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埃塞俄比亚空难如此惨烈,无一人生还,难道现在飞机出事真的就束手无策吗?
谢谢邀请。也不完全是束手无策,这个要视情况而定的。
如果飞机在起飞线上发生事故,那就要按紧急迫降的措施来处置,乘员要快速把身上尖利的物品快速取下来,比如皮带、手表、眼睛、丝袜等等,还要听从乘务员的广播,配合好乘务员的处置措施,乘员之间也要相互配合,不要惊慌(一架飞机200多人,很难人人做到不慌张的),这样还能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飞机在万米高空发生事故,唯一的答案就是机毁人亡,比如问题中提到的可以安装大型降落伞,现在科技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民航飞机本身就重,这需要多少降落伞才能支撑起来啊,飞机起飞降落都有重量控制,降落伞安放位置,这些都是如今科技难以适应的。况且,这个大飞机空投下来,需要多大的地面附和力。大家应该看过空投坦克吧!很多国家都不敢让人坐在坦克里面空投,技术没有掌握好,防护技术没有到位,一样受不住来自空中与地面的冲击力。
飞机座椅下安装降落伞这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战斗机飞行员座位底下都安装有降落伞,这些降落伞都是靠小型火箭发动机启动而弹射出去的,而且战斗机飞行员还带有抗压的头盔,穿了抗压的衣服,这样弹射出去的飞行员,脊椎可能都会有损伤。大家想想,在万米高空,乘坐民航的都是普通人,即使有降落伞,在上下强大气流的压缩冲击中,普通人是万万受不住的。所以说,一旦发生空难,就是最惨重的。
感谢邀请,首先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次空难无一人员生还让人惋惜,飞机空难就是九死一生,甚至就是无一生还,在或者就是连残骸也找不到(就像mH370)一样了,让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束手无策,虽然人类在科技在不断有进步但是我们面对灾难时还是那么渺小,但是我们也要不断进步有一句话就是人定胜天,就像楼主说的那样在座位上放上弹射器和降落伞就像战斗机上的一样,有危险能在第一时间把人类弹射出去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必须要乘客带上头盔或者穿指定的衣服,如果是夏天都穿的少也不行啊,你想想在万米高空下来人类没点防护行吗,但是话有说回来了乘客上飞机会穿戴这些吗?也不现实啊,如果可以的话把每个座位在弹射前能够马上自动封闭就像一个鸡蛋壳一样里面有一定的氧气弹射出去在打开降落伞也不错,但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飞机怎么弹射出去飞机,这个当然是人类科技者的研究了,当然我们只是奢想一下,也许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该还有更好更安全的办法
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技术缺陷造成的。未来人工智能也一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得一个一个的解决。就像我们制造c919大飞机一样,不断的实验,不断的飞行找出不合理,不符合飞行的问题,一次次修正最终走向全面成熟。这一次波音的问题就是过渡依赖机头两侧的感应系统来判断失速,导致飞机失事的。一个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必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两次失事居然高度相似,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系列的飞机是否应该全球召回?或者其它方式解决问题呢?这一回波音损失惨重。
民航飞机,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然后就是操控。不要说民航,飞机都是这样。动力决定飞机,飞机动力是重中之重。这也是英国宁可不造飞机,也要保留动力公司罗罗的原因。虽然现在的劳斯莱斯汽车,和罗尔斯罗伊斯不是一家公司,汉语名字也不一样了,其实还是同一个品牌,同根同源。
操控是另外一个核心。美国动力和操控都很厉害,英国动力厉害,操控弱,法国操控厉害,动力弱。当年英国想拿动力换操控,法国坚决不干,现在依然是这个状态。
中国航天讲究万无一失,其实世界范围内要求基本也是这样的。民航航线一般在9000米左右,属于高空,飞起来最安全。民航飞机是没有降落伞的,因为降落伞没用,9000米外跳,人是受不了的,即使能跳下来,落地也是个大问题,所以降落伞去掉了。以前的降落伞是配备在运输机上,因为速度慢,高度低,安全性不是太高,其实降落伞也不安全,所以就在安全性上提高效率。也就明白了民用航空企业比军用航空企业少得多,当然还有成本的原因。
波音公司时间不长就发生两起大事故,最可能就是操控问题,他自己肯定不承认,如果承认了,谁还敢去坐波音?当然也有保养的原因,现在原因还在调查中,最大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俄罗斯在车臣再发生军机坠毁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偶然还是必然?
我想现在的普京心情应该是极度复杂,叙利亚的坠机事故还没有调查清楚,车臣地区又发生事故,我想这两件事情之间应该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前后仅仅相差一天。至于幕后元凶我想认为应当是伊斯兰国的残余势力发起的突然袭击,有以下两点原因:
图为俄罗斯普京
首先,叙利亚的运输机是在距离跑道几百米的时候触地坠落,如果说是机械故障为什么介入叙利亚两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在普京竞选总统的前段时间发生这样的悲剧,说这是一个巧合怕是难以令人信服。
其次,车程地区一直存在着反俄势力,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加入到叙利亚的伊斯兰国中共同对抗俄军。随着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面积溃败,潜逃回车臣的武装分子经常发起独狼式的袭击,我认为这次在车臣的坠机事件应当就是出自这帮人。
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俄军坠机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谓世界各地到处坠机。这说明俄军的保养和战斗水平大大降低了。由于经济持续滑坡,战机等各类武器装备的保养水平下降的厉害。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什么武器都不行的,只有频繁损坏,丧失战斗力的份。
此次坠机,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偶然是因为天气极端恶劣,任何毛病或者隐患都足以造成致命的危险。必然指的是,当你的装备保养水平差到一定程度,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你的坠机风险成倍增加。在战争期间如此频繁的出动架次,坠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最近,俄罗斯发生的坠机事件实在太多,今年2月11日,俄罗斯一架安-148客机从莫斯科起飞后不久便坠毁于拉缅斯科耶区,机上71人无人生还。昨天又有一架俄罗斯的安-26运输机从叙利亚上空掉了下来,机上32人全部遇难。李姓先生还没有缓过神来,这会儿不到24小时的时间,俄罗斯特种部队一架米-8直升机在车臣共和国境内坠毁,机上载有9人至少5人遇难。俄罗斯这样的坠机节奏到底玩的哪一出,这些飞机的坠毁到底是什么原因,偶然还是必然呢?
(安-148客机)
在李姓先生看来,俄罗斯频繁的坠机事件其实是必然。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但是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只能勉强排进全球前五,其经济总量更是只有1.3万亿美元,几乎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和我们广东省差不多。这样的经济总量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极不匹配的。俄罗斯强大的军力更多是由于其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但是目前苏联都解体27年了,很多苏联时期的武器也都到了该更新换代的年纪了。可惜俄罗斯经济远不如当年的苏联,每年五六百亿美金的军费拿出去一晃就没了,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来维护更新自己庞大的武器系统,每年光维护那几千枚核武器就得花费多少银两。
(2016年俄罗斯GDP总量与中国对比图)
随着时间继续流逝,俄罗斯的武器还会继续老化,很多武器可能根本就不具有实战能力,飞机掉下来这样的事儿以后可能会更加频繁。当然我们不排除可能存在部分人工操作失误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俄罗斯军队整体武器逐渐陈旧,军力相对下降的事实不可否认。
俄罗斯军队没有钱,武器陈旧还不好好待在家里,想着继续维持自己的全球大国地位,俄罗斯军队不仅进入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还跑到叙利亚去支持阿萨德政权。普京硬是让一堆“老古董”满世界耍威风,在俄罗斯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掉两架飞机下来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只是目前这样的节奏确实有点快。
(俄罗斯军队武器需要更新换代)
所以如果俄罗斯不能够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俄罗斯的军费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没有钱,武器就无法大规模更新换代,飞机就可能会更频繁地掉下来,俄罗斯也难以保持自己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地位。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当时的车臣共和国领导人焦哈尔·杜达耶夫谋求车臣从俄罗斯中独立出去。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开始了,俄罗斯军队、车臣武装及车臣普通平民损失惨重。实际上俄罗斯在军事上是失败的,暂时退出了车臣共和国。
1999年8月9日刚刚当上俄罗斯总理的狂人普京上台后,立马对车臣采取强硬手段。8月26日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这次老毛子吸取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的经验,采用航空兵和特种兵综合作战,取得真正的胜利,俄军全面控制了车臣共和国。
至此以后车臣分离主义在军事上以无法公开对抗俄罗斯,只能搞搞恐怖主义,比如2002年的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等等。
现任车臣总统为拉姆赞·卡德罗夫是普京的人。车臣共和国境内经过俄罗斯多年的控制已恢复正常。
此次车臣境内发生的军机坠毁事件应是近年来俄罗斯军备荒芜造成的。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好,国际油价徘徊在40-60美元之间,俄罗斯能源美元收入大减。再加上西方国家的全方面制裁,导致俄罗斯财政收入锐减,每年的军费不到500亿美元,在维护好庞大的核武库以后所剩无几,在常规武器方面真的是乏善可陈。海军方面已经30多年没有新的大吨位舰艇入役,空军搞个四代机,比中国还慢,更不用说不受重视的陆军了。现役武器方面因缺乏资金使武器维护导致的军事事故比比皆是。2016年因叙利亚战争需要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一直航行去地中海时,因保养不善,带着滚滚浓烟航行在海上时成了全世界的大笑话。
埃塞俄比亚空难如此惨烈,无一人生还,飞机如果一旦出事就真的束手无策吗?
飞机一旦出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悲剧,乘员和机组人员是来不及作出正常反应的,像去年发生在川航刘传胜机长身上的飞机故障,刘传胜能依靠个人技术和坚强的毅力把故障客机找寻机场拉回地面仅仅只是个例,不愧是英雄。
埃塞俄比亚在3月10日发生的这起空难,是在飞机起飞后6分钟发生的,飞机把地面砸了一个大坑,飞机巳解体,两个黑匣子,语音和机械记录系统均巳找到,专家正在分折。同类型的另一架飞机波音370Mαx8,5个月之前的2018年10月29号也发生过相同的空难,起飞后13分钟和塔台失联坠毁,两起空难事故来自同一家波音公司,遇难的这起事故飞机刚刚交付埃塞俄比亚飞行了1400小时,而驾驶这架飞机的机长有飞行8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塔台只留下了这位机长的最后语音,遇到困难,要求返航。
3月10日,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8型客机,在起飞6分钟后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失事飞机上有8名中国乘客。事发时,客机正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肯尼亚的内罗毕。
飞机上149名乘客,8名机组人员。157个鲜活的生命骤然消失,让世界人民为之难过和感叹。但人们在难过之余,必然要对空难事故的责任问题和安全问题进行质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空难!
目前,全球有超过40家航空公司均在使用波音737客机。这次失事飞机与2018年10月29日失事的印尼狮航空难飞机,都是波音737MAX新型客机。这是同款机型在半年内两次坠毁事故。事后,外媒爆出,波音曾在三年前向全球737MAx机型的运营商发出坠落预警。
而在印尼飞机失事后,美国媒体就报道,该型飞行系统的确存在严重缺陷,而参与调查的有关国家也在调查报告中提到,飞行数据传感器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可能会反馈错误数据,造成机长失去对飞机的控制。
那么,现在就可得出一个结论:既然已明知自己的飞机存在安全隐患,为什么没有及时召回整改,反而继续销售存在问题的飞机,波音公司是否要给全世界一个客观的解答,并为埃塞俄比亚坠毁飞机承担责任呢?
俄罗斯为什么不产客机?
俄罗斯不产客机的原因是因为苏联时期的航空工业发展比较落后,后来转型的时候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需求,加上管理体制过于庞大和官僚化,导致了生产成本过高、质量不稳定,无法与欧美竞争。
同时,国外厂商的技术和设计也比俄罗斯先进,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已经开始投资于航空工业,希望弥补技术和设备上的差距,并且与外国厂商进行合作生产。
例如,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生产CR929中程宽体客机,预计2025年开始投放市场。
为了提高自主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俄罗斯还在大力发展新的研发技术。
这些努力也许能够帮助俄罗斯在未来重返航空业的内部和国际市场。
不生产客机。
因为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商苏霍伊和伊尔库特只生产军用飞机,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用航空产业出现了困境,无力与波音和空客等巨头竞争。
此外,俄罗斯还存在技术、质量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短板,这也让俄罗斯的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遇到了挑战。
虽然俄罗斯不生产客机,但是该国仍然在其他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例如它拥有着庞大的航天产业和核技术产业。
同时,俄罗斯仍在努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计划研发新型空客,希望能够在未来重回市场并与波音、空客等巨头竞争。
因为在苏联时期,苏联专注于生产军用飞机,而对商用领域的发展不重视,导致后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用航空工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此外,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技术和市场占有率都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因此,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产业结构仍然以军工为主,而没能在民用飞机领域发挥出优势。
但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已经开始扶持民用航空产业,积极推进国产客机的研制和生产。
俄罗斯产客机。
因为俄罗斯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生产民用客机,但是现在已经有多家企业在生产客机,如苏霍伊公司的超级喷气式飞机、伊尔-96宽体客机等。
此外,俄罗斯还有大量的军用飞机在生产。
所以,俄罗斯是有能力生产客机的。
俄罗斯在生产客机方面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制裁和市场排斥。
此外,俄罗斯自身也面临着经济制约和技术瓶颈等问题。
但是,俄罗斯在客机领域的发展不可忽视,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客机产业。
1.俄罗斯没有自主研发客机。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历史上苏联航空工业的疏于投资和发展、制造技术落后以及经济上的限制等。
3.虽然俄罗斯没有自主研发客机,但是俄罗斯在其他领域(如军事工业、宇航工业等)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同时,俄罗斯也有与外国厂家合作生产客机的经验,如苏霍伊公司与中国商飞合作生产C919客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