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和印度有多远?
两个国家隔海相望,相距一百海里左右!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日本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日本和印度的经济现状是什么?
日本和印度都是经济大国,2018年日本GDP约为4.96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而印度GDP约为2.7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日本和印度在经济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发达国家,发展很缓慢,而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多年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地位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而被取代,但日本GDP仍然稳居世界第三。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已经连续多年的经济低迷,经济增速能够超过3%的都非常罕见,过去20多年GDP一直徘徊在4~6万亿美元之间,如今日本经济仍然像一潭死水,毫无活力,照这样下去,其GDP被印度超过是迟早的事情。
而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却十分迅速,它已经超过我们国家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基本上能够保持7%以上的较快发展。但我们也知道,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3亿,很快就会超过我们国家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算下来,印度的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因此印度经济规模不俗,主要是依靠人口优势支撑起来的。其实对于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只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那么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展,所以不难理解印度为什么发展得比较快。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经济数据可能存在高估的情况,印度近年来靓丽数据的背后,或许离不开其修改GDP统计方法。印度在2015年、2018年一连两次更改了计算GDP增速的统计方法,根据新的统计方法,印度2013年的经济增速由原本的4.7%上调至5.1%,2014年经济增速由原本的5%上调至6.9%,那么如果按照旧的统计方法,印度还能够实现7%以上的高速增长么?而且印度还将羊粪牛粪折合成肥料计算在GDP之内,就连灰色收入也计入GDP,所以印度经济数据或多或少的存在水分。当然,也不可否认,印度的发展起来仍然很大,未来其GDP超过日本应该不成问题。
日本经济衰退期从90年代开始,近两年日本GDP渐渐开始有所增长,再往前回顾多是负增长。快速增长期是有时限的,衰退期亦如此,20多年过去了,错误的经济制度渐渐改变,日本房价的泡沫慢慢被填平,美国对日本的勒紧的缰绳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慢慢放松。加上日本政府世界第二的外汇储备,政府有钱政策就能很好的落实。上一次日本经济蓬勃发展始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这次日本也把2020东京奥运会当成了一个经济复苏的标致。个人感觉未来日本会引来一个中等幅度的增长期。
印度经济发展潜力极大,近几年经济增速都在7%,但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超过日本,现在说这种话还有点为时尚早。至少2030年之前基本不可能超过日本,另外不单看经济总量,看社会福利、制度、人均GDP、人均寿命来看,印度和日本的差距甚至是五六十年的。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这个项目已经黄了,不管你承不承认。正常的高铁速度比如台湾高铁300km,花了七年时间。中国速度比较快的,比如武广高铁1000km,四年时间,慢的也有花五年时间的。印度不算征地的时间,光修建保守估计也得八年。算上征地遥遥无期了。加上印度政府换届,这个单子已经认为黄了。
感谢邀请。
笔者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曾经与另一家报社的记者谈起日本与中国在亚洲各地建设高速铁路的问题,这为记者就谈到中国在印尼的高速铁路进展较缓慢的问题,并且,日本各大报纸都大幅报道,认为日本竞争输给中国,中国却不能很快建设,但笔者调查后发现,进展较慢的原因就是土地的征收问题,当地的政府与中资合作的公司在这方面进展不快,才导致进度缓慢的原因,但是在解决完土地征收以后,印尼高速铁路的进展大大加快。而日本在印度遭遇的问题其实与中国在印尼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日本媒体在嘲笑中国进展缓慢时,却没有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
日本与印度的高铁是安倍政权最大的对外项目之一,因为考虑到印度的铁路里程,以及印度目前的人口,日本认拿下印度高铁的订单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日本向印度提供了最优惠的贷款,甚至还答应向印度转让日本新干线的技术。日本在承接这个项目前,也做过论证,当时虽然知道印度的私有土地政策会增加成本,但做调查,与最终开工时间大约相差7年,印度的经济发展加上各个区域的发展问题,实际的土地征收难度远远超出日本的想象,这不是可以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
但是印度与日本的高铁建设不仅仅是日本的项目,还是穆迪总理的经济成果之一,因为之前要面临大选,因此土地征收需要低调进行,现在穆迪以较大的优势赢得选举,这样就可以放开步伐进行经济建设,所以印度方面已经表示,积极配合日本方面进行土地的征收以及相关的工作。但是时间还需要1-2年的时间。
虽然铁路建设预计2022年完成,笔者在这份合同签署时就曾经预言,这条铁略如果全部完工要到2030年左右,目前的趋势完全符合笔者的预言,在印度开展工作不能以日本的效率,或者乐观的态度去预测,而是要充分理解印度的国民性,以及实际困难以后作出正确的预计。补充一下,这条铁路的很可能在2022年,会通行其中的5公里路段,作为部分通车的样板告知世界。
先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日本在印度修高铁的难度了。
木叔去印度交流的时候,在新德里发现他们繁华路段的尘土飞扬。
问出租车司机,对方说,这里已经有3-4年了,一直这样没什么进展。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有的民宅并不愿意搬走,就没办法在这里施工,所以耽搁了好久。
木叔问他怎么看,这位司机答:那就别修了吧。
其实这个回答也代表了印度基本所有人对类似问题的看法。
原因很简单:
印度实行的是私有制,只要能拿出合理合法的证明和证据,印度没有办法强迫住户让路的。只能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与补偿。
比如,如果新德里有一个地方要修路,被一户人卡住了,和他沟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这条路之外的别的地方给他一块永久土地建房,以替换这段修路被卡住地方的私人土地。
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懂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签署高铁协议已经有3年了,结果却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工的原因了吧!
阻碍就在于印度政府征收土地的困难,再往深层次说,就是印度土地制度的原因。
当然很多国家都是类似的土地制度,但为什么印度修路更难?
原因在于印度穷人太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乎寻常。
这些人就认为这里是祖辈的土地,不想离开,即使和他们说路通了他们生活会变好,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虽然现在穷,但是不特别愿意改变。
这种根深蒂固的土地信仰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阻碍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因此,如果这500公里土地出现征收困难,显然2022年建成高铁就有风险了。
但相信日本在和印度签署协议的时候,会提到这个困难,也就是如果在某年某月之前,印度政府没能征收需用的土地,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相关损失,日方应该具有免责条款。
可以说,虽然铁路暗示竣工可能有问题,但日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受损的更可能是印度政府和这些土地所有者罢了。
2015年12月访问印度,与莫迪相谈甚欢,就日本帮助印度修建高铁一拍即合,签署了修建印度第一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孟买至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的孟艾高铁的协议。当时,日本人特别兴奋,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新干线首次走出国门,更是因为日本“击败”中国而获得了印度的高铁大单。
为了拿下这个大单,日本可以说不惜下血本,真的就把三哥当成了上帝,几乎满足了三哥一切要求。印度要求提前一年完工,日本咬咬牙说行,印度说要无息贷款,日本心中一万个MMP,但还是咬牙贷款117亿利息仅0.1%,分50年还清的低息贷款。印度方面说高铁沿线土质松软,为了安全着想,要求日本几乎全程高架桥,日本人气得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本来造价147亿美元的工程,日本为了击败中国拿下大单,几乎是赔钱报价,要200公里的路段全程架高价桥,日本人岂不是亏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了?
没想到,被美国俄罗斯忽悠得团团转的阿三,居然把精明的日本忽悠瘸了。就此事日本已与印度经过了多轮交涉,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据了解,日本给印度修建高铁最大的障碍就是征地难的问题。
据彭博社报道称,印度首条高铁——孟艾高铁启动一年之后因征地困难而陷入困境,何时动工修建成了连印度人都没有答案的谜团。修建这条高铁需要征地1400公顷,印度政府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只征得了0.9公顷的土地,日本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盯着孟艾高铁的图纸,欲哭无泪。
由于印度土地私有化,印度人对土地极为看中,就像自己的命根子,所以,印度的征地计划会受到各方极力阻挠。莫迪现在也是叫苦不迭,如果办事过于极端,反对党就会在国内大做文章,到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印度的高铁计划一波三折,如同海市蜃楼,看起来很美好,但却总是摸不着。未来印度拥有第一条高铁的梦想何时能实现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计划中的2022年!
印度现在其实经济发生在势头非常猛,在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上面已经实现了对英法的赶超,已经有可能成为第五经济体的位置,下一个目标就是德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三经济体的可能性非常高,毕竟印度的人口红利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都非常适合投资,现在许多知名的大企业都在印度建厂,所以印度的发展速度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促进投资的基础,所以印度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印度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和更新换代,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但是这些只是一个错觉,印度现在的改变已经非常大,大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所以在配套设施上面印度也是大力的发展。
高铁项目就是印度的一个发展项目,建设一条南边500多公里连线的高铁线路,竞争的有好几家,但是印度最后选择了日本,原因在于日本为了自己的目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不惜给印度巨额低息贷款,还款周期长达50年,可以说日本为了获得这个项目,绝对是下了血本,而印度选择日本的原因不只是贷款这些,还有其他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
这条高铁达到500公里,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左右,原本我们已经眼看要拿下这个项目,日本突然冒出来插上一脚,最后用高昂的代价拿到了这个项目,2015年签订协议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原本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但是到了现在都没有动工的迹象,开工延迟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原因是因为征地困难,这条高铁涉及到6000多户居民,到现在为止只有1000多户签订了合同,还有5000左右的没有进展。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在三年后建成通车是不可能的,印度为什么会在这方面进展慢,其实原因就在于印度的土地私有化,老百姓对自己的土地非常的看重,是生存的保障,所以征收土地的时候才会困难重重,而且印度的地方风俗也很特殊,导致印度在大事情上面进展缓慢,日本这次的工程算是陷入泥潭了。
其实这并不是说日本的效率不高,而是说印度内部的环境复杂,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在一些事情上面效率比较缓慢的原因,换做其他国家去做也不见得结果好到哪里去,印度政府的决策变化太过频繁这也是一个原因,缺少长久的政策,多变会导致许多原本的东西发生改变,日本这次可算是尝到咖喱饭的味道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