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结束俄乌冲突条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结束俄乌冲突条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京对结束俄乌冲突提出了4个条件,还剩下几个没实现?
随着最后一批被围困在亚速钢铁厂内的乌克兰武装人员投降,标志着俄罗斯已经完全控制了钢铁厂和马里乌波尔市。
从普京决定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登陆乌克兰东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到最终完全控制,俄军共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不得不说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承载着俄军的巨大伤亡之痛,攻城时间之久,俄军的损失必然会非常大;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丝欣慰之感,因为马里乌波尔所在的亚速钢铁厂是俄罗斯认定的纳粹组织,隶属于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的亚速营老巢所在地。
某种意义上讲,俄军拿下马里乌波尔市、控制亚速钢铁厂,接收钢铁厂内的乌军武装人员投降,就意味着俄罗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纳粹化”的目标,这让我们想起了普京当初针对结束乌克兰危机所提出的4个条件:一是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二是乌克兰“去军事化”;三是乌克兰“去纳粹化”;四是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
只要俄罗斯这4个条件能实现,那么距离俄乌冲突结束就不远了,在俄乌冲突持续近百日的背景下,俄罗斯究竟还剩下几个条件没实现呢?
严格意义上讲,俄罗斯的4个条件,没有一个完全实现。
首先说最容易实现的乌克兰中立地位,都没有达到俄罗斯想要的结果。在俄军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爆发一个月后,俄乌双方在土耳其谈判曾一度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乌克兰代表团提出保持中立地位、不加入任何联盟组织、不接纳外国军队建立军事基地。
然而还没有等到俄乌双方达成协议,西方媒体突然爆出乌克兰“布恰惨案”,矛头直指俄军惨无人道,直接让俄乌两国的谈判成果付诸东流,乌克兰也推翻了之前的承诺,继续以加入北约为目的,不承认中立地位,至今俄乌谈判已陷入僵局,乌克兰的中立地位无从谈起。
其次说乌克兰的“去纳粹化”,仍有残余新纳粹势力的存在。根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去纳粹化”的解释,是要让乌克兰摆脱纳粹分子、亲纳粹人士、亲纳粹思想。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就拿亚速营来说,俄军尽管攻下了钢铁厂,俘虏了很多亚速营成员,但亚速营只是乌克兰新纳粹武装的一份子,全乌克兰境内类似于亚速营的军事组织多达30个左右,还有很多其他名号的极右翼武装组织仍在参与作战,对俄军来说威胁并没有清除;况且亚速营名义上是一个营,实际上它的规模已经达到旅级兵力,投降的亚速营成员只是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俄军对乌克兰的“去纳粹化”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再次说乌克兰的“去军事化”,美欧北约国家是俄罗斯最大的障碍。俄乌冲突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乌克兰在强大的俄军面前之所以能持续作战这么久,就是因为有美欧北约国家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以及大规模的资金援助。
毫不夸张地讲,俄乌战争已经演变成了美欧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代理人之战,乌克兰武装充当北约的代理人,美欧西方国家在幕后操控乌克兰,并提供资金、武器,从而达到消耗俄罗斯的目的。比如光美国一家累计对乌克兰援助高达530亿美元,几乎和俄罗斯全年的国防预算持平,这还不算欧盟对乌克兰的资金援助和武器供应。
俄军在战争前期虽然摧毁了乌克兰的空军、海军和防空系统,但是乌克兰陆军仍是作战的主力军,有北约做后盾,他们所装备的武器几乎全部西方化,比之前的武器系统更先进、威力更大,对俄军的威胁和杀伤力只高不低,所以俄罗斯要想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必须控制乌克兰所有边境,切断北约对乌克兰的接触和物资供应,否则这个目标将会很难实现。
最后说俄罗斯拥有克里米亚的主权归属,这是乌克兰最不可能承认的挑战。别看现在克里米亚半岛已经纳入了俄罗斯的版图,并受到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但是承认俄罗斯拥有克里米亚主权的国家寥寥无几,尤其是乌克兰更不会妥协。
一旦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泽连斯基势必会惹来一片谩骂声,甚至还会获得一个“卖国贼”的称号,他可不想当这个千古罪人。另一方面,美欧主要国家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归属立场全都站在乌克兰这边,有了大国相助,乌克兰没有妥协的余地。
所以,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当初提出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4大条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实现,俄军可谓是压力山大。
乌外长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排除了对俄罗斯做出一些让步、从而帮助实现俄乌停火的可能性。他驳回了任何关于向普帝提出交换条件以换取冲突结束的提议。
由此可见,普帝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4个条件,基本上都没实现。此外乌外长表示,如果欧盟到6月不批准乌克兰的候选国地位,欧盟将面临“道德失败”。
迅速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的目的是政治性的,旨在向乌克兰人传递一个信息,即乌克兰是“我们中的一员”。
蜡烛觉得这是喝了多少,还是嘻哈起来了,这年头乞丐为王。
战场上没人怀疑俄罗斯会赢,讲乌克兰必胜那是走夜路吹口哨,但是战略上普帝或者说俄罗斯是不是真的赢了还值得商榷,俄罗斯与西方世界关系的全面变化带来的变数可能等停战后慢慢算账才能知道。
作为顶流出手赢得不好看就已经输了一半。说押注还是我们有定力,坚持不下注,尤其是不单边下注才是王道!
鹬蚌之争渔翁得利,俄乌冲突一周年什么条件才能让双方停火和谈?
乌克兰想停火,但是他背后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北约的政客们,不想停火。
俄罗斯想停火,但是乌克兰背后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北约的政客们,不想停火。
要么俄罗斯解体,利益被瓜分完。要么乌克兰投降割地赔款。在我看来还有很长时间的仗要打。
俄罗斯是想要停火的,但是乌克兰不愿意啊,先是它挑衅在先的,并且之前拜登不是去了乌克兰了吗?这就证明拜登觉得可能乌克兰要放弃了,所以去安抚它去了,目的就是不希望乌克兰退缩。可能美国就是想要看看乌克兰这样的小国能否把俄罗斯拖垮吧!反正时间不是问题,美国就可以坐收鱼梦之力了。而如果这个方法可行,总觉得他也会如法炮制的来对付中国,而这个小国就可能是日本,别说我怎么知道的,猜测而已了。
抛开个人情感,客观的看俄乌战争这件事是一回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自己放置到战争中再来看这件事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你这个问题,就要问你是用什么身份来看俄乌战争了,因为你认为合理的条件,在另一个身份的人来看,就不一定是合理的条件了。
俄罗斯方面实际上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只要是对普京统治俄罗斯有利的条件,就是俄罗斯的条件。也就是说,俄罗斯方面只有一个声音,只要是有利于普京统治俄罗斯的条件,就是俄罗斯可以接受的俄乌谈判条件。简单一句话,俄罗斯的条件,就是普京的条件,普京认为满意了,俄罗斯也就满意了。
而乌克兰的条件则更复杂一些。乌克兰背后的援助金主可以视为是“乌克兰的普京”,但“乌克兰的普京”却不能代表乌克兰,所以乌克兰的条件就变成了,既要满足乌克兰,还要满足乌克兰背后出钱的金主。在乌克兰这边,并不是只有乌克兰背后出钱的金主一个声音,乌克兰自己也出声,所以,两个声音唱在同一个调门上就不容易了。也就是乌克兰和乌克兰背后的金主同时都接受的条件,可就不容易达成了。
现在的僵局就是,乌克兰和背后支援的金主,在谈判条件上出现了分歧,所以就提不出来谈判的条件了。
最后的结果也就变成了,现阶段不可能有双方都认可的条件。不过,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谈判的条件当然也就应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条件了。所以现阶段看上去是不可能达成的条件,说不定再过一阵子,战争局面又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了可以接受的条件了呢?
国际社会的压力:来自国际组织和外交伙伴的强大压力可能迫使双方谈判和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例如,联合国、欧盟和北约等国际组织可能通过经济制裁等手段施加压力。
内部政治压力:战争可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内部引起政治压力,尤其是在面对国内民众对战争的反对和抗议时。这种压力可能促使政治领导人采取和平解决方案。
双方实现目标:战争的双方可能都已经达到了他们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开始寻求一种和平的解决方案,从而结束冲突。例如,俄罗斯可能已经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在乌克兰的利益,而乌克兰可能已经得到了某些领土的回归。
交换俘虏:双方可能通过交换俘虏来缓和紧张局势。这可能会促使双方重新开始谈判,以达成更广泛的和平协议。
实际情况可能因许多因素而异,而任何和平协议的达成都需要双方同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结束俄乌冲突条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