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基斯坦新当选总理伊姆朗•可汗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政治主张?
他是怎样人不枉假评论!不管谁执政都必亲中国,中巴经济走廊应发展成中中东经济特区,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哈萨克.阿联酋.也门.沙特、土耳奇等所有国家!(中国老百姓).8.6.11.4
巴基斯坦总理声称做好了准备解决巴印所有问题,你怎么看?
准确的说,是巴基斯坦做了解决印巴问题的准备,包括克什米尔领土等,并不是说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新德里6月8日电 据巴基斯坦Geo TV电视台报道,巴基斯坦总理汗致函印度总理莫迪,他在信中表示,做好准备开始就所有双边问题,包括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进行谈判。
巴基斯坦伊姆兰汗的此番言论,是在莫迪连任印度总理后,对印巴关系做出的一个前瞻性的言论。意思在于对于印巴之间纯在的问题,巴基斯坦愿意尝试利用和平手段进行谈判,包括最敏感的领土问题。
出于和平的主旋律,莫迪以及印度政府需要对巴基斯坦表达的善意进行回应,而印度无论怎么回应,都将陷入巴基斯坦设置的陷阱中:
一、若回应愿意和巴基斯坦进行谈判,则意味着印度也是希望和平解决印巴问题,故两国实际上定下了外交的主基调。再次发生今年三月,印度军方跨境打击武装分子的事件,将严重打击印度的信誉,如此以来相当于束缚了莫迪的手脚。
二、若对和平谈判不做回应或者反应的不积极,则意味着印度无意和平解决印巴之间的冲突,是区域紧张的制造者,失去了舆论方面的优势。而且一旦再次发生印巴冲突,无疑是印度的嫌疑是最大的,一定程度上使印度陷入孤立状态。
所以,伊姆兰汗是利用低姿态,给莫迪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圈套,使印度在未来的印巴关系中,挑衅的作为将收到一定的限制。考虑到巴基斯坦国力远弱于印度,在两国冲突中屡屡处于下风,伊姆兰汗的做法无疑是增加了巴基斯坦的安全保障。
不过,巴基斯坦的圈套,莫迪不得不钻,也必须钻。由于印度国内处于邦国林立状态,中央对于地方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意味着印度领导人难以通过改善经济环境来增加执政的合法性。(莫迪期间的印度增长率在同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并不突出,而且还是修改统计方法的结果)
所以,印度领导人特别依赖对外强硬,通过挑动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树立个人强硬的外交姿态,来迎合印度选民的支持。而莫迪正是这种做法的集大成者,在古吉拉特邦时,挑动印度教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在当选总理后,挑起北方邻国的对峙和跨过巴基斯坦边境打击武装分子的事件,为莫迪成功连任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随着世界局势波诡云谲,印度的经济发展受到的不利因素可能会越来越多,印度将可能会越来越依赖对外强硬的外交风格,故对于印巴关系,莫迪既不可能去妥协,也不愿意会妥协。莫迪需要的印巴关系,是一个随时可以用来转移印度人负面情绪的发泄点。
从这个角度,巴基斯坦的伊姆兰汗的言论,如同奥巴马刚上任美国总统,就以致力于无核世界拿一个诺贝尔奖一样。稍有常识的就知道,核武器是世界和平的最大保障,奥巴马提议无核世界实际上是让世界走向大动乱。但是,诺贝尔奖在给奥巴马一个高帽子的同时,也给奥巴马道义让的束缚,随后几年,奥巴马治下的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始终未派遣地面部队。
巴印之间的主要问题就是克什米尔问题,从两国建国之初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两国打了三场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多次武装冲突,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不过在莫迪连任印度总理后,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抛出橄榄枝时机选择的不错。
在印巴的战略博弈中巴基斯坦处于劣势,伊姆兰·汗选择谈判的时机也不错。虽然在巴基斯坦背后有大国的支持,可印度本身就是一个大国,在战略博弈上巴基斯坦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处于全面劣势,拼国力打消耗战巴基斯坦更不利。所以,不止有一个巴基斯坦政要表示过和印度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意愿,比如前总理就谢里夫就曾宣称:巴基斯坦和印度需要坐在一起,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解决问题。现任的总理伊姆兰·汗虽然是个民族主义者,可在对印外交上还是非常理性和务实的,去年他在当选总理后就邀请印度代表团出席旁遮普省巴印两国陆上边境走廊项目动工仪式并公开表示: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巴印关系的唯一障碍,只要两国有决心和梦想,就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如果印度向前迈一步,我们就将向前迈两步。当时的莫迪政府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在今年3月印巴发生武装冲突后,巴基斯坦在占了便宜的情况下主动收缩,主动释放俘虏的印度飞行员,逮捕穆罕默德军的首领,就是为了给将来的谈判留有余地。但当时不是向印度抛橄榄枝的好时机:因为印度大选在即,莫迪需要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很难作出让步。而在莫迪连任总理后,两国的冲突早已平息,伊姆兰·汗以亲笔信的形式给莫迪一个台阶下。
除非作出战略决断,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问题短期内是无解的。印目前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包括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大约有8.8万平方公里,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大约有10.2万平方公里。双方都不可能放弃实际控制的领土,因为那意味着政府垮台,那么如果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正式将克什米尔一分为二呢?也很难做到:一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历任政府都宣布对克舍米尔拥有完全的主权,莫迪和伊姆兰·汗都是民族主义者,印度在和巴基斯坦的对抗中还占上风,不大可能作出让步。二是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派别众多,除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队以外,既有亲印度也有亲巴基斯坦的地方武装,比如今年2月策划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警察部队袭击事件的默罕默德军的训练营和基地就在巴控克舍米尔地区,还有主张克什米尔独立的武装组织。此外,还有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宗教冲突,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等。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诸多地方武装和政治势力的利益诉求又不相同,就是克什米尔一分为二也很难实现印巴两国的永久和平。不过,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倒可以就打击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组织达成一定的协议,至少约束一下代理人的行为,能够实现冷和平对双方也都是有利的。
据巴基斯坦GeoTV电视台6月8日报道:总理伊姆兰汗已致函印度总理莫迪,准备就所有双边问题,包括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进行谈判。这说明双方经济建设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巴印领导人致函已成常态
2018年8月18日,印度总理莫迪致函伊姆兰汗,祝贺他当选巴总理,希望建立新的睦邻友好关系。
2018年9月14日,伊姆兰汗致函印度总理莫迪,邀请他访问巴基斯坦,“重启陷入僵局的对话",“和平解决包括查漠和克什米尔争端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弥合分歧丶实现互利,造福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子孙后代。"
2019年2月14日,巴基斯坦游击队袭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军队,造成44名军人死亡70多人受伤;26日,印度战机越境打击“非法武装";27日,印巴冲突大爆发,巴基斯坦击落两架印度战机,俘虏1名飞行员!印度总理莫迪随后授权三军“随时还击"。巴总理下令释放飞行员,呼吁莫迪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2019年5月25日,巴总理伊姆兰汗发推特祝贺莫迪当选;26日打电话祝贺莫迪当选。
通过上述双方领导人的互动,可以看出两国高层还是有着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态度诚恳。
印巴经济建设都需要良好的环境
莫迪总理的再次当选,得益于莫迪领导下的经济建设成就。莫迪一直心怀印度的大国梦,希望通过他的领导,实现印度的经济腾飞。印度要延续自己的经济高速发展增速,国际和国内环境愈显重要。莫迪要顾及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尊严",又要融合印巴的矛盾分歧不致扩大。
巴基斯坦一直受到“恐怖势力"的困绕,阿富汗基地组织丶“伊斯兰国"的渗透丶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势力对巴基斯坦的影响,查漠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不安定因素。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比起印度更严峻。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也不宜乐观,多年来增速迟缓。
好在巴基斯坦有大国帮助,而且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只要好好把握,前景一片光明。
印巴两国都要发展经济,造福人民。都需要个安稳定的局势,印度更需要长期稳定的局势,才会吸引外来人才和外国投资带头,基于双方的共同追求,相信莫迪已经座稳局势后,一定会认真考虑接受伊姆.汗投过来的“橄榄枝"。
印巴安全局势仍不容乐观!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仍不容乐观,领土问题关系到民族尊严和国家长远利益。克什米尔的水源之争问题,也是印巴两国长期的争议点和冲突点。特别是巴基斯坦境内的“游击队武装",是被印度视为的“恐怖组织"。这一组织的长期存在,是巴基斯坦军队的放任,用以制约巴基斯坦政府和印度政府的“不定时炸弹",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巴基斯坦政府如果彻底清除这一武装,必然与军队产生分歧,造成军政不睦。
印巴要在领土争议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任重而道远!
印巴冲突的原因并不简单,想要在短时间内消除印巴矛盾毫无可能。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的决定只不过是用于安抚国际社会,强调自己的善意而已。如果印度不愿意接受,那么印度就有“破坏和平”之嫌。当然,作为巴基斯坦的对手,印度也不愿与巴基斯坦就此搁置争议。
(印度总理莫迪)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6月8日在向印度总理莫迪递交亲笔信,他说,巴基斯坦愿意就两国双边问题进行谈判,其中包括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而自从今年1月以来,巴基斯坦和印度在边境地区进行了多次交战,双方剑拔弩张,仿佛第三次印巴战争就要打响。
此次伊姆兰.汗释放善意,是巴基斯坦希望缓解近期紧张局势的信号。巴基斯坦不想在边境地区与印度再这样斗下去。而印度也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议会选举,莫迪成功拿下了议会,他暂时不用顾及民众的选票,可以放开手脚去和巴基斯坦谈判。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印度也会做出颇有善意的回复,而印巴局势将会恢复到今年1月爆发冲突之前的模样。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不过,想要和印度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都有着强大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绝不会允许本国在协议中利益受损。尤其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双方根本无法达成一致。
此外,印度一直要求巴基斯坦停止支持克什米尔地区的反印游击队。但巴基斯坦并不同意,这些游击队是巴基斯坦深入印控区的推手。
甚至于,如果巴基斯坦政府与印度达成的协议让巴基斯坦民众感到吃了亏,那么巴基斯坦军方的态度可能会让伊姆兰.汗难堪。军方绝不会允许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退让。更重要的是,一旦印巴之间真的实现和平,印巴双方都没有必要在边境囤积重兵,巴基斯坦军方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下降。
(巴基斯坦军队)
除此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互不信任,印度将巴基斯坦看做是敌人。而巴基斯坦把印度视为侵略者,伊姆兰.汗顶多与印度达成解决一月冲突的方案,还边境一片安宁。
个人认为巴基斯坦总理此番表态主要是想表明巴基斯坦不希望再与印度无休止地武力对抗下去,而是希望与印度展开对话,争取以对话方式解决双方之间的所有问题。毕竟巴基斯坦与印度长期的军事对峙以及相互之间没完没了的小规模冲突已经消耗了巴基斯坦的不少力量,使得巴基斯坦有些不堪重负了。现在巴基斯坦作出了友好姿态,如果印度方面不“领情”,那么国际舆论将会指责印度,印度将会面临很大压力。毕竟现在通过对话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也是时代潮流之一啊。
尽管巴基斯坦做出了积极姿态,但在我看来也就是做了个姿态,实际上很难说巴基斯坦会不会在与印度的对话中作出实质性让步换来印度的和平承诺,因为那样的话简直就是卖国。尤其是在两国之间最为关键的大问题--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是不可能让步的。否则且不说政治领导人乌纱帽不保,到时候巴基斯坦人民一口一唾沫都会把“卖国者”淹死的。
按照目前印巴领导人的智慧,克什米尔问题一时半会肯定无法根本解决。但我认为某些次级问题还是可以通过谈判来改善的,例如两国加大相互间的边境开放力度,允许两国人民能够通过边境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或者两国加强在反恐方面的合作,禁止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利用两国中的一国为基地袭击另一国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处理得好,对于印巴两国来说都还是有益的。
巴基斯坦总理亲美吗?理由是什么?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上台后就和美国互动频繁。不过,那时是他和特朗普互怼,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援美国打击塔利班不力,并以此为理由,三次取消了对巴基斯坦数十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伊姆兰•汗则反击特朗普,表示不会做美国反恐失利的替罪羊。
不过,特朗普现在非常想从阿富汗撤出来,这就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忙。所以,特朗普马上换了一幅嘴脸,表示“9•11”事件以来,对巴基斯坦大力支持美国反恐予以肯定,并希望和巴基斯坦继续展开合作,帮助美国顺利从阿富汗撤军。伊姆兰•汗对于美国抛来的“橄榄枝”,马上给予积极回应,并于7月22号到访美国,与特朗普举行了会谈。
所以,从伊姆兰•汗上述表现来看,他内心还是真对美国有好感,并报以很大期望的。比如,伊姆兰•汗通过此次访美,就是想让美国恢复对其的安全援助。不过,特朗普对此态度暖昧,表示要恢复援助,要视两国今后合作的情况而定。看来,美国关心的并非美巴关系,而是如何让美国在阿富汗尽快脱离困境。
当然,美国对于向巴基斯坦军售却准备大开绿灯了。最近不仅批准了向巴基斯坦出售价值1.25亿美元F-16配件的合同,而且还将追加F-16战机的出口量,这与之前严格限制向巴基斯坦出口武器装备形成鲜明对比。当然,这也是基于利益的考虑,同时还能借此刺激向俄罗斯购买S400的印度,警告印度不要和俄罗斯走的太近。
目前,印巴关系又趋紧张,伊姆兰•汗第一个还是先想到美国,希望美国调解双方关系。伊姆兰•汗感觉现在和美国的关系已经恢复的很好了,请美国出面是最好的选择。岂不知,1965年印巴战争时,巴基斯坦面临被印度肢解的危险。巴基斯坦当也是首先请求美国出面管一管。结果,美国不持任何态度,而是在一边看笑话看热闹。在最危急的时刻,还是巴基斯坦真正的大国朋友向印度发出最后通谍,并准备派军队阻止印度的侵略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被迫收手,巴基斯坦才转危为安。
伊姆兰•汗应该很清楚这一段历史。所以,还是不要和美国走的太近,在美军顺利从阿富汗撤军后,作用下降的巴基斯坦将会被特朗普再次弃之一边。到那时,巴基斯坦会再一次领悟到谁是真朋友,谁又是唯利是图的酒肉朋友!
伊姆兰·汗去年8月下旬出任巴基斯坦总理,时隔近一年于上月访美,而在去年11月初他已实现访华。远亲不如近邻,8月9日巴外长紧急访华沟通印控克什米尔事变更说明问题,此前汗与特朗普会见时显然没有料到莫迪的险招......
回到题目,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至今,没有一个总理不亲美,因为国家命中注定离不开三个“A”:安拉、军队和美国,顺序当然重要,但三者缺一不可。
8月14日是巴基斯坦独立日,72年里有34年军人当政,而在权力金字塔中,基础最牢固、持久力最强的不是军人集团,也不是宗教势力,而是体现族群和地域特征的世俗政治豪门,谢里夫、布托两大家族分别来自旁遮普和信德的政经豪门,势力庞大,曾经的两党轮流坐庄,实则两家豪门间的家族政治。
对外关系上,巴独立至今守着“大块头”、不友好的印度,两国间的三次战争积下更多的仇怨。地区级别国家寻找全球大国做“靠山”理所应当。巴基斯坦冷战时期适应了美国平衡印度影响,制约苏联南下的南亚战略,因此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准盟友。
巴权力集团的各派别成员非富即贵,从小接受英美教育和价值观,其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自然西方化。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2001年美国推翻塔利班,两场战争使得美国离不开巴基斯坦,期间军援、经援持续增加,而巴基斯坦不管是文人还是武将在位,都不敢对美国“说不”。
伊姆兰·汗打破了两大豪门政治“二人转”,却丝毫不能得罪美国,巴基斯坦命运如斯,美国、东方大国和沙特三家只能“永远”亲密,不能有疏离或得罪。
这里仅分析亲美的理由:
1、美国是在西方国家中对巴政府援助最多。上世纪80年代苏联侵阿时期,美国就以出售F16制约苏联,9.11后的反恐战争中,美国向巴提供了更多的军事经济援助。
2、巴基斯坦军事建制和基本装备依然以英美为主,现实考量继续接受美国升级版F16等装备更划算。而且巴接受的沙特援助也将购买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装备,二者合力一处,由不得巴“任性”。
3、独立70多年来,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曾依托苏联,使得巴基斯坦只能有“反向”选择。而作为2亿人口的大国,没有资源依托,选择伊朗似的对美政策等于自我毁灭。
伊姆兰·汗的“亲美”丝毫不值得担心,这与缅甸的昂山素季相似,不在位时是西方政界舆论的宠儿,当他们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不睬西方的指导教诲,将是诋毁声一片。可以这样讲,在这两个国家,“亲美”的政治家都从美国那儿吃亏不少。而危难之时,最能检验朋友的成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