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伊尔20军机被击落事件,目前已坠毁,是否真是以色列所为?
谢谢邀请!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以色列战机利用伊尔运输机作掩护空袭叙利亚,叙利亚防空系统陈旧的S_200反击误伤伊尔。说白了,伊尔是叙利亚击落的,但是让以色列误导和利用的后果!叙利亚作为俄罗斯的盟友肯定会得到谅解,但以色列轻捋大国虎须必然会得到俄罗斯的回应。
这不,俄罗斯国防部长已经宣称两周内将把s300供应给叙利亚防空部队。以色列利用了一次俄罗斯,让俄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转头在地区战略上必然会被俄罗斯更进一层。以后空袭叙利亚可得加倍小心了!
不是啊。
是被叙利亚从俄罗斯买的S-200防空系统打下来的啊。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时,俄罗斯的伊尔-20侦察机在以色列战机附近。空袭导致防空系统被启动,但是防空导弹虽然瞄准了以色列战机,却击落了发射面更大、速度更慢的伊尔-20侦察机。
实际上,以色列在这架俄罗斯侦察机被击落前一分钟也向俄罗斯警方发出了预警。但是预警时间过短,俄罗斯侦察机已经来不及躲避了。以色列自己的飞机由于速度快,反射面小躲开了导弹。
此事要说和以色列有没有关系,也有一点关系。但是毕竟飞机是俄罗斯自己的防空导弹击落的。也不能说全是以色列的责任。
俄罗斯坠毁客机,71人全部遇难,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据说俄罗斯客机坠毁时有当地目击者称:飞机发出巨大的爆炸声伴随着巨大的火球,我认为这是恐怖分子干的,不排除被车臣分裂分子还乌克兰反俄罗斯的恐怖分子安放炸弹,就算飞机是机械故障,最多就是滑翔坠毁而不是空中爆炸……
首先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俄罗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诞生了大批的不因恶劣天气而误点的战斗名族飞行员,在有些恶劣天气条件下,俄罗斯航空管理系统应在相关空域实施停加强管控。但此次空中起火爆炸然后坠地发生大爆炸一事不难让人联想起是否为恐怖分子袭击,当然这一切都只有在黑匣子找到并分析调查后才能有结果,我国也应加强航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俄罗斯在车臣再发生军机坠毁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偶然还是必然?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当时的车臣共和国领导人焦哈尔·杜达耶夫谋求车臣从俄罗斯中独立出去。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开始了,俄罗斯军队、车臣武装及车臣普通平民损失惨重。实际上俄罗斯在军事上是失败的,暂时退出了车臣共和国。
1999年8月9日刚刚当上俄罗斯总理的狂人普京上台后,立马对车臣采取强硬手段。8月26日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这次老毛子吸取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的经验,采用航空兵和特种兵综合作战,取得真正的胜利,俄军全面控制了车臣共和国。
至此以后车臣分离主义在军事上以无法公开对抗俄罗斯,只能搞搞恐怖主义,比如2002年的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等等。
现任车臣总统为拉姆赞·卡德罗夫是普京的人。车臣共和国境内经过俄罗斯多年的控制已恢复正常。
此次车臣境内发生的军机坠毁事件应是近年来俄罗斯军备荒芜造成的。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好,国际油价徘徊在40-60美元之间,俄罗斯能源美元收入大减。再加上西方国家的全方面制裁,导致俄罗斯财政收入锐减,每年的军费不到500亿美元,在维护好庞大的核武库以后所剩无几,在常规武器方面真的是乏善可陈。海军方面已经30多年没有新的大吨位舰艇入役,空军搞个四代机,比中国还慢,更不用说不受重视的陆军了。现役武器方面因缺乏资金使武器维护导致的军事事故比比皆是。2016年因叙利亚战争需要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一直航行去地中海时,因保养不善,带着滚滚浓烟航行在海上时成了全世界的大笑话。
俄军坠机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谓世界各地到处坠机。这说明俄军的保养和战斗水平大大降低了。由于经济持续滑坡,战机等各类武器装备的保养水平下降的厉害。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什么武器都不行的,只有频繁损坏,丧失战斗力的份。
此次坠机,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偶然是因为天气极端恶劣,任何毛病或者隐患都足以造成致命的危险。必然指的是,当你的装备保养水平差到一定程度,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你的坠机风险成倍增加。在战争期间如此频繁的出动架次,坠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想现在的普京心情应该是极度复杂,叙利亚的坠机事故还没有调查清楚,车臣地区又发生事故,我想这两件事情之间应该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前后仅仅相差一天。至于幕后元凶我想认为应当是伊斯兰国的残余势力发起的突然袭击,有以下两点原因:
图为俄罗斯普京
首先,叙利亚的运输机是在距离跑道几百米的时候触地坠落,如果说是机械故障为什么介入叙利亚两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在普京竞选总统的前段时间发生这样的悲剧,说这是一个巧合怕是难以令人信服。
其次,车程地区一直存在着反俄势力,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也加入到叙利亚的伊斯兰国中共同对抗俄军。随着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面积溃败,潜逃回车臣的武装分子经常发起独狼式的袭击,我认为这次在车臣的坠机事件应当就是出自这帮人。
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最近,俄罗斯发生的坠机事件实在太多,今年2月11日,俄罗斯一架安-148客机从莫斯科起飞后不久便坠毁于拉缅斯科耶区,机上71人无人生还。昨天又有一架俄罗斯的安-26运输机从叙利亚上空掉了下来,机上32人全部遇难。李姓先生还没有缓过神来,这会儿不到24小时的时间,俄罗斯特种部队一架米-8直升机在车臣共和国境内坠毁,机上载有9人至少5人遇难。俄罗斯这样的坠机节奏到底玩的哪一出,这些飞机的坠毁到底是什么原因,偶然还是必然呢?
(安-148客机)
在李姓先生看来,俄罗斯频繁的坠机事件其实是必然。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但是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只能勉强排进全球前五,其经济总量更是只有1.3万亿美元,几乎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和我们广东省差不多。这样的经济总量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极不匹配的。俄罗斯强大的军力更多是由于其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但是目前苏联都解体27年了,很多苏联时期的武器也都到了该更新换代的年纪了。可惜俄罗斯经济远不如当年的苏联,每年五六百亿美金的军费拿出去一晃就没了,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来维护更新自己庞大的武器系统,每年光维护那几千枚核武器就得花费多少银两。
(2016年俄罗斯GDP总量与中国对比图)
随着时间继续流逝,俄罗斯的武器还会继续老化,很多武器可能根本就不具有实战能力,飞机掉下来这样的事儿以后可能会更加频繁。当然我们不排除可能存在部分人工操作失误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俄罗斯军队整体武器逐渐陈旧,军力相对下降的事实不可否认。
俄罗斯军队没有钱,武器陈旧还不好好待在家里,想着继续维持自己的全球大国地位,俄罗斯军队不仅进入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还跑到叙利亚去支持阿萨德政权。普京硬是让一堆“老古董”满世界耍威风,在俄罗斯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掉两架飞机下来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只是目前这样的节奏确实有点快。
(俄罗斯军队武器需要更新换代)
所以如果俄罗斯不能够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俄罗斯的军费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没有钱,武器就无法大规模更新换代,飞机就可能会更频繁地掉下来,俄罗斯也难以保持自己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地位。
载71人俄客机在莫斯科郊外坠毁,这事你怎么看?
今早看的新闻,这件事已经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了。
频繁的航空业的麻烦
在2017年九月,俄罗斯航空公司维姆Vim倒闭,数千名游客滞留机场,2016年,图-154在黑海坠毁,2015年,在西奈半岛,俄罗斯航班受恐怖袭击坠毁,就更不用提那些没出大事故,但是因为飞机问题紧急迫降的时间了。
最近坠毁的载客71人安-148飞机才服役8年,又出事故,到底是恐怖袭击的人为?还是飞机本身航空业的问题?现在还在侦查中,但不论是哪一个问题,俄罗斯的航空业给人的坏印象已经直追马航了。
管理混乱的萨拉托夫航空公司
运营这架型号安-148飞机的航空公司是总部位于萨拉托夫的《萨拉托夫航空公司》,成立于1931年(天啊,多老了这是)。曾经因为在2015年时飞机驾驶室内的违规操作,飞行时有闲杂人等,收到了俄罗斯航天监管部门的处罚,并取消了其国际业务,后来于2017年恢复了部分国际业务。
安-148是什么飞机?
该型号飞机是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继承的苏联遗产)设计的客机型号,机龄很短,2004年实现首飞,2006年实现飞行认证,2009年开始承担商业飞行,单机的价格只要2500万美元,乘客量75人。看照片就有一种傻大粗苯,经济型的感觉。而且乌克兰虽然继承了苏联时代的部分工业遗产,但动荡的政治,糟糕的经济环境,人心浮动,我觉得飞机本身的质量成谜。应该排除恐怖袭击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空难如此惨烈,无一人生还,难道现在飞机出事真的就束手无策吗?
感谢邀请,首先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次空难无一人员生还让人惋惜,飞机空难就是九死一生,甚至就是无一生还,在或者就是连残骸也找不到(就像mH370)一样了,让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束手无策,虽然人类在科技在不断有进步但是我们面对灾难时还是那么渺小,但是我们也要不断进步有一句话就是人定胜天,就像楼主说的那样在座位上放上弹射器和降落伞就像战斗机上的一样,有危险能在第一时间把人类弹射出去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必须要乘客带上头盔或者穿指定的衣服,如果是夏天都穿的少也不行啊,你想想在万米高空下来人类没点防护行吗,但是话有说回来了乘客上飞机会穿戴这些吗?也不现实啊,如果可以的话把每个座位在弹射前能够马上自动封闭就像一个鸡蛋壳一样里面有一定的氧气弹射出去在打开降落伞也不错,但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飞机怎么弹射出去飞机,这个当然是人类科技者的研究了,当然我们只是奢想一下,也许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该还有更好更安全的办法
民航飞机,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然后就是操控。不要说民航,飞机都是这样。动力决定飞机,飞机动力是重中之重。这也是英国宁可不造飞机,也要保留动力公司罗罗的原因。虽然现在的劳斯莱斯汽车,和罗尔斯罗伊斯不是一家公司,汉语名字也不一样了,其实还是同一个品牌,同根同源。
操控是另外一个核心。美国动力和操控都很厉害,英国动力厉害,操控弱,法国操控厉害,动力弱。当年英国想拿动力换操控,法国坚决不干,现在依然是这个状态。
中国航天讲究万无一失,其实世界范围内要求基本也是这样的。民航航线一般在9000米左右,属于高空,飞起来最安全。民航飞机是没有降落伞的,因为降落伞没用,9000米外跳,人是受不了的,即使能跳下来,落地也是个大问题,所以降落伞去掉了。以前的降落伞是配备在运输机上,因为速度慢,高度低,安全性不是太高,其实降落伞也不安全,所以就在安全性上提高效率。也就明白了民用航空企业比军用航空企业少得多,当然还有成本的原因。
波音公司时间不长就发生两起大事故,最可能就是操控问题,他自己肯定不承认,如果承认了,谁还敢去坐波音?当然也有保养的原因,现在原因还在调查中,最大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技术缺陷造成的。未来人工智能也一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得一个一个的解决。就像我们制造c919大飞机一样,不断的实验,不断的飞行找出不合理,不符合飞行的问题,一次次修正最终走向全面成熟。这一次波音的问题就是过渡依赖机头两侧的感应系统来判断失速,导致飞机失事的。一个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必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两次失事居然高度相似,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系列的飞机是否应该全球召回?或者其它方式解决问题呢?这一回波音损失惨重。
谢谢邀请。也不完全是束手无策,这个要视情况而定的。
如果飞机在起飞线上发生事故,那就要按紧急迫降的措施来处置,乘员要快速把身上尖利的物品快速取下来,比如皮带、手表、眼睛、丝袜等等,还要听从乘务员的广播,配合好乘务员的处置措施,乘员之间也要相互配合,不要惊慌(一架飞机200多人,很难人人做到不慌张的),这样还能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飞机在万米高空发生事故,唯一的答案就是机毁人亡,比如问题中提到的可以安装大型降落伞,现在科技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民航飞机本身就重,这需要多少降落伞才能支撑起来啊,飞机起飞降落都有重量控制,降落伞安放位置,这些都是如今科技难以适应的。况且,这个大飞机空投下来,需要多大的地面附和力。大家应该看过空投坦克吧!很多国家都不敢让人坐在坦克里面空投,技术没有掌握好,防护技术没有到位,一样受不住来自空中与地面的冲击力。
飞机座椅下安装降落伞这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战斗机飞行员座位底下都安装有降落伞,这些降落伞都是靠小型火箭发动机启动而弹射出去的,而且战斗机飞行员还带有抗压的头盔,穿了抗压的衣服,这样弹射出去的飞行员,脊椎可能都会有损伤。大家想想,在万米高空,乘坐民航的都是普通人,即使有降落伞,在上下强大气流的压缩冲击中,普通人是万万受不住的。所以说,一旦发生空难,就是最惨重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