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标兵就位震撼原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标兵就位震撼原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81年标兵就位谁说的?
1981年国庆阅兵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一名士兵在喊出“标兵就位”的口令时,声音特别响亮、有力,因此被广大观众所注意和记住。这名士兵的具体姓名并没有公开,因此无法确定是谁说的“标兵就位”。但是,这句口令成为了中国阅兵式上的经典语句,被广泛传颂和使用。
阅兵式最先上场的“标兵”,有什么作用?
东华表处的标兵位置是敬礼线,受阅方队由此齐步走转正步走。西侧华表处的标兵为礼毕线,正步换齐步。其它的标兵为方队行进时各方队之间的距离参照标志线,保证每个方队之间的距离是等距的。
标兵是阅兵仪式中用来起到标志界线的士兵,标兵就是受阅方队参照的标杆。受阅部队根据标兵的位置来判断各方队之间的距离,标兵也是齐步走转正步走的标志线。除了标志线作用,标兵也是一种礼兵,既庄重又有具有仪式感,同时也可以起到警戒线的作用。
标兵是阅兵仪式中用来起到标志界线的士兵,标兵就是受阅方队参照的标杆。受阅部队根据标兵的位置来判断各方队之间的距离,标兵也是齐步走转正步走的标志线。除了标志线作用,标兵也是一种礼兵,既庄重又有具有仪式感,同时也可以起到警戒线的作用。
阅兵仪式中标兵的作用很重要,我们熟悉的国庆阅兵,抗战胜利日阅兵,标兵都是第一个出场的。听到“标兵就位”的口令后,60名担任标兵的士兵昂首挺胸,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整齐划一的行进至站位点,面向阅兵场,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个华表处分别向东西两侧展开,每名标兵间隔距离5米。东华表处的标兵位置是敬礼线,受阅方队由此齐步走转正步走。西侧华表处的标兵为礼毕线,正步换齐步。其它的标兵为方队行进时各方队之间的距离参照标志线,保证每个方队之间的距离是等距的。
受阅方队从东华表正步走到西华表的距离是96米,正步走128步,步幅75公分,步速112步/分钟,一步不能差,正好96米,而两个华表之间的距离也是96米。
国庆阅兵为了保证圆满成功,在阅兵场上都会划定标识,包括受阅部队行进路线标志线等等。如果是非重大场合阅兵,阅兵场上的标志线少,标兵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受阅部队需要依靠标兵的位置来指导敬礼线,礼毕线,判断各方队之间距离。
标兵的出场方式较多,有跑步就位,齐步就位,正步就位,所配置的步枪也有步枪,冲锋枪,突击步枪等,有的会在步枪刺刀上挂三角形的小红旗,方便观察也具有美感。以前,我军各部队阅兵式中,标兵出场通常被采取跑步就位。国庆阅兵是重大庆祝活动,对于标兵要求高,是大国形象的展示,也是军威的展示,为了圆满完成阅兵任务,标兵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圆满完成了阅兵标杆的任务。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标兵就位!”,咔、咔、咔、咔......
我当兵时,由于队列动作非常标准,曾在团里多次阅兵时担任标兵,阅兵流程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一般是部队首长从队列前走过,受阅部队领队行军礼,受阅部队士兵行注目礼。首长会说“同志们好”,受阅部队回答“首长好”;首长说“同志们辛苦了”,受阅部队回答“为人民服务”。
分列式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徒步方阵齐步行至主席台时换正步前进(持枪方队劈枪或挂枪),队列领队行举手礼,其余人员右转头不超过45度注视首长,各列排头兵要掌握前后距离不必转头。经过主席台后,部队换成齐步前进。
在整场阅兵开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标兵就位。以团级单位阅兵为准,阅兵指挥“标兵就位”口令后,四名标兵拖抢正步到规定位置,然后统一转身面向受阅部队,同时落枪立正站好。直至整场阅兵结束,阅兵指挥下达“标兵,撤回”口令,标兵按照相反顺序跑步到达预定位置。而阅兵时标兵的作用就是受阅方阵的指向标,以标兵为坐标,受阅方队在不同标兵位置作出不同队列动作。
受阅方队行至第一标兵处,原地踏步调整队伍;行至第二标兵处,受阅方队领队下达“向右-看”口令,部队喊“一、二”后,齐步换成正步并高喊阅兵口号(如:听党指挥、忠诚使命);行至第三标兵处,领地下达“向前—看”口令后,部队喊“一、二”后,正步换成齐步前进;行至第四标兵后,受阅方队跑步到达指定位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标兵就位震撼原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标兵就位震撼原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