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遭40年难遇干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河南遭40年难遇干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大旱到底是什么原因?
近期,河南省遭受了严重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多地出现干旱状况。河南旱情会商研判,6月24日前,河南省无大范围有效降水,随后到7月上旬,河南省降水逐渐增多,随着有效降雨的增加,旱情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赵明正分析,从常年平均情况来看,河南地区6月上旬中旬一般都因为降水稀少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本次旱情与以往相比,呈现三大特点——高温更加极端、40℃以上地区面积大、降水偏少叠加高温,导致旱情比较严重。
位居河南,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为什么年年干旱呢?
这得问所谓的砖碴们,他们今年能够预测河南的旱情吗?这会是乌龟儿也不露头了,多种因素影响的,不要说砖碴就是姜子牙也搞不明白,河南的粮食不增产,全国各地都受影响,这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河南的干旱和长江黄河的关系应该不是很大的。我家就是河南信阳的。在2000年之前我们老家并不旱。而且每年还会有洪水。淮河就从我们县川流而过。洪河也在我们县里和淮河交汇。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干旱是2001年的夏季,整个夏季三个月没有有效的降雨。也是第一次我们的井里压不出水来。当时还好我们村有一邻居打了一口大的机井。我们用来抗旱,而吃水也是要所料布放在车上去抗旱的地里拉水的。这是第一年感觉到真是天气变了。之后一直也没有发过洪水,而是基本上每年都会旱。而且在02年到10年之前我们吃水一车要5毛一车。我记得应该是02年开始的我们村的另外一个邻居看到人家的井赚钱了,他也自己打一口井,开始吃水收钱。现在基本上我们的小井都压不出水了。所以河南的干旱应该不是地域上的问题,而是气候的问题。而现在不但是干旱问题。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还面临着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因为连年的干旱,河南,华北等地区不得不用地下水抗旱。这也是我们国家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的确,河南境内的河流属于四大水系,分别是长江、黄河、海河、淮河,但大部分属于水资源相对缺乏的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而流入长江水系的河流比较少,这从侧面就能看出整个河南水资源并不充足。
其实从地理气象学上来讲,河南的干旱是气候决定的,与长江、黄河没有直接关系,河南虽然距离长江干流流域不是很远,但我国的气候分布临界点,刚好位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大别山边缘,大别山以南和以北降雨情况完全不一样,所以河南的气候与南部湖北差别很大,降雨量远没有那么丰富。
虽说黄河也从河南穿过,但更多是位于河南北部,对整个河南帮助有限,且黄河本身支流就少,连年干旱的情况下能保证干流不断就不错了,对河南的水资源贡献极其有限。并且黄河一进入河南境内就修建了小浪底水库,下游能否有水,要看小浪底开不开闸,不开闸的情况下,河道基本干涸。
其实河南也不是年年干旱,历史上河南也有洪灾的时候,只不过近些年整个华北的降雨量都不高,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水资源都出现短缺,加上此次干旱连续性,地下水水位也一再下降,所以给人极度干旱的印象,不过今年的降雨量应该会比往年有所加强,能够缓解一定干旱。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这个要结合地理位置分析,虽然有黄河,但是河南大部分不是黄河流域,占比很少,主要是洛阳,三门峡,郑州一小部分,豫西南的南阳大部分属于汉江流域,最后汇入长江,占比也很少。黄河长江流域都是豫西,豫南,山地,丘陵,不适合农业大规模生产。其实河南大部分是淮河流域,也就是华北平原河南部分,而且是成扇形从安徽汇入淮河,河南境内流量不大,加上农业生产利用大,人口稠密,浪费严重。在从气候上分析,河南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雨季为7月底到10月份,且近年来气候异常情况多发,雨水不确定,所以干旱少雨
在我小的时候南部驻马店信阳南阳可是下雨的灾区。遍地是河。这里的土地承载不了太多的雨水,都顺汝河下安徽了。这个也不是重点,重点是八十年代全河南省的黄开建,全河南都建的有桥,有沟。发再大的水也顺着沟流向全河南,地下车库除外。我们这仅有的水牛也没有人喂了,水稻也没有了都旱地。没有了湖泊下雨也是不多了!以前下雨令人生厌,现在有点想念!这个雨是收了粮食没有植物支持会干旱,但是等作物出来又趋正常!总体来说豫南是河南雨水偏多的。
历史河南干旱的原因?
河南自古以来旱涝交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从气候方面来看,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降雨受东南气候影响较大,是全国三个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然而,洪灾过后,往往紧接着就是旱灾。
- 从地形方面来看,河南处于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地势从西往东呈阶梯状下降,山区向平原的地带缺乏缓冲,极易造成洪水灾害。
河南1942干旱啥原因?
河南旱灾早在1942年春就已经开始。从当年夏季直至秋季,不断蔓延,直至全面爆发。灾区不仅涉及河南中,南,东部。还扩展致晋东南,鄂北及皖北等地,这也对灾区的逃荒造成重大影响。作为灾情“震中”的河南最为严重,全省82个县几乎无县不灾。直到1943年夏粮丰收,灾情才告结束。
河南为什么干旱?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流域气温升高,河水蒸发量增多,再加上黄河流经的西北地区本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进一步加剧了水源短缺。
第二,沿黄9个省区经济发展迅速,生活以及工农业用水持续飙升,尤其是农业用水,消耗量巨大。在2016年,黄河流域的有效灌溉面积就达到了570万公顷,大面积的引水灌溉给黄河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在黄河缺水的情况下,周边省份往往通过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灌溉需求,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第三,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管理没有统一协调。调查显示,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都采取串灌、漫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量高达60立方米,大大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各地抢水、引水频繁,无序用水导致水源分配不均,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水荒矛盾。
河南的历史上那一年最干旱?
河南的历史上最干旱的年份是明崇祯十至十四年(1637-1641年)。
在这一时期,河南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高峰期全省80%以上的县均受旱,灾情蔓延至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70个县的县志中有“人相食”,“人多饿死”,“饿殍载道”等方面的记载。这次旱灾是河南历史上罕见的,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遭40年难遇干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遭40年难遇干旱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