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堪察加半岛7.4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堪察加半岛7.4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堪察加半岛比日本面积都大,人口却只有40万,这种现象只是政策影响吗?气候对人类人口的影响有如此大吗?
地处俄远东地区的堪察加半岛是亚洲最大的半岛之一,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公里,比日本稍小,而总人口只有3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勘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虽然面积不小而且资源丰富,但是当地的环境实在太过恶劣,人烟稀少。
首先,堪察加半岛与日本等地一样,刚好处在板块交界处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整个半岛上密密麻麻分布在数百座火山,其中有29座是活火山,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超过4750米,也是整个欧亚大陆上最高大的活火山,而且喷发非常活跃猛烈。
整个勘察加半岛,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之一,由地震与火山喷发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也是数不胜数。
其次,勘察加半岛纬度很高,大多数都处于北纬50度以上,而这样的纬度使得勘察加半岛注定就是个非常寒冷的地方。
不仅是维度高,堪察加半岛还受到千岛寒流的猛烈影响,大量来自北部太平洋地区的寒冷气候更加加剧了当地的寒冷,而其西部沿海的日本暖流分支非常弱,几乎没什么影响。如今,勘察加半岛常年平均气温都在零下20℃,冬天甚至能达到零下50摄氏度,整个堪察加半岛,只有南部的极少数地区,有短暂的夏季时光。
与当地恶劣的气候比起来,勘察加半岛的资源丰富的不是一点点,除了火山带来的大量地热资源外,当地还有超过40%的森林覆盖率,储量与品位都非常高的磁铁矿、铁矿、硫、黄金、白银、浮石等,而且勘察加半岛地区也被认为是油气远景储量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不过,资源再丰富也无法改变当地发展滞后与地广人稀的状态,毕竟,勘察加半岛属于俄罗斯,而俄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资源。
最早勘察加半岛上生活着的,是勘察加人还有少数的科里亚克人与楚科奇人,在早期的唐代典籍之中有个叫做“流鬼国”的方国,而堪察加半岛就被认为是流鬼国的所在地。由于环境太过恶劣,千百年来,堪察加人能够生存下来已经相当不容易,就更别说繁衍壮大了。
而近代,随着沙俄的东进,堪察加半岛成为俄人囊中之物以后,当地的勘察加人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同化,数量进一步锐减,现在整个堪察加半岛地区的居民,大多都是俄人移民的后代。
作为俄远东的构成部分,堪察加半岛虽然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气候恶劣而且实在太过于偏远,当地的生存条件实在太差,各类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即便是运输出去也很难,所以基本上也是中看不中用,更重要的是,俄本身就有丰富的资源,勘察加这些对俄整体来说根本就微不足道。
俄地域辽阔,虽有远东这样的生存艰辛之地,但也有条件更优渥的其他地方,所以人口当然也是向这些地方聚集。堪察加半岛本身的条件就并不适合生存发展,无法承载太多的人口,而且因此形成了循环,因为发展的落后,使得当地的人口更不愿繁衍,甚至还在不断搬离。
虽然堪察加半岛地方不小资源很多,但偏偏它属于俄,就好像一幅名画被收藏在了宫廷之内,即便再珍贵也很难闪耀光芒。
自然环境对于人口的多寡的确非常重要,世界上大多数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都不多,不过也有例外,就像以色列这样的,不过以色列是没办法没退路,只能面向沙漠发展,然而对俄而言,堪察加半岛并不是其发展的重心,开不开发没多重要,一切都顺其自然。
俄罗斯连条件更好的外东北地区都没填满,那来的人口填堪察加半岛。如果属于中国人口妥妥过百万!
开个玩笑!堪察加半岛人口稀少主要是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与政策的关系不大!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和俄罗斯东北部,几乎全部都位于北纬五十度以北。由于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严酷,因此几乎无法发展任何农业。因此当地的人口承载力不高,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食品饮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生活成本高昂,自然也就不可能会有太多人愿意移居堪察加了。
如果只是气候严寒无法发展农业,但经济发达可以提供高薪工作的话,也是可以吸引到较多的人口前来居住,就像挪威北部。但堪察加半岛与俄罗斯和东亚的人口稠密地区的距离都十分遥远,且交通严重不便,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
受到高纬度气候影响,堪察加半岛的海港可通航时间较短,通航条件都较差。陆路交通方面,与堪察州相接的马加丹州和楚科奇地区都是山地地形,且受高纬度气候影响,几乎全是冻土地带,因此堪察加州与其他地区几乎没有铁路公路联接。
堪察加在地理上相当孤立,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联系完全依赖于航空。交通的不便限制了堪察加的经济发展,可以提供的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自然也不多,因此很难吸引人们前来堪察加工作定居。
因此堪察加的人口稀少主要是受到了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与政策的关系并不大。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有适合自己的舒适温度区,再加上对生存的物质需要,因此人口的分布受气候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勘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大的半岛,象一个纺捶伸入太平洋,捶柄处宽度只有100多公里,其西边是鄂霍次克海,东边是白令海和美国的阿留申群岛,南边是千岛群岛,基本位于北纬50度左右,气候严寒,植被多为苔原,也有树木,动物主要是2万多头熊,是这类动物种群最大的地方。岛上火山密布,活火山就有28个。有的峡谷称为死亡谷,动物尸骨白骨累累,不管是粗壮的黑熊,还是机灵的田鼠,有时会很快暴亡,难逃厄运,故人称之为死亡谷。其原因在于谷底有含硫岩层,有纯硫裸露,常溢出有毒的硫化氢地下气体。刮西风时,峡谷出口被封,毒气无法升腾消散,来此觅食的动物便中毒死亡。
岛上有原土著人,在18世纪大多为沙俄杀死,因此岛上居民主要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在此以养鹿、渔业、木材加工为业。目前人口约30万到40万,是俄罗斯勘察加半岛边疆区。港口建有俄罗斯太平洋海军基地,常年部署其海军四分之三的力量,部署有水下核潜艇,是冷战时期对抗美军的前沿。鄂霍次克海作为内海,更是部署有大量俄罗斯潜艇。
气候寒冷对人类活动与生存构成威胁,生活成本高昂,人口越来越少,当地建有地热发电站,也是少数。历史上极寒地区与极热地区都无法发展出强大的文明。古代文明的中心基本分布在温带,北纬25度到北纬40度之间,从西边到东边依次是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半岛、中东地区、中国、印度,日本,这里历史上人口密度最大,文化最发达,孕育出了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随着历史与技术的变迁以及北方民族部落的向南迁移,近代出现了西欧的文明,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等,这些地区文明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又影响到最北边的俄罗斯,文化从地中海扩展到整个欧洲。近代扩展到美洲,产生了强大的美国。而印度的纬度比较靠南,其文明地理环境是恒河平原以及北方的喜马拉雅山为屏障,印度的气候是比较炎热的,其文化与其他地区也不一样。创造印度文明的人也主要来于北方寒冷干燥草原的所谓雅利安人。早先他们崇拜的是武士精神,定居后崇拜自己,身心向内,发展出梵的婆罗门宗教,戒杀而寻求精神的解脱。而中国人崇尚礼仪。希腊罗马文化商业化浓重,其文化始终带有武士的精神气质,不满足于现状,与阿拉伯地区类似。
政策的影响或者人为的殖民活动影响也是有限的,在极端的地理条件下,人口生存环境恶劣,显然很多地方一直少人而地多,是不足为怪的。综上所述,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文化与文明的后来影响作用。在一些地区,后者起到更大的作用,例如美洲的开发。
堪察加半岛面积47.23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是苏联解体前的数据,2010年俄罗斯人口普查时只剩322079人,且还在不断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大量俄罗斯裔和其它欧洲裔人口回流,回流的原因则是当地气候恶劣,生活不便。
堪察加半岛地处高纬度,且半岛上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只有东南一小块地方勉强适合人类居住,其它地方、尤其东北部和西南部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政策影响”实际上是让这里人口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数量,以充实苏联时代的边疆(这里是美苏领土距离最短的地方),而一旦这种“政策影响”消失,人口减少速度实际上更快,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根本不适宜承载大量人口。
上、堪察加半岛;中、巴芬岛;下、格陵兰岛
让我们来看看其它一些例子:8.3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新地岛,常住人口只有2716人,面积是勘察加半岛的1/6,人口却只是其1/10以下;507451平方公里的加拿大巴芬岛,面积比堪察加半岛还要大一些,但常住人口呢?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仅1.1万人,只有勘察加半岛的1/32;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面积高达21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6370人,面积是堪察加半岛的四倍有余,人口却不过堪察加半岛的1/7左右——哦,还有世界最小的大陆,南极大陆,面积差不多有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快有堪察加半岛的30倍那么大了,它的常住人口是多少?是零。
然后,您还要发出“气候对人类人口的影响有如此大么”这样的大哉之问么?
罗刹(就是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的面积和日本相差无几,但是堪察加半岛的人口却只有区区的四十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是政策的影响吗?难道气候对人类的人口密度的影响,会有如此之大吗?
(堪察加半岛自然风光。)
这是当然的了,像在酷寒的北极和南极地区,人口的密度就是很低的。同样的是,在沙漠地区,因为干旱少雨,所以人口的密度也是极低的。而堪察加半岛虽然没有在北极圈之内,但是它的南方,就是寒冷的千岛寒流的起源地,而它的北方,就是寒冷的北极。北上的千岛寒流和南下的北冰洋寒流在堪察加半岛东侧的北太平洋交汇,更是加剧了堪察加半岛的寒冷。大家又可以想一下,纬度比堪察加半岛还要低的蒙古北部,都已经是中国🇨🇳大陆的寒潮来源地之一了,那么堪察加半岛的酷寒,就可想而知了。像日本列岛还可以受到如对马暖流的惠顾,而堪察加半岛就没有什么暖流去光顾它了。就连和日本🇯🇵仅仅只是一水之隔的库页岛,它的气候都要比日本列岛酷寒得多了,更何况已经靠近了北极圈的堪察加半岛呢?
(堪察加半岛温暖的季节和它在俄罗斯的位置,图中粉红色的下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堪察加半岛第一大城市?
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该市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堪察加半岛最大城市、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现属于堪察加边疆区。西临鄂霍次克海,东邻太平洋和白令海。半岛面积37.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8万。
堪察加半岛有几个大城市?
主要城市有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及乌斯季堪察茨克。前者为堪察加州首府,后者为半岛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人口约24.8万。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现属于堪察加边疆区 。西临鄂霍次克海,东邻太平洋和白令海。长1250公里,面积372300平方公里,是俄罗斯第二大半岛。
堪察加半岛如何到达?
堪察加半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具体取决于你所在的地点和你想要前往的具体目的地。
首先,如果你身处俄罗斯本土,可以乘坐飞机前往堪察加半岛的几个主要城市(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安加尔斯克等),然后再通过汽车、火车或者直升机等方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其次,从美国或者加拿大前往堪察加半岛,可以选择搭乘航班到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或圣彼得堡,再转乘前往堪察加半岛的航班。
此外,也有人选择乘坐游艇或小型船只前往堪察加半岛,从海上欣赏半岛上的美景。
总的来说,堪察加半岛旅游交通多样化,可以灵活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具体的出行方式。
堪察加半岛现状?
堪察加半岛现状仍然属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堪察加半岛面积约37万4千平方公里,人口仅30多万。半岛上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开发得较少。
堪察加半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大的半岛。它东临太平洋和白令海,西抵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岛将鄂霍次克海(太平洋西北部边海)与太平洋隔离开来。半岛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一千两百五十多千米,北部通过仅100千米宽的地峡和大陆相连,面积四十七万多平方千米。半岛上人烟稀少,大部分的地区都还没有开发,自然就没有受到污染。
为了加强对候鸟的保护,1973年俄罗斯与日本签订了协议,建立联合自然保护区,南堪察加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便产生了。堪察加湖保护区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偏远的地方,该保护区由5个独立的保护区共同组成,它们都是堪察加州的一部分。堪察加湖保护区不仅是堪察加半岛上最原始的地方之一,而且还是火山岩地区的典型代表。堪察加半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各种各样的火山现象,如间歇泉、富含矿物质的温泉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堪察加火山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区之一,它拥有类型和特征都不相同的高密度的活火山。这里不断发展的火山活动和各具特色的火山种类以非同寻常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除了奇特的地质特征外,堪察加火山还有许多优美的景观和众多的野生动物。
半岛的中央被两座山脉环绕着,形成了大陆性气候,由于堪察加半岛几乎四面环海,气候潮湿而凉爽,所以植被繁茂。人类在此开发的力度并不大,这使得原始森林基本上保留了原貌。中南部是半岛森林区,针叶树以及桦树、白杨、云杉等阔叶树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北部为森林苔原和苔原。半岛上还有各种矿藏,西海岸的煤和东部山地的泥煤、浮石、金、汞、硫、铜、钼等,目前均未进行大规模开采。
堪察加半岛不仅以美景著称,还有以恐怖、险恶著称的地方,那就是死亡谷。死亡谷在克罗斯基保护区南部,坐落在基赫皮内奇火山山麓下、热喷泉河上游。有山涧穿谷而过,流水清澈见底,峡谷长达2000米,宽100~300米,海拔一千多米。山谷四周峭壁峥嵘,峰顶白雪皑皑,西山坡上草木苍郁,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是,谷底含硫岩层,有纯硫裸露着,常常会溢出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因此峡谷里经常弥漫着轻纱般含毒的薄雾。尤其是刮西风的时候,峡谷的出口被封住,毒气无法升腾消散,此时,来此觅食的不管是强壮的黑熊,还是机灵的田鼠,都难逃厄运而暴亡,所以这里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生命禁区,被称为“死亡谷”。只有在强烈的东风或北风刮来时,地下的毒气才会被稀释消散,只有在这个时刻人和动物进谷才是安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堪察加半岛7.4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堪察加半岛7.4级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