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射杀中国人嫌犯落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射杀中国人嫌犯落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已经证实,枪杀土耳其驻伊拉克外交官的嫌犯是库尔德人,土耳其会如何报复?
7月17日,土耳其驻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区首府副领事被枪杀,土方第一时间指责库尔德工人党是罪魁祸首,应对此事负责,但库尔德工人党坚决予以否认。
18日夜间,伊拉克国家通讯社就公布了嫌疑人的照片及身份。这名嫌疑人叫马兹鲁姆•萨,库尔德人,1992年出生于土耳其。库区安全部队已发出通辑令,向民众征集此人信息并展开抓捕工作。
不过,土耳其并没有因为库尔德工人党否认与此事无关而善罢甘休。18日,土耳其就空袭了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并命中包括军备阵地、住所、庇护所在内的多处目标。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在一份声明中说,空袭行动沉重打击了库尔德工人党,土耳其还将继续进行反恐斗争,直到消灭最后一名恐怖分子,土方将为遇难者留下的鲜血复仇!
土耳其针对本国外交官被枪杀,反应还是相当激烈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杀害外交使节的行为一向被世界各国所不容;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矛盾由来以久,库尔德人一直谋求在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土耳其库族聚居区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所以和上述四国中央政府发生对抗,并时有冲突。
伊斯兰国兴起后,叙利亚又发生内战,库尔德人在美国的支持下,武装力量也迅速壮大,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距离建国的梦想如此之近。但库尔德人的建国梦想严重威胁到相关四国的领土完整,特别是一心想恢复奥斯曼帝国荣耀的土耳其更是无法容忍库尔德人,因此,土耳其早就把库尔德工人党定性为恐怖组织。
是恐怖组织当然就必须要打击。土耳其多年来持续对库尔德工人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围剿,始终压制着他们,使得库尔德人的建国梦想一直未能实现。以强硬著称的埃尔多安上台后,试图彻底解决库尔德问题,因此加大了对库尔德人的打击力度。不过,由于美国一直视库尔德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盟友,并加以支持和庇护,俄罗斯在打击恐怖组织方面也需要库族武装的支持,因此,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的打击仅限于空袭。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埃尔多安可能早就痛下杀手,对库尔德人进行更加严厉的打击了。
本次土耳其外交人员被枪杀,显然会进一步加深土耳其和库尔德人的矛盾。无论枪杀案是否与库尔德工人党无关,土耳其都会把帐记到它头上,并借此还会采取诸如空袭一类的报复行动,从而达到削弱库尔德武装的目的,让库尔德人的建国梦想仅仅只是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是的,已经证实了在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区枪杀土耳其外交官的嫌疑人为库尔德人,而且,土耳其的报复已经开始。
7月17日,土耳其驻埃尔比勒自治区的副领事与友人外出在一家餐馆用餐时被两个蒙面人枪击身亡,枪击者一人逃逸时被击中身亡,一人仍在逃。
7月18日,伊拉克国家通讯社公布了嫌犯的照片,嫌犯为库尔德人,名字叫:马兹鲁姆·萨(MazloumDha),1992年出身于土耳其的迪亚巴克尔,目前该人在逃。
7月19日,土耳其的报复已经开始,土耳其国防部称,土耳其出动了大批军机和无人机对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进行了空袭,炸毁了许多军事掩体和武装设施。土耳其称,空袭只针对军事目标,尽量避免伤害平民。需要注意的是土耳其这次空袭,是在伊拉克爆光嫌犯身份前就准备好的。
库尔德工人党是土耳其政府的心头大患。其武装斗争,要求独立建国的主张一直受到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边境的库尔德斯坦民众的支持。近年来,虽然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国内受到了打击。但在四个国家的边境地区已渐成气候,特别是在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自治区。据认为:土耳其国内出逃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就躲在这一地区。土耳其与美英法把库尔德工人党宣布为恐布组织,但,并未得到联合国认可。
这一枪击事件的出现,发生的时间比较敏感。正值土耳其与美国就S400的购进发生碰撞,美国声言要对土耳其的惩罚,土美关系非常吊诡。有人怀疑这是美国人暗中指使的,因为在库尔德人问题上,美土截然不同,美国是要扶植库尔德人的,不排除美国借库尔德人的手给土耳其一个警告。但,也有一种倾向认为:这是土耳其7月13日发出要严厉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后,库尔德工人党对土耳其的反抗。双方的斗争,势如水火,不能相容,几年来,已有4万人为此丧身。
土耳其会怎样报复?可以说土耳其绝对会趁这个机会加大对库尔德人的打击力度。土耳其在沒搞清楚是谁搞的枪击事件之前,就开始了对库尔德人进行空袭,说明了土耳其无论有没有这件事,打击库尔德人都是它计划中的部分。叙利亚内乱以来,土耳其趁机以“橄榄枝和平行动”为机会,入侵了叙利亚,至今呆在那里不走。这成了土耳其与美国对抗的一个场所。埃尔多安还多次喊话伊拉克政府,让伊拉克政府约束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但,伊拉克政府显然没有能力约束有美国人支持的库尔德人自治区。土耳其多次声称要进入伊拉克自己解决,但,都没成行。如今,土耳其已经清楚是隐身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所为,不排除土耳其入境来解决这个问题。届时,美土矛盾将进一步升级。
既然枪杀土耳其驻伊拉克外交官的嫌疑人是库尔德人,而且库尔德人试图独立建国一直是土耳其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因此土耳其接下来一定会针对库尔德人采取一些行动。其中可预期会采取的行动有:1、土耳其在本国东南部地区加大清剿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及其支持者的行动。2、土耳其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施加压力,敦促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在其行政管辖范围内采取行动抓捕潜入伊拉克的库尔德工人党人员,并逮捕他们的支持者及同情者。3、土耳其重兵进击叙利亚,加大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打击力度,避免叙利亚库尔德地区成为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根据地。4、为了加大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力度,土耳其不排除与伊朗展开合作,毕竟伊朗也是不希望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
对于土耳其来说,不管此次针对土耳其外交人员的枪杀行动是否就是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所为,都应该设法调查清楚枪杀事件的真凶,给被害者家属一个交代。毕竟枪杀一国外交官这事儿性质太恶劣了,不斩断伸向外交人员的黑手,那么国家的威严何在?虽然由于事发地不在土耳其本土,土耳其不便直接展开调查,但完全可以通过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当局施加压力敦促他们加紧调查和缉捕凶手,土耳其可以向埃尔比勒派遣工作组进行督促工作。
由于以埃尔比勒为中心的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土耳其的支持,只要土耳其向其施加足够的压力,库尔德自治区当局不可能不认真调查枪杀事件的。毕竟库尔德自治区当局也不希望枪杀事件影响外来投资者对库尔德自治区的信心,给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基于上述考虑,库尔德自治区当局应该会积极对刺杀事件进行调查并给土耳其一个交代,同时会千方百计防范新的枪杀事件发生的。
如果调查发现是某些非库尔德人组织指使库尔德人枪杀了土耳其外交官,那么土耳其肯定会采取铁血手段打击这些组织,甚至可能会联合国际刑警组织采取共同打击行动。不过个人认为打击幕后真凶所属的组织可以,但就是不要滥杀无辜,否则就与枪杀土耳其外交官的凶手没有本质区别了。
土耳其驻埃尔比勒领事馆副领事在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地区首府埃尔比勒被杀,并且已经调查清楚杀害土耳其外交官的就是库尔德人。对于此事,土耳其已经发动了军事行动,据报道称7月18日土耳其出动空军大规模空袭了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地区,并称给库尔德工人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亦有分析认为,是有人在假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政府之手来挑起土耳其和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以及伊拉克中央政府之间的战火,无论是不是有人栽赃给埃尔比勒当局(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首府),土耳其应当说乐见其成的,正所谓不兴无名之师,土耳其想要彻底消灭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之心久也,只是因为美国一直大力扶持库尔德人,并且一直警告土耳其不要越境攻击库尔德人,这让土耳其如鲠在喉。
此次事件很有可能成为土耳其与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燃起战火的导火索,如果埃尔比勒当局不能迅速查明真凶给土耳其一个交代,土耳其就会马上兴师问罪,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土耳其多次越境打击伊拉克工人党主导的库尔德人自治区,尤其在萨达姆被美国推翻后,这一地区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拥有独立的军事、司法、行政机构,并且大有和叙利亚、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连为一体的趋势,此番土耳其的报复很可能会如疾风骤雨一般来临。
这次外交官被枪杀事件只会让土耳其政府与库尔德独立运动组织之间的对抗越来越严重。我认为土耳其政府针对这样的暗杀行动,其报复手段非常之多,诸如加强与伊拉克政府之间的合作,支持伊政府对在伊库尔德人政治活动的限制,抑或者直接武力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独立武装部队,并加强对境内库尔德独立运动的管控。
其实暗杀也只能表达一下库尔德人对土耳其政府此前打击库尔德独立运动的不满,对其争取民族事实独立并没有任何作用。希望以暗杀行动来威胁土政府,进而迫使其进行政策性调整根本不现实,土耳其作为一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强国又岂能如此轻易地低头,在再加上政治强人埃尔多安又一贯以强硬手段执政,最终的结果只能让土耳其的报复手段在现有基础上变得更加严厉。
这次事件也是长久以来土耳其政府与库尔德人矛盾的具体体现。如今大约3000万库尔德人广泛聚居于叙利亚、伊拉克和土耳其等国,他们依旧暴露着游牧为生的习惯,而且同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一样,库尔德人也一直在争取独立建国。然而中东国家对库尔德人独立诉求几乎是一致反对,其中以土耳其政府的态度最为强硬。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由于ISIS的崛起,美国曾有意扶持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力量,并为其输送了大批军事物资和资金,希望利用库尔德武装来打击ISIS恐怖分子。然而随着叙利亚国内战事逐渐趋于缓和,极端组织势力收缩,这些库尔德武装便与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走到了一起,成为推动库尔德独立的重要力量。这一系列的举动显然碰触到了土耳其的底线,于是在2018年1月,土政府就多次派遣军队越过土叙边境,对叙利亚北部阿夫林地区的库尔德人发动军事打击,希望以此消灭“分裂势力”。在实力上,组织松散的库尔德武装显然无法与土正规军相提并论,因此库武装节节败退。
事实上,早在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也曾开展独立公投,并以92%的支持率通过了独立决议。然而伊拉克国会很快就以公投违反伊拉克宪法为由否决了这份独立决议,并对库尔德自治区进行了空中封锁,公投行动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此次库尔德人刺杀土政府驻伊拉克大使的行为会让本就对库尔德独立运动反感的土伊政府加强合作,作为他们共同的敌人,伊拉克政府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土耳其军队对库区进行打击,毕竟伊拉克政府也早就有整治库尔德自治区的想法。总而言之,我认为土耳其的报复行动应该会采取空袭的方式,对库尔德自治区武装进行军事打击。
中国留学生江玥在美遭枪杀,检方被曝与嫌犯达成“减刑交易”,你怎么看?
江玥被枪杀,嫌犯被判终生监禁。而今事隔仅仅两年,枪杀江玥嫌犯却与检方达成“减刑交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赤裸裸的交易又叫江玥家人如何能接受,可是异国他乡,这种交易签名请愿能起到多大作用,谁心里也没有底。
事隔两年,就发生了这种意想不到的变化,那么以后呢?还会怎么样?难道一条生命如此不公平的被草草了事?凶手却要逍遥法外?
这种人尽皆知的交易,当被权钱左右,势必被冠名不公之结局。
嫌犯与检方未通过江玥家属私自在今年5月就达成所谓的认罪减刑协议,如果不是媒体曝光,一家人还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这种可耻的行为不仅仅伤害了江玥家人,更是对人命的轻视,也是对制度的践踏。
一种减刑交易,嫌犯从终身监禁变成了20至25年监禁,这才离江玥被害过去两年而已,就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这20至25年监禁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说服力,只成了一组数字,毫无用处的数字。
江玥家人来到美国,网上招募签名请愿,希望这种不公之事能得到公平审判,还死者一个公道,还大众一个公平。
美国法制我不是很懂,但是同作为留学生,我倒是有几句想说的。
留学生其实一直过的并不好,尤其是英语国家,我还好一些,我在意大利,对于外来人口包容性比较强
不行这个话题我继续不下去,抱歉,感谢题主邀请答题。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检方与嫌疑人达成“诉辩交易”是非常常见的,所谓的诉辩交易其实和我国的“坦白从宽”制度非常类似,即检方与嫌疑人达成约定,如果嫌疑人认罪悔罪可以向法庭建议从轻处罚他。
与中国的坦白从宽制度不同的是,美国的诉辩交易是检方与嫌疑人经过多次谈判反复斡旋的结果,为了使嫌疑人能够乖乖认罪,检方往往不得不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另外,美国的法庭法官在量刑的时候,是受到检方量刑建议的严格束缚的,也充分尊重他们双方达成的诉辩交易。
为什么检方会选择和嫌疑人达成诉辩交易呢?原因在于某些案件检方根本就没有充分证据,如果嫌疑人不乖乖认罪,检方很有可能无法定罪。也就是说,诉辩交易是检方对于证据不足案件的一种妥协!
电影《守法公民》就描写了控辩双方的诉辩交易,一个男人的妻儿被两个歹徒先奸后杀,检方没有充分证据给两个嫌疑人定罪,于是就和歹徒A达成交易,让他对他和歹徒B的罪行供认不讳,然后对他只判处短短几年的有期徒刑。歹徒A同意交易,最后歹徒B被判处死刑,而歹徒A可以说是逍遥法外。
那么如今的江玥案,媒体爆出检方与嫌疑人已经达成了诉辩交易,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意味着两件事,一是检方很可能没有充分证据,而是嫌疑人会被判处轻刑。但是,江玥家属为了反对诉辩交易发动人群情愿的行为,完全是不了解美国司法的结果。一旦他们阻止了诉辩交易,那么很有可能检方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嫌犯有罪,很有可能嫌犯会被无罪释放。
正如电影《守法公民》里,检察官向男子解释为什么会和杀人犯做交易:“我为什么会和杀人犯做交易?因为根本就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他们杀了你的妻儿,如果我不做交易,两个歹徒都会被无罪释放,而你能接受那个结果吗?”
当然,江玥家属可能会不理智地说,不达成交易也可以继续侦查犯罪证据啊?我想说的是,并非所有案件都能被完美告破的,虽然残忍但却是真相。
对于这个案件,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弄清楚美国的‘’减刑交易‘’到底是否合法?是否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操作?
什么是减刑交易?
减刑交易也叫作辩诉交易,是美国的一项司法制度。它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作为控诉方的检察官和代表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进行协商,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者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来换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进而双方达成均可接受的协议。
通俗的说,辩诉交易就是在检察官与被告人之间进行的一种“认罪讨价还价”行为。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通过这样一种制度,检察官、法官可以用最少的司法资源处理更多的刑事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同时罪犯也得到了较之原罪行减轻了一定程度的刑事制裁,从而对双方都有利,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辩诉交易这种制度在美国确实是存在的,而且也是被美国的司法系统所认可的。
为什么要采用辩诉交易?
通过辩诉交易的相关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检察官之所以愿意与被告达成这样的一种协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提高破案率,让犯罪嫌疑人尽快乖乖认罪,而了解此案。提高结案率和破案率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都想追求的。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控方有可能没有掌握到犯罪嫌疑人充分的犯罪证据,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所以,如果现在跟犯罪嫌疑人达成这样的一个交易,那么就可以使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当然主动认罪的条件就是要降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否则人家也不会乖乖配合。
说到这儿也许你会说,既然控方没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那么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要认罪?就算降低刑罚,对于一个无罪的人谁也不愿意去认罪的,哪怕只判刑一天。
我们说这里所说的,没有充分的证据来给犯罪嫌疑人定罪,指的是给他定罪的证据不够充分,但并不代表犯罪嫌疑人就真的没有犯过罪。他是否杀过人,其实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只不过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当控方没有掌握到他杀人证据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从法律层面给他进行定罪的。所以在进行诉辩交易的时候,控方和犯罪嫌疑人也需要进行长期并且有技巧的翰旋,并不是马上就能够达成这样的协议的!至少要让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认可自己确实犯罪,而且如果不同意控方的条件,有可能会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只有让犯罪嫌疑人内心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才有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否则如果犯罪嫌疑人发现控方根本就没有证据来指控自己,那你就算给他开出再好的条件,他也不会认罪的,对吗?
所以回到本案,对于江玥的家属,他们的心情我们是非常理解的,他们的遭遇,同样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也是非常的气愤和同情的。但是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们又不得不要理性的说,江玥案的家属现在想通过发动人群情愿的行为,来影响本案的最终结果,在美国应当是不太可行的。
因为毕竟美国的司法系统跟我们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法制环境和公民对于舆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江玥的家属通过发动人群请愿的方式阻止了诉辩交易,那么如果检方真的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嫌犯有罪,最后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嫌犯会被无罪释放。我想这样的结果更会让江玥的家庭无法接受。
例如之前的辛普森案件,当时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上帝都看见他杀人了,但是法律却没有看见!对于受害人来说,这一点可能是非常不公平,或者是无法接受的。但是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得不说美国的司法系统,特别是在程序方面是相当严格的!
现在很多父母都愿意把孩子送去美国进行留学,总觉得外国比自己的国家好,但是却不知道美国的司法系统跟我们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真的在国外出了事,还是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制环境,用理性的方法去解决,寻求当地的华人律师来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千万不要擅自行动,否则真的有可能弄巧成拙,衷心的祝愿我们的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够平安!
在美国刑事案件中,“辩诉交易”(PleaBargaining)大量存在,在辩诉交易中,被告人可以通过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或者在其他案件中作为“污点证人”的身份指控犯罪,从而获得检方对自己减轻指控,这种承诺包括撤销指控、变更起诉罪名、降低最高量刑、允许假释、降低假释的条件或年限、承诺给予缓刑等。
案件主要时间轴:
2016年1月16日,亚利桑那州在逮捕杀害江玥的嫌犯霍莉·戴维斯(Holly Davis)后,称其涉嫌多项犯罪行为,包括:一级蓄意谋杀罪、持有致命武器严重伤人罪、非法持有致命武器并违规使用等;
同时,亚利桑那州地检署以包含上述罪名在内的共14项罪名,对霍莉·戴维斯提出指控。
2018年2月,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在没有告知受害人家属的前提下,与被告戴维斯达成了二级谋杀罪的认罪协议。据此,被告将只会被判决10至25年的有期徒刑;
2018年4月3日,亚利桑那州马里科帕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确认,戴维斯认罪,承认犯下二级杀人罪。法官将于4月30日宣判,届时法官将宣布量刑;
2018年4月30日法院开庭后又将审判日期推迟到了6月15日;
由此,原本应当以一级谋杀罪等罪名出庭受审的被告人,可能面临最高63年的刑期,而经此转折后,被告人霍莉·戴维斯可能面临的最高刑期,将降至25年。
显然这对于关注江玥一案,以及江玥的家属是一项沉重的打击。
案情回顾:
2016年1月16日下午,江玥驾车和男友返家途中,在繁忙的百老汇路和麦克林托克路口等待红灯时,被32岁的美国女子霍莉·戴维斯驾车撞上。令人意外的是,戴维斯下车走到江玥所在车的司机一侧,从车窗向后者开了数抢。
江玥的车失控又撞上另一辆汽车,造成包括一名孕妇和3名儿童在内的5人受伤。而江玥最终因伤势过重在开往医院的救护车上抢救无效身亡。
未告知被害人家属的认罪协议:
按照美国刑事司法程序,控方在与被告人签署认罪协议,达成辩诉交易前,应当听取被害人一方的意见,但在江玥案中,亚利桑那州控方检察官称因没有被害人家属的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到家属,因而未能征得家属的意见。
然而这样的说法与家属出具的与地检署副检察官Stephanie Low的电子往来邮件相矛盾,而这也令控方所谓联系不到被害人家属这一说法无法成立。
事实的真相是,被害人江玥的家属始终与副检察官Stephanie Low通过电子邮件在沟通案情和意见,然而之后控方便单方中断了与家属的联系,之后便出现了上述联系不到的托辞。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亚利桑那州地检署不惜引起社会舆论,也要单方面与被告人达成认罪协议呢?
因顾虑种族歧视问题,而放宽对被告人的指控
当江玥的家人到达美国后,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向死者家属解释,主要是担心此案在一个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的地区审理,选出的陪审员可能会有种族偏见而无法定罪。
这个理由听上去不仅是荒谬,甚至可以说是荒诞,就像一个剑客在面对对手时,看到对手“有可能”持有更好的兵器,于是举手投降。
未上战场而先落败。
这种方式听上去似乎是很有失颜面的事情,而且主办检察官也绝不可能愚蠢至极,那么为什么检察官明知道如此,也还要坚持达成辩诉交易呢?
一则,辩诉交易大量充斥在美国的刑事案件中,有资料现实,刑事案件中最终以辩诉交易形式结案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97%,在这样的数字下,美国的检察官将辩诉交易作为常态使用,并不会引起丝毫的愧疚和内心的谴责,并且针对美国司法环境而言,大量的辩诉交易,所带来的是节约了大量的美国司法资源。
而最重要的,检察官如果败诉,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很可能会是致命的。
在美国,很多政客,下至各市的市长、州议员,上至参众议院议员及总统,很多都是律师或检察官出身,司法工作中的经历就是律师、检察官迈入政界的重要筹码。
而如果检察官在刑事案件中,所指控的犯罪罪名被法官或陪审团否决,造成自己败诉结果,那么这样的黑点会严重影响政治资源的取得,当此类污点被对手获得并使用后,对自己政治仕途的影响很可能会是致命的。
由此,检察官即便在明知会造成舆论和不公的时候,也会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且更稳妥的方式来解决案件——在法律案件中,舆论争议很正常,但败诉则不容接受。
在这样一种利益考量之下,检察官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被告人的指控,从而试图获得法庭的支持,达到案件“妥善”解决的结果,要远比冒险试图说服陪审团,认定被告人一级谋杀等罪名成立的结果要更有利。
不过事情发展至此,并非最终的结果,目前亚利桑那州未经与当事人家属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与被告人打成辩诉交易,这在以程序法至上的美国而言,显然也是一个硬伤。
事件发生后,不论是江玥的家属,还是当地华人团体,甚至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官员,也表示对此案持续关注,并未江玥的家属提供必要的协助。
目前江玥家人已在网上发起联署,也得到亚利桑那州华人团体的支持,三天就已收集到近5000个签名。中领馆在收到陈情信后也表示,会转交致信该州检察长。
虽然地检署的检察官单方面作出了辩诉交易和认罪协议,但最终这份协议是否得到法庭的认可,还要取决于6月15日开庭时法官的态度。
希望最终在6月15日的庭审中,法官能够撤销控方提出的认罪协议和辩诉交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射杀中国人嫌犯落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射杀中国人嫌犯落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