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京在巴黎与泽连斯基举行了首次面对面的会谈,双方为什么没握手?
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斯拉夫兄弟因为克里米亚、乌东顿巴斯反目成仇,尖锐对立,虽然不至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两国的领导人要见上一面聊一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撮合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齐聚巴黎,举行法、德、俄、乌“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谈论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停火与政治解决方案。
之后,普京与泽连斯基还举行了一个小时的首次会谈。对于两人的会谈,普京表示进展顺利,令人满意;泽连斯基的看法是他与普京的谈判暂时是平局。
美联社报道,12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巴黎举行了“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重点讨论如何落实名存实亡的《明斯克协议》,主要是落实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停火,以及政治解决顿巴斯的方案。
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一次法、德、俄、乌“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也是泽连斯基当选乌克兰总统后举行的首次“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也是普京与泽连斯基的首次会晤——在“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结束了,普京与泽连斯基首次举行了一对一的单独会谈,会谈时间从预定的20分钟延长到1小时。
普京与泽连斯基在单独会谈前、结束后,两人都没有礼节性地握手。那么,对于两人的首次会谈,俄乌元首又是如何评价的?普京满面春风地走出会谈地点,开心地表示他与泽连斯基的会谈进展顺利,令人满意,会谈的氛围友好、公事公办。
泽连斯基则没有普京的春风满面,坦率地承认普京做事非常仔细,与他谈判非常困难,今天与他的会谈出现了某些让步,但他不知道谁向谁做出了让步。对此,他的评价是与普京的首次会谈目前是平局。
乌克兰国内强硬的反俄分子十分关注这次的“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以及泽连斯基与普京的一对一首次会谈,他们对于泽连斯基的表现感到欣慰——没有发生他们极为担心的向普京“投降”的情况。这下,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可以放心了。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问题很复杂:
1,乌克兰主流民意亲西方反俄。乌克兰是选举制国家,泽连斯基总统有很多顾忌。
①必须照顾乌克兰主流民意,不能让在野党与反俄势力,抓住把柄,来反对总统。因此泽连斯基总统在处理对俄关系时,必须拿捏好分寸。
②乌克兰目前已被西方掌控,而且乌克兰现在也只能依靠西方,所以乌克兰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也必须确保不触碰西方的底线,不能超出西方的容忍范围和认可范围。
2,乌克兰东部俄语区的叛乱,背后是俄罗斯在做后台。俄乌矛盾很大。
3,克里米亚虽然经过全民公投,加入了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但是站在国际法的角度上看:
①一个单独的地区,在没有取得该地区所属的主权国的同意,是无权通过所谓的全民公投,来决定该地区的前途归属的。从这一点上看,所谓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是无效的,是非法的,是不被国际上承认的。
②克里米亚在国际法框架内,依然是乌克兰领土,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非法的,是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
4,从乌克兰的现实出发,乌克兰要尽可能的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跟俄罗斯打交道,必须要与俄罗斯谈判,去缩小俄乌双方的分歧,从而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
法理丶道义丶道理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状况,俄罗斯就是乌克兰绕不开的现实。乌克兰与俄罗斯谈判,显然达不成,理想的结果,但是乌克兰显然能借此避免最坏的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泽连斯基总统处理俄乌关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他不能不小心。
至于说,泽连斯基总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巴黎会晤时,没有握手。个人认为,这是正常的,也没什么不好的影响。
1,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他能理解泽连斯基总统的难处。
2,普京总统在俄罗斯国内,有绝对的话语权。只要他没意见,俄罗斯国内也自然不会多言。
3,普京总统与泽连斯基总统,在巴黎会晤,是为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普京总统不会在意一些细节问题。
4,俄乌总统会晤不握手,让乌克兰国内一些势力无话说,让西方也感到放心。如此一来,反而为俄乌两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联斯基历尽千难万险的第一次会晤为什么没有握手?原来是这样。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归属俄罗斯,使俄乌领土争端一度升级,因此使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雪上加霜,在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带领下为了抵抗俄罗斯,乌克兰从此去抱住了西方美国的大腿,乌克兰想以此借西方使俄罗斯屈服,可现实情况是俄乌局势仍无法解冻。
上图:俄乌巴黎会面
不过近期在欧洲两大国,法国与德国斡旋下,俄乌关系有了新的开端,9日俄罗斯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联斯基在法国马克龙和德国默克尔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下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俄乌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谈判,会晤谈判进行了9个小时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俄乌两国同意释放乌东部冲突交火时抓获的各方因犯。虽然有共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普京与泽联斯基会晤谈判时两人都没有握手的情况,甚至连目光交流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上图:普京与泽联斯基
一般在国际外交情况下就是两国再怎么交恶,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相见还是会礼貌性握手问好的,但普京与泽联斯基坐一起谈判、都没握手,连目光交流都没有,现场冷冰尴尬到了极点,这是为何?老牛觉得普京与泽联斯基至于没有握手是由现场环境与工作组安排形成的,他们的会谈不是面对面而坐,而是并排坐,而且马克兰与默克尔故意把普京与泽联斯基隔开,他俩坐在了中间,可见是故意安排是这样的。
上图:马克龙与默克尔坐在了中间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都是照顾俄乌两边的民意。俄乌民族都是强硬的民族,在泽联斯基去往巴黎与普京会面时,乌克兰人强烈抗议,因为他们怕泽联斯基向俄罗斯普京服软,所以造成了俄罗斯普京与乌克兰泽联斯基没有握手的情况,双方都表示了一种强硬到底的态度,不过最终还是达成了乌东部地区因犯的对等释放,解决乌东部地区战事也是泽联斯基竞选总统时的承诺。俄乌关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上图:双方都非常强硬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12月9日,在法国和德国的撮合下,法国、俄罗斯、德国、乌克兰四国在巴黎举行“诺曼底模式”峰会,这次峰会上,是泽连斯基担任乌克兰总统以来第一次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以前都是电话交流!
这次四国“诺曼底模式”峰会,目的就是为了化解乌克兰危机,讨论乌克兰东部停火等问题!这次会谈还是有很大的成果,普京和泽连斯基均同意在2019年年底实现停火,同意在年底交换战俘。今天已经是12月10日,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内,乌克兰和俄罗斯就乌克兰东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和解!
四国会议之后,普京又和泽连斯基举行了单独的会谈,两人谈得非常愉快,本来计划只谈20分钟,结果谈了1个小时20分钟,说明两人没有吵架,都在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普京事后回应说,和泽连斯基会谈的氛围很“友好”,“公事公办”!
普京这话颇有深意。一,会谈氛围很“友好”,说明泽连斯基和前任波罗申科略有不同,波罗申科让普京感到有敌意,泽连斯基没有敌意。二,说明泽连斯基不反感俄罗斯,不反感普京,在四国会议期间,还传出泽连斯基用俄语做笔记。三,“公事公办”,意思就是没有掺杂任何私人感情,普京代表着俄罗斯的立场,泽连斯基代表着乌克兰的立场,泽连斯基没有“通俄”,没有偏向俄罗斯!
来而不往非礼也,普京对两人一对一的会谈给予好评,泽连斯基也不敢示弱,声称在两人的会谈中,“暂时是平局”。泽连斯基这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他虽然是喜剧演员,没有执政经验,是政治小白,在和普京会谈的过程中,也有让步和妥协,但是他认为,乌克兰并不吃亏,俄罗斯和乌克兰基本打个平手,谁也没有占谁的便宜!
从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会谈来看,两人还算满意,毕竟停滞了多年的谈判被重启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四国会谈后的联合发布会上,被记者发现,普京和泽连斯基在台上并没有打招呼,也没有握手!
泽连斯基为什么不和普京握手打招呼呢?原因如下,一,乌克兰和俄罗斯矛盾很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泽连斯基几个小时的会谈就能解决的,好事多磨,一次谈判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要进行无数次的谈判才能解决问题!
二,乌克兰和俄罗斯还有很大的分歧,在对待边境问题上,泽连斯基希望收回俄乌边境的控制权,但是普京表示反对。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发布会上的的原话是“在移交边境问题上,俄罗斯总统明显与我持不同看法。”看到了吧,这就是让泽连斯基感到不爽的原因,是泽连斯基不和普京打招呼、握手的导火索!
三,乌克兰国内的局势有点复杂,有亲美派,有中立派,有亲俄派,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走得太近,亲俄派表示反感。和俄罗斯走得太近,亲美派表示反感,强硬的“爱国者”还会给泽连斯基扣上“亲俄派”或“丧权辱国”的帽子,泽连斯基在乌克兰国内的处境并不乐观,泽连斯基在公共场合注意细节,避免引起国内亲美派和“强硬爱国者”的不满。
俄乌关系很棘手,但是这次“诺曼底模式”峰会的成功举行,让俄乌领导人坐下来谈判,四个国家一起解决乌克兰危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普京与泽连斯基见面并会谈,并非是单纯的双边会谈,而是由法德参加,在这两个国家斡旋下实现的。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一直追磕磕绊绊,到了波罗申科当总统时,关系迅速恶化,并最终导致克里米亚问题、乌东问题、刻赤海峡问题等一系列棘手事件的爆发,两国关系因此降到冰点,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这种势同水火的关系,导致从2016年以来,俄乌就中断了高层往来,两国领导人也没有见过面。但两国关系僵持在那里,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经济方面都蒙受了重大损失,而且对欧洲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并不符合欧洲利益。
因此,经过沟通,在法德两国领导人都在场的情况下,普京和泽连斯基终于实现了会面。不过,由于俄乌两国现在是敌对状态,又这么多年没交往了,领导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热烈的表示,能坐在一起会谈就是很大的突破了。所以,不握手很正常,如果双方都热情洋溢倒显得是在演戏。
其实,这次会谈对普京倒没什么,而对于泽连斯基压力却很大。10月初,波罗申科组织了一次万人大游行,反对泽连斯基向俄罗斯“投降”,即承认顿巴斯的特殊地位。泽连斯基正是顶着巨大压力,来到巴黎和普京会谈,心情当然不会愉悦到哪里去。而普京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是一惯的,所以,不仅普京、泽连斯基未握手,眼神也没什么交流,而且现场气氛凝重,会谈也并不轻松,一直持续了9个多小时。
好在会谈虽然很艰难,但毕竟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年底前互换战俘,在顿巴斯地区继续执行停火协议,允许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等,都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双方商定,就上述问题两国部长将展开工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乌两国能进行接触和会谈本身就是重大突破,至于握手、拥抱之类都是礼节性的东西,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初步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将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打下基础,并将为其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从这点上来看,见面会谈就好,友好关系恢复以后,握手甚至拥抱都将会实现!
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北约脑死亡”,为何德国总理默克尔反驳?
谢谢邀请! 马克龙北约脑死亡论,应该是说到北约的要害,实际分析,没有什么不妥。
虽然欧洲国家内部,有些不同意见,如德国默克尔,就表态,认为马克龙说的过分些,不应该那么激烈。但意思很明白,程度上的问题,本质是应该是赞同的。事实的确如此,法国德国现在对待美国欧洲政策,还是北约组织的活动,都是如出一辙!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就拿这次马克龙说脑死亡的诱因吧,就是土耳其发动对叙利亚库尔德人控制区战争的问题。本来美国土耳其已经在商量如何作,照理,两个北约成员国,要采取大的军事行动,一定要和主要成员国商量一下。却没有,土耳其没有也算了,北约老大美国也要通报一下相关情况吧,还是没有!一直到土军带着他们收编的伪军开始打进去了,他们才和大家一起听到这件事。所以,法国德国都在第一时间谴责了土耳其这种蛮横霸道的行为,为此,德国默克尔也公开宣布,停止对土军事活动。
是的,如此大事,直接用战争要消灭原来大家都支持的北约盟友库尔德武装,这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而美国和土耳其却一起做到了!这难道不让北约其他国家来气吗? 一个是北约的首脑国家、超级大国美国,另一个是自诩北约第二军事大国土耳其。相互商量后,就开始战争行动了。那么北约的存在的的确没有必要了。特别是这个仗打起来,是帮助土耳其打库尔德人呢,还是反过来,打土耳其呢?所以,在这一系列震惊、疑问中,最低法国德国是一致的。作为两个欧盟国家的支柱,欧洲影响最大的两大国家,应该说彼此还是观点相同、立场一致。
马克龙脑死亡说后,恰巧默克尔正在和北约秘书长在一起议事,所以对此发表一下意见。默克尔当着人家秘书长的面只能说,马克龙说的偏激,有些过了。但德国的那个外长,叫马斯的,就很有问题。竟然直接责备马克龙,什么警告他,不要削弱北约,没有美国,欧洲都没有办法保护自己。这哪 像德国的外交部长说的话,典型美国的家奴说的话!既然美国那么重要,那么他们如何领导带动北约这个组织呀?他们每次来欧洲,不过催讨保护费,在德国也说过,如果不达标,他们美军也可以走,让欧洲人自己来保卫自己。那么真的美军撤走,欧洲只能投降了吧!真是奇怪。
马斯的腔调迎合着美国白宫的要求。他们要求的欧洲或北约,就是一个听话、没有主见的昏庸之辈。美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点是白宫最高兴的,所以不让知道很正常。而美国则犯不上为别人考虑,因为美国的口号早就公之于众了,“美国优先,美国利益第一”,别的国家还说什么?
感谢邀请!
马克龙和默克尔向来在全球化,欧盟事务和欧盟防务一体化问题上"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因此双方关系相处融洽,政治友谊深厚。但是马克龙“北约脑死亡"的言论被英国媒体报道后,不仅世界舆论反响热列,马克龙被北约秘书长痛批,而且在德国政坛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和热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外长马斯和即将赴任欧盟主席的冯德莱恩都纷纷发声,力挺北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北约对欧盟防务的重要性。
也许德国的态
'
度,会让世界舆论和马克龙感到意外和诧异。因为马克龙平时"一个战壕的战友",默克尔。此次不仅没有与其站在同一条船上,而且高调,旗帜鲜明的反,
一:经贸因素!
2018年时,德国2999亿美元的经常帐户盈余稳居世界榜首,而美国却以4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逆差居世界榜首,并且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550多亿美元,因此德国经常帐户盈余以及对对美的贸易顺差经常遭到美国的批评,并威胁要对德国最具优势的汽车行业征收关税,所以德国不愿意在北约领导地位问题上刺激和惹怒美国。因为德国一旦把美国惹怒后,美国便会拿输美德系汽车说事,所以不愿因美国挑起贸易磨擦而使经济利益受损!
二:政治因素!
德国是北约东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依赖贸易出口的德国不仅获取了东欧地区的广阔市场,获取了滚滚财源,还为防备俄罗斯的德国撑起了保障国家安全的屏障,。况且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后,势必将极大巩固和增强德国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如果一旦时机成熟,德国必然将会成为欧洲的真正领导者,这一目标可以说是德国一直以来都是梦寐以求的!
三:自身的因素!
日耳曼民族一向以严谨和谨慎著称,因此德国的心中十分清楚,现在仅凭德国和法国的军事实力,是无力单独支撑起欧盟防务安全的,所以默克尔认为,虽然北约现在的确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北约在欧洲防务安全中的地位,有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所以默克尔不支持"北约过时"的说法。
也正是上述原因,成为默克尔反驳马克龙的主要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