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双减下学生能布置家庭作业吗?
“双减"其实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真正减轻学生学习课程过多和学习负担过重而采取的必要措,不这样做那就给有的学校或有的教师可乘之机,什么补课,什么兴趣班、提高班会纷纷上场。真正的双减后学生布置少量的作业应该没问题,总不能让孩子们回家就看手机,看电视,沉迷于游戏之中吧!
双减政策下,学生能不能布置家庭作业,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根据不同学年段的学生来具体操作按上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对于小学高年级初高中的学生家庭作业要适量有具体的时间限制,不得超出限量,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适当布置还是可以的,不布置,感觉好多学生都像无头苍蝇,不知道要从何做起!因为国家现在放开生育了,好多生二胎的,年纪已经是高龄,这个时候忙着赚钱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完全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只会跟孩子说,把今天老师教的复习一遍,抄写一遍,这样的作业完成了真的有意义吗?
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怎么怎么,老师这种观念对吗?
开学第一周,一位朋友也遇到了这种事:今年接的一年级新班,班里面58个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嗓子就沙哑了。中秋节布置的作业是写一张卷子,发卷子的时候也告诉孩子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不会写的孩子让家长帮着写上,结果假期过后收上来一看,大部分孩子都没写名字,结果发卷子的时候有一部分卷子没人认领,你说说这个要求过分吗?
老师之所以这样要求家长,家长应该想明白,这是为了让你的孩子好好学习,让你的孩子学到知识。
曾经有位老师说到:我费尽心思想让学生学好,结果家长觉得我是在逼学生、逼家长一样,以后我也不严格要求学生了,反正学习也不是给我学的。
一位负责的老师和一位不负责的老师,你会选择哪个?不用说,肯定是负责的老师。但是同样作为家长,你考虑过做个负责的家长了吗?
所以,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是负责任的表现,同样,希望你做个负责任的家长。
很难说对与不对吧,现在的教育,就是老师和家长一块逼孩子,老师逼了,家长没逼,老师就觉得不给力;家长逼了,老师没达到家长要求的逼的强度,家长就觉得老师不给力。所以为啥有那些变态的学校呢?就是我学校已经把孩子逼到变态了,你没话说了吧?结果就是这样的学校,让家长乖乖的。应试教育要求的就是变态的学校,只要不是变态的学校,家长和学校只能互相埋怨。
给家长布置作业?还要求家长怎么怎么?这事儿听起来还真是有点儿新鲜。
一个老师,在不违背教学的原则的情况下,对孩子怎么调教都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还要求家长怎么怎么,调教起家长来,还真是有点儿过了。
家长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支配谁谁调教谁的问题。教师没有权利给家长布置作业提要求。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提要求,是对家长的不尊重,是不能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能正确处理家校关系的不恰当做法。
家长的情况千差万别。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给家长布置作业,还真有大部分完不成。尤其是留守儿童家里的爷爷奶奶们,你对他们布置的作业再浅近,提的要求再具体。他们也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完成。这不是自找尴尬吗?
即便是父母在家,有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满足老师提出的要求,可他或许连坐下来的时间都没有,(各自都有自己的一份儿事儿。)做起来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虽然可以勉强完成,也许会是一肚子怨气,很不愉快的样子。
诚然,孩子如果能得到家长的具体辅导和帮助,孩子会进步得更快些。况且家长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即便是这样,老师也只能最多给家长提些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多帮助一下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虽处于主导地位,但也要摆正自己与家长的关系,綜合考虑家庭情况的实际问题,自己承担起对学生教育的主体责任,争取家长尽心尽力的配合,而不是强制家长必须怎么怎么,与家长齐心协办,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才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谢邀。老师要求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是老师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老师不反馈,孩子在学校表现你不知道,等到考试成绩差了,你再埋怨老师就晚了。
不过,我看您这位家长贴这个对话图片,是不是想晒晒老师的错别字啊?一段对话,两个错别字,对语文老师来说,应该严谨一些,虽说是家长群,但谁能保证家长不把你的文字贴到头条啊?
所以,真心对同行老师说几句话:只要是和家长沟通,无论是微信里,还是电话、短信等,一定要严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晒了,自己还不知道。
确保自己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留下任何把柄。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老师及时和您联系,反应孩子学习情况,家长应该高兴才是。难道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什么也不管了吗?老师一般管50多名学生,真的很辛苦,真来不及一一指导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家长在家就指导自己一个孩子,应该难度很低了。为了孩子,辛苦一点,把看手机玩微信的时间,给孩子多好啊。
我看了截图内容,老师只是要求家长能够督促孩子的学习,都没有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我真心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这么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老师因为负责,所以气得心口疼
如果是我孩子老师,我肯定会觉得老师是非常负责的。否则老师不会说气得心口都疼了,不是自家孩子,如果不是负责,能这样吗?绝对不会的呀。有些不负责的老师真的不会管这么多,反正学生就跟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这一届的学生不好大不了等下一届。
2.老师对孩子情况非常了解
老师提到了有5个孩子作业没交,还有一些孩子要背诵的不会,总是错的字不会写。我个人觉得家长是有责任的。中秋节放假三天,就像老师说的,就光玩了。
如果一个老师不负责任,她也不会这么清楚每个孩子的情况。老师用心良苦把孩子们的情况发在群里,就是想引起家长的重视,所以我认为是合理的、负责的。
给家长的建议
1.摆正自己的心态,就像老师说的,孩子是自己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应该的。
2.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像老师这种工作,算是特殊工种了,这个工作做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3.优秀的孩子都是家校合作的,不可能因为老师一个人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个人觉得优秀的孩子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家庭比较优秀,父母管得比较多。
总结:
我看截图应该是小学生,我国1986年4月颁布了《中户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那个时候就规定了大家都要接受9年义务教育。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家长们应该都可以辅导一下小学生的语文,比如纠正错别字,比如帮孩子背个书什么的。因为这位语文老师的要求真的不过分,其实不用老师说,家长们也应该做到。
那些改英语作业,数学作业的也许有点难度,不过这个语文真的还好了。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家长陪同写完,有时候是直接给家长布置作业,这样的做法好吗?
按说,老师负责学校教育,家长负责家庭教育,二者虽不应风马牛不相及,但关系也不应彼此干涉和影响。所以,按问题的反映,老师的做法的确有点出格,把家长当自己的学生对待了。
问题是,老师为什么如此霸气?他真的不会掌握分寸,不会正确处理家校关系,和家长合理配合吗?
实际情况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已经从高中传递到小学,学习任务仅在学校无法完成,延续到了家庭,家庭教育变质为学校教育的另一场所。
既然这样,学生在学习能力不足或自觉性不的的情况下,只能由家长变身为老师,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了。
离开学校,学生仍有大量的作业要完成。客观上,教师无法分身到几十个家庭去指导,只能求助家长。主观上,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潜意识里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恰是最佳角色。
在这种大环境下,只要你有孩子,爱孩子,那么,孩子学习上的所有压力,最终都会传导到家长身上,而且,家长是最后的承受者,从幼儿园到大学,承受着。
家长们,有抱怨能理解,但你无法推脱。如果你累,那就熬呗。
显然不合适。
如果我是文化程度低,没法辅导小孩呢?难不成放下工作,陪读?
如果我工作特别繁忙,没有时间陪小孩左右,难不成更换工作,陪读?
陪做作业不现实,做作业则更加不现实。
总觉得现在的教育在慢慢演变,演变成一种“甩锅”教育。
诚然,教育小孩需要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各方面都有自己教育责任及教育范围,踏线了,偶尔一两次,那叫无心之过,经常这样,那就叫甩锅了。比如这件事,小孩最终成绩上不来,不是我学校的责任,而是你家长不配合,这锅甩的贼溜,丝毫不留痕迹。
锅不仅仅可以由学校甩给家长,也可以由家长甩给学校。我接触到一位学生,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惊悚事件,层出不穷(后来才知道是精神有问题)。联系家长,家长一句话:我孩子到校了,学校就得对我家孩子负责!别动不动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找家长!学校负责没错,正因为负责,所以请你过来商量对策啊,为什么不来学校,而只是在校外说要我们负责呢!还有一位学生,三年级下学期外出顶岗实习,在实习单位犯下非常严重的错误,联系家长时,家长一句话将老师气个半死:我只负责她到18岁,现在已经18岁了。我不负责任!
责任两个字,好沉重。我们主动联系家长,寻求家长帮助,寻求对策,共同教育小孩,这不是甩锅,而是被甩!唉,联系联系家长共同育人这么难!
人尽其责,教育小孩,校,社会、家庭三主体,正确行使自己教育的权力,同时也要珍惜自己该尽的义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主动配合,使得小孩在成长阶段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甩锅,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不提倡,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学校及家长,为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我始终认为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责任分摊给家长。家长们有他们自己的工作,教育孩子是你老师的工作,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靠老师的培养督察,家长最多是配合一下罢了。更不能给家长佈置作业。简直是本末倒置了!
家长陪写作业是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的杰出体现。
其出现的背景在于残酷的中考高考制度所引起的孩子间的择校压力。
由此引起的对教师考评以成绩论英雄的现状。
在课堂内大家都拥有差不多时间的情况下,要提高孩子的成绩,教师就只能向课外要效益,家长的参与确实会提升效益。
我认为老师应该和家长们有个沟通,或者做一些无记名调研,如果大多数家长反对的,就不要去操作了,这样吃力不讨好!
布置作业让家长陪同写完这件事感觉道理上有点不顺。老师不管布置什么作业,只能是让孩子完成的任务。就算孩子在完成一些特殊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或帮助,那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老师要清楚,家长配合不配合、帮不帮孩子都与老师无关。
直接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说法就更让人费解了。我们家长和老师因孩子的存在也只是合作关系,不存在谁安排谁做什么事情。互相之间的每一件事,应该是为了双方共同的教育对象——孩子,自主自愿地积极地配合,至于要求怎样怎样甚至强行要求怎样怎样都不应该存在。
有时因为教育孩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互相之间所能存在的也只能是建议。既然是建议,那老师和家长都可以不必一定要完成。因为彼此的认识和思考角度等不同,双方对同一件事情可能存在不一样的理解,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给对方留有充分的自主权。
我们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该都是认真的,即使偶尔有些操作欠妥,我们也是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毕竟都是为了孩子。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要求家长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
做为一名老师,我也感觉在群里发作业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容易让孩子养成惰性。本来记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但老师一在群里布置,孩子自己就会认为,记不记作业没事,反正老师会在群里发,记不住回家看群就可以了。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养成不记作业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说作业他也不会听和记。
二,孩子可以借机玩手机。中高年级的孩子爱玩游戏,自我约束力差,拿到手机后除了看作业要求,也会借机偷玩会手机,想想咱做大人的面对手机还不能自控,别说一个孩子了。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
现在我就给孩子做了个约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记作业,也不准在群里问作业,更不准借机玩手机。家长也很支持我的工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