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云影无人机号称航母杀手,专破防空网,谁了解这款无人机?
"云影"系成飞专门用于出口的喷气式无人机:察打一体型、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三种基本构型,机身复合材料占比60%以上!整体式复(合)材(料)机翼内设计有整体机翼油箱,装有占整机自重一半的燃油,大大提升了飞机的航程,它比MQ—9快200公里/小时!
它的智能化程度很恐怖: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将探测到的敌人目标通过三军高速数据链直接传输给察打一体型,察打一体型直接发射精确制导导弹打击目标,地面站人员无需操纵、纠正数据错误即可。
(它的智能程度比较高:有点《终结者》的味道)
出口型的“云影”系列无人机共有三型。
- “云影1”图像侦察型:高空高清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在13000米高空每小时获取1万余平方千米的光学图像情报;
- “云影2”电子侦察型:全频段雷达信号侦测设备、通信信号侦察设备。它获取400公里外、频率范围在0.8~18吉赫兹的电磁目标特征信息,能有效探测到目标地区地空导弹火控雷达、警戒雷达等,并对其进行测向、定位、实时姿态感知。
- “云影3”察打型:合成孔径雷达和先进光电侦察设备,配合多型先进攻击武器,能够执行察打任务。
只要加装三军高速数据链的平台价格不菲——成飞把"云影"当摇钱树了!
他配备的CM-102型反辐射导弹为超音速导弹:挂载歼击机、强击机等各类固定翼飞机、武直及无人机上,用于攻击敌各类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和警戒、引导雷达,实施空中压制,为空中进攻作战提供保障。
该型导弹最大射程100公里,战斗部重80公斤,对典型雷达(相控阵)命中精度CEP不大于7米。
云影虽然不错,但只是个外贸货,怎么可能是我们的“杀手锏”?
云影无人机是我国成飞集团研制开发的一款大型高空隐身多功能无人机,该无人机机长9.05米,翼展17.8米,是成飞集团继翼龙系列后推出的又一款以面向出口型无人机。跟之前我国外销火爆的彩虹系列和翼龙无人机相比,云影无人机主要有三大特色。
一是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较高。翼龙和彩虹无人机都是采用螺旋桨作为动力来源,受螺旋桨飞机特性速度和高度都较低。都属于低空型无人机,飞行高度在6000米以下。而云影无人机采用涡喷-11C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因而巡航高度为1.4万米以上,飞行速度达到620公里/小时,比彩虹和翼龙高出200公里/小时以上。
高空无人机最大优势在于面对便携式肩射地空导弹威胁要小很多,特别是面对恐怖分子、游击队等防空能力较差的部队,生存能力和效果要好很多。
二是云影无人机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特别是其外型酷似美国的全球鹰,因而最初一度被误认为是中国版的战略侦查无人机。飞行器飞行高度越高,失去地平线以及地形遮蔽,越容易被远距离地面雷达发现。采用隐身造型,可以弥补这一弊端。
三是云影无人机可以多类型组团出击,该无人机有图像侦察型、电子侦察型和察打一体型三种类型。图像侦察型是利用相机和SAR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目标光学和雷达影像;电子侦察型能定位敌方雷达和无线电通讯设备位置,并能够实施干扰;察打一体型则携带武器对目标进行攻击。这三种无人机可以组团编队出击,实现多种作战效能。
可以说云影无人机是目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公开销售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功能最多,性能最出色的型号。但是把这无人机冠上什么“航母杀手”,那就是纯属扯蛋了,真要是那么强,怎么自己不装备?就拿来外销?而且还没卖出去过?
从性能上看,云影无人机不足以达到什么“专破防空网”的档次。虽然云影无人机采用类似“全球鹰”无人机一样造型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但单纯这个造型隐身性能恐怕并不能让人放心。别的不说,2019年6月份,伊朗就击落美军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可见这种构型在面对伊朗这个层次防空水平都无法让人满意,还想混过美国航母编队的防空网?更何况,察打一体型云影无人机武器挂载是以机翼下武器外挂的形式挂载,武器直接暴露在外面,完全破坏了隐身。
云影采用的武器外置方式在隐身攻击方面差强人意
所以个人认为云影无人机只适合对付拥有一定防空能力,但防空能力依然弱鸡的军队,比如说也门胡赛武装这种。他们用飞弩-6、针等便携式防空导弹打下了不少彩虹-4和MQ-9死神,这些低空察打一体无人机,如果用高空的云影无人机则可以无视这一威胁。
但如果对云影无人机进行无限拔高的话,则完全没有必要,如果说云影是“航母杀手”?那么自家用的攻击-11利剑无人机是什么?歼星舰杀手?
显然攻击-11这种具有超音速、武器内置、飞翼无尾翼隐身造型的无人机,才是我们真正的杀招,不是云影这样外贸产品可以比的。
我国的云影无人机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无人机采取了攻击无人机中罕见的喷气式动力,速度极快。
目前有两个主要的型号,其中云影用来出口,改进型翼龙-10则是我军自用。攻击无人机最近在各个战场表现非常活跃,尤其是今年以来的纳卡冲突、乌克兰内部冲突中,无人机都大量的消灭了装甲部队,指引了炮火攻击,确实展现出战力倍增器的优势。
图为云影无人机的3个型号。
不过,和国外的那些无人机比起来,我国的攻击无人机要先进很多。就拿最近大放异彩的土耳其TB-2无人机来说,他其实是一种“入门”级的中型攻击无人机,土耳其比较高级的无人攻击机是安卡-S无人机,TB-2的航程很短,只有200多公里,控制距离也很短,挂载力只有1吨多,这些年表现出色,主要在于对付的国家防空、制空作战的能力都比较弱。
而云影无人机就不同了,他机长9.05米,翼展17.8米,从尺寸上就达到了大型无人机的级别,可以飞行在14000米的高空。要知道,一般的攻击无人机都属于低空无人机,因为飞的低可以躲过雷达探测追踪,也可以更清楚的瞄准和攻击,但是飞行高度低的无人机被一般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概率也很大。比如土耳其的TB-2无人机就多次被击落。但云影的飞行高度很高,可以避免大多数的低空防空火力袭击,直接在高空就发动攻击。
加之,一般的攻击无人机都是用螺旋桨发动机,飞行速度都比较慢,基本都是300-400公里/小时,突破能力、机动性、反应速度都有限。而云影无人机不同,他使用一台WP-11C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最快可以达到620公里/小时,比美国的“捕食者”MQ-9无人机要快200公里/小时,实战中,他可以更快的抵达战场,打击即时出现的目标,提供快速的对地火力支援,而且可以更加高效的突破防空火力。
图为翼龙-10无人机,我国自用版的云影,使用双发WS-500发动机。
当然,由于使用喷气式动力的优势,他还可以执行掠海作战,于是云影又成为全球第一种可以高效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的无人机。他可以从陆地或者两栖攻击舰起飞,在高度5-10米的低空快速飞行,使用CM-102反辐射超音速反舰导弹直接打击敌人舰艇,该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如果算上无人机自身的作战半径,云影无人机可以对2000公里半径内的目标实施攻击,这使得他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反舰作战距离,甚至可以由航母搭载进行作战。
云影无人机的技术性能比较先进,他的机身复合材料占比超过了60%,机身自重的一半都是燃油,毕竟喷气式发动机更费燃料。他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实现编队独立作战,由负责侦查的云影无人机把敌人雷达目标和火控数据传输到攻击无人机上,然后由攻击无人机直接发射导弹攻击目标,整个过程地面人员无需操控,只需要做好监督、及时纠错就行,因此该无人机作战的灵活性很高,打击非常高效。
图为云影无人机及其使用的弹药。
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云影无人机可以依靠搭载的高空高清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在13000米高空,每小时拍摄1万余平方公里的光学图像情报,也可以截获频率范围在0.8-18吉赫兹范围内的电磁目标特征信息,成为网络节点装备,及时呼叫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炮群对侦察发现的目标进行攻击。
图为云影无人机在珠海航展展示。
当然,云影还不是我国最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我国最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攻击-11,它属于隐身、超音速的小展弦比三角翼无人机,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01平方米,可以在机腹位置挂载LS-6、和飞腾系列卫星制导精确炸弹,也可以携带YJ-91这样的反辐射超音速导弹,简直就是一架小型的B-2隐身轰炸机。
图为攻击11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
另外,我国还发展了一种WZ-8高超音速隐身无人机,飞行速度超过了5马赫,使用未知发动机,全身涂抹灰色隐身涂料,使用乘波体布局,该无人机可以直接从敌人防备严密的高危险空域突破,完成打击、侦察等任务,发挥“一根针破一张网”的作用。目前,攻击-11和WZ-8都已经交付我军使用。所以说,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堪称是全球第一水平,比目前美国的无人机种类和性能都要先进,我们更不需要对土耳其的TB-2有什么羡慕,那只是入门级的小无人机罢了。
看着网友们说得这么热闹,不缺魂舞大漠一个,也许个人的看法正相反。
珠海2018,“风影”以其低矮的起落架,便于折叠的机翼,传说被上舰,本身没有错,只是3吨的起飞重量,是上航母还是076,值得细细琢磨。
如果是航母,一定会是最新一级的003,“云影”再怎么改进,一定比不了下一代有人舰载机的隐身能力,相比挂载威力无疑天壤之别,因此登上航母无意义。
076被指具备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不出意外,主要使命还是要突出立体登陆的能力,使用“云影”即可获得不小的对地打击能力。
如此观照,当蜂群机型太大,独立执行任务又失之太小,这样“云影”即便上舰,不会有别的心思,原因是它压根就不是为打航母而生的。上不上舰,都是为了精确点杀前线战术重点目标,应该说能力不低。
任何装备都是一样,是它的活当然没二话,硬要削足适履则大可不必。
换一个思维,相比“云影”,20吨级攻击-11隐身能力则要好得多,登上航母后执行对海上移动目标打击任务,有利突破其层层拦截,足够大也足够强,更合适。
网友传说“云影”3,据信换装了双台涡扇500发动机,尾喷口也做了隐身处理,这对登上076是有利的,可以进一步提高突防能力,也有利于外销,毕竟最初的开始,就有一点相比美制“复仇者”的意思。
“复仇者”在美军中的定位也尴尬,陆军不喜,海军不爱,空军更是不闻不问,出口正是它唯一的出路。果然,卖给了印度,被当做高大尚,价格自然不会低。各国都会自己的装备实践和实际,我们一样,“云影”登上076完全有可能。
云影无人机是我国成飞集团开发的、专门用于出口的、外贸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功能最多,性能最出色;拥有不错的隐身性能,能挂载反舰导弹,对航母有很大的威胁!
云影无人机
云影无人机是成飞研制的高空、高速、专供外贸出口的单发无人机,整个机身光滑细腻,背负式进气道,整体布局能大幅缩减雷达反射面,隐身性能非常优秀。目前已发展到云影_3了,云影_3是云影系列里最先进的,本文主要以云影_3无人机性能特征来讲!
(云影无人机)
“云影”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620公里,具备察打一体功能;云影无人机主攻光学侦查,能够在1万米高空对1万余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任意拍照,且能够同时现场直播,在同类型无人机中算是最先进的;可以准确捕获400公里范围内地面雷达,能使200公里内通信信号原形毕露。“云影3”察打一体型无人机,拥有6个挂点,可任意挂载小型导弹、滑翔炸弹以及增程炸弹;还能挂精确制导武器,专打大型舰艇和航母的反舰导弹。
云影无人机的外型跟美“全球鹰”无人机差不多,属于同种类型,拥有一定的隐身能力、有图像侦察、电子侦察的功能。能够利用相机和SAR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目标光学和雷达影像;能根据敌方雷达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定位敌方位置,实施无线电干扰。
(云影无人机)
云影3无人机在国际市场上性能算是最先进的无人机,但是每小时620公里的飞行速度太慢了,与现在五代机超音速的飞行速度比起来不是一个档次的,隐身性能也没有五代隐身战机好,想要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很难。
攻击-11利剑无人机
要说对航母威胁大的、能够打航母的无人机,我国肯定是有的,下面就来给军迷朋友们介绍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的“攻击-11”利剑无人机。
攻击-11无人机是一款大型隐身无人作战飞机,代表着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我们的航天科研人员利用攻击-11无人机试验理论中的6、7代战斗机!把设计理论中的性能、数据在攻击-11上来进行试验、验证、测试,是第6、7代战斗机的最初形态。
(攻击-11无人机)
攻击-11无人机整体外形上采用了大三角的飞翼布局设计,实现了最佳的隐身效果,是隐形战机最成熟的方案之一;该机将进气道设置到了机身背部,内埋处理了发动机尾喷口,进一步提升了隐身性能。机身表面再加上吸波材料的话,攻击-11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将不弱于美F-22、B-2等世界最先进的、性能最好的经典隐身战斗机。
攻击-11大型隐身无人战斗机,机长达到了10米左右,翼展约为14米,采用最大推力6吨左右的RD-93或者涡扇-13E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5吨。内置载弹量超过2吨,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左右,已经算得上真正意义的隐身战斗机了。
攻击-11大型隐身无人战斗机拥有五代战机的一些性能,能够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对航母威胁大。
综上所述,云影3无人机每小时620公里的飞行速度与超音速飞行的五代机相比太慢了,隐身性能也没有五代隐身战机好,想要突破航母的防空网很难。说是专破防空网,号称航母杀手的话,有点夸张了。
无人机可以用火箭助推,那滑跃式航母的固定翼预警机能不能也用火箭助推呢?
使用火箭助推器令无人机从非常短的轨道上起飞,是许多驱逐舰与护卫舰经常使用的手段,在舰内部署一架小型无人机,需要使用其侦查的时候就直接点火射出去,就好像窜天猴一般,等得到相应的升力之后在点火自行飞行。这项技术的确可以令无人机飞起来,但却无法使用在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上。
首先可以使用火箭助推器的无人机,基本上都是那种体型不大的侦查机型,空中大约都在几顿左右,这种重量的无人飞行器使用火箭助推器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种飞行器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使用火箭助推器而建造的,它们的外形本身就能够禁受得住从火箭助推器传导而来的强大过载,然而体积稍大一些的飞行器例如全球鹰、Q9死神等,都无法使用火箭助推器。因为其自身体积大为了适应在超高空飞行,机身强度做的比较情报,如果使用大推力的火箭助推器,恐怕刚一点火就会支离破碎。
还有就是火箭助推器所发射出的尾焰过大,单靠一块从甲板升起的挡流板是无法全部挡住的,而航母甲板上的空间又过于窄小,火箭助推器以点火,恐怕会烧到旁边的舰载机甚至工作人员。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消费比的问题,无人机由于体积小重量小,所以只需要小型的火箭助推器就足够了,一次发射也不需要浪费多少火箭燃料。可要是想把几十吨的舰载机一口气给推起来,那么附带的将会是数个火箭助推器,而为了能得到相应的推力,就需要更多的燃料,火箭燃料那么贵,每次起飞都需要重新补充,实在太烧钱。
最后就是仓储问题,我们都很清楚,航空母舰不仅要装飞机,还要装自身的油料与武备,舰载机的油料与武备。这些东西本身就已经占去大量的舰内空间,而我们都知道火箭助推器这种东西几乎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每次使用后都会丢弃。这样算来每起飞一架飞机,就需要丢弃火箭助推器,那么航母舰内就需要挪出大量的空仓去存放大量的火箭助推器以及火箭燃料,如果要想把这些东西都装进去,航空母舰恐怕得造出20万吨级的才行。
综上所述:利用火箭助推的方式起飞舰载机的确是一个办法,但作为烧钱大户的航空母舰,绝对不会使用消费比如此之低,而且还自行降低战斗力的方法来起飞本不适合在滑跃式甲板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
另外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迅猛,中国的舰载预警机很有可能不必效仿美国去制作那种体积庞大的有人驾驶飞机E-2C,或许会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无人预警机。由于是无人预警机,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无休息的预警。从消费比来讲,也要比有人驾驶的预警机便宜许多。
舰载机用火箭助推起飞,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但在实践中难以实现。要将几十吨重的飞机,依靠火箭推力水平起飞,难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飞机的结构不像火箭,其强度难以承受火箭巨大的推力,且受力不匀会导致机体受损,危及安全起飞。
二,火箭产生高温高压的尾焰,航母甲板承受不起,会遭到破坏,舰上人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三,巨大的火箭推力,使飞机起飞舜间难以控制,也会危及飞行安全。
四,精准抛弃助推火箭,保障舰机以及人员安全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海洋环境千变万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
早就实验过运输机用火箭助推在航母上起飞了,没事多看看军事杂志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火箭助推不是不可以而是限制太多
1.不安全,火箭就是不装弹头的导弹这种东西越多的占用在甲板上危险越大,在起飞前这种助推器必然堆放在甲板上,多少次事故证明了甲板上危险品越少越好?
2.不经济,火箭助推器使用起来最少两枚,两枚的成本虽然不及导弹但是能达到一枚导弹的成本,请注意这是一个架次白扔一枚导弹航母使用火箭助推必然没有弹射器,所以每架战舰也应该使用火箭助推器进行重载起飞,美国航母一天220架次以上,就要浪费大约440枚火箭助推器相当于白扔200多枚导弹,注意扔进海水里的助推器是回收不了的。
3.占用空间,那么一天220架次就要用440枚助推器,那么你在航母的一个补给周期内你需要多少?这个数字请乘以15天,航母的补给周期最大约是15天,这些助推器会占用大量的航母空间,有这空间干嘛不多放点导弹、油料、或者淡水、食物?
要知道航母的战斗质量取决于起降飞机的种类,所以起飞的战机种类越多你战斗质量越高。我算的数字只是大概但是我告诉你非常浪费,就算美国那么豪的国家也受不了在整个航母寿命周期内每天扔几百枚助推器,不仅不经济而且安全性非常差。
还有无人机跟你说的相反恰恰不需要助推就能起飞,因为无人机空重非常低,无人机在航母起降的难题主要是自主控制起飞着舰,遥控着舰有延迟会坠机的。
未来会不会有可能出现航天母舰,无人机取代飞机,人类在里面操控?
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看的不是能不能,而是值不值。如果只是大体积大质量上天的话,其实一战的时候已经有了大型的飞艇可以起降小型飞机。现在做也没什么不可以突破的技术难关,只是发现那种方式不那么划算。至于无人机其实现在各国都有部署,阿富汗战争的时候,美军就用的比较多。只是这些飞机是不是该停在飘在天上的机场,这个问题还得继续往后看。
把航母设计成大疆无人机,会怎么样?
大疆是一款无人机的品牌,创立于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汪淘创立。大疆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七成的市场份额,主要市场集中在欧美国家。
我也亲自使用过,这种无人机的稳定性非常完美,挂靠一个摄像头,进行航拍非常稳定,许多领域都开始用这种无人机。
如果把航母设计成大疆无人机,我个人觉得肯定比起水上航母要优益的多,我们首先不要考虑他的可行性,我们先讲他的优势,在空中如果能有一支这样的航母,那将控制整个空中优势,空中制空权一定在他掌控之上,无论从打击范围还是效率都能做到完美,因为在空中就可以直接对目标进行打击,不需要传统的要先从地面或者从海面上升到空中后再进行打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