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失联运输机已找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失联运输机已找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有波音飞机吗?
俄罗斯有波音飞机。俄罗斯能生产大型运输机,不能生产大型民航机。俄航空公司的民舫机也是从欧洲引进的空中客车和从美囯引进的波音飞机。由于波音飞机747的停飞,俄罗斯民航机岀现较大短缺。俄罗斯以自己生产的民航机取代波动747。有波音飞机处于停飞状态。
有。
在2021年3月28日,俄罗斯一架波音737客机由于襟翼故障, 在空中盘旋1小时后,紧急迫降于俄罗斯南部城市的克拉斯诺达尔。据了解,涉事航班为俄航的Su1104,当时客机总共搭载有149名乘客,以及机组人员,是一架波音737 800,该飞机于2014年5月交付,当时的机龄为6.9年,每当听到飞机故障的事情,都会令人揪心。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危难来临的时刻,全体空乘人员齐心协力稳定乘客情绪,最终机上所有人员无一人受伤。
有波音飞机
1993年4月,俄罗斯洲际航空航空接收首架波音737-200,再于1994年4月接收波音757-200。
现在的俄罗斯航空都是以西方飞机为主,其中包含14个国际大型航空公司以及80多个支线航空公司,但是数量最多的还是属于欧洲空客系列飞机,其次就是美国波音公司飞机。
现在俄罗斯航空公司总共拥有250多架飞机,其中波音737系列与波音777系列分别为17架与47架,空客系列A320、A321以及A330等,分别为80架、37架以及22架飞机等。
安225被乌克兰摧毁,俄罗斯还有能力生产出安225运输机吗?
技术备份俄罗斯肯定有,但是战略装备的生产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国力与工业实力,正如当年苏联时期的航母一样,建造者马卡洛夫说,完成它需要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安-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虽然乌克兰政府宣布已经摧毁了一架安-225运输机,但实际上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目前已知的唯一一架安-225运输机目前仍在运营中,由乌克兰航空公司“安东诺夫航空”运营。从技术角度来看,俄罗斯有能力生产类似的大型运输机。不过,如果俄罗斯要生产安-225运输机,可能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因为这种运输机的设计和制造难度非常大。此外,俄罗斯自身也有其他重要的工程和军事项目需要投资和发展,因此,俄罗斯是否有兴趣生产安-225运输机还是个未知数。
安225(Antonov An-225 Mriya)是一款超大型运输机,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局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之一。安225是为了运输苏联太空计划中的太空梭和其他大型航天器而设计的。
安225的全长达84米,翼展达88.4米,最大起飞重量为640吨,最大运载能力为250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架被制造出来的安225。它配备了六台发动机,可以在不加油的情况下飞行10,000公里以上,因此被称为“空中巨人”。
安225曾经用于运输苏联太空计划中的太空梭和其他大型航天器,也曾经被用于运输大型机器设备和其他物品。现在,安225通常被用于紧急救援和运输特大型物品,比如风力涡轮机叶片和发电厂的机组部件等。
俄罗斯目前仍然有能力生产出安225运输机,因为这款飞机是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发制造的,而在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设计局仍然在独立的乌克兰国家内继续存在并开展业务。目前,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开展了多个新型号的飞机研发和制造,包括安-70和安-178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之一,生产它需要极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此外,俄罗斯政府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削减国防和军事预算,而安225被视为军民两用的战略运输机,因此在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恢复生产安225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这里的能力是指技术能力还是钞能力?钱到位了再大的都造的出来。
但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前SL不计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安225确实很可惜,但这只是个过时的运输工具。
要想再造,也不是没有可能。首先得有那么大的东西,这东西有足够价值并且有运输的需求。这东西还不能拆解,用别的工具都不行,必须让它运。
感谢邀请,安-225被摧毁后俄罗斯没有能力制造出来,因为在前苏联时期,研制运输机的包括安-225安东诺夫设计局就在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归乌克兰所有。所有,安-225被摧毁后俄罗斯在短期内不会制造出安-225的。
俄罗斯开建2艘4万吨级两栖舰,技术继承于苏联,还是别处得来?
俄罗斯两栖攻击舰方案改变多次,这是第三次变更方案:俄罗斯泽列诺多尔斯克设计局设计两艘23900项目两栖攻击舰项目——它得益于苏联厚重的项目积累!
2015年,被法国人放了鸽子的俄罗斯提出;建造排水量为1.4万吨、续航能力60天、航程1.1万公里的“激浪”号通用登陆舰——他可以运送500名伞兵和60辆装甲车;过了几年,俄罗斯克里洛夫斯基国家科学中心又提出直升机航母计划:排水量2.4万吨,航速超过20节,航程1.1万公里,与“激浪”登陆舰相似,但续航时间只有30天;武器装备:76毫米AK-176米炮、30毫米AK-630双联近防炮、一套“铠甲-ME”高射炮装置和“包裹”反潜装置。搭载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卡-29军用运输机和卡-27多用途直升机,搭载500名伞兵和50辆装甲车。海军陆战队可以在“岩羚羊”高速登陆艇上登陆,该艇具有相对均衡的作战能力。
2020年7月,这级舰首舰在克里米亚的刻赤扎利夫船厂开工:排水量又被俄国防部官员提升为两栖攻击舰的世界之最——46000吨!它可以搭载900名陆战队员和垂直起降战斗机!
这个尺寸就很厉害了:美帝最大的两栖攻击舰才45000吨,俄罗斯一举超越美帝了?其实不然,1978年,以1608集装箱船为基础的10200多用途载机反潜攻击舰出现,1979年设计方案定稿,1980年3月夭折!
1980年5月,按照苏联红海军要求、苏共中央批准,涅瓦设计局对先进两栖攻击舰进行研究设计:提出参照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设计的11780设计方案!在苏联格鲁乌、克格勃的努力下,苏联取得“塔拉瓦”级大量技术细节;1981年3月,涅瓦设计局设计的方案完成:自动舰载机作战指挥台、舰机雷达情报交换台、卫星导航/通信台、“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等,而且在烟囱、舰岛、舰体采取倾斜10度的设计,具备一定隐身功能;
11780级拥有可以供直升机和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作业的平直甲板。苏联红海军将11780方案交给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该厂已经承担航母的建造工作,实在没有额外的资源再造大型平甲板战舰,最终不了了之!
11780型“伊万.塔拉瓦”级的坞舱可容纳4艘24.5米级的1176型登陆艇;换装装载2艘1206型小型气垫登陆艇,用于执行从母舰到岸滩登陆场的两栖突击输送任务。11780型舰装载70台技术装备、或40辆主战坦克外加15辆装甲人员输送车,最大的登陆病员装载量为1000人。
它的主动力配置方案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高功率版本采用蒸汽轮机方案,4台KNG-4型舰用锅炉为主构成两套GTZA-74蒸汽轮机主推进系统,搭配辅机等,全套动力系统最高输出功率达到了惊人的18万匹马力,足以使11780型舰获得30节的最高航速。而低功率版本则采用舰用燃气轮机方案:2台GGTA M-36燃气轮机主机,单台最高可持续输出4.5万匹马力,11780型舰最高航速为23节,满足正常两栖作战舰艇航速指标。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海军希望恢复昔日苏联海军的两栖攻击舰,而在采购法国“西北风”之前,俄罗斯就有了两栖攻击舰方案!法国言而无信以后,俄罗斯积极立即启动这个预备方案。
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开始在克里米亚刻赤市的海湾造船厂建造两艘两栖攻击舰。普京亲自出席了两栖攻击舰的龙骨铺设仪式。这两艘两栖攻击舰为23900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伊万·罗戈夫”号,二号舰“米特罗凡·莫斯卡伦科”号。这两艘两栖攻击舰的舰名“伊万·罗戈夫”和“米特罗凡·莫斯卡伦科”都是俄罗斯海军历史上著名的指挥官。
俄罗斯对于两栖攻击舰的需求非常着急,由于俄罗斯的造船业的凋敝,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建造大型舰船了,这一点通过俄罗斯向法国购买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就可以直观的反眏出来。
然而,由于乌克兰事件,法国在美英等国的压力下,取消了向俄罗斯出售两艘两栖攻击舰的合同,把已经建造好的两艘两栖攻击舰卖给了埃及。这件事也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感受到了羞辱,于是俄罗斯想要自己建造两栖攻击舰。不过,建造两栖攻击舰对于俄罗斯而言还是难度很大的,导致建造计划一拖再拖,终于现在开始了建造。
俄罗斯建造的两栖攻击舰属于初级阶段,排水量约1.5万吨,属于小型两栖攻击舰。通过对比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建造两栖攻击舰处于什么水平。美国的两栖攻击舰发展道路也是从排水量1万多吨来始起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来了一个4万吨的。
俄罗斯目前所有的登陆舰没有一艘两栖攻击舰,排水量没有超过8000吨的,这两艘两栖攻击舰也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建造的最大的舰船了。
俄罗斯计划首舰于2025年入役,第二艘于2027年入列。
俄罗斯目前能承建大型舰船业务的造船厂并不多,否则,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不至于用浮船坞来维修,导致事故发生。苏联时期大型舰船建造全部在乌克兰境内进行,包括航空母舰。这次承接两栖攻击舰建造的也是处于克里米亚刻赤市的海湾造船厂进行。俄罗斯为了建造两栖攻击舰,对该造船厂进行了改进。
俄罗斯的两栖攻击舰虽然拍数量不大,但是按照俄罗斯的风格,肯定会是一艘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两栖攻击舰,能够携带直升机,两栖登陆船艇进行登陆作战。同时,也会拥有比较健全的武器装备,这是俄罗斯的风格。至于俄罗斯的两栖攻击舰的神秘面纱具体如何,我们只有等到它出现的那一天了。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美军C-17运输机给俄罗斯送物资,怎么评价这一机型?
4月初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曾经携带大批医疗物资前往美国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为急需物资的美国送去支持。现在将近两个月过去,美国也派出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向俄罗斯运输抗疫物资。5月21日,美国军用运输机飞抵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这一幕确实堪称少见。
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是美军现役的主力战略战术运输机,该机型的规模不如安-124运输机,因为安-124的机身长度将近70米,翼展达到73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超过400吨;而C-17运输机的机身长度约为53米,翼展大约52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86吨。很明显,安-124的个头要比C-17运输机大很多。
不过,C-17运输机却是应用非常成功的军用运输机,其定位其实更接近于伊尔-76这样的机型。C-17运输机的出现,与美军的投送经验积累和机型变化有关。早期美军的空运体系主要由C-5“银河”运输机挑大梁,这种洲际航程战略运输机负责超远程运输任务,但是当资源运抵某一地区之后,还需要C-141和C-130两款较小规模的运输机接力运送,最后物资才能运抵前线,过程十分繁琐,而且消耗大量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C-17运输机,这是第三代“环球霸王”,该机型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既可以用于战略空运,又可以用于战术投送的多用途运输机。C-17运输机的灵活性得到极大提升,它们可以直接负责大量的人员或物资投送任务,并可以一次将运载对象投送到目标地点,而不再需要通过C-5等机型接力中转。C-17运输机的出现,还及时弥补了C-141“运输星”老化退役出现的空缺。
C-17运输机的极限载重为77吨,和C-5以及安-124这样的超级运输机相比,这样的载荷并不算大,然而C-17的货舱设计更加出色,灵活性大,智能化水平高,而且应用范围也更广。至2015年的时候,C-17运输机的产量已经达到279架。巨大的产量说明,这一机型得到了相当成功的应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失联运输机已找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失联运输机已找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