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顿巴斯战役打响,俄军为何没袭击乌交通线,切断北约的武器输送?
沒必要,就放你进来,这次俄罗斯一定是动真格的,以前全面包围反而有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现在你走不走是你的问题,这次一定是导弹开路无差别,放进来的武器一点都没用!:
大约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想侵占乌克兰,本是同根生,是惩治乌克兰背后的黑手东扩乌克兰针对俄罗斯。
二是俄罗斯有能力对付北约,将计就计,来者不拒,不是你耗着我,是我牵制你。
俄乌战争一开始,大部分军事行动都暴露在北约的眼皮底下,很快被乌克兰知道,因此受到很大损失,战事进展缓慢,没有达到闪电战的效果,变成现在的长期战。
反观俄罗斯情报获得能力及侦查能力,远逊色于北约,没能完全摧毁乌克兰军事设施及主要战斗力,还频频受到袭击,防不胜防。尽管袭了击不少武器补给仓库,但只是冰山一角。
顿巴斯之战不是没有袭击切断武器运输线,还是那句话,情报收集和侦查能力所限,让北约钻了空子,估计兵力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俄罗斯军队已经做出了最大努力,该用的都用上了,就剩核武器了,乌克兰在那么多国家的支持下,军事打击能力越来越强,俄罗斯没有达到战争目的的机会,且消耗越来越大,一旦美国北约趁机参战,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的可能性极大。
俄军在乌克兰战争,只是确顿涅次克洲,泸干斯克洲的安全,阻止乌政府军武力入侵乌东部地区,确保顿涅次克与卢干斯克安全过度,独立建国。
乌克兰西部地区,不在俄军特别行动计划之内,所以乌东部地区俩洲以外地区,未受到俄军攻击,也不在俄军打击范围之内。
昨日俄罗斯导弹袭击,把乌境内火电厂和重要变电站炸了可以修复吗?
基本上不能!因为维修工程人员也是目标!
这一切都是北约教的,北约当年就是这么轰炸南斯拉夫的。
那就是第一轮轰炸变电站后,轰炸的强度还不高,似乎损坏不大;过两三天后进行第二轮大规模轰炸,把维修人员全炸死。
俄罗斯也是这么干的。对基础设施的轰炸,基本上要趁你维修的时候轰炸第二遍。
10月11日,俄罗斯空天军远程航空兵、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水面战部队,继续对乌克兰全国主要电力设施展开大规模导弹进攻,位于扎波罗热、文尼察、基辅、第聂伯罗、利沃夫等地的发电厂、变电站又被多次命中。
随后两天,俄罗斯又使用天竺葵对目标实施补打,还是打上一次的目标,主要针对目标是电力系统的抢修队伍。
红色是重要的打击目标,黑色是停电区域,斜杠是供电不稳定区域。打击效果是比较好的。
不过俄罗斯还是没有下死手,乌克兰全国供电的命脉在于水利发电和四座核电站,除去扎波罗热的那一个核电站。
因此,乌克兰国家电网的要害部位,是区域主变设备,尤其是数量很少、作为电网枢纽的750kv区域主变设备。这些设备对于维系乌克兰国家电网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没有这些超高压变电站,乌克兰只能凭借330kv和500kv区域主变实施输电,输送效率下降。而这些主变设备乌克兰自己已经无法生产,只能向国际厂商提供技术指标书定制,制造和安装周期有三到四个月,也就是说只要打掉这些主变设备,乌克兰的电网会受到堪称灭顶之灾的打击。
当然打击完这些变电站,可以真正的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没有电,这个冬天乌克兰将很难过。
当然,开战200多天了,俄罗斯也没有炸毁第聂伯河上的桥梁。这要是断了,乌克兰包括乌军的行动,补给将极其困难。
当然这一切手段,还是和北约学的。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基本短时间不可修复、
220kv,110kv变压器从排产到安装一般3个月以上,如果没有硅钢片等钢厂生产就更凉了,保护装置,直流电源生产快一点一个月差不多;土建清理重建大概2-3个月,线路修复时间短点,前提是有人有料。
发电厂就惨了,发电机组,锅炉没半年不可能供货,还有配套的凉水塔,空分,煤储运或油储运装置,plc/dcs系统等,如果其中一项没修复好就不可能供电。发电厂房如果挨了导弹,宁可异地重建也比原地修理快。火电厂是机、炉、电复杂的电力设备和系统,且高温、高压、大电流,被炸损坏,更换零部件,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厂房、锅炉被炸塌,则基本上要重建。
乌克兰想要快速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电站都是建于前苏联时期,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加盟共和国提供,甚至其中相当多的部分是由俄罗斯提供的,这种情况下,快速修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西方国家想要提供部件,但由于标准的不同,也无法代替其原有受损部件,接下来,乌克兰可能要度过一段漫长的缺电时期了。
关键要看炸毁的程度。
如果全部炸平了就相当于重建,看电厂规模大的五六年,只是边边角角修复也快。
电力系统发电厂叫一次设备,乌克兰有很多核电厂,应该没受到攻击。
变电站属二次设备,估计炸的主要是这部份,毁坏了能影响铁路系统运行,打击乌克兰的后勤,当然只没电可以用内燃机车应急。
基辅宣布分区限时停电,每天四小时,大家可以自行计算这次攻击的效果。
我国是全球第一发电大国,电网建设当然冠军,现在电力设备制造也处于领先方队,但最初的技术也引进自西方,上世纪90年代我跑工地大的变电站还是喜欢进口货。
德国西门子、瑞士ABB都是世界五佰强企业,我们的技术很多都来自他们。
战争时期电力系统是重点攻击目标,乌军打俄边境城市别尔哥德也是打变电站,仗打这么久了,乌克兰会有应激方案,东西可能放在波兰的仓库,致于能保证到何种水平,每次轰炸后基辅的星光图最能说明情况。
为什么战争双方都喜欢轰炸对方电厂?
作为曾经在电厂工作过10年的员工,我来回复一下这个问题。
电厂的设备有很多,主要的设备一旦损坏,修复难度会非常大,比如说电厂的冷却设备系统,锅炉系统。还有‘发电机系统,一旦都是一些非常精密的设备,一旦损坏,基本上修复的可能性为零。像锅炉这种设备都是高温高压,蒸汽的温度可以达到四五百度,里面的压强可以达到几个兆帕。一旦损坏物漏点在哪里,坏在哪个地方,都很难检测。
整个设备就有很多隐患,像变压器等重要的输送电设备,短路的现象就会时有发生。所以电厂一旦遭到破坏,光检查受损状况就花费不少的精力。至于修复,那更是天方夜谭,还不如推倒重建。
即使推倒重建,还需挖开原有地基,所以电厂遭到袭击后,重建成本很高,电厂遭到破坏,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所以电厂往往是战争中的战略目标。
当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前,就想破坏上海的电厂,根据这些史实,拍出几部经典影片。
头条上的朋友,还知道哪些战争中重要的目标吗?
愿世界和平。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评论。
为啥俄不把攻击乌的理由用在美国身上,然后对美国发动军事行动?
从苏联时期美苏争霸到俄美时期俄美斗法,俄美之间很难直接了当打起来,就是因为双方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核大国,手里都握着毁灭世界多少次能力的核武器。
俄美直接打起来,两败俱伤没有赢家,这也是两国的共识。因此,尽管俄美角逐不断,但双方在相互之间的用力和发力上都有底线的。
乌克兰不过是美国代理人而已,俄罗斯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只不过是俄在打狗给老美看,因此,俄罗斯对俄乌战争的控制还是有底线的。同时,老美对俄乌战争的参与度也同样是有底线的。这就是说,俄美都不会把俄乌战争打成俄美直接的对战。也就是尽量避免俄美两国最终的核大战。
俄罗斯为何不摧毁乌克兰的机场以阻止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俄乌战争打了快三个月了,北约对乌克兰的军火援助等还是能源源不断地从波兰等东欧国家运入乌克兰。俄罗斯为何不切断乌克兰外援进入的通道呢?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理解。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俄罗斯应该在战争一开始就摧毁乌克兰西部的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枢纽,以阻止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物资运入。但是俄罗斯却始终都没有这样做。期间它偶尔轰炸了个别的机场和铁路枢纽,但都是轰炸了几下而已,更多的是起了警告作用,实际上根本影响不了乌克兰外援物资的运入。
难道俄罗斯没有那样的军事能力?答案是否定的。以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和手段,摧毁乌克兰西部地区的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根本不成问题,不论是用导弹还是用轰炸机轰炸,它都能做到。因为那些基础设施是固定的,无法隐藏和移动,并且目标都很大,很容易被击中。即便俄罗斯的轰炸机可能会被击落一部分,但它实现摧毁乌克兰运输通道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人知道普京是怎么想的。但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确实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有个理由是俄罗斯迄今在乌克兰发起的是特别军事行动,它没有对乌克兰宣战,也就是说,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的是有限的军事行动。但是,现在的俄乌冲突就是一场战争,并且是一场规模不小的地区战争。这个事实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否认的。并且俄罗斯在马里乌波尔等地也已经采取了狂轰滥炸的攻击模式,乌克兰的一些城市已经被摧毁成废墟了。
既然如此,俄罗斯为何仍放任美国和北约将大量军事援助运入乌克兰呢?难道普京不想赢这场战争?
也许是因为乌克兰西部地区临近波兰等北约国家,攻击这些地区有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与北约擦枪走火。
但这个理由其实也很难成立。以俄罗斯的军事水平,它是能够保证对乌克兰西部地区的攻击不会误炸波兰等北约国家的,何况美国和北约也不想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所以它们污蔑俄罗斯攻击北约国家的可能性也不高。
总之,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显得非常另类。迄今为止,不仅北约援助的军事物资能够大量进入乌克兰,乌克兰也没有断电,没有断网,它的广播电视等也照常广播。这在以往的类似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士兵的残忍。也许普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