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首相已决定辞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首相已决定辞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去首相一职?
我们认为对于安倍辞职事件,可以用两个短语来形容:心灰意冷,激流勇退。
结合对之前一些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以为安倍决定辞去首相一职,主要是基于以下4个原因:
其一,虽然几经周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精心部署和安排,但2020京东奥运会还是被延期举办。这让安倍顿感身心疲惫:本来想借这次奥运会再给日本带来一次中兴,可惜天不随愿,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安倍处心积虑的努力全都白费。我们认为这种失败感和挫折感,对安倍的身心打击极大。
其二,从现在日本疫情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年初为了确保东京奥运会能够如期举行,日本政府刻意隐瞒了疫情的严重性。最突出的表现在是日本政府故意隐瞒“钻石公主“邮轮输入疫情的影响,原本是一个很严重的疫情扩散事件,却被日本政府轻描淡写般的掩盖下去。但在确认奥运会延期举办后,日本政府认为再人为掩盖疫情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于是我们看到,从7月份起,日本新增确诊人数开始急剧增加,从最开始长期徘徊在累计只有几百病例的超低水平,到现在已经累计接近10万人。
现在,如何尽快控制住疫情发展,已经成为日本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而常年受大肠炎困扰的安倍,已经没有精力也没有意愿与新冠疫情继续做斗争了。
其三,为了尽早收回北方四岛,安倍不顾首相身份,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大献殷勤。当知道普京很喜欢名犬后,安倍就以各种借口,利用各种方式,向普京赠送多条秋田犬,甚至不惜陪着笑脸,与普京一起投喂狗粮。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实曾有一段时间,普京大发慈悲地放出风声,说自己要落实前领导人叶利钦的承诺,至少先归还两座岛屿。但日本方面并不认可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机会将稍纵即逝。而是错误地认为俄罗斯对日本有所求,需要日本在俄罗斯经济上及远东开发等议题上提供帮助。于是安倍等日本政府高层,蛮横地要求普京必须一次性归还全部四座岛屿,这不仅激起俄罗斯人的强烈愤慨,还让普京感到很没面子。于是再次将归还北方四岛问题搁置起来。
而在俄罗斯疫情最不明朗的时候,普京依然坚持对俄罗斯宪法修宪进行公投,并最终获得高票通过。当时,很多人关注的是修宪后,普京将能通过合法手段,延长总统任期的问题,但很少关注还有一条修宪条款,就是明令禁止俄罗斯联邦政府出卖或割让俄罗斯领土。这等于是以法律的形式,彻底关闭归还北方四岛的大门。这对于安倍而言,无异于晴空霹雳。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未来也不再有可能,把收回北方四岛的好消息,告祭给先人们了。
所以,安倍开始意识到:北方四岛不再可能被和平收回,首相再坚持做下去已失去意义了。
其四,特朗普上台以来,表面上很重视美日关系,但实质上更看重的却是经济利益。此外,特朗普还以握手杀和不让踩红地毯等方式,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羞辱安倍。这让安倍开始深切怀疑日美盟友关系的真实性、必要性、可靠性和互利性是否存在。而特朗普在应对疫情和总统竞选方面,不断做出拙劣表演,让安倍开始感到羞于与特朗普共舞了。
而特朗普一再坚持召开G7首脑线下会议,在遭到法德领导人以美国疫情严重为由,联合抵制赴会后,特朗普竟然两次更改会议日期,摆出一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架势。这在安倍看来,特朗普的做法不仅滑稽,而且无礼。安倍意识到,只要自己还继续担任首相,首脑会谈就还得参加。如何让自己不必再遭受尴尬呢?只有辞去首相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综上四点,我们确实感受到安倍已经身心疲惫。如继续拖着患病的身躯,待在首相位子上,确实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安倍开始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借口,以负责任的方式,把日本首相的职位传递下去。
未来如果能够把安倍政治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下去,当然是最好。但如果大肠疾病突然恶化,不允许安倍有充足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接班人,那么也只好把选择权交给自民党的派系大佬们。未来无论选谁,安倍都会接受,或者是不得不接受。
不过,即使未来真的出现这一令人伤感的结局,安倍依然可以凭借一条记录安慰自己:2020年8月24日,是安倍连续2799天在首相岗位上工作的纪念日,平了日本历史上首相连续任职最长记录。而只要自己还没有移交首相职权,就会不断有新纪录产生,而新记录的拥有者就是安倍。
安培晋三的辞职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最大的声音应该是惋惜。
安倍晋三在执政期间创造了多个“日本第一"。执政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日本政局稳定最长的时期;日本经济发展的“安倍时代";日本“最勤奋"的首相;等等。
在安培执政的时期,美日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无论是奥巴马时代还是特朗普时代,安倍晋三对美国的忠诚一如既往。正是在安培执政时期,美国解除了对日本的军事松绑,日本军力得到大的飞跃。
安培为了收回北方四岛,在任期间屈尊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回归"会谈了25次之多。
安培也创下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47天连续工作的记录,日本人说,首相的忘我精神,拖垮了他的身体。
在国际关系中,安培晋三既害怕日本脱离美国的保护,又时刻想挣脱美国的枷锁。与美国的关系既合作又保持距离。如对待伊朗问题上,日本的态度与美国始终搞不到一起:不参加“海湾联盟",自组舰队;不完全赞同对伊朗的“极限制裁";反对美国的“次级制裁"和增加钢铝税做法,等等。
无论怎样,历史地评价安倍晋三的功过,安倍晋三都是以成绩为主的政治人物。安倍晋三的辞职,使日本国政府失去了一个勤奋的领袖,美国的亚太战略需要日本的密切配合,安倍辞职,也会使特朗普为难一阵子。
安倍晋三今天突然辞职,原因的身染重疾,应该说,安倍的辞职完全是因为健康原因,没有任何政治原因,而谁将继任日本首相无疑就成为日本上下。乃至国际社会所关注的头号新闻,至于说安倍晋三本人,更是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安倍在任创下日本首相最长任期2799天(为何不到2800天),超过其外叔祖父佐藤荣作的连续任职时间,原本指望安倍继续打破记录的时候,安倍却辞职了,可见,安倍的病情很重。安倍家族也创下了另外一个政治记录,一门三相(岸信介,佐藤荣作好和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现年66岁。日本内阁第98代总理大臣(首相)、自由民主党总裁,是日本第1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是战后最年轻且任期最长的首相。在当地时间28日下午5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辞去首相一职。历时近3000天的安倍时代正式结束。日本执政党将举行总裁选举大会,推荐新总裁并就人新首相。
安倍晋三八年任期最大政绩就是“安倍经济学”,但问题是“安倍经济学”效果并不显著,日本由于人口的进一步萎缩,导致日本经济在不断地萎缩之中,日本的经济烂摊子很难恢复。安倍辞职一公布,日本股市全面下挫。如果说,日本经济对中国影响不大的话,而安倍与美国密切关系,对华强硬措施使得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很冷淡,应该说,在安倍八年的任期之内。中日关系很一般。安倍对华并不友好。2018年10月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安倍第二任期内对中国唯一一次正式访问。而如今安倍撒手不干。未来的中日关系很难说会走到哪一步。
谁将是安倍的接班人,个人认为那个歪嘴的财政大臣麻生太郎将是热门人选,这个79岁大嘴前首相,如果真的出任自民党总裁并担任首相。也将和安倍一样,第二次成为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立场偏激。典型的亲美派。但麻生唯一短板就是年纪太大,毕竟已经80岁了。日本还没有这么大岁数的首相,别忘了,刚刚辞职的安倍晋三才66岁。但有一点可以确的是,下一任日本首相倒向向美国已经是必然结局了。新首相是否能长期执政谁也无法确定,但新首相至少会度过度到明年选举。而现在恰恰是中美建交以来最紧张的一年,日本又将面临大概站队问题。中日韩自贸区到现在都无法完成,现在更是遥遥无期。
中美两国国际纷争,世界风云再起,冲突愈发激烈,安倍大概也是一时急火攻心之下病倒了,确实耐人寻味。中美之间选班站队无疑是日本最大的政治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在冷战之后,日本最有能力的首相,就是安倍晋三了, 而整个战后安倍晋三绝对可以排在前五位。安倍本人对中日关系还是总体积极的,做了不少工作,但有些是事情不是他说的算,在美国的阴影下安倍也很难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总体而言,安倍对中国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安倍之后,日本首相应该进入频繁换相时代。然后在其中再出现一个“枭雄”。但对于中日关系不是一个好兆头。
在继任日本首相人选中,石破茂,河野太郎, 岸田文雄,菅义伟,麻生太郎都是继任人选,在这里面,除了石破茂属于亲中派之外,其他人都属于对华强硬派政客。中日未来的走向值得关切,但这里真诚地希望安倍晋三早日康复。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安倍晋三是日本“中兴之君”,日本的“中兴之臣”,日本的历史不会将他的功绩遗忘。在“广岛协议”之后,日本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泡沫破灭,经济后退,但是自从安倍晋三上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复苏崛起的日本,安倍晋三这位“油腻大叔”可谓功不可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安倍晋三。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正式辞去首相一职,辞职的原因对外宣称是由于身体不适,主动提出离职。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坚挺,源自于他能屈能伸政治格局。但是他的忽然离职,可能是日本转向的一个重要信号。
日本作为一个地缘强国,虽然经济位列世界前茅,但是依旧无法真正挑战其他世界强国,安倍在任时,几乎是周旋于中美俄三大强国之间,基本的原则就是,谁都不开罪。因为历史的关系,我们对于安倍晋三不怎么感冒之外。但是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融洽。这和安倍晋三的策略有一定的关系。
其任职期间,只要美国和俄罗斯出点啥事,这位大佬,基本上第一时间送去温暖,真可谓是暖男一枚。记得特朗普这匹黑马意外出局时,安倍晋三第一时间就赶去拜见,而且有空就跑去美国和特朗普来场打高尔夫比赛。对于普京也而同样如此,总之,在这几个大国之间,总是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所以我们在网上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个面带微笑、弯着腰、伸出手与人握手的图片。
但是,如此的姿态并不代表安倍晋三懦弱,在面对涉及日本切身利益的时候,安倍晋三却毫不含糊,能争取的绝对争取,而争取不了的,就打一套太极应付了事。在2017年的时候,就传出日本就美国在日本秋田和山口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的事情进行协商。面对美国的强势和无赖的特朗普,安倍晋三愣是将这件事拖到了今年,而且还给取消掉了,没有走上韩国的老路。因为这就是在中美之间的角逐,安倍愣是在不彻底得罪美国的前提下,避免和中国的矛盾,这便是他的能力和智慧。
周旋于各个强国之间,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持现有的关系,维护本国的利益,这便是他的厉害之处。一个卑躬屈膝的“油腻大叔”,不光受到了日本国内的欢迎,在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时,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看似“中庸”,但却光彩照人。如此的人才,以辞职的形式退出,这算是日本的损失。但这大概率是日本内部失衡的前兆,日本即将迎来历史性时刻。
8月中旬时,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日本希望能够加入“五眼联盟”,并为此表示,日本希望与英国和美国在情报领域加强合作,让日本成为“五眼联盟”之外的另一只眼睛。日本在中美之间,选择了明确的站队倾向。安倍晋三的离职,可能不是身体原因,更大的可能就是在于此。日本的内部平衡失调,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理想”,日本做出了选择,安倍晋三也做出了选择,在美国大选前提前退出。
美国对于中国的扼制无所不在,日本就是美国遏制和围堵中国一个非常好的新盟友,对于美国来讲,中国的反击和态势非常的强硬,对美国来讲是一种压力,所以美国也是感到时间的紧迫。安倍晋三在的时候,太极打的非常好,往往是口号的喊得漂亮,态度也最真诚,面对一个“老实巴交”的油腻大叔,发脾气都找不到欲望。事情往往答应的爽快,而落地实施时就是状况百出,最终就是一拖再拖。所以这不符合美国的需求,美国需要冲锋队友而不是“墙头草”。
而此次安倍晋三的辞职,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这种“中庸”的法则,受到外部的影响,没有办法再像以往那样,靠一个“拖”字吃遍天下。在美国急迫回归亚太的情势下,日本内部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便是安倍晋三的忽辞职。
日本可能会出现历史性的变局,那个“油腻大叔”不见了鄂,那个“墙头草”的滑头不再有生存环境。日本倒向美国将成为未来大概率的事件,毕竟无论如何选择,美国都是现阶段日本最佳的选择。而且面对美国的霸权,日本好像也没得选择。
安倍晋三虽然看似“中庸”,但是对日本稳定及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周旋于各强国之间,但是又保持自己的主见。伴随着他的离职,日本到来的将是:要么左、要么右;迫使日本在路口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这是一个“赌博”,一场世纪豪赌,可能是经济,也可能是国运,只是不知日本最终下的赌注是什么,真的看清牌局了吗?
而作为中国,可能将面临的是更大的压力,安倍晋三的退出,为未来时局徒增无穷变数,本来在中美之间就处于弱势,如果日美全方位联合,接下来的将是一场非常艰难战役,损失异常惨重将是必然的结果,但又没得选择,退缩将面临的是万丈悬崖。没得选择、没得逃避,唯有鼓起勇气,奋力一战!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同时也希望不要出现我所说的极端情况。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根据日本NHK新闻刚刚消息称,安倍晋三计划辞职。
印象中安倍晋三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辞职了,不过前几次并没有成功,从这也能反映出日本民众对安倍晋三工作的认可。在他之前,日本曾经频繁的更换首相。什么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福田康夫、菅直人、野田佳彦之流,能在日本首相的位置上待上一年已经算不错的了。在那段时期里,日本首相几乎成为了一个笑话的代名词,直到2012年时,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才终结了这个笑话。
安倍晋三曾经在2006年时当选过首相,当时他是日本二战后最年轻的首相。但仅一年时间就提出了辞职,直到2012年重新出山,执政至今。和前几次一样,安倍晋三这次辞职的理由还是健康问题,不过这次看起来他的身体似乎真的出现了状况。日本媒体曾经报道,7月时他曾经出现过“吐血”的情况,本月17日他在一家医院检查身体长达7个小时之久,24日拿到了检查报告并接受更多检查。
日本对安倍晋三的执政总体上是满意的,实话实说,本人对日本首相一直印象不好,几乎每届都骂,但我并没有骂过安倍。在安倍晋三执政的这些年里,他非常聪明的找到了在中美俄之间的平衡点,行事很少有三方都得罪的时候。提一点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些年来,媒体上几乎没有看到过中日之间的负面报道,韩国的文在寅目前学习的就是安倍这手。日韩虽然和中国是近邻,但他们不找麻烦就是对中国最好的情况,毕竟他们不是我们的主要对手。
安倍这次的辞职,如果从政治方面来猜测的话,个人认为也许和中导条约有关。中导条约是美、苏在1988年签订的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去年8月时,特朗普宣布退出了中导条约,实际上就是单方面宣布该条约失效。本月14日,美国总统军控问题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亚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称,美国正在研发中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正是日本等盟友未来所期望且必要的防卫能力”,日本将成为考虑部署的地点。
毫无疑问,这会比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影响更大,相当于是将导弹布置到了中俄的眼皮子底下。外媒认为,美国应该是在一年前退出中导条约时就已经做好了这个计划。因此,美国此举如果投入实施阶段,将会遭到中俄的猛烈反对,而日本则会成为夹在三个大国之间的夹心饼干。安倍晋三在这时提出辞职,如果不是身体原因的话,那么很可能是面对难以处理的形势作出的无奈之举,也有可能会是受到了美国方面的胁迫,被动提出辞职。
如果真是这样,新上任的日本首相必然会是亲美派。
安倍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对政坛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真如安倍所言,身体旧疾复发难以应付国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安倍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况且重疾缠身,为了国家的正常运转,辞职也是为国家的未来考虑。
安倍是日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在日本享有高度的信誉,不管是谁接替安倍的职务,都会向安倍请教或征求他的建议,日本对内、对外政策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大变化。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为溃疡性大肠炎辞职,谁会是下任日本首相?
安倍辞职之后,谁是安倍的接班人,成为日本政坛关注的焦点。目前,安倍的接班人有5名热门人选,分别是:1,前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2,被安倍寄予厚望的政调会会长岸田文雄;3,一直支持安倍政权的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4,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5,国防大臣河野太郎。
5人中,安倍最中意的是菅义伟和岸田文雄,可以完全贯彻安倍的执政路线和方针政策;最不中意的是石破茂,因为石破茂一直与安倍作对,执政思路与安倍完全不同;如果麻生太郎和河野太郎接位,安倍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在这5人中,麻生太郎79岁,菅义伟72岁,虽然年纪有点大,但当当过渡首相还是可以的——干满安倍这个任期,到2021年9月结束任期;63岁的石破茂和岸田文雄年龄最合适,也最有可能这次当选首相,不出意外,首相将在这两人中产生;56岁的河野太郎可能性最小,就连麻生太郎都曾说过“河野还早”。
据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计划在9月17日选出新首相。到底谁是“后安倍时代”的第一位首相,过不了多久就会见分晓,大家不妨耐心等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首相已决定辞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首相已决定辞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