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滴滴和美团打车最终会成为腾讯阿里之战吗?
感谢邀请!
滴滴和美团打车之战最后会成为腾讯阿里之战么?我的答案是不会!
首先,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滴滴逐渐走进了腾讯的怀抱,这让阿里已经非常愤怒,马云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就是一个错误,阿里绝对不会让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所以前段时间ofo和摩拜、以及美团和饿了么都没有能合并!
其次关于美团,最初美团是阿里系的,但是美团王兴也有自己的野心,为了摆脱阿里的控制不顾阿里反对引进了腾讯,随后也投入了腾讯的怀抱!并且美团王兴也在公开场合称阿里巴巴没底线,所以阿里和美团也算是彻底决裂!
那么,美团和滴滴之争,说到底是两家腾讯系的企业在争!
其实有个故事,真假不知!说当年滴滴程维去找美团王兴投资,王兴看后说了两个字“垃圾”!这算是私人恩怨吧,后来滴滴成了,现在市值已经超越了美团!同为TMD三巨头之一!
那么为什么两家公司要开战呢?
1.互联网公司从最初的流量积累,现在要开始变现,通过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增加客户粘性,维护客户甚至增加增加客户!美团点评是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等互联网服务的综合平台,而滴滴目前作为国内打车领域唯一的巨无霸,打车业务已经难以满足自身发展,必须向其他生活领域扩张,所以滴滴开始做外卖了!于是滴滴和美团将会在对方领域互相攻伐!
2.可能是刚刚说的美团和滴滴两家企业创始人私人恩怨!
当然两家企业会拼个你死我活么?当然不会,企业做到这个级别都会非常谨慎的,一个不慎可能瞬间就从山顶跌向谷底,两家企业并没有做到像腾讯阿里这么大的体量,没有太多的业务交叉!完全可以向其它领域延伸!并且两家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家长:腾讯!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来调停的,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平时打打闹闹还可以,真要拼个你死我活可不行,谁不听话打屁屁!
你觉得呢?欢迎大家拍砖!
我是@走心农人,走心不走肾,欢迎大家撩我!
滴滴和美团打车之战最终会成为腾讯阿里之战吗?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滴滴和美团都是腾讯系统的,说白了,是腾讯的内部之战,跟阿里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怎么会成为腾讯和阿里之战呢?所以,我的答案是:绝对不会。
首先,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时,阿里是极力反对的,就像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时,阿里都是反对的,特别是美团,原本是阿里系的,正因为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惹恼了马云,马云以8折出售投资给美团的10亿美元的股份,欲把襁褓中的美团置于死地。没成想,马云错打了算盘,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钱,连美团的一根汗毛都没有动。于是,马云为了疯狂报复美团,重新启动口碑,但是,口碑一直阳痿,硬不起来,才曲线救国,投资饿了么,以与美团抗衡。所以,滴滴和美团都投入了腾讯的怀抱,滴滴和美团都是腾讯系的。
其次,由于阿里财大气粗,可以说有点横行霸道的意味了,导致阿里在互联网领域指手画脚的做法越来越多。招致大多互联网公司的怨恨,但又都是敢怒不敢言,比如,阿里一直控制ofo与摩拜的合并,就是一个例证。再比如,阿里即将收购的饿了么,这是一个强行收购。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都欲哭无泪了。
再次,阿里的对手主要是腾讯、京东、亚马逊等等。滴滴和美团之战不足以让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巨头卷入其中,这也是美团和滴滴的针锋相对不可能演变成阿里与腾讯之战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第一梯队的BTA之间的战争就足以让他们自顾不暇、焦头烂额的了。更何况,阿里连续3年的市场估值第一,2016年首次被腾讯夺得,马云还能顾得上这些个事吗?
最后,我想说一句题外话,美团和滴滴的针锋相对,我觉得,这场大战好象演戏一样。乍一看,美团深入打车领域,滴滴深入外卖领域,其实,两家都是独角兽,都有雄厚的资本和运作平台,只要是他们的资金链不断裂,最终受益的还是两大平台。
腾讯内战而已,目前两者都属于腾讯系,阿里和美团的竞争在于饿了么,而出行市场基本没有竞争了。
滴滴和美团的竞争结果,短期看打车市场肯定会偏向美团,滴滴在垄断后口碑急剧下降,用户和司机更愿意选择一个新平台,何况新平台还有更好的收益和优惠,这次两家打起来很可能让第二梯队的出行公司彻底死掉,比如xx专车,xx拼车之类。
餐饮外卖市场上,滴滴短期也很难突围,除了美团还有一个强大对手饿了么,滴滴要翻过两座山,所谓生态制胜就是扯淡,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没资格谈生态,只是有限资源整合而已。
目前滴滴的挑战是舆论界,负面声音太多,美团虽然也出现过几次公关事件,但明显没有滴滴积攒的心理势能大,我们消费者不用操心这些,谁服务好、性价比高就选谁,美团垄断了你觉得会比滴滴又好多少呢?我看区别不大……
滴滴和美团会不会发生大战,其实滴滴和美团发生发生大战,最得意的应该是我们消费者。
不管最后他们这两家公司谁胜出,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变现,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就想当初滴滴和快递在催化市场的时候,我们很多消费者都是受益者,一旦他们合并了,再看看现在的滴滴打车费用甚至比出租车价格还要高。
所以说像当初打车补贴的这种情况也结束了。
一旦战争结束,一家独大的时候,最后的买单人还是我们消费者。
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至于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独立成长,这个超出了想像范围,不好下定论。但是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流量,更要流量的入口。个人把这理解为“圈人”,海量的圈,想尽办法的圈。然后慢慢“薅”。个人觉得这些公司大的理念都是如此,本质上无太大区别,只是领域侧重不同。
今日美团做打车,滴滴做外卖,都是水到渠成之事,放着那么多用户不做多次收割岂不是傻子?这话虽孬了点,可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当然了再往前走,滴滴美团卖衣服,卖车,卖房子,卖一切东西也都有可能。一切只是设定模式,多重利用就好。这也是由互动网公司的特性决定的。搭好平台,有了买单者,可以做许多事情。
回归正题,至于会不会向巨头靠拢?或者有着什么样的派系?咱老百姓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样的门道。这里希望的是百家争鸣最好,只有百花齐放,百姓才能闻到花香,如此而已!
关注点赞转发才有动力,动动您的金手指,给点分享的动力来源呗!
为什么有人说阿里本地生活平台拼不过美团?
作为身处餐饮SAAS行业的参与者,也作为曾经阿里生态内被投企业,结合对美团和阿里本地生活认知与深度接触,个人看法仅供学习。
美团赢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晰的战略把握,从团购,外卖,新餐饮,2B,围绕着高频的吃饭这个场景,到吃喝玩乐住行庆,不断扩展2C的场景,再从B端切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供应链标准化,先从外围的消费者数字化(团购,外卖,优惠买单)入手,再渗透更复杂更慢的企业内部信息化与数字化,再进行供应链的供给侧改革(快驴业务)。
多横多纵的战略模型非常清晰。(纵指场景,如吃,酒店,旅行,出行;横指业务深度,如2C,2B,供应链,金融-美团信贷)
反观阿里本地生活,几乎没有战略思维,跟在美团的后面只能模仿,美团做团购,口碑做优惠买单,美团做外卖,口碑收购饿了么(组成本地生活),美团做收银投SAAS公司,口碑一开始还不愿意坐收银,先是投了几家公司,然后组织一帮ISV做扫码点餐,又搞团购卖优惠券,后来发现商户都让美团切走了,活动根本无法上架(因为收银用了美团,口碑的券很难一体化核销),2019年才买了客如云。我们几年前就苦口婆心劝说口碑要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完全不听(估计是听不懂),从淘宝出来的一帮人,不懂行业,不懂2B,凭想像乱搞,花了集团上百亿,仍然节节败退。
所谓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另外阿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文化与执行力也存在比美团更大的熵增,过于看重KPI,口碑的同学只想着如何应付KPI,虽然公司大了,这种问题难免,但阿里比美团的大公司病更严重。
看看这次集团安排的孙权,来接手本地生活,是否能有所改变吧。孙权是有帅才的,不知道能否改变本地生活的颓势。
个人观点:美团,饿了么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很有前景,就长远而言,饿了么占据淘宝主页,支付宝主页等阿里系流量入口,通过在淘宝,支付宝给手机充值话费或者淘宝购物赠送饿了么外卖优惠券,广告成本肯定很低,窥一斑而看全豹,觉得美团想啃下这个硬骨头,有难度!
[捂脸]我记得前年饿了么被收购第二年就换帅。那个总裁还体验了一把配送员送餐。后面一大群人跟着拍照片。然后各种自媒体开始吹阿狸黑王⭐。后来两王,四个二开局100亿投入市场。然而年底市场份额不升反降。今年又开始整合资源。换帅。各种自媒体各种带节奏。真把我们这些吃🍉群众看的一愣一愣的。饿了么线下业务员以及代理商业务员的能力。就知道拿着补贴砸补贴。从不知道该怎么运营一个商户。我有钱💰我给商户补贴。商户做活动就行。等到钱用完盘子做大。小美笑眯眯接盘。[捂脸]
阿里本地生活随便
有个有能力的点的人挂帅美团都没机成长起来。奈何淘点点也好,口碑也好直营还是代理模式一直定不下来,代理商在前线打仗还要时刻提防被割韭菜。代理商这种前线部队最了解本地市场却没有权利调用营销资源,全国都是统一一种打法。还有就是不要觉得自己是阿里人就放不下自己身段,这点学学腾讯,打美团最好的办法就是走美团的路让美团无路可走。美团本地生活做这么多年很多坑都趟过,口碑却想着自己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支付会员到预订点餐再到收银系统。最后这些都是给不了商家需要的外部流量,从而转转向线上团购。做团购不认真做为了完成KPI所有的活动还放到支付上去冲交易笔数,最蠢的做法就是最后直接砍掉支付转向团购。花了上百亿的支付就此拱手送给了收钱吧(收钱吧的崛起就是默默的收编了口碑服务商,口碑支付没返佣了收钱吧有千二还能拿微信的支付返佣)不到三个月口碑买单都成了收钱吧买单,美团看准时机全力推广美团聚合支付。口碑花费了两年的起来的支付会员就此瓦解。作为一个前口碑服务商深感‘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捂脸]
阿里收购饿了么,对美团外卖是什么样的影响?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对美团并没有大的影响,因为,外卖行业双巨头格局已经形成,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平台补贴也基本停止了。至于会不会出现滴滴那种寡头,目前来看马云不会再同意自己投资的企业和tx投资的企业合并了,马云说过滴滴和快的的合并是一个错误。
我觉得对美团外卖是没什么影响,反而有可能是好事。阿里收购饿了么第一是这个外卖市场的商户端和消费端数据,阿里可能更看重饿了么这个下面的配送团队,为即将到来的新零售铺路。为什么说是好事呢,阿里收购的企业大多数都走向下坡路!有影响的话无非就是补贴大战!
利空出尽?国际基金轮番减持腾讯,腾讯阿里美团京东集体大动作,发生了什么?
国际基金加减仓,并不一定带有明显的指示性作用,很多时候,去看他们的交易记录,他们的短线交易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甚至是说,他们公示部分的交易情况,可能还具有不可告人的误导性,在于迷惑其他投资者的判断方向,为他们的建仓和减仓提供比较好的交易机会。所以说,国际基金轮番坚持腾讯,这个是不是利空出尽,没有必然的关系。
再回到腾讯阿里美团京东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在10年前,这些互联网公司代表了中国最有潜力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全商业社会很好的风向标和示范效应。所以,这些互联网公司被资本看好,股价不断上涨,市值屡创新高,这都和他们在那个阶段的价值有关。
但回到现在,再看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否发现他们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发布过革命性的产品了?微信之后,腾讯做过什么样的历史性创新应用?阿里云和支付宝之后,阿里又交付过什么样的革命性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大多如此:除了疯狂并购,除了打价格战疯狂内卷,除了借大数据优势涸泽而渔,这些互联网公司在最近几年内,依然还在延续使用米国的互联网设备和网络架构,从属于跨国公司构建的技术架构范畴内,已经渐渐失去时代引领者的角色,很多时候,它们反而成为商业社会变革的阻碍和干扰者。
这个时候,资本的视野,一定会放在更加具有创新力和想象力的科技领域和商业模式上,比如碳中和背景下的光伏、锂电、新能车,国产替代背景下的鸿蒙系统、国产芯片、高端设备、核心制造业等等。
股市也是故事,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故事就说不下去,互联网公司的潜力也就相对有限,股价的爆发力也受到严重的限制。
谢谢邀请,很好的问题,回答不难,但我只能点到为止,说多了怕发不出来…
一、欧美和中国经济全面脱钩。
原因这里不讨论,这些基金控制人和管理人都是人类精华,经历过无数次危机幸存下来的,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绝对一流,没有充分的理由是不会贸然做出卖出决定的。
二、互联网中概股增长理由不在。
我们以阿里为例,看看阿里当年股价上涨的理由:1、用户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带动收入增长;2、跨行业拓展业务版图;3、实现数据流量垄断实现企业价值升华;如果正常发展,第一个前提会逐步消失,公司不再以用户拓展作为增长方向。但其他两项依然可以拉动企业的发展。但2021年开始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措施不断出台,包括《反垄断法》实施和被调查,互联网数据归属权基本斩断了阿里后面两项增长路径。因此阿里不再有上涨的动力。其他公司增长模型类似,“数据主权”将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三、互联网并不是这轮科技革命的终点。人类从会使用火-使用工具-使用机器-使用互联网,也许到最后会使用“人造人”,也就是全世界讲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高级阶段,人类只保存思维和知识,生产工作由“人造人”完成,人类抛开肉体的羁绊,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不要觉得“人造人”比较遥远,你要知道互联网从诞生到普及也就50年,人类发展是加速的,战争等社会因素偶尔会延缓人类进步,但进入近代300年,人类依然是不断加速进步的。世界范围内很多团队在研究“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而且很多技术已经实现应用。“人造人”的时代正在向我们不断走来。同样,传统互联网企业将成为昨日黄花。
为什么美团死也不和阿里在一起?
为什么美团和阿里不能在一起呢?
主要与两个原因。
1、马云和王兴这两位大佬,都属于个性很强的人,谁也不太服输,谁也不太愿意被别人管束。
2、阿里与美团之间的恩怨很深。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说下两者之间的恩怨。
一、阿里投资美团,共赢时期
2010 年王兴创立了美团,并在 2011 年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 B 轮 5000 万美金融资。
而且也引进了阿里出身的干嘉伟担任 COO,补齐了线下短板。正是由于干嘉伟的加盟,美团才能在 2012 年百团大战中幸存下来,并实现弯道超车。
此时阿里与美团是利益是一致的,阿里还在宣传上把美团划分到「阿里系」甚至说成阿里旗下。
并且投资美团后,阿里还关掉了旗下的口碑,都是做 O2O,培养两个「孩子」打打杀杀有意思嘛。
二、美团想要独立,二者关系变僵
几年后,由于 O2O 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阿里想要与美团深度合作,其中一个就是「希望美团只用支付宝」。
王兴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
为了制约阿里,美团接受了腾讯的投资。
2015 年 10 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阿里与美团彻底决裂。
现在用美团,付款的时候,你会看到,支付宝在支付列表被藏起来了,这可能也是王兴对阿里的报复吧。
正是由于阿里想要更加深度的「控制」美团,而王兴又不甘居人之下,所以二者分道扬镳是必然的。
有一种说法是王兴长有反骨。因为王兴对美团有强烈的掌控欲望,王兴担心美团如果不从阿里巴巴脱离,最终阿里巴巴会把整个美团都吞并掉,美团可能不能再独立发展,只能像优酷土豆、高德这样的公司一样融入阿里巴巴的大系统。对于某些公司来说,可能融入阿里巴巴也是不错的结果,可以快速退出股权变现,但对于想独自掌控美团发展的王兴来说,这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即使阿里巴巴的投资让美团从百团大战中活过来,成为唯一从团购大战中真正发展壮大的团购公司,王兴最终还是以强势的姿态,引入腾讯的股份而将阿里巴巴扫地出门。如果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美团继续靠近阿里,结果会是什么呢?来看一个段子
美团对阿里说:“爸爸,我做的团购到瓶颈遇到瓶颈了。电影份额最高,旅游也做的不错,外卖成了第一,我想做点新的。
阿里对美团说:“儿子,你哥哥姐姐也再做,我们有淘票票,饿了么,口碑,飞猪。。”
“要不这样吧,你把外卖给饿了么,酒店给飞猪,点评给口碑,电影给淘票票......老爸我呀,就全力支持你做美食,做新业务范围拓展。咱们专开发线下的消费场景,至于钱,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美团对阿里说:“我想做金融,做支付。
阿里对美团说:“金融蚂蚁金服比你还大,你都给他做吧。”
美团伤心了:“除了消费场景,我啥也做不了”。
在困苦中,美团遇到了腾讯。
美团对腾讯说:“干妈,我做了猫眼电影,做了美团外卖,我想做美团酒店民宿,还有美团支付。。。”
腾讯对美团说:“可以啊,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你不能和你爸爸在一起了。”
美团高高兴兴的就把干妈转正成亲妈了!
阿里巴巴不再跟投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并将退出,全力扶持口碑。美团要求商户全面停用支付宝,否则提高商户提成比例。可以说美团算是互联网中比较有“骨气”的,阿里那么大一个“豪门”,那么“诚心”的来“娶”,美团就是“看不上”。
其实美团与阿里的“看不对眼”也并非一两天,2011年阿里入股美团后并未带来资本以外的资源,也不排除阿里太过强势,王兴不愿接受。从今年阿里砸重金重启口碑可以看到,阿里彻底断了与美团合作的念想。
被阿里投资的公司,都是阿里核心业务的护城河,绝对不是核心业务。比如高德、优酷、微博等等,他们是为了促进核心业务的增长。阿里也绝对不会投资一些商业模式非常清晰的东西,因为阿里会选择自己来做。现在阿里从美团撤资,投资自己的口碑,就是这种考虑。
口碑当年被收购后,高层换血,某女高层空降过去直接玩死了;雅虎被收购后 ,现在已经关站了吧;高德被收购后,原先高层也全走了,UC的俞永福当老大了;微博被阿里大量入股后 ,现在俨然就是淘宝天猫流量贩售者...双十一满屏的广告。
所以,感觉应该不是阿里不想大量入股美团,阿里应该做梦都想吧...自己做口碑,那也是淘点点实在扶不起的阿斗啊...做不下去了并到支付宝去,换个牌子从头开始,实属无奈吧......
那为什么美团不愿意呢?这里王兴应该起了主要原因。基本可以说是王兴不愿意被收购。一方面,O2O业务还要很大的空间,王兴认为美团能做到足够大成为一极,不想被收购了。另一方面,王兴跟马云之间关系也不深,不能建立深厚的信任。收购后怕被踢出了,哪怕马云把O2O业务给王兴来管,也没自己老大来的好。优酷的古永锵,最开始还不是想成为互联网一极做老大的,可是这些年下来也看清没机会了。另外跟马云关系又很铁,加入阿里,空间更大。
感觉王兴志不在做一个套现走人的人,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不是阿里只能选择美团,有太多美团模式的公司可以投,而是美团想挑战支付宝的移动支付。
马云当初在美团落难时,帮了王兴一把,避免美团破产,两马联手美团大众点评打败了百度外卖,彻底让李宏彦的移动支付梦破碎。
两马再联手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组成新美团,马云想在里面支付宝为主,王兴也看到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不愿望委身马云做小弟,所以双方合作到头了。
王兴年轻气盛得罪了马云,对媒体说了不该说的话,砸了支付宝牌子,彻底与马云闹翻,投奔马化腾怀抱,实现自己的移动支付梦。
王兴不如程维有大智慧,找来柳青,摆平两马,不受限制发展移动支付,发展壮大滴滴,实现赶超百度的梦想。
马云有太多选择,开启口啤,投资饿了吗,王兴却无多大选择,只能两马中二选一,不然就是下一个百度外卖。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阿里会层层包围。慢慢蚕食肢解美团的。
要么现金支付。银行卡。微信。支付宝。
平台订餐都是预付了。
平台最重要,其次是完整的配送机动部队和有效的售后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