为此白宫表示特朗普对此感到惊讶,而扎里夫也没有与美国官员会面。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法国一直在寻求充当美国与伊朗之间的调停人角色。只不过特朗普对于马克龙与伊朗方面的接触不满意,而提出了批评,称马克龙无权代表美国与伊朗沟通。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访问会议所在地比亚里茨,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引起了外界的纷纷猜测。这应该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精心安排,马克龙意图利用七国集团峰会加热伊核问题,使得目前紧张的伊朗局势降温。
虽然说美国多次表示愿意无条件与伊朗方面谈判,但是无条件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伊朗其实也没有什么先决条件。伊朗的要求不过是回到伊核协议的基础上,美国撤销对于伊朗的制裁,在面对伊朗要求的回到伊核协议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特朗普顿时就没了声音。这就说明美国的无条件会谈十分虚伪和毫无意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对于伊朗的极限施压还在持续加码。
被英国释放的伊朗“格雷丝一号”油轮,离开直布罗陀外海之后,因为受到美国的扣押令追索,还在为寻找目的地在公海上漂泊。因为遭到希腊方面拒绝进港停靠,昨天传来土耳其愿意接受该伊朗油轮的消息。从以上的消息综合判断,伊朗外长突然出现在七国集团峰会的比亚里茨,应该是G7集团当然是包括美国在内,对于伊朗问题进行了沟通,不排除法国将扎里夫召来关于伊核问题谈具体条件。
因为扎里夫刚刚在两天之前的8月23日访问了法国,时隔两天再来到法国七国集团峰会的比亚里茨,应该都是在围绕讨论伊核问题。目前对于特朗普来说,比较纠结的是从去年5月8日起就退出了伊核协议,谁知道一年多了仍然是僵局毫无进展,伊朗方面并没有屈服。在美国已经进入2020大选周期的特朗普来说,因为鲁莽的急于退出了伊核协议,但至今为止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虽然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制裁伊朗,但是伊朗坚定不肯让步,使得特朗普下不了台无法向美国民众交代,而非常的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降低原来蓬佩奥的非常苛刻的新版伊核问题12条,与伊朗进行新的谈判。所以才会发生扎里夫突访比亚里茨的行程,马克龙在邀请伊朗外长来访,肯定是知会了七国集团全体成员,包括特朗普在内。马克龙25日在接受法国电视采访时指出,G7领导人24日曾讨论伊朗问题,同意对伊朗采取联合行动,以化解紧张局势,并与德黑兰展开新的谈判。
为了避免被动,马克龙称G7领袖并无正式授权他作为代表与德黑兰谈判,但他在未来几周会继续与伊朗举行会谈,马克龙并没有就此提供更多细节。现在伊核问题的关键是,G7一致希望阻止伊朗发展核武,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何去核的方法7国并不统一,关键是美国的要求过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还不会走到前台来与伊朗直接谈判,因为美伊双方对于谈判条件差距过大。法国因为在伊朗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利益,马克龙希望美伊对立状态有所缓和,所以非常愿意为双方穿针引线而积极斡旋。
(伊朗外长扎里夫)
可以确定,伊朗外长扎里夫突防法国,是受到法国方面的邀请,而整个事件背后,美国与德、英两国也都同意,也就是说,这次扎里夫访法,几方是早有“预谋”的。
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访问法国,在海滨总统度假别墅布雷冈松堡与马克龙会晤,马克龙可能也向普京通报此事。几方意思很明确,借G7峰会几国首脑碰头的机会,再谈一谈伊朗诉求,化解《伊核问题》所引起的中东危机。
因此,扎里夫访问法国,对于解决当前美、伊对峙问题对于解决波斯湾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时机也比较恰当。
(G7峰会现场)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已经多次向伊朗喊话,要求两国进行直接对话,高层举行谈判,但均被伊朗领导人拒绝。原因是,时机不成熟,谈判对伊朗不利。
但在8月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让双方又有了谈判的话题。8月2日,伊朗海军司令扎伊迪出访俄罗斯并与之签订一系列军事协议,包括两国将在黑海和霍尔木兹海峡一带举行军演,以及同意俄罗斯租用伊朗海湾港口建设军事基地,有俄罗斯做后台,伊朗有了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而美国方面,从6月底呼吁组建的国际护航联盟,随着近期多国加入,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这是两国都即将面临的问题。
伊朗所要面对的是多国军舰集结在霍尔木兹海峡,美国面对的是老对手俄罗斯随着事态深入插手波斯湾。
因此,这一次在德法斡旋下,双方可能进行直接接触。关于谈判的一切事宜,当然不便公布于众。
(G7峰会宣传图标)
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德法两国一直尽最大努力希望伊朗留在协议内,不要暴走,安抚伊朗因为受到美国制裁而导致的愤怒情绪,英国虽然和伊朗前段时间因为互扣油轮,闹得不愉快,但是问题目前已经得到解决,伊朗油轮“阿德里安-达利亚1号”正驶往土耳其,所以现在扎里夫和三国高层见面没有任何障碍。
关于特朗普和扎里夫是否直接见面,尚无法确定,不过既然扎里夫赶到法国,两国部长级别人员的摸底接触应该有。
如何看德国外长再次批评特朗普邀请俄罗斯参加G7峰会呢?
因为川普力邀俄罗斯加入G7的同时,还有神牛,以及袋鼠等附庸,目的在于以组团优势,压服德法等国把这个G7,搞成一群战斗鸡为美国第一利益而战的G11,用这个机制摆布欧洲重新成为华府的马仔,马斯为自己国家和欧洲利益,反对川普的这种操作理所当然。
德国(还有法国)反对俄罗斯加入G7,在去年峰会期间就是这种立场,其实他们与俄方心照不宣,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心情加入这个曾经让自己恶心,现在却已经不屑一顾的斗鸡场的所谓“富国俱乐部”,已经明确回绝。马斯这是以俄罗斯这个西方的“敌人”为借口,在隐晦的反对另外三方加入这个G7为川普背书,帮助川普打压德法等国话语权重,这是为了阻止川普把G7搞成摆布欧洲的工具、大国对抗的炮灰,为此德法两国已经宣布退出川普主场的这届峰会。其实川普力邀俄罗斯加入的这种操作,并不是要寻求与其合作共同牟利,而是要以俄罗斯对欧洲地位的话语权重,与美方合作加上袋鼠等另外三方的背书,首先压服德法在这个机制中的立场,不列颠、加拿大、袋鼠都是自己五眼联盟血亲,东亚两国本身就是自己的附庸可以随意摆布,神牛受自己拉入富国俱乐部的提携之恩,至少不会反对自己,就剩下德法带着意大利,只要普京站队自己,这三家放屁都出不来声,这个G11就是川普手里大国对抗压倒优势的武器,他的美国第一就实至名归了。如此纵横捭阖的战略构思天衣无缝,美妙无比,但普京根本就不买川普这份人情,这位战略大师一眼就洞穿了川普的这种鬼画符,老鬼的这种离间计的终极目标,是要先拉俄罗斯下水,搞垮与俄方背靠背抵抗强权的战略伙伴,回头再从容不迫的随意杀熊,收拾掉已经孤立无援的俄罗斯,彻底完成美国的全球霸业。普京总统岂能钻这种弱智的圈套?那个已经没落西方俱乐部里边只有互相内斗的一地鸡毛,再加入那几个坠在强权裆下的附庸,北极熊岂能与这种下流货色为伍?
所以普京总统已经明确表态,没有中方参与的任何国际事务,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俄罗斯认定的舞台,是上合组织和自己主导的欧亚安全联盟,更重要的是与中方同进退的G20,对那个G7早就不屑一顾了,只是川普为了那个美妙的梦,还在一厢情愿并且义无反顾的力邀普京而已,德国(法国)如此反对俄罗斯加入G7,应该是与俄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为的只是破坏川普的那种图谋,而与法国最近宣布退出这届川普主场的峰会,也应该是与俄方立场大同小异。
德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俄罗斯参加G7峰会,绝不仅仅是给美国上点眼药这么简单!
(一)从表面上看,德国是在和美国在叫板,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今年9月份举办的G7峰会(可能又要推迟),目的是反对将七国峰会扩大成十一国峰会。可是德国的理由又有点讲不通,特朗普邀请了4个国家——俄韩印澳,为啥单单反对俄罗斯呢?就像日本反对韩国参会一样,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讲。
按理说,作为七国峰会的成员国,德国当然有权利反对G7扩大化,但七国峰会每年的东道主,都会邀请一些嘉宾参加,比如去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七国峰会上,马克龙总统竟然邀请了伊朗外长参加,弄的特朗普总统很不愉快。
(二)德国是为反对美国而反对了吗?有道理也没道理。最近美德关系几乎跌入了低谷。特朗普以德国的国防费用没有达到GDP2%的目标,于是下令撤走驻德美军1.2万人。弄得德国十分尴尬。这不仅仅是撤走几个军人的问题,而是美德关系几乎要撕破脸皮的标志。当然,由于特朗普对欧盟对德国的关税大战,美国和德国的4大矛盾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美国主要还是看不惯德国在私下里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的,德国事实上一直在钻空子,尤其是北溪—2天然气项目,现在快要完工了,这个项目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能源销售,所以,美国从德国撤走部分军队,其实是在逼德国重新正确站队——要么认同北约老大美国的领导,要么你就公开站到俄罗斯那边去。
(三)对特朗普总统的这次“盛情”邀请,俄罗斯的态度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不去!美国事实上一直在拉拢俄罗斯,两国最近还在白令海峡进行了20多年来的首次军事练习。当然特朗普邀普京参加G7峰会,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拉拢俄罗斯,共同打压东方某大国。再加上美国的疫情异常严重,普京总统是不能去也没法去,这与盛情难却没有任何关系。
结论:德国明明知道俄罗斯的最终态度,所以就明打明的反对俄罗斯参会,这难道不是德国和俄罗斯在唱双簧戏吗?究竟是在给谁看呢?当然是给美国看了!德国的意思很明显:你美国要撤军要破坏北溪2号项目,我德国也要把你的好事搅黄了,起码让你不能顺心!至于俄罗斯,反正是懒得去参加G7,至于德国说什么根本所谓。
谢邀。
这边特朗普力邀俄罗斯或说是总统普京参加,而又被自己一而再,再而三推迟举行的G7+峰会。那边德国外长马斯又以最快速度在后发表批评和反对俄罗斯参加的言论,是什么原因美、德在G7+的峰会上有如此大的分岐?其实这所有都是双方设的一个套而已。
首先我们认为特朗普力邀俄罗斯参加G7+峰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①,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这是特朗普为挽救选情落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容错过。
②,为上届选举时的“通俄门”事件找遮丑布,想拿个牛皮糖仔给普京,让普京闭嘴。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撑撑门面,使人感到特朗普还是朋友遍天下,连敌人的敌人我都能够请来。
③,美国疫情已越来越严重,严重到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G7峰会也无法如期召开,只能一推再推,6月?9月?11月?即使不推,德国总理黙克尔也不愿参加,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不参加,甚至可能更多领导人不参加,你说这会还会圆满吗?
其次再谈德国外长马斯的表态,坚决反对俄罗斯参加这出峰会,甚至还一再批评俄罗斯参加。马斯敢作主吗?当然,铜锣帮他也没这个胆,但要忘了,马斯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总理黙克尔。马斯的态度就是黙克尔的观点。为什么马斯敢叫板普京总统?明的是二战两国恩仇,还有俄乌两的克里米亚的争斗问题让德国和西方不爽。但那是老黄历了,不中用了,一切都的向前看。暗的是德俄两国的共同利益,在欧洲,德、俄两囯共同点最多,也是欧洲合作项目最多和最大的两个国家。德国每年要大量从俄罗斯输入天然气,现在合作研究开发的“北溪2”能源工程是两国的重要项目之一。
除此之外,总理默克尔相当清楚特朗普的小九九,也不愿过多过深的陷入美国特朗普设的局。她更知道特朗普邀请普京的目的,并不是能够在这次峰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利益或更多话语权。当然黙克尔与普京都是政坛高手和老手,多年来知根知底美俄德三者的关系。即便俄罗斯如愿参加G7+峰会,俄罗斯在峰会的作用和话语权又能有多大份量。与其参加,送水,擦毛巾,不如不参加。也可能会是德国和俄罗斯发出的一个忠告,我德国都不去,你俄罗斯也更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总之在各自的利益上,各自都有自
己的考量。马斯不反对,普京也不傻,G7+几也好,加一也罢,俄罗斯都认为都她对是一种尴尬。普京曾说过,G7对他没有影响力,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完整或不成功的会议,参加G7没有参加G20国峰会意义重大。很可能就此作罢。除非俄罗斯不是战斗民族,北极熊焉有不明之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