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新社出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法新社出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新社《从超级丹到林一轮》的标题,是不是不尊重林丹?
当然不是!没有诋毁林丹的意思,他堪称羽毛球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但终究逃不过岁月的侵蚀。《法新社》的标题起的很到位,而且也符合客观事实。“林一轮”这个词也是国内媒体最先创造出来的。
近日,《法新社》撰文报道了林丹,标题是:From ‘Super Dan’ to ‘First-Round Lin’ (从超级丹到林一轮)。
由于“高龄”和伤病等因素,林丹里约奥运会后状态下滑明显,尤其2018年更甚。
林丹本赛季总共参加了18站单项赛事的争夺,遭遇了尴尬地9次“一轮游”,占到半数。他出战了36场比赛,战绩是19胜17负,胜率仅有52%,甚至没有达到及格线。其中,林丹三次败在了新科世锦赛冠军桃田贤斗的拍下,对阵石宇奇也遭遇三连杀。而全年下来,除了在汤姆斯杯和亚运会团体赛中躺冠,林丹只拿到了新西兰站桂冠,但赛事仅是超级300级别,缺少名将参加、含金量不足。
翻看历史,自打2002年韩国站登顶首夺国际赛事单打冠军,林丹仅三个赛季仅有一个冠军入账。其中,2002年还是初出茅庐的翩翩少年,2013年则是夺得了世锦赛冠军,2018年是成名后表现最为低迷的一个赛季。不得不感慨,就算是羽坛大满贯得主也跨不过岁月的侵蚀,但林丹坚持的精神值得敬佩。
“我不能去回避,而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和状态去接受,竞技体育就是如此,不可能状态一直保持得那么好。”35岁的林丹目标始终不变,那就是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他说:“虽然无比艰难,但很愿意全力以赴去战斗。”另外,林丹已经宣布要放弃征战下赛季羽超联赛,理由是全身心投入到冬训中去。
【球童有话说】
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笔者发泄的就开炮吧,喷子最可爱、吐槽乐趣无穷,探讨体育大小事儿,人人有责!无评论不新闻,我在评论区等待高逼格的你呦!
写标题是需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吸引群众的眼球而随便乱编一个标题。2008年那段时期的林丹用“超级丹”来形容是非常贴切,因为那时的林丹确实是战无不胜,疯魔羽坛。但岁月面前人人平等,随着时间的摧移,林丹的状态逐渐下滑这也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而每次标题写林丹“一轮游”、也只是实事求是的刊登林丹比赛的结果。这并不是不尊重林丹。林丹的成就与坚持是值得尊重的,但“一轮游”也是无奈需要接受的结果。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看看文章到底写了什么。
法新社于11月19日发表的文章标题是:
From 'Super Dan' to 'First-Round Lin' as badminton legend falters
(从“超级丹”到“林一轮”,传奇逐渐凋零)
上图是文章的配图。
撰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林丹刚刚在香港公开赛上再次一轮游,本赛季第三次输给日本人桃田贤斗。从而本赛季19场比赛中有9场一轮游。这在林丹的职业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才让人有了感慨:曾经那个所向披靡的“超级丹”已经不再有了。
文中提到林丹想要进军东京奥运会男单比赛,第五次站在奥运赛场上,但是根据规则,每个国家最多只能有两名选手参加单打比赛,而师弟石宇奇和谌龙目前无论从排名还是实力来说都稍胜一筹,林丹机会渺茫。
文章将林丹的境遇与网球界的费德勒相提并论,毕竟费德勒拿了20个大满贯,林丹也拿到了20个世界冠军。
But badminton's answer to Roger Federer will be nearly 37 by then, and unlike the Swiss tennis great all the signs are that he is already well past his prime.
从言辞中可以发现,作者并不看好林丹像网球界的费德勒一样,在37岁“高龄”继续书写传奇,林丹的时代正在落幕。
文章中穿插着回顾了林丹的职业生涯成就,包括2006到2013年期间的5次世锦赛冠军,2008和2012两届奥运会冠军和6次全英公开赛冠军。
但是今年,他只在新西兰公开赛上拿到一个冠军,并且赛事级别还不高,含金量不足。
今夕对比,林丹遇到了职业生涯的“寒冬”。
法新社引用国内媒体的报道称:林丹曾经是一个传奇,无数人崇拜他,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状态下滑严重。
去年还是世锦赛亚军跟全运会冠军,今年却没有打进世锦赛8强,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是全英公开赛亚军。林丹状态下滑的速度着实有些太快。
文中提到林丹的纹身和叛逆的性格,以及胜利后标志性的敬军礼庆祝动作。
最后一句说中国球迷不能原谅林丹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事件。
总体来看,文章都是基于事实报道,中间会穿插引用,并没有对林丹不尊重。并且,“林一轮”这次词也是中国球迷先用的。法新社不过是引用罢了。
From ‘Super Dan’ to ‘First-Round Lin’ ,法新社的文章标题说确实挺中肯的,单单从成绩上面来说,但也不是不尊重林丹的体现,理解为单纯的事实评判不行吗?为何非得道德绑架?只是标题涉嫌夸大事实,要是这个标题放到头条,估计会被打回去。
2018年估计是林丹史上最寒冷的赛季,本赛季9次一轮游,出战了36场比赛,却只拿到了19胜17负的尴尬成绩,胜率仅有52%,远失大满贯世界冠军的称号。从巅峰时期的番茄炒蛋,频频送给别人一轮游,到如今虎落平阳,频频被别人送一轮游,这样的成绩对得上From ‘Super Dan’ to ‘First-Round Lin’。
撇开尊不尊重的话题,我们再来聊一下,为什么林丹本可以光荣退役,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变成一个First-Round Lin。
林丹唯利论
某平台上面对于林丹迟迟未退役的原因进行的讨论。无疑就是林丹为了金钱而继续留在赛场上,因为跟人家赞助商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只能如约比赛了。
林丹坚持初心论
林丹自己也曾多次在公开媒体表示自己会一直努力坚持在东京奥运会,尽管近期的成绩不太理想,但这就是竞技比赛,心态最重要。无疑林丹展示给我们的他对目标对初心的坚定,对羽毛球的热爱;更何况林丹尚处在一个国羽男单青黄不接的时代,谌龙石宇奇尚不及巅峰期的超级丹的一半,而且心态更没有林丹的好,成绩不稳定,浮动比较大,难道不需要一个有底气的人稳定军心吗?
他能够坚持在赛场上一步一步走下来,纵使First-Round Lin,也要坚持到the last Round,这不难道你值得去尊重吗?这不比讨论‘法新社《从超级丹到林一轮》的标题,是不是不尊重林丹’更加有意义吗?
我是悦羽球,一个热爱羽毛球且以林丹为偶像为楷模的羽毛球爱好者,我坚信林丹不退役的坚持初心论。或许你有更多的看法,但我不接受反驳。
巅峰时期的林丹,在当时是无敌的一个人,比如08年奥运会决赛,两场合起来李宗伟才拿了20球左右,就按照当时的排名,李宗伟第二,林丹第一,这个第一打第二就像国家队打省队一样,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中间的林林总总就不说了,再说12年奥运会,还是第一,唯独可惜了16年。
林一轮这个完全是某些记者为了博眼球想出来的名词,在今年的比赛中,林丹的确表现不佳,但是也轮不到那些记者对曾经这次统治者的侮辱。希望林丹是为了不受伤,让运动寿命更长久而做的养镜续锐,更期待和李宗伟的再次决战巅峰。
最后总结一句话,林丹没有输给任何人,输给了年纪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新社出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新社出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