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猪价跌入6元时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猪价跌入6元时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价大幅下跌,生猪均价跌入“8字头”,发生了什么?
透心凉!猪价再“暴跌”,生猪均价跌入“8字头”,发生了啥?
现在在养猪这个产业链上,亏本的是养殖端,赚钱的是销售端,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现在的8元左右,而猪肉价从每斤17元持续上涨超过20元,真是赚钱的不费力,费力的不赚钱。虽然现在肥猪价格持续下跌,而消费者仍然消费高价的猪肉。国内猪肉销售环节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跟涨不跟跌,这就是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价格垄断造成的。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般都是肥猪涨价时,屠宰场销售的白条猪立即涨价,猪肉零售商也是立竿见影立即涨价,因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他们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他们仍然以肥猪购进时的高价进行销售,一般需要3—5天的过渡期才能逐渐降下来与市场肥猪价格相匹配。因此现在肥猪价格大跌,农贸市场的猪肉价很难立即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的就会降下来的,这是潜规律。因为每一个地方只有一家屠宰企业,形成了价格上的垄断,压价收购,抬价销售白条猪。如果市场肥猪价下降,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格原价不动,因此价格不变的根本原因就在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进行了价格垄断,在生猪生产销售这个链条上唯一只有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没有太大的风险,首先保证利润,然后才是低进低出,高进高出。谁看见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亏本呢?没有,他们是这个产业链条中赚钱的行业,只赚不赔。
猪价再“暴跌”,生猪均价跌入“8字头”,发生了啥?我认为主要是消费疲软,今年的猪肉消费特别疲软,普通百姓收入大幅度减少,购买力下降,这主要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连续三年的影响,特别是今年疫情比较严重,几乎各个地方都反反复复发生过疫情,发生了疫情,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禁止人们聚集和外出,这样就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今年各个行业的经营效果都不景气,连续三年的疫情,旅游业和餐饮业长期处于停业状况,由于疫情的影响,利润下滑,员工收入下降,造成普通百姓购买力下降。没有消费量,猪价是有价无市。所有养猪人都把猪价上涨的希望寄托到春节前南方地区加工制作腌腊食品上,常年春节前是一年中猪肉集中消费的季节,一年中饲养的肥猪有60%左右在春节前消费,“有钱不买腊月货”,在腊月也是一年中猪就最高的季节,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今年能够与往年一样大量加工制作腌腊食品的人家户是大幅度减少,猪肉的消费量无疑大幅度下降,因此猪价很难回升。
其次,猪价的持续下跌是由于养猪人自己造成的,今年10月底每斤肥猪价达到14元左右,出栏一头300斤的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遗憾的是许多养猪人认为猪价可以涨到每斤17元以上,不趁机赶快出栏,而是压栏,继续等待猪价大涨,错失良机,每头出栏肥猪从利润超过1500元变为保底甚至亏本,痛失煮熟的鸭子已飞了。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猪肉以后,由于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肥猪大量出栏,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的回落,回升时间少,下降时间多,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现在的10元左右,部分地区猪价跌入“8字头”。
8—9月在网络猪价炒作者的蛊惑下,养猪人纷纷大量囤积压栏,造成饲养的多数是大肥猪,这些大肥猪出肉量比标猪多,也就是两头相当于标猪三头产肉量,导致市场猪肉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今年9—10月份在这近两个月的断档期内,各个养殖场大量减少肥猪的正常出栏,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现在肥猪仍然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市场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由于10月下旬猪价上涨过快过高,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以后,养猪人恐慌,大量出栏肥猪,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一些地方已经跌破了每斤8元,与去年的情况十分相似。
由于疫情关系消费持续低迷,大量的餐饮企业经营萎靡不振,严重降低了猪肉的消耗速度,家庭猪肉消费群体也增速缓慢,猪肉消费的速度降低使养殖户加速了出栏速度,源源不断的冲击市场。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加大了投放储备冷冻猪肉,在市场上也起到了稳定的调和作用,所以市场上根本就不缺肉。需求没有增长,猪肉供应量过大,导致价格大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猪价格下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市场的供给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对生猪的价格产生影响。
最近生猪价格下跌超过了20%,猪肉价格也在跟着下跌,12月6日生猪期货主力收于每吨大约1万5千多元,与11月30日每吨收于20000多元的收盘价对比,大概半个月时间下跌了差不多22%.生猪的供应幅度大于需求提升的幅度,生猪价格下降是市场的正常想象。
不过随着疫情解封,餐饮堂食也恢复了,又临近春节,农村地区的烟熏腊肉也正在稳步进行,猪肉价格势必会回暖,养殖户不必过分担心猪肉会一直跌,只需要做好生猪出栏质量就好。
正常的市场调节,不过按行情规律,这个时候是肉类销售的旺季。不应该跌价,要么是前期透支上涨,与此同时,牛肉羊肉价格4-50徘徊比较稳定。可以有更多的肉类选择。
但我觉得最大原因是,很多人得了新冠,具体表现发烧,咳嗽,咽干等众多不适。很多动不动就得卧床7天,请问这么多人不舒服,还能大口大碗吃肉吗?从病了养生角度来说,此时不应该吃肥甘肉厚的菜品,以清淡蔬菜水果为主?况且多少高烧哪有胃口吃肉
这么多人不吃,几天不吃省下多少头🐷。🐷多了请问肉还会涨吗?
很多人抢药,抢抗原试纸,要么做核酸的路上,哪还有心思买肉烧菜🤭
也许我的想法片面,但也直观。就像夏季,确实是肉类消费的淡季一样,也是很正常的。
不知道我理解的怎样,大家觉得?
猪价这几天确实跌了不少,我们这现杀的生猪肉一直都在17—19之间来回的波动,涨不了多少,一直都是这个价!
说实话,相比较之前,这已经很便宜了!
临近年关,猪肉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便宜点也挺好!
猪价大幅下跌,生猪均价跌入“8字头”,发生了什么?
感谢邀请!石家庄这里猪肉还没有到八元。不过也降价了。昨天我在超市买了4斤猪肉,2斤回家剁成了肉馅分成小份,两斤切成小块,存入冰箱冷冻起来。晚上就蒸了茴香肉馅包子!真香!
平时我也买不了这么多,昨天去超市了发现前 膀才15.9 ,后腿肉17.9 。里脊也才19.9 。这个比平时便宜了不少。平时前傍都要17,9 呢。里脊更是24,25 呢!我一看便宜了,就买了一些,回家慢慢吃! 老百姓过日子吗,能省就省! 老妈经常念叨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这几年疫情教训的我早都学会囤东西了。囤菜,囤药,囤生活用品!囤口罩。暑假的时候,我去超市买菜,刚进门就看见特价卫生纸,44元三提,14卷的1.8kg。我二话不说一下子就往车上装了6提!结账回家,拉着超市小车回来的,这家伙走在小区老拉风了!回头率真高!
囤菜囤药更不用说了,都是教训啊!上次居家一个月,只有菜没有肉了,孩子们说,没有肉不好吃了!哎呀!给我气的啊!这可咋整! 上火,嘴上都长泡了!白菜土豆炖粉条,没有肉就没有灵魂了啊!哪怕就几块肉,那味道就是不一样呢!
猪肉为什么降价,我觉得受供需关系影响。中学政治书上学过: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表现的比价值要低,体现为价格下降;当供小于需求的时候,这个时候价格会高于价值,显示的就是价格上涨。现在我们的某些药品不就是供应小于需求,所以导致价格暂时上涨的吗?
补贴来了!猪价大跌53.6%,猪肉跌入8元,一头猪亏203元,咋办?
补贴来了!猪价大跌53.6%,猪肉跌入8元,一头猪亏203元,咋办?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哪里来的补贴?
2018年年底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生猪生产危害非常严重,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曾记得2019年6月份后国内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养猪进入了红利时期。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能繁母猪一头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大量的热钱涌进了养殖业,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肥猪出栏数大量增加,价格持续下跌,猪肉价格犹如过山车般起伏特别大,我们这里从年初的每斤23元左右下跌到现在的16元左右。肥猪价格从每斤18元下跌到现在的11元左右,价格如同公园里面的过山车般起伏特别大,从养猪红利时期的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下跌为亏本500元左右,现在是养猪人亏损最严重的时间,但是,肥猪价还没有下跌到底,还要持续下跌,似乎是有要把红利期赚的钱全部赔进去才罢休的趋势,俗话说“养猪是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这次猪价大跌怪谁呢?主要是去年新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匆忙投入养猪业,都来分一杯羹。这些企业并不是都熟悉养殖业的经营与管理的,一次出现了在不适宜出栏的猪肉消费淡季仍然大量出栏肥猪,犯了大忌。养猪人都知道,春节后到端午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淡季,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季节,一般都要控制在这段时间内的肥猪出栏数,尽量减少肥猪的出栏。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新投资跨界养猪企业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造成肥猪在猪肉消费淡季大量出栏上市,形成了肥猪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降,这种影响期比较长,可以直接影响到一年肥猪价格的变化,造成肥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其次是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大量养殖300斤以上的大肥猪,这是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养猪新手并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现在肥猪价持续下跌,就是前段时间比较赚钱的仔猪现在也不行了,价格持续下跌,每斤仔猪价由80元左右下跌到现在的25元左右,由每头1500元下跌到800元左右。过去是一棵很好的摇钱树,现在是烫手的山芋,养猪人怎么办?
一是减少养殖数量,现在是饲养得越多,亏本越大,只有采取减少养殖数量,猪价稍微提高就抓紧出栏,距离端午节越来越近,端午节的到来可以增加猪肉的销售量,通常情况下每年的端午节猪肉价格都会往上涨价的,但是涨价维持时间短,因此,一旦猪价行情好转就择机出栏。端午节过后猪价还要继续下跌,因为在春节后开始育肥的猪即将育成大量出栏。
二是选择饲养黑毛本地猪,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养、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的本地杂交猪育肥比较好。农村通常都是使用自己的粮食、蔬菜下脚料、粮食加工副产品、野生青饲料等,这些品种猪不容易发生疾病,猪肉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是现在城市消费者追求的主要肉食品,虽然生长速度比三元杂交猪慢,都是销售价格高,在我们这里每斤价要比白毛猪高10元以上。而且本地黑毛猪不愁销售,有多少销售多少。
国家收储备肉 啊。肉联厂。熟食加工。全改用国产猪。发补贴。新冠两年多了。老板姓已经没有底子了。真心吃不起肉。不然就搞大食堂,你套餐做的比家里做的便宜。就消化掉了
猪价虽然大跌,但它使命已经完成,之前餐馆,面馆,各种猪肉相关的产品涨上去的价格是不会主动降下来的,都在背后偷着乐呢,猪肉暴涨富了一批人,猪肉降了,同样也会富一批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猪价跌入6元时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猪价跌入6元时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