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骗子混进家长群假冒班主任,南京6名家长被骗3480元学杂费, 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说出来好笑,其实透露出来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骗子能混进家长群?为什么班主任就能收这么多的学杂费?没有任何的学校证明为何却有收费的权力?为什么没有家长质疑?其实一切的问题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在的家长对班主任必须是不得不是百分百服从。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家长群的故事。一个老师说:XX的款已经收到,然后过了10分钟才说不好意思,没有办法撤回了。这时候就有上道的家长说,知道老师这是要卖东西或者说兜售自己的课程,其实也就是变相收钱。
相对来说,教师的工资可能在所有的行业中不算是最高的,但是他们有寒暑假和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副业赚钱,有很多家长也会选择让在学校的老师担当自己孩子的家教。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那为了自己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环境,就免不了与老师进行一些“友好的沟通”。而这种所谓的沟通中塞了多少钱,送了多少礼,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代化的交流环境中,微信群也成为了一种可以算是很便捷的沟通工具,而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仿佛消失了,一旦发布什么消息,就会有各种家长的彩虹皮接踵而至,把老师夸上天。并不是说老师不好,而是说现在的老师地位已经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时候甚至具有了一种很偏颇的权威性。
然而正是这种权威性,才使得有人假冒行骗班主任,可以成功的骗取学杂费,而且在没有任何学校公正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收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以后老师无论以什么样的名头来进行收费都是可以的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后还是希望,所有的家长和老师是处于一个公平,平等的台面上微信群只是供大家交流的地方,而不是进行变相交易的地方学习和教学都是一种神圣的事情,容不得玷污。
丹东家长注意,一个家长群竟有两个班主任?骗子正悄悄潜入家长群,已有人被骗, 你怎么看?
一切从实际实地为起点,家长群有正能量,也有副能量,家长群应是孩子的监护人,有的爷、奶、姥、姥爷也进群,掌握一点学生动态也可以,没摆正位置加以评论,发表看法,是吃饱了撑的就吃个半饱不行吗?
家长群出了两个班主任,首先怀疑是老菜邦子的事,或说错了,恶作剧的有什么必要?说到被骗也是副能量的使然,细节就省了吧。
网络时代真的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可以让家长,加一个群聊,如果学生有什么事情,班主任直接和家长沟通,这个事情也是好事情。
特别是学校交学费,每个月的午餐费,和各种书费学杂费,班主任老师,可以通知家长,家长也可以用微信支付给老师,条件多好呀。
一个班级就那么几十个学生,学生的家长互相之间,都认识,接孩子,送孩子的时候,家长也互相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丹东市的地方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怎么那么巧,骗子能够加入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的群聊里?并且还能骗到学生家长的钱。难道班主任老师,天天不看群聊的情况吗?一个群里两个班主任。
建议班主任老师,如果建立学生群聊,一个学生,只能加入一个家长,减少群聊人数,预防骗子,骗家长的钱财。
建立“家长群”,本来是为了便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可是却被骗子钻了空子,骗子实在可恨。
所以,以后家长收到班主任转款信息的时候要谨慎核对,和老师单独沟通一下,确保信息真实,再进行相关缴费。另一方面应该及时和腾讯客服反应这个问题,核实对方身份,尽最大的努力追回家长的损失。同时及时转发相关信息,扩大此事件的传播范围,避免其他的家长也遭遇骗局!
合肥家长群诈骗案告破4名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 你怎么看?
合肥警方最近破获了这样一起网络诈骗案件:4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加入家长QQ群或微信群,骗取了21名家长计8988元所谓的资料费。
通过混入QQ群或微信群实施诈骗,这是一起新的网络诈骗方式。这种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了熟人圈,而圈中人普遍疏于防范的心理。
家长群中虽然都是家长和老师,但是家长和老师之间并不一定都能认识,何况一些家长和老师呈现出来的只是QQ名或微信名,并非真实姓名。诈骗分子一旦进入这样的群,一时半会儿很难被识别。这就给诈骗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对此,本人对家长群的安全使用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群应该明确由班主任老师为群主,或者由班主任老师委托深受家长信任、责任心强的一位家长担任群主,并且在群内明确地进行公告。
第二,凡是进群的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或孩子的名字,否则不得进群。
第三,群主应该建立一套管理规定,比如不得随意拉朋友进群,不得闲聊那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得随意在群内发布广告,等等。
第四,涉及学校收费等事宜,家长应该首先让孩子证实,并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然后再实施缴费行为。
骗子潜入各个班级QQ群假冒班主任收费,湖南警方提醒家长提高警惕, 你怎么看?
个人遇到过类似案例,个人信息一定注意保护,不外泄,如遇到微信登不上等情况,第一时间通知,避免朋友上当。换个角色,若果有人问您微信收费等,一定确认好再付款[祈祷]
合肥已发生多起“假老师”潜入家长群诈骗资料费案件, 你怎么看?
本人从事网络教育工作。
近几年,全国类似案件时有发生。但是始终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警惕。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家长群管理混乱造成的。
如果要减少此类案件发生,要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打击网络犯罪。
目前平台用户都实名制了,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资金异常行为,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平台服务商可以专门为家长群建立一套预警机制,转账之前可以给家长预警提示。对刚刚加入家长群的用户进行重点监控。
一旦发现家长群内有短时间的频繁收款的行为,平台可以进行资金暂扣,过一定时间后,让付款家长再次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划转。
就像ATM机转账,要24小时之后才能收到一样。保护转账者的资金安全。就是增加了一些确认流程,很容易实现。
2、学校要细化家长群管理制度的条文。
这样的案件频发,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家长进学校建立的群之前,学校都要对家长进行安全和言行规范提示,并签订有关协议。
比如:
(1)禁止在群内发红包、转账、募捐等等一切与钱财有关的行为。
(2)该群只谈论本班孩子的学习内容。
(3)禁止转发站外链接。
(4)禁止谈论色情、暴力、带有政治倾向的话题。
(5)禁止拉非家长用户进群。
违反学校家长群管理制度的家长,一经发现立即清退出群。
3、老师监督执行家长群的管理规定。
针对学校家长群的管理制度,老师要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不定时的提醒家长们:老师和学校不会在家长群内收任何费用,凡是收费的老师都是骗子,及时电话告知老师。
4、家长要遵守家长群的规定。
家长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家长群管理制度。如果发现有老师或者学校在家长群,或者通过聊天软件向家长收费,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盲目转账,要立刻通过电话或者当面向老师询问情况。
【结束语】
总之,我认为做到以上4点,基本上可以减少大部分的诈骗案件发生。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正确的程序和规则意识。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和指正的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骗子混入家长群收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