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将发洲际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俄罗斯将发洲际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核潜艇在北极发射洲际导弹,难道不怕几米厚的冰层吗?
战略核潜艇因为其携带的弹道导弹射程远达到或超过8000公里,弹道导弹弹头具有分弹头,而且是核弹头,可以从水下发射,敌方不易探测可以完成打击的突然性。
北极由于位于地球的顶点,从北极到达世界其他地方的距离是最近的,因为地球上大多数国家位于北半球,如果从北极发射导弹,仅用10来分钟就可以打到美国的各大城市。而且北极拥有很厚的冰层,能够达到3到5米,潜艇在冰下航行,很难通过反潜机和卫星等探测潜艇的轨迹,也就无法追踪潜艇,大大增加了潜艇的隐蔽性。所以北极也是美、英、法、俄等国潜艇活动频繁的地区。
大家平时看到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画面,也认为在北极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从水下发射,然后导弹穿破冰层。但目前而言,潜艇在北极发射导弹,都是在潜艇冲破冰层后,在水面发射的导弹。
对于在北极活动的潜艇,各国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潜艇的破冰能力。以在北极活动最为频繁的俄罗斯为例,通常俄罗斯的潜艇都制造得极为坚固,核潜艇都是采用双层设计,还采用了钛合金制造潜艇的外壳。因为潜艇破冰最主要的还是依靠高高的围壳指挥塔以及潜艇上半部壳体,所以在这些区域,都会采用仿鲸背的材料结构加强设计。
潜艇一般破冰并不是采用高速冲撞的方式破冰,而是依靠自身的浮力进行破冰。北极的冰层并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冰层可达十几米,如果潜艇撞到这类冰层是很危险的,有的地方就只有几十厘米,所以潜艇通常选择这类并层比较薄的地方来进行上浮。这就需要潜艇装备能够探测冰层厚度的设备,探测到冰层较薄的地方选择上浮,然后依靠自身的浮力来进行破冰。
当然有的潜艇还会将在指挥塔周围的舵面改装成可以旋转的,这样在破冰时旋转舵面,将舵面作为发力点,减小受力面积,增大了破冰时的压强,可以提高破冰的效率。
据说俄罗斯的潜艇能破除最厚达5米的冰层。
原创首发
俄罗斯在北极有着非常广阔的海岸线,北极作为俄罗斯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俄罗斯核潜艇常年在北极游荡,而北极的优越以及的地理环境可以说是俄罗斯潜艇的提供了很好的天然屏障。而北冰洋终年寒冷,经常有结冰的冰块,这对核潜艇来说是一个威胁。
正是由于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俄罗斯潜艇大部分都才用双层壳体,以应对复杂的地理环境,避免对潜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潜艇在上浮时候撞上冰层,如果冰层过厚,会对潜艇外壳带来损伤,而双层壳体最外层不是耐压层,所以就算在上浮时撞破冰层时受到一定的损伤也没有特别的大碍,因为内部的耐压层才是保护潜艇的关键。这个双壳体的外层,是为了保护内层耐压壳的一层保护罩。而且这样对于潜艇来说,只会因为外层破损影响一部分的噪音水平,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而双层壳体是一种俄罗斯非常适合的选择。
而制造壳体各国都研发了适合潜艇高屈服的特种钢材,而俄罗斯核潜艇壳体是使用钛合金打造,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把钛合金应用在核潜艇上规模以及技术最多的国家。苏联/俄罗斯先后生产了很多的钛合金潜艇。
俄罗斯在潜艇用钛材制造中在潜艇上的颠峰之作,是台风级,是俄罗斯的第三代核潜艇,而如今鼎鼎大名的北风之神是它的后继型号。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制造上,钛合金原料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00吨,使得潜艇在抗击能力更强。钛合金是刚度和强度性能最强大金属之一。
北极潜射导弹并不会直接从冰层下发射,而是借用指挥塔围壳强力冲击冰面,等到冲破冰层后再发射导弹。
在破冰能力上,俄罗斯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堪称最强,美国都要逊色不少,至今都未被超越。它可以轻松地冲破3米厚的北极冰层,然后发射战略核导弹,进行战略目标上的打击。
为什么不在冰层下面发射呢?
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活跃频繁的国家,俄罗斯已经对作战海域或日常活动海域的完整水下地貌,水纹等多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绘制精确的海图,确保水下安全航行的水道。
通过卫星定位、地理地图找到容易破开的水域冰层,也就意味着潜艇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去破开冰层,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如果目标冰层相对较薄,那么就可以直接快速上浮,直接把冰盖撞碎,这对于核潜艇来说轻而易举;而当冰层比较厚时,就需要配合相关的地理环境资料,潜艇需要缓慢上浮,直到潜艇上壳顶住冰层为止,然后再调节压载舱,慢慢增大潜艇的浮力,喷出空气,最后利用浮力把的冰层破开。
除了这俩种情况,还有第三种发射方式,那就是在水下直接发射,但是这种发射发射方式,除非是遇到紧急情况,一般的情况下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北极冰层厚度不一,有的地方冰层达到十几米,甚至更厚,强行发射导弹,会损坏导弹。而这种操作需要给导弹加装分离的钝头整流罩,目前各大国对导弹都有加装。避免紧急情况会出现第三种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及艇毁人亡的意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由难明我心创作)
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最强的一方。无论是从攻击力隐蔽性核潜艇都受到各国军方的青睐。法国已经把100%的核力量放在了海基投射平台上凯旋级核潜艇上。说到核潜艇破冰上,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做到。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核潜艇可以破冰。最厉害的当属台风级核潜艇,破冰深度达三米。众所周知,北极是一块70%都是冰层的地方。而且北极冰层平均在三米厚左右。1957年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从北冰洋上破冰而出,从此美俄两国开始了核潜艇破冰技术的比赛。破冰技术,其实就是依靠核潜艇指挥围栏进行破冰,然后浮出水面。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当今世界也把潜艇破冰技术验证潜艇是否先进的指标。为什么要进行破冰操作?通常就是指潜艇处于冰盖或冰层区域中无法前行。所以进行破冰操作。即便是拥有核动力的潜艇,在破冰时也仍要小心谨慎,一点一点排出水来,控制浮力的大小。所有潜艇都是如此,无一例外。一般潜艇最高可破两米到三米厚的冰层。所以在破冰任务开始之前,并要先检测冰层的厚度,以免超出潜艇可承受的范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极经纬度比较短,俄罗斯在北极发射导弹是离美国最近的,,所以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般潜艇的指挥围栏都会大量运用到,比如碳合金等高强度钢材。综上所述,俄罗斯核潜艇破冰实力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战时核潜艇发射导弹的时机。
感谢各位评论点赞,指点不足
首先这个问题也很多人的疑问 ,其实俄罗斯的核潜艇并不是直接从几米厚下的冰层直接发射的,而是需要潜艇突破冰层后再发射的,人类至今还没有突破潜艇潜艇直接从几米厚冰层下发射导弹的能力。这说明了俄罗人也是害怕那么几米后的冰层,万一突破不了冰层,出现爆炸事故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俄罗斯人虽然害怕导弹突破出问题,但是在核潜艇直接突出冰层已经是无人能及,包括耐压壳体和围壳技术都是下了重金打造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还没有达到俄罗斯在破冰围壳和指挥塔上技术水平。俄罗斯除了在 核潜艇上实现了突破其实更早的技术积累反而是在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上,不断积累技术经验,因为在这个领域俄罗斯说世界第一,无人会反对。
其次就是俄罗斯在北极冰层下发射洲际导弹,是未来争夺北极地区的领土争夺,显示自己的实力。美国和俄罗斯的北极争夺正在上演,也与周边的其他国家暗斗加剧中。俄罗斯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关键在核潜艇领域更是无敌了,所以俄罗斯现在占着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北极争夺中也将抢占先机。
俄罗斯两枚“亚尔斯”洲际导弹进入战时状态是为谁准备的?
当俄罗斯两枚“亚尔斯”洲际导弹进入发射井的时候,也正是俄核威慑表演的最佳状态,同时俄罗斯所有的核发射装备都在美国的分分秒秒监控之中,一旦俄罗斯真正的要发射核弹的前几分钟就会毫不犹豫的摧毁。包括俄罗斯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的核设施,尽在美军的掌握之中;因为俄罗斯在冷战时期曾花10亿美元邀美国核武专家对俄罗斯的核弹进行过系统的维修保养,就连俄罗斯核弹的编号密码都可能尽数破解。所以相信俄罗斯非常清楚,普京是决不会挺而走险,自毁前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俄虽在俄乌战场举步维艰,损兵折将,短期内很难从乌克兰抽出身来结束战争,但也不大可能对乌克兰这个无核小国使用核武器。对英,法等拥核发达国家更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因为人家的核武也同样可以毁灭这个世界;更何况英法的后台是美国,所以对于拥核国家,核武再多,都只不过是一个摆设,中看不中用,想用也要掂量掂量,最好别用,否则,害人害己是人都担当不起的责任。
是为配合俄核讹诈准备的。核讹诈一向是鹅恐吓欧洲和北约惯用的伎俩,它恐吓的基础是建立在鹅幅员辽阔,有广袤的战略纵深,但须知一旦发生核大战,美国及北约的核弹头不会朝着你的西伯利亚无人区狂轰滥炸的,从海马斯的精准度可以预测到美国核弹的精准度,俄罗斯的主要人口集聚区都在它的欧洲部分,和北约的距离也是核弹分分钟就能到达的。所以任何国家在核战中都难以独善其身,也就是孔融之子说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
不要总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之类的蠢话,历来穿鞋的都是光脚的主宰者,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况且普大蒂周围聚集的可不是光脚者,哪一个财富说出来都能惊掉你下巴,他们才不愿陪着某人下地狱呢。即便某人下达发射核弹的指令,他周围人执行不执还是两回事,不要一提起核弹某粉们就眉飞色舞,甲状腺功能亢进,到时候真打起核大战,你哭都来不及。
对阵!美军东欧部署"萨德"俄军洲际导弹最后测试,俄罗斯“萨尔玛特"威力几何?
我是暗部忍者,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4月份的消息,美国要在罗马尼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还顺便升级当地的陆基宙斯盾系统,但是欧洲司令部表示,此次在罗马尼亚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只是临时性的。
俄罗斯方面一直都特别讨厌美国在欧洲部署任何反导系统,毕竟现在的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唯一能威慑欧洲的东西只剩下弹道导弹了,美国这么一搞,俄罗斯能威慑欧洲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
从地图上看,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之间的距离只隔着一个乌克兰,可以说是非常的靠近了,这些年,北约的不断扩张,严重的压缩俄罗斯的空间,可以说,北约都快到家门口了。
萨德反导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2000公里,此次在罗马尼亚部署,其探测距离把整个莫斯科都覆盖进去了,加上萨德反导系统优异的性能,再一次刺激了俄罗斯,你美国部署陆基宙斯盾还不够,还把萨德反导系统也搬过来了,岂有此理!
自从在罗马尼亚部署了陆基宙斯盾之后,俄罗斯觉得,不能在坐以待毙了,总要做点什么,2018年7月18号,俄罗斯宣布他们的新一代重型洲际导弹RS-28完成了弹射试验。
这款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导弹RS-28,在国内称呼为萨尔马特,北约称呼为撒旦-2。
俄罗斯研究这款重型导弹花了10年的时间,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采用了一体两型的设计,针对欧洲和美国的两个型号。对付欧洲那些强国的型号其射程达9000公里,起飞重量120吨。
针对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的型号其射程达到了16000公里,起飞重量200吨。
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都采用了分导式多弹头的设计,可携带10个重型或者15个中型分导式核弹头,并且同时携带几十个诱饵弹,对于美国的反导系统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拦截的了,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
俄罗斯方面号称,这个重型洲际导弹可以轻易突破美国的反导系统,仅仅一枚就可以摧毁英国这样的国家。
对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这些数据,其真实性不得而知,毕竟俄罗斯经常吹嘘他们的武器有多先进,多厉害,例如在叙利亚的S-300和S-400,之前也是吹嘘有多么厉害,号称可以击落F-35,结果当以色列的战机在叙利亚上空轰炸的时候,S-300和S-400从来就没有发现过目标!
其实都不可怕,什么洲际导弹也无多大威力,还是人的思想可怕。阿富汗的塔利班跟美国打了十几年,美国照样奈何不了他们。美国的萨德也是吹嘘得无法形容,要是派一小队特种兵渗透进去,照样搞定。象俄罗斯的洲际导弹照样打挎不了叙利亚的反对派。照样杀不完伊斯兰国的兵,他们反而全世界遍地开花。
RS-28萨尔马特是专门撕破美国反导防御体系的弹道导弹
2019年4月11日,为了回应美国宣布将在罗马尼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RS-28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最后测试,负责测试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师指挥官谢尔盖·卡拉卡耶夫对媒体表示,他的部队将在2021年开始正式装备RS-28 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萨尔马特洲际导弹长36.3米,直径3米,发射重量220吨,采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最大射程11000公里,携带弹头重量10吨(10枚100万吨的重型核弹头或者15枚50万吨的轻型核弹头),最高速度超过20.7马赫,圆周误差约10米。另有针对欧洲的射程6000-8000公里的短射程模式,但携带弹头重量超过20吨,可以携带多达25枚核弹头。
RS-28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是在R-36撒旦洲际导弹基础上研制,上图这张经常被认为是RS-36但实际上是枚退役的R-36M。R-36是冷战时期体积最大的弹道导弹,其R-36M2型最大射程达到1.6万公里,前苏联时期洲际导弹大多射程1.1万公里,足以覆盖美国本土,少量R-36M2是负责打击美军海外基地和交通节点(例如巴拿马运河)的。传统意义上,液体燃料虽然比冲高,能量密度高,但是维护麻烦,燃料有毒有害有强腐蚀性。所以传统液体燃料导弹大多在发射前进行灌装,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以上反应时间。所以美国等逐渐将其淘汰,但是不想前苏联在RS-36上改进燃料配方后,将整枚导弹装在一个密封的发射筒内,使燃料储存期可以长达30年。再将发射筒放入固体发射井中,在此期间可以做到像固体燃料导弹一样处于随时待发状态,上图就是装着R-36M导弹的发射筒装填入固体发射井。正在装填入发射井的RS-28 萨尔马特导弹,RS-28继承了R-36M这种发射方式,并且这种发射方式可以减少导弹发射时对发射井的破坏冲击,在敌方洲际导弹核弹头落地前,每个发射井可以通过再填装发射两枚洲际导弹,极大提升了打击效率。老毛子这种技术不足,设计去补真心干的不错。RS-28跟前辈相比,最大不同就是,这是一枚为撕破美国国家导弹防御体系而打造的,他通过快速升压阶段,部分轨道轰炸,分弹头机动变轨,使用滑翔弹头等方式,可以说是目前对抗美国反导拦截能力最强的作战系统。
RS-28的第一项能力就是他的上升段非常短,速度非常快。上升到300千米高度所需时间要比前辈R-36M少1/3以上。这样一来就可以让美国在东欧部署的陆上宙斯盾、萨德等反导系统来不及反应,跟不上速度,突破美国反导体系的第一阶段上升段拦截。
RS-28的第二项能力就是部分轨道轰炸(FOBS)能力。这一能力最初是前苏联计划给R-36M洲际导弹配备的,但由于违反了《外层空间条约》和《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而取消,这一技术是通过提高导弹发射速度,使其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以较小的角度进入地球低轨道,以类似卫星一样绕地球旋转,使其成为类似太空武器一样存在。但这个轨道并不完整的绕地球旋转,以这种方式就可以让洲际导弹突破弹道射程限制,可以走南极绕过美国北极地区严密的雷达预警网络,从其他角度攻击美国。(注:RS-36M导弹退役处理方式是,改装成第聂伯河运载火箭,具有4.5吨的地球近地轨道发射能力)RS-28的第三项能力就是有极强的机动变轨能力。导弹上升段、弹道中段、末端核弹头都拥有机动变轨能力,可以改变弹道轨道让对方难以拦截。而且毛子还设计了一个非常“狡诈”的防卫系统,在导弹飞行中段弹头周围安装监视设备,当检测到导弹周围有敌方拦截导弹的异常红外信号靠近时,就会扔出一个诱饵目标。RS-28最后项手段就是使用高速滑翔弹头,RS-28萨尔马特最多可以携带10-15枚俄罗斯的先锋高速滑翔弹头,在较远距离释放,高速穿透敌方防御。可以说RS-28是目前突防能力最强的洲际弹道导弹,巨大体积和液体燃料可以让其获得足够多的能力进行反导突防。他将是俄罗斯未来陆基固定发射方式洲际弹道导弹主力,与潜射的布拉瓦,机动发射的白杨-M共同构成挑战美国反导系统的利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罗斯将发洲际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罗斯将发洲际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