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日本印度哪个领土面积大?
答:首先中国,日本,印度这三个国家都在亚洲。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印度在南亚。中国的首都北京,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963.4057万平方千米,日本的首都东京,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7835万平方千米,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印度的国土面积是328.78万平方千米。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中,中国的面积最大。
中国、日本和印度都是综合国力比较强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中国曰本和印度三国的国土面积相差悬殊。中国的国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世界第三面积大国,印度面积是298万平方公里,日本是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日本印度三国面积大小对比是:中国>印度>日本。
日本接下印度的1000亿元高铁订单,目前这条高铁建设得怎么样了?
印度和日本的高铁项目指的是修建一条从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速铁路,全长505.8公里,总投资约1万亿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工程由日本承建,工期5年。其中日本向印度提供1万亿日元(折合6656亿卢比)的超低息贷款。
这一项目早在2015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时就敲定,确定于2017年动工兴建,2022年也就是印度建国75周年时完建成通车。
然而两年过去了,这条高铁线路工程已经停滞了下来。
原因无他,铁路沿线的广大民众,准确的说是各个土邦不答应,也可以说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未能达成一致。
高铁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工业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必须的大动脉。印度中央政府当然也十分清楚,特别是对于自己领土庞大的国家来说,修建高铁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修建高铁需要向沿途人民征集土地,按照工程计划,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对于印度这个至今并未完成真正意义上土地改革甚至是还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层面的国家来说,征地比登天还难。
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但是真正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的土地只有13%左右,剩下的都分布在全国28个邦手里。再往下,多数土地就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而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印度的地方豪强实质上就是独霸一方的诸侯,中央政府权力极为有限。强干弱枝的政治形态,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的土地,却大量的集中在地方豪强手里,政府无论是建厂、修路、开矿,都是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修高铁所需的1400公顷土地,印度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征了不到1公顷,中央执行力,不得不令人唏嘘。
鉴于印度政府的无能,日本人已经停止向印度放贷,高铁项目也就停滞了下来。
目前印度由日本承建的高铁还没有开始动工,至于完工更是遥不可及。我下面就具体讲讲这条高铁的前世今生以及迟迟不能动工的原因。
日本用低息贷款获得印度高铁项目
印度看着周边国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高铁,自己国内也不断出现修建高铁的呼声。于是在2015年,印度政府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之间修一条长度为505公里的高铁。
日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提议为印度提供修建高铁的低息贷款,作为交换这条高铁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双方通过几次协商之后,在2015年底确定由日本修建这条高铁。
通过前期的估算,这条高铁全部投资约合人民币1052亿元。日本负责提供600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
高铁修建遇到重重阻碍
2015年双方签高铁修建协议的时候,约定工期6年左右,在2022年8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但是遗憾的是,这条高铁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建设。
影响印度高铁建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征地问题。因为高铁建设需要整整1400公顷的土地,但印度的这些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他们根本不认可政府给出的价格,哪怕这个价格比土地市价上浮了20%。
连土地都无法获得,高铁修建自然就是镜花水月。印度国内的官僚主义也导致他们对征地并不上心,他们也无所谓能不能及时修建高铁。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近年来世界各国兴起了高铁建设的热潮,2015年我国拿下印尼高铁项目的同时,日本也承接了印度的高铁建设项目。根据规划,日本为印度建设从最大城市孟买到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之间的高铁,其总长505公里时速250公里,总投资约1052亿元。
数年过去,我国承建的时速300公里的印尼雅万高铁建设顺利,预计明年就可以通车。而尴尬的是,当初日本承诺在6年内完工,在2022年印度75周年大庆时通车的印度高铁,却直到今天都没有破土动工,连最基本的土地征集都没有完成,日本也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印度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人口位居全球第二,从1853年英殖民者给印度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开始,印度就建设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铁路网之一。1929年印度的铁路里程已经超过6.6万公里,而这个水平我们在1997年才达到。在很长时间内,印度的铁路网规模都位居全球第四。
铁路也是印度人日常最重要的出行交通方式之一,每天印度有超过2000万人会乘坐火车,可以说铁路对印度人生活与经济发展都相当重要。然而多年来,印度的铁路也是情况不断,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大多数的印度铁路损坏严重事故频发,每年被铁路夺走生命的印度人就超过1.5万人。
我国近年来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在国际上都相当出名,而高铁也为我们的生活与整体发展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印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些年印度铁路状况不断的同时,而且因为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本的铁路建设早就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印度也非常希望建设自己的高铁网络,彻底改变印度铁路交通现状。
选来选去印度最终选中了日本,印度莫迪与日本安倍私交甚厚,而印度选了日本更加因为当初日本的各项优惠。比如竞标时,日本答应向印度提供为期50年的超长期超低息贷款。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竞标越南高铁项目的时候,也提供了同样的优惠条件。
然而日本实在太天真,拿下印度高铁项目后各种困难就出现了,比如最基本的土地征集。印度土地私有,而高铁项目完全由日本负责印度做了甩手掌柜,如此情况下印度不做事,日本做不了事,高铁建设所需要的1400公顷土地直到如今才征集了可怜巴巴的0.5公顷。也因为这样,日本承建方至今都开不了工。
古印度是佛教之源,如今的印度人大多已不信佛,可做事却佛系得惊人。对于日本承建的高铁难以开工,必然无法按时通车,印度丝毫不关心,无奈之下日本都已经停止了第二期的贷款。原本以为印度高铁项目会成为日本高铁出口世界的一个突破与跳板,如今看来很可能会变成一个跳不出来的巨坑。
印度曾宣称要建成1万公里的高铁网,然而如今第一条高铁的建设就如此尴尬。印度的“高铁雄心”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的同时,也给日本高铁出口着实泼了一盆开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日印确定这条线路选用日本新干线模式。也就是那个时候,日本抢走了印度近1000亿元的高铁大单,不过据说目前印度铁路建设遇到征地困难,印度不少民众和印日高铁公司产生矛盾,在印度政客的帮助下,当地居民开始通过抗议等活动维护自身权益,有消息称参加抗议活动的印度人高达5万之多,甚至有激进者称,日本应滚出印度,但遭到印度警察的驱散。
不过根据印度政府的的发言表示,印度已经完成了原计划铁路铺设的15%~20%,并且表示预计在2022年能够全面建成印度第一条高铁线路。印度政府为何如此自信呢?其实不难理解,印度政府对外一直都很自信,比如当年印度花了30年时间修建大坝即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大坝,印度方面宣称这是世界第二大坝,据说不过竣工后不到4秒就决口了。
印度首条高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已完成全部工程的15%至20%,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这条高速铁路原计划2023年通车的,但是印度为庆祝建国75周年,将计划提前了一年。而且印度铁路公司的官员表示2022年高速铁路开通后,首批将开通10列高铁,在2033年前预计可增至16列,可以看出印度的铁路计划还是非常有“计划”的。
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印度首条高铁,日本方面提供了近乎“赔本赚吆喝”的超低息贷款,主要目的是抢先进入、长远布局,使印度方面对日本技术和标准产生用户粘性,继而扩大日本在印度市场未来的盈利面。
不管怎么样,印度也在一直做着超越它邻居的梦,也在为这个梦付出巨大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肯定的,毕竟世界上像印度这么执着的国家不多了,按印度的发展速度,说不定能成为超级大国呢。
日本的高铁技术很发达也很成熟,不过日本公司的高铁建设成本却也很高,印度政府一方面是资金有限,另一方面高铁建设征地在印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几乎让印度高铁建设计划举步维艰,所以即便日本已经拿到了印度的高铁大单,但是它至今也没有开工建设印度高铁。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超过13亿的大国,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还要高,而高密度的人口是高铁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印度确实是一个适合建设高铁的国家。不过我们都知道高铁的建设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印度政府当初在招标的时候执意要把自己的高铁订单交给日本,我们的企业则基本拿不到印度的高铁订单,即便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比日本低将近三分之一也不管用。选择造价很高的日本高铁,这无疑会增加印度高铁的建设难度。
(安倍向莫迪介绍高铁)
根据印度政府的计划,日本接手的印度高铁连接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线路全长505.8公里,设12站,预计总投资1.8万亿日元(约1050亿元人民币),其中的1万亿日元(580亿元)由日本提供超低息贷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12月访问印度的时候双方就敲定了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将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印度官员甚至还希望这条高铁线路能够在2022年印度建国75周年的时候开通运营。 印度政府的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是当日本准备动工修建高铁的时候却遭遇了无法逾越的困难。
印度一直自诩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在印度这样的民主国家征地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铁的建设不可能一马平川全部通过公共土地,要修建高铁就必须向印度民众征地,而印度农民向来是把自己的土地看得比命都重要,同时印度政府又不能强征,所以日本根本就没有办法动工修建高铁。根据外媒的报道,印度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建设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目前印度政府只征到了0.90公顷土地,鉴于这样的情况日本银行已经停止向印度发放新一轮的贷款。
(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图)
从印度的国情来看,由于政府无法向民众强征土地,而印度老百姓又把土地看得非常重要,在高铁修建的过程中哪怕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征地,这都有可能让印度高铁陷入困境。5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会让300个村庄和5000户家庭受到影响,印度政府连十分之一的村民都很难说服,更不要说让它跟所有的村民达成征地协议,所以印度要修建高铁必然困难重重。目前印度的高铁计划几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至于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开工,这谁也不知道,或许印度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修建高铁。
怎么看待印度与日本签署军事物资和服务协议呢?
日本和印度相互走近,应该说是各取所需吧!
9月9日,日本和印度签署允许两国武装力量共享物资和劳务的协定。日、印双方的军舰停靠在对方的军事基地,共享燃油弹药食品等物资。简单点就是日本可以提供寿司给印军,印度可以提供咖喱饭给日军。日本和印度走近可以说相互需要。点力认为有这几点是双方走近的原因。
1.日本需要印度的市场。
印度是一个人口超13亿人的国家,并且经济增速一度名列世界第一,其腾飞的趋势可以说很明显。
日本是制造业大国,印度这个大市场日本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日本的高铁就拿下了印度的大订单,虽然还没开始修建。但日本对印度的高铁市场无异占得先机。
2.印度需要日本的技术和资金。
印度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想要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的提升和大量投资。
日本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是印度迫切需要的。
3.美国的推动。
日本和印度走近美国是乐见其成,正符合美国的印太战略。
对于我国的崛起,美国可谓戒心重重。在印度洋想要构建美日印澳为主的印太战略。
日本和印度走近正是美国想要推动的,所以日本和印度签署协议加强合作无异和美国的印太战略正相符。可以说日本和印度走近是美国间接推动的。
日本和印度签署共享军事物资和服务的协议,可以说双方相互走近是双方各取所需,还有美国的间接推动共同造成的。本来日印两个国家军事合作无可厚非,关键是这两个国家都和我国有摩擦。虽然目前来看没有共同针对我国,但长远看就不一定了,还是不得不防。
我是点力,喜欢我的回答,就给个关注。
《印度斯坦时报》9月10日报道,印度和日本在当前由安倍晋三和莫迪通话后,签订了一项十分关键重要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两国武装力量,可以相互提供物质和服务。日媒透露,该协议还规定,双方可以共享军事基地。
这项购买和服务的双向协议是由日本驻印度大使铃木胜之与印度国防大臣阿杰伊.库马尔代表各自的国家签署的。
协议规定,两国武装力量可以举行联合军事训练和演习,并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丶双方或者第三国人道救援行动丶灾害应对行动丶全球紧急情况从他国撤离两国公民中,相互提供物质和服务资源。
规定的相互提供物资和服务:包括食物丶饮用水丶衣物丶汽油丶通讯丶医疗丶军事基地和设施丶共享零部件丶空投空运载具及维修维护保养服务等。
明白地说,就是一种军事物资购买及军事联盟的形式。
该协议签订时间为10年,并自动延长10,除非其中产生变故,一方宣布终止该协议。
印度此前同美国丶法国丶澳大利亚丶阿曼丶新加坡签订了同类型协议。
印度与日本签订该协议,实际上是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形成围堵东方大国的小圈子。安培晋三因为健康原因下野,他一直担心日本的国家安全,受到周边国家的威胁,修改日本宪法恢复日本军国主义,是其的一贯努力,本次印度与日本签订该协议,是安倍晋三政治生命寿终正寝对日本的最后贡献。印度要成为抗衡周边大国称王称霸的野心也一直在澎涨,一丘之貉的不谋而合才是该协议签订的共识基础。
日印搞小圈子,看起来非常“和谐",实际上是互相利用,心中各怀小九九,各打各的算盘,一旦在互相利用中发生利益冲突,他们则反目成仇。自身强大丶称王称霸才是最终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