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大教授曝违规招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北大教授曝违规招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浙江高考状元被北大招生组“扣留”在镇海?
最近浙江高考状元徐嘉骜可谓赚足了人气,可不仅是因为他以总分720,语文131、数学147、外语142、物化生均为100的超高分数夺得浙江高考状元而广为人所熟知,而是因为他在微信朋友圈甜蜜调侃:“没错,我被被北大招生组扣留在了镇海,许嵩再见……”
这则消息一经朋友转发,迅速引来人们的围观,大家一边羡慕徐嘉骜小朋友成功被北大这样的国内顶级名校盯住不放,一边又可怜小朋友无法去看徐嵩的演唱会,这不得不说是莘莘学子们求之不得的“扣留”啊!
话说回来,每年清华、北大争夺各省状元的大战总会如约而至,而套路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打电话“预订”加上门“抢”,好像非如此不能表现出两大著名学府其求贤若渴之日月昭昭之心似的。
一般来说,清华、北大是历年高考状元的首选,纵观近三年的高考状元,存在一个较普遍的规律,那就是理科状元选清华大学的比较多,而文科状元却多有北大情结,选北大的比较多。
例如:2016年,全国状元83名,理科41位,其中有27名选择了清华,15人选择了北大;而文科状元共有39名,其中25名选择了北大,14人选择了清华。总数目清华稍稍领先一人。
2017年,全国状元62名,其中清华大学录取37名,北京大学录取25人。而其中31省的文科状元有18位选择了北大,而31省的理科状元则有24位选择了清华大学。选清华大学的状元数要比北大多7人。
2018年,同样清华北大仍然是各省状元的首选,并且选清华还是选北大的人数相差并不悬殊,每年选清华的高考状元数要比选北大的高出那么几个,那总算相差不那么严重。
也正因为如此,清华北大对各省状元之争一直咬得很死,一方面清华怕北大将所有的文科状元全部抢走,而另一方面北大又怕清华将所有理科的人才全部纳入麾下。所以多年来一直竞争很激烈。
那么为什么浙江在本省内以高额奖励的方式企图留住本省内前100名的优质生源,而被教育部叫停,为什么清华、北大这种抢人法却没有被叫停呢?原因在于:
一、两者的性质不同:清华、北大两校的状元争夺大赛多是君子之抢,礼上往来,不提供如“提供高额奖励”或者“任选专业”等恶意竞争的物质手段。
二、清华、北大作为实力最强的两所学校,对人才的竞争虽然决定着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学校的声誉,但是最终学校还是尊重考生自己的意愿。
前年,我地有一学生在衡水中学名列前茅,当时清华北大都在得知成绩的第一天相继对该生的去留进行了确认,并且在第二天,清华、北大招生办的老师连夜开车来到该生家里,与考生及家长进行了学业和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沟通,考生和家长在了解了双方的承诺以及两校每个院系的学习方向和实力后,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给清北以回复。
可以说,在“抢人”大赛中,清华、北大并没有违规操作,没有施以不正当的手段,所以也没有违备高校招生的“30条禁令”。
三、两校的状元之争,是彰显学校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精神的具体表现,因为不伤害考生或其它学校的利益,一直以来也被大家所理解。
总之,虽然清华北大两校对状元的争抢向来斯文,但“先下手为强”却一点也不含糊,目前徐嘉骜同学已经成功被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录取,首先断了其他学校的念想,相信此时的清华大学也没有闲着,正在抢夺各省状元的大路上呢!不知其他各地的高考状元最终会选清华还是北大呢?
而能被国内顶级名校争抢的光环一定也着实令各地的高考状元光耀一把,但是别忘了真正踏进了清华、北大的大门,可就“英雄不问出处”了,拼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所以各地的高考状元们千万不要骄傲,正如徐嘉骜的父亲送给状元儿子的那句话一样:“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也只有这种大情怀和境界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如流水般奔流不息,勇往直前的孩子,相信徐嘉骜也不会辜负了父亲的希望,北大的器重,继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造新的辉煌,加油!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题主用“扣留”二字,相当精妙,把顶尖大学为了抢人才,抢生源而使尽横身解数的“嘴脸”一下子就形象地展示出来了。对此,我和大家一样,只能是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无比羡慕那位高考理科高达720分,勇夺浙江高考第一名的小徐同学了。
其实这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内地顶尖大学,每年高考后,为了争夺高分学子,都会竞争十分激烈,招生组老师们,都会想出各种招数,抢速度、拼诚意,甚至通过学生家长而“走关系”,通过家长劝说之类的,把他们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招到本校去。
这次北大招生组“抢”小徐同学的过程,则堪称“经典”。北大对小徐同学志在必得,有两大理由:
1、小徐同学是浙江高考第一名,这是任何大学都想要的,北大当然想要;
2、小徐同学理科方面展示了极强的天赋和实力,物理、化学、生物全部是满分,而北大是公认的国内理科第一的顶尖大学,它比其他大学更有资格,也更有理由招收到小徐同学。
所以,北大招生组老师一开始就抢占了先机,不但一直与其家长协商,还“扣留”小徐同学,不给他与其他大学招生老师接触的机会。最终,北大招生组如愿以偿。目前,小徐同学已经与北大签订协议,被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录取。
屏蔽其他学校的招生老师的接触,然后好说歹说,劝得学生同意被录取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我身边的研究生同学中就有人在高考后“领教”过。
该同学高考成绩是他们省理科前几名,本来之前一直更想进入北大,谁知高考后,清华招生组率先联系到他,并告诉他可以任选专业;在得知他想学金融后,清华招生组老师告诉他,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内最牛的,在这个学院学金融最好。本来北大也有老师联系上了该同学,也是告诉他,专业可以任选,并要求见面。但清华的两位招生老师深夜敲门,跑到他家里,就在当夜,就把录取敲定了。第二天,北大招生老师才得到消息,据说已经快到他家门口了,只能失望而归。
其实,在北大清华本科生中,不少人虽然并非全省(直辖市)第一名,但因为也名列前茅,在招考过程中获得类似“待遇”的,比比皆是,其中,还有人差点被“高价”抢走。比如,某同学在高考后,因为是全省前10名,魔都一所名校的招生老师就多次联系他,并“开价”20万奖学金,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这次浙江大学“高价抢人”被通报,不过是之前很多学校的常规做法的升级版,只是做得太明显了,才被通报要求严格执行招生纪律。实际上,“高价抢人”好些年前就出现了,并非浙大一家如此。
总体而言,国内大学抢生源、抢人才,是一件好事。这些能以良好的天赋、大量的付出而成为优秀人才,还能在高考中淡定从容地临场发挥出高水平的学子,受到大学的追逐、社会的青睐,不就是对人才的高度尊重和认可么?得天下英才而用之,则国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需要英才,而名校是培养英才的摇篮,今日争夺的是生源,明日,走出的就是有益于时代的英才。
你对此怎么看呢?
浙江的教育是怎么了?浙江省就是一个浙大在那里高高在上,看旁边的江苏、上海985.211遍地,北京就更不用说了。浙江人从来不缺读书人,绍兴师爷自古有名。为什么浙江的教育现在会成了这个样子,浙江应该好好反思了,万丈高楼从来都不是平地起的,红花还是需要绿叶的。浙大一家独大昰很不正常的,浙江需要培植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学来改变现在的教育环境。
国家应该支持北京以外的一所甚至几所高校和北大清华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不然我们的高校根本没有国际竞争力!浙大很聪明,诱惑浙江考生——江浙考生分数未必最高,实力确实绝对的第一!呼吁国家打破高校垄断
您的问题提得真好,“扣留”一次更是恰到好处。
我也协助母校做过几次招生工作,经常和各个名校现场PK。在招生工作中,招生组老师就像是推销员一样,希望和高水平的学生“成交”,或者说拼命也要“拿下”高水平的学生。今年浙江高考状元是徐嘉骜,高考成绩720分。
招生组老师也是有任务的,找来的学生尽量要达到或者超过往年的水准。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如何招到状元就是招生老师重点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能够吸引状元的一般都是清华、北大和香港大学。
在招生中,有些学校财大气粗,直接拿钱砸。在同等名气的情况下,给钱的学校胜出的机会就大很多。比如今年浙大就传出用奖学金来吸引高分考生。浙大和我的母校是同级别的学校,我协助母校招生那会,就经常和浙大的招生老师抢好学生。
当然,实际上家长和学生也有自己的打算,学校要想能够招到高水平学生,最主要的还是拼实力。
今年我的师兄在深圳协助招生老师招生,直接把深圳中学4年前上大学那批学生情况列出了一个表格,很多家长看了之后立马决定让孩子上我们学校了。
(表格是内部资料,涉及学生的隐私,不便放出)
我们学校的招生方式比较温柔,但是清北都想要状元,那么老师就会费劲很多了。可以说清北名气一样,那么到底考生会去哪里,除了主观意愿之外,招生老师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老师要给家长和考生做思想工作,列举出若干理由,为的就是让学生和家长下定决心。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确定性,所以“隔离”起来做思想工作成功的机会最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招生老师会把高考状元“扣留”在镇海的原因了。
2021北京大学在川招生多少人?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公布在川招生计划,两校共在我省招生167名。
北京大学
文科类文科实验班类(元培实验班)2名;中国语言文学类3名;考古学2名;历史学2名;哲学类2名;国际政治4名;法学4名;新闻与传播学类2名;经济学类2名;工商管理类2名;英语2名;梵巴语2名。
理科类 数学类3名;力学类3名;物理学类3名;物理学(定向生)5名;电子信息科学类9名;化学类4名;生物科学4名;地质学类3名;地球与空间科学2名;环境科学类4名;心理学3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名;理科实验班类(元培实验班)3名;中国语言文学类(应用语言学方向)2名;考古学2名;经济学类2名;工商管理类3名。
2021年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
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是一个重要的平台,提供了招生政策、报名流程、考试安排、录取结果等各种信息。通过网站,考生可以了解招生政策、各专业的录取要求和报考条件,同时也可以进行在线报名和查询招生信息。在这里,考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北京大学的最新招生动态和相关政策,为自己的报考选择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和指导。
关于北京大学2019自主招生取消全部医学类专业.你怎么看?
今年北大自主招生取消全部医学类招生有现实困难,也有现实的无奈,当前的环境下“说学医色变”,有实力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的学生除了医学还有大把专业可选,何必去学一个无比辛苦、从业环境恶劣、培养体制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什么单独招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单独招生,是因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相对于北京大学是比较独立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合并至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址还在原处,而不在其他本科生所在的燕园校区,管理体系和学生培养体系也都相对独立。而且医学部的高考分数线比北京大学其他专业要略低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大教授曝违规招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大教授曝违规招生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