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克龙威胁俄罗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马克龙威胁俄罗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方称因马克龙和朔尔茨不愿聆听俄罗斯立场,普京已减少与两人的联系,传递了什么信息?
德法在俄乌战争初期是绥靖的,主张乌克兰妥协,以土地换和平,其历史原因是法国在二战初投降使法国免受战火毁灭性摧毁,德国则因有发动二战的原罪因而在二战后反对一切战争;其现实原因是因为俄罗斯有第二军强国战无不胜的神话,又有核武,认为战争打下去不仅乌克兰要亡国,而欧洲也要陪葬,因此力主乌克兰妥协。
但乌克兰高昂的战争意志和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使乌克兰并没战败,特别是布察惨案后,以及俄军对医院,学校,车站,商场等民用设施无差别轰炸,造成平民大量伤亡后,法德己无法再绥靖了。因此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解决能源问题后,法德已无后顾之忧,因此天平彻底偏向于乌克兰,不可能再劝和,不可能再绥靖。
在这种情况,法德两国领导人在促使俄乌双方谈判上,对普京而言已无利用价值,和他们联系已无意义。毕竞志不同不相谋。现在劝和主谈的是土尓其总统爱尔多安在穿针引线,做双方的工作。
黄鼠给鸡拜年,朔尔茨和马克龙也明白普京的意思,谁能劝黄鼠狼不吃鸡,那是浪费时间,不如给乌克兰多送捉黄鼠狼的暗筒套具,捉住它,剥下它的美丽外皮,自己的家园才能安全。
目前,马克龙在接受采访谈到俄乌战争时说:“我们不能让和平成为俄罗斯权力的人质。和平是可能的,但只有乌克兰人做出决定时才能够决定。”
马克龙对俄罗斯还是没有好话。
德国总理舒尔茨10天前拒绝了普京的好意。普京表示愿意继续向德国提供天然气。舒尔茨反对。这让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都急了。
舒尔茨在接受《世界报》的采访时说:“德国有30%的人反对制裁俄罗斯和提供武器给俄罗斯。”
俄罗斯总统普京减少与马克龙和舒尔茨的联系,传递了什么信息?
一、普京表明了姿态,争取主动,为以后与德国法国的谈判夺得筹码。
北溪二号被炸,但是德国依然是俄罗斯的天然气的大买家。买卖不成仁义在。
一旦舒尔茨醒悟,普京将会在未来的天然气谈判上占据主动。
二、法国和德国虽然是欧盟的当家人,但是马克龙和舒尔茨有分歧有矛盾。普京要分而化之。
因为俄乌战争,天然气短缺,价格暴涨。法国的应对措施是发行共同债券,德国却认为“治标不治本”。
法国要加大核电发展,而德国却是关闭全国核电站。
在国防上,法国德国也有矛盾。法国希望独立自主提高欧盟的防卫能力,而德国却是抱紧美国的大腿。
普京不会不懂利用欧盟的内部矛盾,分而治之,为自己所用的道理。他减少与两人的联系,其实潜台词就是,会私下和马克龙,会私下和舒尔茨多联系。
普京将争取马克龙和舒尔茨的其中一个。
三、普京的表态还传递的信息是,俄乌战争,俄罗斯胜券在握,信心满满。俄军已经牢牢掌控形势。俄罗斯有足够的实力与各方周旋,包括法国和德国。
普京希望马克龙和舒尔茨趁早放弃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这是一种施压的策略。
总而言之,俄罗斯军队在战场的胜利给了普京底气和信心,实力决定一切。他在与马克龙和舒尔茨的交手上占了上风,占据主动。
普京减少和两人的联系,靠的是实力说话。两人也无可奈何。
第一,和这两人有什么好谈的,以为他们有什么高见,结果和老美一个腔调,搞得好像他们多有地位和存在感一样,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解决战争合理的意见之下,只需和老美谈就可以。
第二,现在普京稳坐钓鱼台,别看乌军天天在战场上怎么说,但实际上他已经第六次动员了,这次赫尔松战斗打完,不管输赢,乌克兰就要进行第七次动员,第八次动员。慌什么,现在伊朗那种小摩托加上俄罗斯各型号精确制导导弹够北约联军喝一壶的。
德国和法国之前在俄乌冲突初始阶段,还和俄罗斯多次联系,虽然没有结果还有一分和平解决希望,美国发现了這一情况后,用强硬的胁迫手段对德国和法国威胁。
這表明這次冲突,容不得欧盟作主了,是美国一手操纵着西欧北约国家。只有美国才可以确定這场对峙的方针。
法国总统马克龙连任是否对俄罗斯不利?
别说法国新当选的总统,就是欧盟及北约的任何一个国家总统的更替,都不会对俄罗斯有利。因为西方正在想拖垮俄罗斯,正在想搞垮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是它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它们非法的认为有俄罗斯,它们过的就不安生!
从目前来看美国纠集了三十到四十个国家来和俄罗斯进行绞杀战,法国也是中一个,马克龙刚开始跟美国还不算太紧,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法国在美国的压力下渐渐地站了队,这期间赶上法国大选,与马克龙竞争的勒厐是个极右女人,她曾说当选的第一天就会宣布退北约,据传和普京有些私交这肯定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美国加入干涉了法国大选,其实美国对马克龙也不十分满意,马克龙的有些言论美国听着也不舒服,没办法的情况下还是觉得马比勒要好对付,所以马顺利当选,在此问题上美国有些托大了,马克龙也是不干心寄人篱下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想在世界上留下一笔的,他的当选究竟对俄罗斯是福是祸下什么结论都太早,当今世界是多极世界和俄罗斯搞好关系利大于弊。
法国总理马克龙连任应该是对俄罗斯有利,至少是无害的。因为马克龙是比较有政治眼光的,他早就说过北约已脑死亡,俄乌战争后马克龙积极主和,因为他看出这场战争欧州的损失最大。同时普京也愿意接待他,说明普京对他还是有好感的。
谢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连任,对俄罗斯来说算比较有利的。
当前,欧洲大国态度还是很暧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领袖。2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拜访克林姆林宫扮,积极斡旋,扮演了‘息战’角色,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法国同美国的步调并不一致,其一直推动‘欧洲战略主权’建设。而欧洲另一大国德国总理舒尔茨谨小慎微,其国内能源98%来自外部,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很重,国内支持俄罗斯的声音也不少。随着法国总统马克龙连任后,在俄乌冲突的议题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待俄乌冲突,马克龙始终主张在“诺曼底模式”框架下通过谈判解决危机,如果在法国的斡旋下,早日结束战争,对欧洲是有利的,而马克龙的政治生涯将会添上浓重的一笔。预计法国仍将是欧盟方面劝和促谈的主要力量。
目前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是在欧盟国家中,始终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电话联系的国家领导人,这次能和候选人靳庞竞争中胜出,对拜登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从靳庞的竞选纲领中,可以看到到这位候选人对美国的一些欧洲政策是非常的不感冒,尤其是有退出北约军事组织的想法。
现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也有此类想法,但不会过于激进,他所追求的也是目前法国人心中所想的,就是能保持欧洲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要不然也不会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在即时跑去斡旋,虽然没有达成和平的愿望,但其和拜登截然不同的态度,还是帮助其赢得了不少的选票。
美国目前是牢牢控制住北约和欧盟,一些跪舔的“铁粉”唯美国马首是瞻,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离任前留下的政治遗产,目前也是挥霍的几乎殆尽,从俄罗斯宣布必须使用卢布购买天然气之后,一些发动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更是暴涨,民众不得不为政府的行为买单。
一直要求能够独立自主是马克龙任期内的追求,也是欧洲国家内少有的具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但由于孤掌难鸣想要摆脱美国对欧盟的控制,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从马克龙连任当天,普京总统就发去贺电来看,对俄罗斯还是利好的一面大些。
马克龙称欧洲持久和平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是不是想结束战争了?
结不结束战争不是法国的马克龙说了算,法国也是跟着美国的指令走,马克龙的这个说辞第一是实际感受实话实说;第二只是发泄对美国的不满;美国扶植、收买的亲美政客势力很大,已经让欧洲各国越来越难有自己的作为,作为欧洲大国的法国、德国是时候该民族觉醒,摆脱美国的控制了!
怎么看待默克尔和马克龙都希望访问俄罗斯,而不是美国呢?
同在湖边住,
里海、黑海、地中海,
波罗地海、爱情海,
差球不多同一海。
临邻相依岗蔼蔼,
湾湾碧波情漫漫,
鱼渡彼岸亲绵绵,
月胧日烈愉跹跹。
所以从地域上来说…
谁不希俺家乡好,睦邻玉兰郁金开,
春风飘来山水情,一脉向阳葵花癫。
话说俄欧在情感上来说,应是半个大老乡,去到远方,相思伙衅,如果你让俄欧美三个情牍初开,初恋正酣,青春婀娜的多情姑娘来到天安门扫广场三年,你看俄欧姑娘的相思情书应大相意同,美妞孤笺;这就是地沿的情怀。
近年来,老美肆无忌惮的满天要价,赚钱专情横霸,毒术挤压,连俄欧供应天然气也受打压,老美死要保住地位老大,一切都成了真的不靠谱,再无朋友之说,传统出牌已成过失。所以同样发达的欧盟国家在失望中必须寻找新的希望,同时也是出招向美施压,如象棋里的相飞田字、马斜跨、卒作炮架、車灭它。
再说在欧盟眼里的邻家大个头,号称战斗民族的美誉真不虚传;另从战略上布局也会尽量不惹怒俄国,共筑美好,山水相连,山川无恙,你我同安。
就拿前些天的北约联会19国在波罗地海靠俄沿岸,大搞联合军演,意及震懾硬汉俄罗斯,,哟呵…哟呵!不就玩呗!愤怒的普京大帝立马出招,战舰飞机就脸贴脸的飞弹射靶,火光巨爆,不吓死美国防军官喊话…这样干对军人太危险了…普京在默想,不就爱玩呗!想玩就别怕,看谁先吓趴尿下!
还有近来死不会来事的韩国,自以为有老美保护撑腰,胆敢在竹岛上空向俄战略轰炸机开火吓唬,,要粗俗的说,(这可是老鼠日猫…找死!),数千俄军邻近军演,就等说法,美国干爹也可能吓得不知怎么出牌了,后续待观…
所以法德当家人希望到访俄罗斯而不是美国,这是情理中的亊,必得速办!
第一,美国的所有嘴脸都暴露于天下,自私自大,交友别再幻想,务实寻求新的希望,平衡正道入轨已成必经。
第二,能源,战略、创新、经贸、睦邻等诸多因素共存,交好就是新希望。
终结…正直意气硬汉普京大帝的出牌确实让人赏心悦目,赏完艺高胆大人下的极品妙棋…不得不想成友如亲。
就,油画高原,阳光明媚,绿郁利川,待我下田实干,好了,干农活去了…
前不久因为美国要从德国撤出9500名士兵,德国总理默克尔便表态,要欧洲设想一个没有美国领导的世界,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认定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且欧洲各国要为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的现实做好准备,并且优先调整与美国相关的事项。
在6月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又表态称,自己要在近日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会面。与此同时,马克龙还提到,“应鼓励欧洲和北约重新考虑与莫斯科的战略伙伴关系,并表示欧洲的挑衅态度失败了。”
(默克尔与马克龙)
这德法两国领导人的表态似乎表明,欧洲整体对于夸大西洋关系本身不再抱有希望,而且正试图寻求与俄罗斯改善关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跨大西洋关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讲其是欧洲稳定繁荣的基石,对此欧洲各国都很清楚。美国领导北约集体安全组织为欧洲提供了安全保障,而跨大西洋贸易让欧洲富足。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自身需要战略调整,外交战略右转,白宫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开始就“军费占比”、“能源合作”、“贸易争端”频频向欧洲施加着压力。特朗普讲美欧关系物质化,变得不再慷慨,逼迫欧洲在经贸关系上让步的同时,希望军事上继续裹挟欧洲。这也就是欧洲不得不重新甚至跨大西洋关系的根本原因。
(跨大西洋关系受挫)
那么跨西洋关系受挫,意味着欧洲导向俄罗斯?
俄罗斯确实是这样认为的,这也是其对欧战略的一个目的。因为跨大西洋关系一旦崩溃,那么也就意味着,北约的压力将会大幅减少。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那就美国收缩的结果是欧洲自身会加强防务力量的整合,这同样会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压力。马克龙推动俄欧关系缓和,其是对自2014年以来俄欧关系恶化的一种短暂调整,目的是避免俄欧矛盾过于激化。马克龙很清楚,欧盟与俄罗斯之间从根本上是完全不相容的,因为本身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客观存在。然而现在欧洲防务整合需要时间准备。
(马克龙 普京 默克尔)
跨大西洋关系本身并不脆弱。
总体而言,现在的欧洲对于美国依然存在很明显的依赖。美欧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密,另外还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变量:
一方面,美国国内外交政策的变化,今年是总统大选年,川普和拜登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另外一方面,欧洲自身的政治变化,欧洲右翼极右翼政治势力也正在崛起,他们与特朗普政治理念一致。从而形成另类的稳固关系。
跨太平洋稳固取决于共同利益基础和威胁。美欧之间的经贸联系过于紧密,几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有了美国欧洲不一定就会安全,但是没了美国恐怕欧洲目前的战略平衡会被打破。俄欧是无法从根本上融为一体的。
(远近亲疏的关系)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现有状态的打破是不可避免的。最近,默克尔的一句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这句话就是:德国要从根本上考虑与美国的关系。希特勒德国曾经入侵过苏联,在人们看来,这种事会让两国永远不可能再和解。但,人是现实的,目前欧洲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最好的要数德国。两国有“北溪2号”这条纽带,也有“诺曼底对话模式”,和“叙利亚重建机制”,这些都成为了俄德双方最重要的对话,与合作机制。
默克尔是原东德人,普京曾在东德服务,作为同龄人,相互交流没有问题。默克尔接的是科尔的班,这两个人都是德国政坛常青树,科尔当总理4任16年,默克尔也4任15年了,难得的是他们俩人政见相同。科尔当年仅见了默克尔2次,就把她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我们说这些的原因是:科尔是两德统一的成大事者,在英法等国家极力阻挠两德统一的情况下,科尔对苏联当时的网开一面是心怀感激的,这可能影响到默克尔。
再看法国,马克龙是个戴高乐主义者,具有独立性,行事有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其特征之一。法国对俄罗斯的态历史上要比对德国好,甚至把俄当盟友对待,其目的是为了制衡德国。但在欧盟体制内对法国来讲,德国已不再是威胁。法国与俄罗斯示好,只是为了抗衡美国,所幸的是,在这一点上,法德两国意见一致。这是德法两国都愿意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搞好关系的根本原因。
从现实上讲,特朗普上台几年,已把美国的国家信用消耗殆尽。美国对德法的态度没有任何盟友的味道,不论是《伊核协议》,还是进口关税,以及北约的内部事务,美国顾的只是自己一家的利益,并且因此要制裁“北溪2号”。美国等于把德法推向俄罗斯一边,加快了欧洲大国和解的进程。这么来看:德法希望访问俄罗斯就不难理解。而美俄则是死对头,尽管特朗普有意于普京,普京也不反对,但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政治气氛是不允许美国总统访问俄罗斯的。
你好,我在悟空问答很有回答的经验,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自从特朗普上任以来,德国和美国的关系,就矛盾重重。它们分别是:两国双边贸易关系谈判,美国驻军军费的问题,还有德俄北溪2石油项目,甚至,在德国是否使用中国5G,这么小的问题上,美国都要对德国横加干涉。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单一矛盾,而是很多矛盾,其中很多都是难以调和的矛盾。比如北溪2不仅仅是德俄两国的项目,它更牵涉着,欧洲其他国家用气的安全。美国试图阻止该项目,逼迫欧洲只能购买美国的油气。试图把欧洲困在一根柱子上,欧洲国家对此很排斥。另一方面,美国说翻脸就翻脸,不顾盟国情谊和德国民众的内心感受。把军队撤出德国,已把事情做绝。更加过分的是,据CNN报道,特朗普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的时候,对默克尔一点都不尊重,甚至期间还爆过粗口。
默克尔曾经表示,如果美国不愿意承担全球性大国的责任,德国将从根本上思考与美国的关系。德国总理的话,说的很明白,德国把美国当大哥,如果美国不愿意做这个大哥,那么德国也不会有这个大哥。
6月30日,德国外长说,即使特朗普不再连任,德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很难恢复到从前了。两国之所以闹这么僵。一是因为美国对盟国的控制欲太强,二,特朗普对德国总理的不尊重。
在对外关系上,特朗普把“美国优先”挂在嘴头上。不断向盟友施压,让盟友替美国利益买单。美国这种不顾他人死活,只顾自己的自私行为,早已让盟国内群情鼎沸。
美国在德国留有驻军,也就是为了防范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如今,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前苏联的威胁已经消失了。德国已经与俄罗斯改善了关系,并与俄罗斯合作,建设有利于俄罗斯,摆脱困局的北溪2号。如果和俄罗斯搞好双边关系,有没有美国驻军,对德国也就不重要了。
而法国和美国的矛盾,也有着和德美之间类似的经济矛盾。相比德国,现在的法国,和俄罗斯更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法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都支持利比亚的民主军,也就是说,两国是准盟友。利比亚曾经是法国的宗主国。在当年,推翻卡扎菲的时候,法国是出力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土耳其的军事干涉,法国在利比亚的利益,受到土耳其的严重威胁。法国如果再不积极争取,就有可能被土耳其踢出局。
最近法国频频指责土耳其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甚至说,应该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送到军事法庭。而事实上,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不仅影响了法国的利益,同时也使希腊,塞浦路斯,埃及,乃至以色列的利益,都受到损害。美国作为北约老大,对土耳其的为所欲为,不仅没有起到制止的义务,反而装聋装哑,纵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德国总理说,如果美国不愿意承担一个大国的责任。其实这句话,对于法国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法国的利益,美国不愿意保护的话,那么法国就只能寻求俄罗斯的合作。因为法国知道,除了美国,也只有俄罗斯,才能阻止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军事蚕食。
曾经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国家,愿意看到特朗普连任。我曾经告诉我的朋友,当然是俄罗斯。因为无论美国谁当总统,俄罗斯都逃避不了被美国的制裁。如果特朗普再连任几年,欧洲国家和俄罗斯的关系,将会迅速升温。轮到美国下一任的总统,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或许早已如火如荼。(左担道)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帮点个关注,谢谢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克龙威胁俄罗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克龙威胁俄罗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