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拼多多10倍赔偿规定?
拼多多十倍赔偿规则是一、疑似假货的处理,平台在发现疑似假货的当天,先行赔付。拼多多开店商家在接到平台通知后12日(T+12日)内未举证,或者经过两次举证后仍不能证明疑似假货商品实为正品的,平台有权根据售假.假货确认。
如何看待拼多多”起诉“拼兜兜”,后者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70万元?
我是知识产权智能管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产权有关资讯,欢迎关注我。
关于“拼兜兜”运营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拼兜兜”标识从整体的观感上与“拼多多”标识近似,都采用了以“拼”字为中心的几何状图文组合结构、用日常生活用品图案填充分割色块、用深色背景的外部方形框架予以修饰,并且还同样在网络拼团购物类电商平台上使用,与“拼多多”标识足以发生混淆,消费者难以一时辨识清楚。
关于运营公司使用“拼兜兜”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拼兜兜”公司在短时间内将本已注册成功的“沃沃拼”名称更改为与有一定影响的服务名称“拼多多”近似的“拼兜兜优惠”,并且在“拼兜兜”网站中出现大量模仿,甚至直接抄袭“拼多多”网站的内容,攀附意图明显,足以误导公众,容易使得相关公众误以为其与“拼多多”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影响交易决策。
在当下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各企业之间为了占据市场资源可以说是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个别企业为了能够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占到部分资源,就会通过“蹭热度、傍名牌、搭便车”的方式对他人的品牌进行侵权行为。
结合“拼多多”与“拼兜兜”的这起案件,我们会发现,随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增之后,市面中很容易就会引发其他商家的额外“关注”,并以不正当的手段瓜分知名企业的市场经济收益。
对于这一现象,注册商标的重要性就立马能够凸显出来,商标持有人借助相关法律的保障可以有力的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并对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合法索赔,最大化的降低自身各方面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日后的稳步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及时尽早的对核心品牌展开商标注册,从长远的角度上科学规划商标的注册类别,以形成一套全面精准的商标保护体系,为品牌在市场当中的宣传推广提供切实的保障。
4月18日消息 据上海徐汇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徐汇法院对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作出判决,认定被告“拼兜兜”运营公司构成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赔偿原告70万元。
“拼多多”运营公司于2014年成立,2017年11月7日注册“拼多多”标识,凭借积极运营和宣传累积大量用户,收获诸多荣誉,在拼团类购物平台中影响力较大。被告“拼兜兜”运营公司于2014年成立,亦为一家提供拼团购物服务的电商平台,原本名称为“沃沃拼”,2017年11月14日更名为“拼兜兜优惠”,并且在运营平台上大量展示其以“拼”字为中心的标识。
两平台运营中,用户逐渐开始反映:在使用“拼兜兜”购物时,误以为自己在“拼多多”购物,或者以为“拼兜兜”是“拼多多”开的新平台。
“明明下单买个眉笔,结果订单生成变成了老人手机,什么鬼?”用户小新以为自己在“拼多多”购物遇到了粗心的服务,发了个微博吐槽,然而他自己没发现,手机截图界面抬头标注的其实是“拼兜兜”。
诸如此类的现象,引起了“拼多多”运营公司的注意,为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其将“拼兜兜”运营公司告上法庭。
庭审中,“拼多多”运营公司认为被告采用了与“拼多多”标识近似的标识,使用与“拼多多”近似的“拼兜兜优惠”“拼兜兜”服务名,构成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误导公众,造成了公司损失。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拼兜兜”运营公司辩称,其公司成立后没有实际经营,2015年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空壳公司。被诉平台一直处于在线测试状态,虽然技术上可由商家自由进驻商城,但事实上没有商家入驻,没有收益,亦没有给原告公司造成损失。被控侵权标识与“拼多多”标识视觉差异明显,“拼兜兜”的文字外观及呼叫含义亦与“拼多多”存在重大差别。
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拼兜兜”运营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被告对被控侵权标识的使用,客观上起到了指示服务来源的作用,构成商标性使用,并且其标识与“拼多多”标识近似,都采用了以“拼”字为中心的几何状图文组合结构、用日常生活用品图案填充分割色块、用深色背景的外部方形框架予以修饰,并且还同样在网络拼团购物类电商平台上使用,与“拼多多”标识足以发生混淆。被告使用“拼兜兜”构成不正当竞争。“拼兜兜”公司在短时间内将本已注册成功的“沃沃拼”名称更改为与有一定影响的服务名称“拼多多”近似的“拼兜兜优惠”,并且在“拼兜兜”网站中出现大量模仿,甚至直接抄袭“拼多多”网站的内容,攀附意图明显,足以误导公众,影响交易决策。
IT之家了解到,由于原告未能就被告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向法院提供直接证据证明,法院酌定按照法定赔偿方式确定赔偿金额,判决被告“拼兜兜”运营公司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报刊媒体上刊载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0万元、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开支10万元,共计70万元。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规定“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经营者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总体上来说,“拼兜兜”的经营行为确实构成混淆行为,“拼多多”起诉“拼兜兜”胜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为了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律必须表明对违法企业搭便车行为的态度,即让违法企业承担败诉结果。
拼多多坏了包赔一般赔多少?
拼多多坏了包赔一般赔偿金额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是以购买商品的金额为基准进行赔偿。
具体的赔偿金额可能会被拼多多的规定和政策所限制,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全额退款或者进行商品换货。
但是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流程最好咨询拼多多的客服或者查阅相关的拼多多赔偿政策以获得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拼多多坏果包赔偿按全款30%计算。届时,申请赔偿时,也需要在签收后24小时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能申请了。当然,如果有包赔服务的商家拒绝赔付,可以申请平台介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