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G7外长联合声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长飞抵G7峰会举办地,美国为啥茫然、愤怒?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没有提前通知美国的情况下,邀请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参加G7峰会。对此,美国白宫宣布对此感动茫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不予置评”,甚至有部分白宫人员对此感到不满。傲慢的美国人一定会非常茫然与愤怒,为何法国总统马克龙能够在没有美国同意下邀请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观察室对美国的愤怒与茫然十分了解:第一,美国茫然于为何与盟友法国的关系如此梳理?第二,美国愤怒的不仅仅是法国没有提前通知美国,更愤怒于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表示不会与美国会谈;第三,美国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孤立,只有动武或认怂两条路可选。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
1.美国茫然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骚操作”。8月24日,2019年度G7峰会在法国比亚里茨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是此次峰会的东道主。在8月24日的迎接晚宴过后,马克龙做出了邀请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的决定。8月25日,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到访比亚里茨。
马克龙此次做出邀请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的决定,既没有提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商量,也没有通过法国外交部提前知会法美国国务院或白宫。所以,在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到访比亚里茨以后,美国白宫方面表示迷茫。也就是说, 美国白宫对于盟友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作法十分不解。
G7晚宴
2.美国既愤怒马克龙也愤怒扎里夫。美国政府一些强硬派对于马克龙邀请扎里夫到访G7峰会感到愤怒,这愤怒在于两方面,一是马克龙,而是扎里夫。尽管马克龙作为本届G7峰会的东道主,美国人也认为做主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马克龙。对于马克龙“擅作主张”,美国政府中的鹰派当然会感到愤怒。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应竟然是“不予置评”,这非常不符合大统领一向“大嘴巴”的作风。
美国政府中一些鹰派对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更为愤怒!扎里夫8月25日抵达比亚里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进行了会晤,甚至与德国、英国一些官员见面,却明确表示不会与美国人进行任何谈判。对此,美国的鹰派们怎么可能不愤怒?
扎里夫与马克龙
3.美国在伊核问题上越来越孤立。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英法德三国强烈反对,执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对此,英法德三国表达了不满,并坚持留在伊核协议。仅仅以法国为例,伊核协议签署以后,曾经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项目投入几百亿欧元,怎么可能认同美国制裁伊朗?更何况,特朗普是一位“美国优先”的总统,即使各国追随美国制裁伊朗,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伊核协议问题上越来越孤立的美国,也只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第一,对伊朗动武,美国不惜投入几千亿美元,推翻伊朗现政权,建立一个亲美的伊朗新政权。第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伊朗认怂,重新回归伊核协议。两种办法各有利弊,到底如何选择,考验特朗普智慧的时刻到了!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特朗普会不会因为马克龙擅自邀请伊朗外长而找机会报复?
G7峰会在法国举办,法国作为东道主,要邀请谁、对方也愿意接受邀请,这是法国的事情,与美国无关;只要法国高兴、被邀请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和伊朗高兴,美国茫然、愤怒有屁用。
法国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美国等G7峰会成员国确实不知情,法国总统马克龙确实大胆,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马克龙非常清楚,这件事没必要告诉G7峰会成员。
美国是重要的G7峰会成员,但美国最近与法国闹得很僵,尤其是在法国征收美国数字税问题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骂马克龙愚蠢,年轻气盛的马克龙当然要给老态龙钟的特朗普一点颜色看看——你不喜欢伊朗,我偏要喜欢伊朗,你能把我怎么样?况且,美伊冲突中,俄罗斯早就说了,美国是唯一过错方,法国站在伊朗一边,仅仅得罪一个美国,却能得到包括伊朗在内的伊核协议国的支持。
英国也是重要的G7峰会成员,但英国首相约翰逊刚刚上台,什么也不懂,甚至连起码的外交礼节都不懂。马克龙邀请约翰逊访问法国总统府爱舍丽宫时,约翰逊竟把脚踩到了茶几上,马克龙告诉约翰逊,脚应该放在地板上,约翰逊才知道把脚放在地板上。对于如此无礼的约翰逊,马克龙怎么可能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约翰逊?而且约翰逊正在面临“脱欧”难题,能否“脱欧”、如何“脱欧”、英国“脱欧”后约翰逊还是不是英国首相等问题,目前还是未知数呢!
德国不仅是G7峰会成员,也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但马克龙也没有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啥呢?一方面,作为默克尔个人而言,已经表态这个任期满后不再担任德国总理,而马克龙年纪轻轻,未来的路还漫长;另一方面,作为德国在欧盟的地位而言,一山难容二虎,现在德国和法国共同撑起欧盟,马上法国就要成为欧盟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了,为啥一定要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德国?
马克龙是有野心的,正在带领法国实现大国梦、强国梦。从马克龙我行我素、特立独行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来看,法国目前不把G7峰会任何成员放在眼里。美国,不值得法国尊重;英国,未来前途未卜;德国,即将退出欧盟霸主地位;法国,不仅是今年G7峰会的东道主,而且是欧盟未来的领导者,法国分内的事情,为啥要告诉美国、英国、德国?
当然,法国此举肯定得罪了美国,但不一定得罪英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因为法国带头与美国对着干,英国、德国等国家也许偷着乐呢。法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必须增强在欧洲、在世界的影响力,不能始终在美国的庇护伞下生存;何况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很不靠谱,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能再依靠美国过日子了。虽然马克龙此举可能会遭到特朗普的痛骂,但马克龙可以毫不犹豫地警告特朗普:还是少管闲事吧,好好想想2020年如何连任美国总统!
伊朗外长扎里夫25日不同寻常的出现在法国七国集团峰会的比亚里茨,虽然看上去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精心安排,实际上对于扎里夫的来访,马克龙在24日的G7峰会对所有成员都有知会,这当然包括特朗普在内。路透社报道,所有G7国家代表在最后时刻获知扎里夫前往比亚里茨。法国总统府证实事先通知了各国代表。马克龙25日在接受法国电视采访时指出,G7领导人24日曾讨论伊朗问题,同意对伊朗采取联合行动,以化解紧张局势,并与德黑兰展开新的谈判。
这一次伊朗外长不仅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外长勒德里昂,扎里夫还向英国、德国官员简要通报了会晤情况。根据路透社报道,扎里夫25日飞赴比亚里茨,扎里夫与马克龙等人会晤超过3小时,在比亚里茨只逗留5个小时随即返回伊朗。扎里夫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外长,并且与英德官员接触,但日本和意大利两国采取了回避会见。扎里夫也没有与任何美国官员见面,对于扎里反的突然来到比亚里茨,按照美国给出的说法是,伊法的“大胆”的外交举动令美方惊讶。
在后来特朗普的讲话表示,称很高兴看到马克龙与德黑兰接触,化解当前的紧张局势,但美国将继续自己的倡议。我不能阻止人们说话,如果他们想谈,他们可以谈。从特朗普的讲话来看,对于马克龙与扎里夫的会谈表示冷漠和不以为然。但是,根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事先知道扎里夫会现身比亚里茨。法国一名外交管称我们和美国人的合作完全透明。按照法新社的说法,扎里夫和特朗普出现在同一地点表明紧张局面有望缓和。
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法国一直在寻求充当美国与伊朗之间的调停人角色。只不过特朗普对于马克龙与伊朗的调解结果不满意,从而提出了批评,称马克龙无权代表美国与伊朗沟通。 法国等欧洲国家试图让美国缓与伊朗的紧张关系,显然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美国目前还不会放松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从以上情况来看,这一次伊朗外长的比亚里茨之行,是希望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斡旋下,在英德两国的配合下,能够对伊朗目前僵局有所突破。
为此伊朗也给出了缓和局势的具体条件,那就是,如果西方国家希望挽救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方希望每天至少出口原油70万桶,理想情况下把原油出口量增至每天150万桶。另外,伊朗发展弹道导弹项目不能谈判。伊朗提出的这个具体要求应该是得到了英法德三国的理解和同意,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任何有助缓和美伊紧张关系的尝试都值得。
特朗普虽然表面上非常强硬,但是其内心里还是希望早日与伊朗举行谈判。美国国内已经进入2020大选季,因为去年特朗普鲁莽的退出了伊核协议,拖了一年多至今为止并没有解决伊核问题。 美国虽然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制裁伊朗,但是伊朗没有屈服坚定不肯让步,使得特朗普无法向美国民众交代,将不利于特朗普的连任选情。在被动的形势下,特朗普将不得不作出一定的妥协。
不过在这次G7峰会上,特朗普并没有打算放松针对伊朗的制裁,路透社消息称,欧洲国家领导人没有能说服特朗普。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伊朗给出了缓和局势的具体条件,并且得到了英法德三国的同意。美国感到愤怒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帮伊朗说话,反而孤立的是自己。事实上确实如此,在伊核问题上,没有一个欧洲盟友表示愿意支持美国的立场,美国怎么能不恼火。
所谓来者不善,美国的敌人,伊朗外长能出现在G8峰会举办地,确实令美国很难堪,也很气愤,难堪的是,美伊关系正处在最差时期,别看特朗普多次表示愿意和伊朗谈判,但在G8峰会期间,特朗普并没有准备和伊朗官员接触,所以,对于扎里夫的突然出现,特朗普也是有点儿措手不及,令美国愤怒的是,对扎里夫突访比亚里茨,做为美国最可靠的盟友之一,法国事先竟然没有通知美国。
(扎里夫会见法国外长
勒德里昂)
还有就是,在23日,马克龙和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已在巴黎分别会见了扎里夫,该谈的也谈的很多,用扎里夫的话说,他和马克龙的会谈具有“建设性”,因此,再把扎里夫请到比亚里茨,马克龙此举明显是要“喧宾夺主”,给特朗普添堵,难怪特朗普在得知此事后,气急败坏的称:我不能阻止人们说话,他们想谈就谈吧……
因此,美国一面对伊朗实行极限施压,一面又假惺惺的表示将不设条件的和伊朗谈判,而对于马克龙的“吃里扒外”,特朗普显然很是气愤,他甚至抱怨到:对伊朗的施压已产生作用,美国并不会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但是,扎里夫这次的比亚里茨之行,还会见了英德外交官,并拒绝会见任何美国代表团的成员,这样看,在对伊朗问题上,美国已快成了“局外人”,这怎么不令美国茫然和愤怒呢?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马克龙却要在G7上玩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套路。对于这事儿,特朗普知道点蛛丝马迹但没想到这法国的小马哥竟然真的敢“好心办坏事”,把伊朗外长扎里夫请来,还不事前通知,让自己威严扫地!特朗普和他们小伙伴们惊呆了,尴尬了,茫然了,愤怒了!你法国这是要干什么?搞事情吗?
美国茫然了,法国你这是要干什么?
在美伊交锋中,尽管都是美国主动挑事儿,但伊朗总能后发制人。美国对伊朗各种大招纷至沓来,可那伊朗却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特朗普很没脾气。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总统竟然事前不给自己通气,让自己遇到了死对头伊朗外长扎里夫,对特朗普来说是多么的恶心和尴尬,你这马克龙到底想干啥?
表面看起来,马克龙可是“急美国之所急,想美国之所想”地办好事。因为伊朗成为了特朗普最头疼的事几乎耽误甚至特朗普的连任。尤其是遭遇英国执意释放伊朗油轮的背叛后,特朗普更是头大,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表示要帮特朗普,可特朗普并不领情还在推特上训斥。可小马哥非常叛逆,这个忙我帮定了。于是,也就出现了特朗普尴尬的一面。法国这么热心,美国还不领情,小马哥他到底图啥!还不是图欧洲一哥的身份,跟德国争欧盟老大的必然是法国!跟德国争,还屡屡不听话地越帮越忙,小马哥这是要挑战美国吗?
美国愤怒了,法国你这是要挑战美国吗?
别说,那真是。法国希望欧洲聚集在他这个常任理事国且军事强大的身边,领导欧洲抗衡美国,与俄国合作。让特朗普尴尬的还有一件事,G7峰会西南部海滨城市比亚里茨,马克龙也不打招呼,直接邀请被G8开除的普京会晤,想着要G7变G8。伊朗的事儿跟美国有关,俄国重新加入G8更跟美国有关,除了当年是美国把俄国踢出G8的原因外。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也轮不到小马哥替特朗普做决定啊!G7峰会这次举办地是在法国,但拥有话语权的却是美国,法国的种种举动是在挑衅美国。美国现在不只是茫然、尴尬更是愤怒。
特朗普在外交对欧洲、日韩领导人往往近乎侮辱,比如他不跟默克尔握手,握的安倍很尴尬,红地毯他们统统靠边站,而这个最年轻的法国总统在面对特朗普挑衅式的握手时,毫不犹豫地反击。血气方刚,无所畏惧!面对美国在国际的人心尽失,法国却本着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在欧洲上跟德国争雄,在国际上抗衡美国。
那么,我们就看看特朗普会怎么反击吧?
伊朗外长扎里夫为何突访G7峰会?有助于解决美伊问题吗?
我很坦白的告诉你不能!制裁伊朗目的就是制裁欧元石油!
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为什么制裁伊朗?无他,就是为了美元霸权和石油霸权,伊朗在干什么?在塑造一个去美元化的石油贸易,而欧元是第一选项!就这一点就注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打压伊朗就是为了打压欧元!
至于为什么法国和德国为什么一直坚持取消制裁伊朗和促成美国同意伊核协议也是这个原因。毕竟美国剪羊毛的剪刀重来都是见了肥羊就剪,从来没考虑这只羊是不是盟友!所以欧元成立的第一天,美国就炸了科索沃,今天也在对欧元石油围追堵截,怂恿英国脱欧,所有的招数都是对付欧元的,奈何欧元一直有中国在背后做支持,才能稳住美国的收割!这也是为什么欧盟一直对中国泼脏水可是中国从来在欧元上落井下石的原因,因为一个相对强势的欧元可以给人民币更多的缓冲时间,在这点上不得不佩服中央真的有能人,也够能忍人民币在支援欧元的情况下也能站稳脚跟。现在还有了亚投行,一带一路基金会,人民币石油,这些都是支持欧元下发展起来的,也是美国一直没能打趴欧元的关键,所以英国才脱欧,伊朗才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前的美国可能还给盟国一点面子,可是现在的美国已经穷凶极恶了,为什么?就是一个欠了很多信用卡的人马上到期了,没钱还贷的模样,中国久攻不下俄罗斯在制裁的大背景下还能和中国做生意,还缓了口气,这给世界反美的信心,所以美国必须从盟友哪里补血来给对抗中国的资本,欧元就是一个大头!这个时候的欧盟还在做欧美一条心的美梦,还真是自欺欺人啊!什么时候清醒过来发现中国才是最可靠的时候也许就真是美国衰落的时候,希望这次特朗普能打醒欧盟吧,放下你的尊严,和中俄一起赚钱才是明智之选!
马克龙年轻气盛,法兰西浪漫依然。
今年G7法国峰会,马克龙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让舆论惊诧、震撼:传言邀请鲁哈尼到会,古堡会普京,三天两次会见扎里夫,使得后者原定8.25东亚之行延期,力邀莫迪作为非洲之外唯一贵宾国代表与会......
他和特朗普的“过招”可以说是“不分胜负”,小字辈至少气势上压倒美国老人。
马克龙为美伊“撮合”用心良苦,有人说是显示大国风范、争夺欧洲领导权,也有“出风头”的差评,但笔者还是赞赏马克龙的努力,毕竟为化解危机,放眼全球,法国不做,还有谁愿意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儿?
马克龙围绕G7美伊接触,可以说是谱写“三部曲”:
一、操作鲁哈尼与会,争取美伊峰会。媒体传出破局的结果,而且惹恼特朗普,几篇推特文字抨击马克龙越俎代庖,想替美国做主,安排美国不愿的事情。
其实特朗普也是怪异跋扈,自己愿做的事情,谁踩刹车也没有,他两年三会朝鲜半岛北方领袖无怨无悔。对伊朗,特朗普不是没有想法,扎里夫纽约联合国之行,美国就想操作个“惊喜”,无奈伊朗外长“放了美国人鸽子”,让白宫和雾谷大为恼火。
二、操作美伊总统会面失败,马克龙23日会见扎里夫,全面深入探讨伊朗诉求,力争在美伊之间找到共同点。
三、8月25日,伊朗专机降落比亚里茨,与马克龙等法国各级官员会晤三个多小时,并与英德简单沟通。美伊会面不成,欧伊保持接触,美国的“惊讶”和批评是在演戏,马克龙事先已告知特朗普法国要如此操作,美国不屑,上述表态更多为了面子。
短短十天左右时间,马克龙的“神操作”带来以下成果:
1、G7各国就伊朗问题形成两点共识: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美国的表态加上弹道导弹);国际社会需一致努力降温海湾局势,且不以武力解决问题。
2、特朗普称若条件合适可以会见鲁哈尼;伊朗总统表示:“如果参加一场会议或会见某人可以帮助我的国家发展,并且解决人民的问题,那我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由此可见,法国“形式大于内容”的外交努力值得肯定,伊朗与西方更多沟通比扣船、护航等好的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