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结构性存款首次突破11万亿,但银行轰炸式营销被吐槽,大家怎么看?
部分银行,为了“揽储”,也算是各显神通了!要知道,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监管文件的陆续出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连续13个月下跌,而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结构性存款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重视,成为新的揽储“利器”!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跌,结构性存款成为投资者“新宠”,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
据第三方机构(融360)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只有4.30%,创出自2018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相比而言,结构性存款的期限短、安全可靠、收益稳定且较高,做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追捧,其规模持续上升!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2019年2月份,结构性存款的总规模已达到了112259.6医院,首次超过11万亿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份的最后一周(3.22~3.28),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61只,为今年以来周发行量的最高值,其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6%,相对比较稳定!
银行“另类”营销方式
现如今,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已经成为银行的揽储“利器”,而相比于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的投资门槛较低(一般5万元)、预期收益较高,更能吸引普通储户的存款!因此,个别银行为了揽储的需要,频繁向“潜在”用户发送产品推销短信,进行“轰炸式”营销!虽然,营销手段很“扰民”,不过效果却很显著,很多结构性存款销售的很是“火爆”,部分产品一经推出,即告售罄!
总之,结构性存款,已经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个别银行,采用短信不间断“轰炸”营销的模式,正说明了部分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还是比较“迫切”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一季度存款增加9万亿意味着什么?
一季度存款增加9万亿意味着大量的资金被储存起来,可能是由于人们对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疫情影响下的谨慎消费态度。
这也可能意味着银行在贷款方面受到了一些限制,导致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投资。
此外,这也可能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为储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需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
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你贡献了多少?你越往银行存钱,存款利率却越是走低,为什么?
我个人贡献的是负数,把一部分买了基金,银行存贷款利率都在不断走低,贷款大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只是在空转,所以大家看到的是经济不振、股市萎靡、存款增长迅猛,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
中国老百姓为啥那么喜欢存钱?
听说有的欧洲国家,老百姓都是月光族。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50%的德国人,平均的净资产只有3700欧元,约合人民币3万块钱的样子。而这些钱,只是一个月德国职员的平均工资而已。
德国的月光族依然穷乐呵
但中国老百姓不行,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要是银行里没点钱,心里就觉得很慌,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现在说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主要是说老百姓消费水平不行,导致存款额猛增。现在买房不行,炒股不行,又不敢乱花,可不老百姓就剩存款了吗?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啊!
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略懂经济的朋友都知道,拉动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仅从国内来说,咱们只考虑投资和消费即可,消费和投资其实是互相促进的,尤其是消费能带动生产、就业以及投资。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在当前经济下行情况下,国家鼓励投资、鼓励消费。老百姓越往银行存钱,说明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行。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上不去,势必影响投资。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两驾都出了问题,那还了得!国家必须引导老百姓去消费,多投资,少存钱。所以,大家存款越多,国家就会进一步降低利率。
不知道友友没听懂没有[比心][比心]。
最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季度银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居民存款增加这么快,同时存款利率却越来越低。
首先,居民存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和政策的刺激。在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意愿下降,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减税降费、财政投入等,这些政策刺激了居民的储蓄意愿,促进了居民存款的增加。
其次,存款利率走低的原因则是由于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央行已经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政策的调整导致银行对存款的利率也随之下降。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各家银行也在降低存款利率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最后,居民应该如何应对存款利率走低的问题?一方面,居民可以选择投资其他的理财产品,例如基金、债券等,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居民也可以选择进行消费,尤其是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消费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促进消费,从而提升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存款利率走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疫情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居民可以通过投资其他理财产品或者增加消费来优化自身财务状况。政府也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虽然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用以往普通老百姓的观点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大道理讲也是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出份自己微薄之力,另方面作为上了一定年纪的人经自己或家庭除了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开销外,
利用节约开支而将省余下的钱用来存银行,以备自身看病就医或遇有家庭中小辈成长过程如上好学校及将来结婚生子等用来贴补或以急需之用。
但是不仅是去年底银行年利率的较大幅度下行和理财产品的下跌,尤其是今年四月份才开始的几天又传来银行利率要进一步下调的实际情况,
怎能使收入不高的职场人和退休老人不感到惊讶,这是什么道理啊,为了促使活跃市场促进消费,但银行也不能这样搞得百姓不知所措而畏恐不安。
但话要说回来,虽然高收入者高消费现象依然是存在的,但对普通百姓来说,也谈不上贡献,即便银行利息降至最低(只要不是零),显然中等收入以下人群从口中省下的钱,还会往银行继续存钱以防不测风云而急需。
居民存款增长与经济形势、政策调整、人们的理财观念有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稳健发展,经济增速较高,并且今年政策方面也有调整,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增强民众理财信心和动力,并促进了居民储蓄的增长。
另外,存款利率的走低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银行的储蓄利率受货币政策、市场竞争和银行内部管理等因素影响,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银行流动性和信贷增长,从而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竞争加剧,使得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居民应该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和投资需求来理性配置资金,并学习和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和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财务健康和稳健增值。
存款利率低,我们也不能说,把钱放家里,那不是一分钱利息都没有了,你借给别人收高利息,那也是有风险的啊 而且风险非常大,一不留神,就打水漂了。所有放银行还是相对比较安全放心的选择。
存款新增10.86万亿,居民存款掣肘经济复苏?储蓄行为怎么看?
中国居民被一场疫情给打醒了,不浮躁,务实了,以前的狂热,超前消费坑了多少人,现在居民明白了一个道理,存钱是王道,因为,灾难来临的时候,只有自己有钱才能自救,所以,一切回归正常的生活,有钱就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社会变化太快。房地产等大件掏空了两代人的积蓄,对风险还存在侥幸心理,真风险来临时发现活不下去了。所以痛定思痛,对标之前物质匮乏年代都挺过来,现在可以继续减少需求,降低欲望把钱存起来!
居民储蓄超十万亿,老百姓为何却不敢消费?
因为环境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工作都朝不保夕,何谈消费。
老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钱就是粮,手里多攥点,少花些。不是人之常情吗?
现在政策放开了,人员可以放心流动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大家都好了,经济也就回暖了!
期待春天归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