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滴滴和美团打车最终会成为腾讯阿里之战吗?
当奔驰汽车公司第一辆出租车下线时,就同时已经宣告了以马车人力车,为人类出行代步工具时代的结束。网络时代网约车的出现是在正常不过的了,网络销售最大也是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优势,所以一出现就能立即占领出租车市场份额也不奇怪。可是大家不要忘了,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是奔驰出租车出现时社会运营速度的10倍100倍。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足,私家车的占有率会越来越高。私家车出行为主,政府提倡的环保绿色交通辅助,出租车应急。这三种出行方式将成为人们以后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于网约车它只是网络时代风暴中的一缕清风。悄悄地它来了,静静地它走了。所以我认为:阿里和腾讯谁能在最最恰当的时机上,出售手中网约车公司的股份套现,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两只马儿不要咬,世界从来不缺草。有分有和是正道,齐头并进国添骄。
滴滴和美团打车之战最终会成为腾讯阿里之战吗?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滴滴和美团都是腾讯系统的,说白了,是腾讯的内部之战,跟阿里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怎么会成为腾讯和阿里之战呢?所以,我的答案是:绝对不会。
首先,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时,阿里是极力反对的,就像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时,阿里都是反对的,特别是美团,原本是阿里系的,正因为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惹恼了马云,马云以8折出售投资给美团的10亿美元的股份,欲把襁褓中的美团置于死地。没成想,马云错打了算盘,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钱,连美团的一根汗毛都没有动。于是,马云为了疯狂报复美团,重新启动口碑,但是,口碑一直阳痿,硬不起来,才曲线救国,投资饿了么,以与美团抗衡。所以,滴滴和美团都投入了腾讯的怀抱,滴滴和美团都是腾讯系的。
其次,由于阿里财大气粗,可以说有点横行霸道的意味了,导致阿里在互联网领域指手画脚的做法越来越多。招致大多互联网公司的怨恨,但又都是敢怒不敢言,比如,阿里一直控制ofo与摩拜的合并,就是一个例证。再比如,阿里即将收购的饿了么,这是一个强行收购。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都欲哭无泪了。
再次,阿里的对手主要是腾讯、京东、亚马逊等等。滴滴和美团之战不足以让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巨头卷入其中,这也是美团和滴滴的针锋相对不可能演变成阿里与腾讯之战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第一梯队的BTA之间的战争就足以让他们自顾不暇、焦头烂额的了。更何况,阿里连续3年的市场估值第一,2016年首次被腾讯夺得,马云还能顾得上这些个事吗?
最后,我想说一句题外话,美团和滴滴的针锋相对,我觉得,这场大战好象演戏一样。乍一看,美团深入打车领域,滴滴深入外卖领域,其实,两家都是独角兽,都有雄厚的资本和运作平台,只要是他们的资金链不断裂,最终受益的还是两大平台。
战?有战吗?
美团根本就不需要战,只收割就好了。算一下上海美团前3个月需要花多少钱:前1500司机保底600/天,5000万补贴够了。前2万0抽成,无补贴。后面的8%抽成,毛利5000万不会少。基本可以打平。
乘客这边,3张优惠券,42/人的获客成本高吗?美团笑都来不及。上海就算500万用户,才2个亿的推广成本!这钱以后用抽佣赚回来,不要太容易!
再还有就是投了几十号人,成本能高到哪去?
根本不存在战,不存在大规模烧钱的事!无非是滴滴想关起门来抢钱,美团正常做生意,用户就都过来了。市场已经教育好了,收割!
滴滴和美团会不会发生大战,其实滴滴和美团发生发生大战,最得意的应该是我们消费者。
不管最后他们这两家公司谁胜出,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变现,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就想当初滴滴和快递在催化市场的时候,我们很多消费者都是受益者,一旦他们合并了,再看看现在的滴滴打车费用甚至比出租车价格还要高。
所以说像当初打车补贴的这种情况也结束了。
一旦战争结束,一家独大的时候,最后的买单人还是我们消费者。
源引自媒体“互联网深度点评”报道。根据第三方极光大数据的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团打车APP多项指标持续走低,其乘客端日活数据仅为约16万,甚至不及滴滴出行的零头,相比三四月高调入市时的峰值跌幅超41%。
作为被外界笑称为美团与滴滴的跨界之争,美团打车的野心背后显示出了后劲不足的疲态,另一当事方滴滴外卖,却凭借稳扎稳打的战术,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
外卖业务是美团收入的大头,占到210亿,但是销售成本很高,毛利率只有8.1%,2015至2017年美团的净亏损分别为105亿、58亿、190亿元。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下,当然无力烧钱支撑打车业务的拓展。
从当前两家“战况”来看,形势并没有愈发激烈的势头,阿里腾讯两家曾在滴滴、快的烧钱战争中分别站台,共享单车还在风口浪尖时也挑一方,阿里腾讯都清楚两家企业竞争烧钱终究还是需要调停,持续烧钱谁也耗不起。腾讯阿里当前在多个领域面临直接竞争,也有共同投资收购,如近期腾讯阿里或将收购等同份额的WPP中国业务。
两家巨头发展到今日会出现短兵相接,也有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合作,升级到战争?恐怕谁也不想。
你们觉得阿里会淘汰美团吗?
因为美团并不希望自己被纳入阿里的版图当中,希望能够自己独立发展,并且阿里和腾讯的竞争比较激烈。阿里曾经是美团幕后的财团,二者合作多年比较和谐,但后来美团与点评合并后,阿里和美团就渐渐走向决裂。其中原因来自于两者,美团希望独立,而阿里希望通过美团更加壮大自己的支付软件。
阿里和腾讯在美团与点评之间的争夺是非常激烈的。腾讯在点评持股比例为20%,合并对点评的管理层实行了溢价,按照7:4换股来计算,所以腾讯在新美大公司的持股比例大致为11%。而新一轮融资,腾讯出资10亿美元,占股超过5%,这样腾讯在新美大的占股比例近于20%,而阿里实际要超越这个占股比例,实际投资是相当大,当然本人也猜测,腾讯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让阿里占股达到这个比例,实际上这也是腾讯和阿里的较量,从目前来看,腾讯算是赢了一局,紧紧抓住了美团。
美团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发展,而不是被纳入阿里版图。阿里巴巴虽然是美团的股东,但阿里和美团管理层之间一直不和。或许口碑的新模式打乱了王兴的节奏,口碑聚合了餐饮商家,能够在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更有效、更切实的解决方案,这或许也有对商家的吸引力,现在观察双方决裂的焦点还在于此,核心业务在未来的争夺。
另外,美团CEO王兴一直是个性很强的人,希望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不希望自己被纳入到阿里的版图
在经过一场疫情的肆虐后,因为疫情导致人们都不能出门购买所有物品,所以对外卖行业及其有利,目前几个知名外卖龙头公司,就数美团,饿了么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在疫情期间,因人们对物资极其稀缺,就算在高的配送费,大家也不会太在乎了,短短两个月时间,美团瞬间爆发式增长业绩,可谓是直线拉升了。
而且经过此疫情后,人们对外卖行业的需求,即将变成常态,所以也催生了后续美团业绩的稳定式增长。但饿了么自从被阿里收购后,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可以说目前外卖行业来说,能跟美团匹美的也只有饿了么这个以阿里为后盾收购的巨头了。
但两者相较之下,美团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在全国来说还是偏高,毕竟美团是靠外卖为根基起家,俗话说,每个行业都有那个龙头巅峰的存在,最先做的那个人,确实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如何,作为中国最顶级的电商王牌公司阿里,怎么会坐看美团占领市场,3月10号,支付宝宣布平台全面升级,3月16号,召开本地商家大会,宣布集团全线进军本地生活市场,千亿大战自此拉开序幕。从开始经历千团大战惨烈厮杀的美团,崛起后,作为外卖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态度极其傲慢,不少商家都高佣金,外卖高抽成且压榨骑手,可谓是三面通吃,不管是商家还是骑手,都是怨声载道,但不得不说,人们是又爱又恨,想舍弃,但却是怎么也离不开他。
阿里副总裁王磊直截了当的说,此次将全面对标美团,将结合支付宝,口碑,饿了么,以及天猫淘宝的联合优势,在吃喝玩乐向美团发起无死角进攻。在反观阿里系,支付宝对于大多人来说,相信大家对此口碑还是不错的,马巴巴给的花呗,借呗,可谓是大受欢迎,虽然在体验过程中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那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此次两大巨头宣战,阿里也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以自身电商起家的基础和支付宝的各项优势砸向美团。
而美团也是不甘心只是送外卖,想做起阿里一样的电商平台,这心不可谓不大,那作为我们最底层的消费者而言,大家希望,谁能赢呢?留言区大胆评论!
感谢邀请,首先我个人觉得,只要美团不犯这两点,十个阿里都淘汰不了美团。一:垄断市场,国家治理。二:跟腾讯闹翻,腾讯卡断所有腾讯流量。说白了,阿里在饿了么里投入资金和流量也不小了,为什么美团越来越牛,支付宝的流量主要是为它自家的电商平台而生,如果在网上购物,绝大部分都会有选择淘宝和天猫的习惯,但是点外卖的话,有部分人愿意在饿了么上点,可惜选择性太少了,在二三线城市,饿了么一是覆盖太少,二是因为美团的二选一,如果开两平台,要么提高抽成,要么改专送(专送距离3公里),要么签独家协议,商家开店是为赚钱不是体验生活,如果两平台都每天有200单,那多点抽成也无所谓,关键是很多地方,美团100单,饿了么就20单,多抽成,这20单白干了,还辛苦,何必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