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海军去航母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俄罗斯海军去航母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唯一航母有上百垂发,美海军福特级却没装,辽宁舰为何要学后者?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思路问题,美国与俄罗斯在航母的使用上有着不同的原则,俄罗斯建造的航母也可以称为载机巡洋舰,作为一个火力平台来使用,舰载机只是火力打击方式之一,不是以唯一舰载机为主导,所以有重型反舰导弹,还有大量的防空导弹呢,甚至还有反潜装备。
美国的航母是作为一个舰载机搭载平台来使用,这个定位与俄罗斯不同,强调的是如何支援舰载机作战,也因此美国航母不考虑安装大量的防空导弹问题,仅仅是安装即可完善,标准很低。
我军接受美军的观点认为航母应该首先是搭载平台,也因此不要求加强重火力,故采取了现在的设计方案,将许多俄式设备拆掉。
美式与俄式如此风格只是基于不同的需求来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已,不能够从好或坏的角度来分析。
俄航母是要即使离开了护航编队,也能够承担护航编队的防空、反舰任务,同时库兹涅佐夫号的定义是重型载机巡洋舰,装备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必然会占用机库的空间,而美航母主要是以战机为武器的战舰,除了近防机炮以为没有任何放空系统,放空和反舰很依赖护航编队。至于辽宁号虽然前身隶属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但中国海军不像俄海军,有充足的充足的水面舰艇,美国海军之所以把放空和反舰的任务全部交给护航编队也是依赖这一点。
不单单是俄罗斯唯一的航母甲板拥挤不堪、也是前苏联时期的航母的“通病”……
AircraftCarrierAdmiraIKuzetsov——
“库滋捏佐夫”号航母,弦号:063是前苏联时期1143.5型航母首舰。
前苏联时期对航母的使用与定位是造成俄式航母甲板拥挤不堪的直接原因。
“库滋捏佐夫”号的作用:保卫“洲际导弹”和潜艇的安全、防御和打击海上有威胁的入侵者。
又过度追求“大而全”和“一舰多用”把“寸土寸金”航母有限的甲板塞的满满当当。把一艘航母“武装到了牙齿”
(作者有机会参观了在国内的两艘前苏联时期的航母……)
看看俄罗斯航母“063”舰武器配置:
前甲板配置了12枚ss-N-19反舰导弹发射器,6联装SA-N-9垂直防空导弹配置在甲板四周、8座“卡什坦”导弹/近防武器系统、4座AK630近防炮、2座10管反潜火箭发射器……
留给舰载机的空间只能搭载18架“苏-27”舰载机和卡-27”直升机……
一次只能满足一架舰载机起飞。
回头看美国的航母、直通式甲板“干净利落”用途目的明确、以保障舰载机作战为主、航母配置必要的自卫武器(防空/反潜)、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舰船为航母“保驾护航”!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正确打开模式。
虽然,我国的“辽宁舰”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但是、我国在对“辽宁舰”翻新改造过程中-有的放矢、对航母的作用定位思路明确、重点放在尽可能的把搭载舰载机数量首先考虑。
拆除了一些既笨重又占用空间的武器系统,把航母的安全交给“带刀护卫”——防空驱逐舰、反潜驱逐舰、护卫舰、潜艇。
同等条件下、“辽宁舰”航母编队的作战性能大幅度超过了“库滋捏佐夫”航母。
(图1图4是俄航母甲板、图7是辽宁舰甲板……对比一下)
美国是航母设计、研制、运用领域当之无愧的头号超级强国,各方面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成熟度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俄罗斯最多只能算是初窥门径,而且还有练习旁门左道走火入魔的嫌疑,比如长期把航母视为“载机巡洋舰”,舰载机只是打下手的跟班儿,而不是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攻防核心。中国作为后来者,要想快速赶上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显然是最佳的学习对象,俄罗斯只适合充当反面案例。
“载机巡洋舰”是俄式航母的传统理念
俄罗斯海军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有超过200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其中包括位于舰首飞行甲板下方的1座12单元的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射程超过550公里;以及位于飞行甲板两侧前后的24座8单元的SA-N-9近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射程15公里;总共204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这还不包括不占垂发编制的8座“卡什坦”舰载弹炮合一近防系统。
库兹涅佐夫号有超过200个垂发单元
尽管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俄罗斯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正规航母,但是依然延续了“载机巡洋舰”的设计传统,在航母舰体上堆砌数量众多的各型导弹,最大限度地强化单舰火力。上一代基辅级航母的画风还要更加夸/张,就连整个前甲板的空间都被导弹占得满满的,把舰载机挤到了船舷一侧的角落上,属于典型的“喧宾夺主”,相比之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已经算是比较正常的航母了。
基辅级航母各种武器堆砌在甲板上
美国航母则完全不同,几乎所有的作战功能都由舰载机来实现,其他的舰载武器装备只保留最基本的近防系统。以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为例,没有一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只有2部海拉姆近防导弹旋转发射装置和3部密集阵近防炮。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母原本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姊妹舰,所有的设施配置都完全一样。不过在回国改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入乡随俗的特点——舰载武器一股脑儿全部“拆啦”。
美国航母只保留最基本的近防系统
魔改以后的辽宁号航母跟美国航母一样,仅仅依靠红旗10近防导弹和1130近防炮护体,将“载机巡洋舰”的帽子彻底扔进了太平洋。拆除了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所节余出来的舰体空间,用于舰载机机库的容量拓展和结构优化,使得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总的可搭载数量比起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增加了大约20%,这对整个航母战斗群作战能力的提升无疑有相当大的助益。
辽宁舰的红旗10近防导弹开火
除此之外辽宁号航母的舰桥、起降指挥系统、舰载机甲板调度系统都统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逐渐向着美国航母的运作模式靠拢,比如拆掉了原先突兀累赘的航空指挥塔台,将其与舰桥通道连为一体,视野范围和空间利用率都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些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的航母发展与俄式路线彻底分道扬镳,为后续国产航母的研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刻雨无痕
俄罗斯的航空母舰继承于前苏联遗产,苏联时期对于航空母舰的定位和美国战术上有所不同。
苏联时期对于水下打击理念上有点类似德国的狼群潜艇战术,苏联更侧重于水下打击力量核潜艇,苏联更是造了二百多条核潜艇,苏联对于航母的定位是海上保姆。
航母编队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保护核潜艇出港进入大洋,航母编队是用来保护潜艇的,而不是作为舰队的核心来使用(大洋黑洞也因此得名)。
到后来基辅级更是变态,把战列舰和航母融为一体,导致其火力都要优于大型的巡洋舰。在必要的时候航母会带头攻击对方的舰队。
即便是最后研发建造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时候依然摆脱不了保姆的职位,其依然装备了十二单元体积巨大的超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并且拥有强大的防空能力。
美军航空母舰更加注重于打击力量,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斗核心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基本作战任务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主要由舰载机来执行和完成。
由于航母编队要远离本土作战,航母需要更多战斗机以及品类齐全的各类飞机,所以搭载的飞机越多越好,至于防空力量则交给舰队其他成员来防御,航母本身充当打手的角色。
我国长期以来就使用俄制武器,受到了苏联时期的影响,但是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潜艇的威慑空间被大大的挤压,苏联的作战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作战理念,我国也急于走向深蓝,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所以美国的作战理念正是我们急于需要的。
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
俄海军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是采用 常 规 动 力
动力装置:蒸汽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推进
功率:147000千瓦
航速:30节 续航力:3850海里/29节,8500海里/18节
那些资料完全是骗人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结构完全无法搭载核反应堆,装备核反应堆的是前苏联80年代末建造的乌里扬诺维斯号航母.
俄海军现在只有彼得大帝一艘核动力战舰
目前,俄罗斯正在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进行改进,要更换新型动力系统,不过依然是蒸汽动力,只是功率更大,可维护性更好
《舰船知识》09年有一期写过的
“采用柴电混合动力的美国海军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与采用蒸汽动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航行时都会产生黑烟”,并有配图
俄罗斯能依靠什么重组海军造船厂和航母编队?
就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而言,俄罗斯由于造船工业基础的损失而失去了这一能力。即使在过去的15年内,俄罗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重组了建造核动力潜艇和小型水面舰艇的工业体系。但是这距离建造大型导弹舰艇和航空母舰仍然非常遥远。俄罗斯曾尝试过从法国购买量搜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推动俄罗斯大型船舶建造工业的生产,然而法国方面的毁约却使得此次军备采购项目失败,并间接地导致了俄罗斯在该领域的灰心。
简而言之,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经验,而俄罗斯是冷战结束以来则失去了该领域的能力。这个想法其实并不疯狂,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海军目前对于航空母舰来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需求,航空母舰对于俄罗斯来说更多是象征性地用来突出其地位,并间接的维护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存在。
虽然苏联的航母性能比不上美国,但也曾拥有过一支强大的航母编队。可是随着这个红色帝国的轰然倒塌,各加盟国纷纷脱离俄罗斯独立,这些航母拆的拆,买的买。目前俄罗斯就只剩下一根独苗航母的库茨涅佐夫号。那么,俄罗斯需要怎样做,才能重建航母编队呢?
其一是需要重组建造航母所需的造船厂和配套工业。在苏联时代,一些造船工业是分散在各个加盟国当中的。特别是乌克兰,出了拥有苏联时代唯一的航母总装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设立于此之外,还有为苏联海军建造包括光荣级巡洋舰在内的大量军舰的61公社造船厂,苏联时代的燃气轮机制造厂也位于乌克兰。随着乌克兰的独立,俄罗斯不仅丧失了建造航母等大型军舰的能力,而且舰用燃气轮机也需要从乌克兰采购,这对于俄罗斯的造船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苏联时代核潜艇相关的造船厂和配套工业,主要集中在科拉半岛一带,这里不属于任何加盟国,这才让俄罗斯没有丧失建造核潜艇的能力。因此,现在俄罗斯现在做的便是从零开始,包括利用改装印度航母积累相关经验,扩建现有的造船厂及其配套设备;尝试自研国产的燃气轮机等。
其二是需要足够的经费投入,海军建设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是,目前俄罗斯经济状况,似乎无法为重建航母编队投入太多经济。2017年俄罗斯的GDP不仅跌出了世界前十,甚至排在了澳大利亚后面,位列14名。俄罗斯目前有限的经济水平,意味无法增加的军费。并且这些军费还要优先投入到战略核力量的建设当中,能够投入到重建航母编队的军费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俄罗斯重建航母编队在短期内仍然是将来式,而不是进行式甚至完成式。
个人理解:题主是想知道,俄罗斯从哪里弄来钱和技术回复造船厂重组航母编队?
俄罗斯是是拥有航母的国家,但不是由如今的俄罗斯联邦建造,且连维修都捉禁见肘,不光是题主,就连俄罗斯本身都很想重建航母编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俄罗斯方面,确认俄现役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修理合同已在4月份签署,而这距离第一次爆出库兹涅佐夫号急需大修的新闻已经拖了将近1年之久。其余的包括光荣号以及其他的作战舰艇同样需要相当的维护,这就够烧钱的了。
2017年,俄罗斯海军终于打破20年没有新型水面舰艇服役的尴尬局面,列装2000吨级20380型导弹护卫舰完美号。
嗯,俄罗斯已经20年没有大型舰艇入列,实在没办法才建造了护卫舰。要知道一支航母编队光有护卫舰是不行的。
俄罗斯现如今没有一个适合建造航母的造船厂,这是俄罗斯的痛楚。
纵观近几年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大概可以总结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没钱,另一方面就是人才的流失,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没有船厂能建造大型军舰。
即便是俄罗斯地大物博,有世界上储量第二的石油,世界上储量第一的天然气,还拥有世界20%的煤炭储量和14%的铀储量。如此丰富的能源资源,在世界各国中绝无仅有。
依靠能源来支撑国家的发展,那俄罗斯的“铁拳”将不复存在。
所以俄罗斯怎么样能再现雄风,还是等普京自己说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罗斯海军去航母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罗斯海军去航母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