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大学分数赶超985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大学分数赶超985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施一公目标5年赶超清华北大的西湖大学现在和985高校相比如何?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您解答。
西湖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探索。在此之前,民办高等教育虽然也是红红火火,但定位都很低,基本上都停留在二本之下,多数是高职院校。2015年3月,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向国家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提出要建设一所研究型的民办高校,要按照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理念,建设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学。所以,西湖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一所在国内与众不同的大学。
2016年底,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这个研究院,本质上就是一个毛坯房,先以此为框架开始搭建内部结构。经过近2年的筹备,2018年,西湖大学终于成立了。但现在的西湖大学,仍然只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博士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到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去上;西湖大学自己也暂时没有博士点,最后的博士学位也是拿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学位;西湖大学设立了11个学科,但方向主要还是集中在理学、生命科学和前沿科学3个方向。在前几天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施一公透露,学校现有104位一流科学家,334名博士研究生。以西湖大学目前的结构,仍然是一个研究院的样子。
所以说,非要拿西湖大学和清华北大相比较,其实是很难比较的,在评价标准上就差得很远,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都没法比较,唯一能比较的只有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我个人的判断,以现在的发展趋势,以现在的人才队伍,西湖大学在理学、生命科学和前沿科学这3个方向,5年后如果参加学科评估,完全可能被评为A+,不敢说能超过清华北大,但也应该能步入国内顶级的行业。但不管西湖大学怎么发展,我们应该更多的是支持,因为它代表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趋势,如果西湖大学失败了,中国的民办高校恐怕只能停留在二本和专科层面了。
施一公先生是我国知名的科学家,跟他相比,我就是一个"小赤佬",他如同天上的一轮皓月,而我就是地上的一只小小萤火虫,而且还是不发光的那种。对于一些名人的言论,我向来都视为真理,可是对于他的关于西湖大学5年内赶超清华北大的言论,我实在不太认同。
5年内赶超清华北大稍微说得夸张了一些,10年倒是有这种可能。
毕竟,前面还有一个建校10年就排到亚洲第一的香港科技大学的例子,虽然只是暂时的。香港科大是凭借充足的资金、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政府的支持、正确的发展路线成功的,而西湖大学在这几个方面也很突出。
听说预计10年内将投入200亿资金,施一公、陈十一等人也是各自领域的大家,政府以及的社会上的众多成功人士也大力支持,发展路线也借鉴了南方科技大学以及欧美诸多名校的办学理念。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完美,火力很足,而且相当有梦想,有梦想就有无限的可能,10年内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赶超清华北大,但5年的话,我看很悬。发表5年内赶超清华北大的这种言论,有点像是一种炒作行为。
感觉施一公先生是跟那些企业家待久了,学会了这一招,不过说好听点,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公关行为。这种行为在我国高校里边经常发生,有很多高校经常通过各大排行榜进行炒作,也有很多高校通过宣扬自己在某个领域的领导地位进行炒作,结果只有一两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让人笑掉大牙。也有很多高校对自己的某些学科专业进行炒作,结果甚至连双一流学科评不上。这里,我就不一一点名啦。
高校进行一些炒作,虽然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但对学生来说却有一点“坑”,所以,我个人觉得西湖大学想要获得快速的发展,最好还是实际一点好。
办学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教书育人,一味的想着赶超谁,显得有些浮躁。
如果心中只想着短时间内赶超,一定会疯狂的发表高端科研论文,疯狂的刷排名,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忽视掉学生的基础教育。一所真正的名校,一个真正的大家,一定要将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那位博弈论先驱者约翰纳什曾经就是一个只知道搞科研的狂人,认为学生都是白痴,教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后来“悬崖勒马”,认真教书,在众人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名校之所以被称之为名校,最关键的就是在其培养的学生当中,名人多,成功人士多。我国的985高校,哪所没有一大堆的知名校友?
可西湖大学2018年才创建,前身是2016年创建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近几年内都是只招收研究生。算下时间,5年后该校的毕业生都只能算是刚出茅庐,该校的学生再优秀,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就成为很了不起的人物,即使存在,那也是凤毛麟角。所以说,西湖大学要想比过985大学,现今不行,5年后不行,10年后有那么一点点可能。
(纯属个人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或修正)
好象施一公说过:这个世界可能不存在。可能施一公也信点神学。咱就从天时地利上略为谈谈;阴阳算卦的讲:起个好名字,好运一辈子。西湖大学,名字,西湖。西;方位西边,相对于,东。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湖;湖水平稳平静,不同于河水,长江后浪推前浪。铁道游击队之歌: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西边落太阳,湖上静悄悄。你西湖大学,怎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轰轰烈烈!况且,清华北大,是华夏数一数二的,百年以上学府。你仅仅是新生儿。不过,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但是,好与占,得事实证明,让别人夸。不可自己标榜自己。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学校的排名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与教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最重要的自然是学生了,假如培养出10个爱因斯坦,全世界都会承认你非常厉害。但是,五年?本科生才毕业,研究生才硕一,教授的影响力还好说,花钱就行,学生才刚进社会没有二三十年的打拼,如何能把学校的知名度提升?所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优秀的伟大的学校也一样,需要最少半个世纪的沉淀积累,才能有相当的知名度。清华北大作为百年老校,二十年前依然连亚洲一流都排不上,但现在已经是世界一流了,正是之前尽百年的沉淀爆发了,才有了现在的成绩。所以说,我不知道“5年比肩清华北大”是谁定的目标,如果是施公,那只能说他是骗子,当然投资方也太好骗了。5年时间,连最基础的设施都很难做到与清华北大比肩,谁给的勇气还想赶超?
我们的大学最不缺的就是钱,如果说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中国高校的整体实力为什么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但毫无疑问清华北大在国内还是首屈一指,他们如今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每年巨额的科研经费,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大师,更在于他们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社会的普惠性。
而西湖大学实际上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他们的人才培养还只是建立在博士生研究上,虽然花了重金聘请了全球著名的科学家全职或者兼职在带博士生,但实际上西湖大学所承担的任务还是仅仅局限于博士生待遇,课题指导方面,实际的教学和培养还是在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而且相关的学历学位都还是由复旦和浙大颁发,所谓的人才联合培养只不过是西湖大学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的一个独辟蹊径的手法。
西湖大学说白了他还是一个民办大学,在中国的民办大学很难摆脱重投资,重宣传,轻内功的问题。西湖大学要真正的去成为一流高校,必须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否则只能是花钱搞学术,赚知名度。给最好的博士生待遇将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抢过来,然后花重金聘请学科带头人来指点一下。换句话说,这些博士生即便没有西湖大学也会投向全球各大优势研究领域的高校,因此西湖大学的模式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否有益有待考验。
五年赶超清华北大的豪言壮语大家听听也就罢了,我们这边有一所民办大学每年招生季都宣称要致力于做中国的哈佛,广告语法无禁止即可为,不必太较真。
你觉得西湖大学和你有关系吗?欢迎留言分享。
师范生录取线赶超985,教资考试报名人数5年飚增3倍,教师职业为何持续大热?
你只是看了表象,目前湖南湖北等地的师范院校根本招不够,很多专业无人报名。我是老师,我家孩子老大坚决不读师范专业,坚决不当老师。我很是赞同(老大目前已经毕业三年,工作不错)。老二我也不准备让她去当老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大学分数赶超98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大学分数赶超985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