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哪一部纪录片是介绍中国战斗机发展史的?
介绍我国空军纪录片很多,比如〈龙腾东方〉介绍的是我国战机发展史!(国家天空)一方面说的是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我国空军装备水平介绍!〈中国空军档案〉介绍的是最早空军的成立和发展!但是真正全面的没有!
沈飞都生产过哪些战斗机?
沈阳的沈飞,全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以前叫国营112厂,生产过的战机有歼5,歼教6,歼七,歼八,歼11,歼16,歼15,歼31等各种战机。下面上图。
歼五,完全不了解,不过知道是苏联的仿制型号。
歼教6是在歼6基础上改的,是我国第一款超音速教练机,歼6就是米格19的国产型。
歼7,由沈飞首先制造,后技术和生产线转给成飞,歼7就是米格21的国产型号。
歼八,代号空中美男子,是第一款我国自主设计的战机,也可以看作歼七的双发版本。
歼十一,是我国首批装备的三代重型战机,是苏27的国产型号。
歼15,属于辽宁号的舰载机,是从苏33基础上改进而来。
歼16是从歼十一上展而来,气动上参考了苏30MKK,属于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机。
歼31是沈飞研制的第四代双发中型隐身战机。
沈飞的自主设计能力还是比不上成飞,,沈飞主要生产机型基本都是仿制的,不愧成洛希沈霍伊之名啊。
沈飞现在不行了,虽然说歼6生产了几千架,也出口了不少国家,但沈飞的确是落后了!
歼8Ⅱ是沈飞的产品,可看看沈飞都干了什么,和美国合作改进,结果是被人家美国将飞机们底细查了个底掉!
从歼8ll研制出来二十多年,沈飞一直在找人帮忙改进,而不是自己静下心花大力气研究改进!可以说一型飞机花了二十几年才勉强够用!
可看看成飞,一个歼七天琢磨怎么改进,可以说各种气动布局都被成飞玩了个遍,这才有了歼10的冲天一跃,歼20的震撼登场!
可沈飞呢,从苏27引进到现在,仍旧没有吃透苏27的气动布局,几次出事故,飞行员牺牲!就是因为沈飞无法解决气动布局的问题!而对苏27的改进可以说只是些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大改动!
而沈飞在成飞的压力下推出的黑丝带,虽然让不少军迷吃惊,认为中国一下子有了两款五代机!
但中国空军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飞机,黑丝带很明显远远达不到中国空军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沈飞一直改进黑丝带,而中国空军却始终不回应!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是我国战斗机的摇篮。自修理活塞式战斗机开始,逐步转向仿制和自行研制战斗机。
沈飞集团公司是一所老牌的大型飞机制造公司,1951年6月29日正式创建,被命名为“国营112厂”。1957年6月15日,启用厂名――国营松陵机械厂。1979年6月5日,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在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基础上,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公司)。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6飞机;第一架高、中、低空侦察机--歼侦6飞机;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飞机--歼8Ⅱ型飞机;第一架空中受油机。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沈飞或者沈霍伊,是新中国第一家生产歼击机的飞机制造厂,被誉为歼击机摇篮。沈霍伊生产过很多飞机,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1、歼5战斗机
歼5战斗机是根据沈霍伊设计局(滑稽)在上世纪50年代在米格-17F战斗机基础上仿制的版本,采用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气动布局。歼-5飞机全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装配中国仿制“涡喷-5”型发动机。歼-5研制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3日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1956年7月19日,歼-5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首次试飞成功。歼-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后来在歼-5的基础上,成都飞机厂研制歼-5甲和歼教-5飞机,分别于1964年11月和1966年试飞成功。
2、歼6战斗机
该飞机是沈霍伊设计局在米格-19战斗机基础上仿制得来的。是新中国生产数量最大,服役时间最长的战斗机。该飞机是新中国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在各次实战中,歼-6共击落20多架各型飞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12日歼-6战斗机正式退出中国空军装备序列。
3、歼7战斗机
该飞机是沈霍伊设计局在米格-21F-13型战斗机基础上仿制出来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制造的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的技术特点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轻小灵活的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 。歼-7战斗机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
4、歼8/歼8Ⅱ战斗机
歼-8白战斗机是“八爷”家族最老的一位
歼8战斗机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生产的战斗机,由沈霍伊设计局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歼-8设计上参考苏联米格-21战斗机(歼-7),装备两台涡喷-7甲(WP-7A)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性能。
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由于早期歼-8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沈飞于70年代末开始研制歼-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达等电子设备;机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改装武器系统等,成为歼-8Ⅰ型战斗机。
20世纪80年代,沈飞又开发出歼-8Ⅰ的升级型号歼-8Ⅱ。歼-8Ⅱ使用推力进一步增大的涡喷-13A(WP-13A)发动机,进气道改用机体两侧进气布局,从而腾出机头空间安装更大的火控雷达和更多的电子设备。5、歼-11A和歼11B
歼11A战斗机根据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苏-27Sk战斗机相关协议组装出来的战斗机。歼11B是沈霍伊在撕毁相关协议后,使用国产零部件,换装了国产综合火控系统、全玻璃化座舱、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涡扇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沈飞之所以被称为沈霍伊,主要是拜歼11项目所赐!
6、歼15战斗机
该飞机根据从乌克兰顺过来的T-10K3(苏33原型机)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出来的。该飞机除了在航电上领先苏33两代之外,还将主机翼折叠位置从机翼根部(苏33)移到中部(歼-15),使其能搭载重型武器。
7、歼16战斗机
歼16战斗机是我大沈霍伊又一呕心沥血之作。该飞机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歼11B的成功经验。歼-16具有对空对地攻击能力。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识别目标的相关信息。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与歼轰7比较歼16的机体更大,最大载弹量12吨,可以发射鹰击62和鹰击83空对舰导弹。歼16装备了国产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歼16性能与美国F-15E战斗轰炸机相当。
8、FC-31战斗机
该飞机是沈霍伊为抢占国际市场而诞生的轻型隐身战斗机。歼-31飞机具有高生存力:低雷达可探测性、低红外辐射特性、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低易损性设计;多任务能力:强大的目标探测和外部信息综合能力、优异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对地和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适应复杂气象条件和广地域使用能力;优异的综合保障能力;
最早五十年代,仿制前苏联米格一15比斯飞机(歼五)。六十年代仿制米格一19(歼六)自主研发歼轰机(强五)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仿制米格一23(歼八)九十年代引进并仿制苏一27(歼11)升级版(歼11B)苏一32(歼15)海军型,歼16(多能型)歼31隐形战机。说得可能不全或失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中国自制的战斗机有哪些款?
中国航空工业从早期引进、仿制、改进,再到自研,走过了一条相当艰辛的道路,空军初始基本以米格系列为主力。米格-17(歼-5)、米格-19(歼-6)、米格-21(歼-7)一路传承,在当时来说这些机型性能并不差,在国际同类机型中还属于佼佼者,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没有替代战机加入慢慢的就落后了。
在这几款战机基础上我们也试过改进或自主研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型并服役机型只有三款:歼-8、强-5、飞豹,这三款中最成功的当属强-5强击机。歼-8完全就是歼-7的放大双发版,强调的还是高空高速,如果它能早点出生也不失为先进机型,但从60年代拖到80年代才成熟入役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
而强-5是在歼-6基础上改机头进为两侧进气,强调了对地打击能力,这也是我国第一款出口国外战机。在巴基斯坦手中有着很多实战经验,皮糙肉厚抗打击能力强,长时间承担起我国对地火力支援主力。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在西沙海战后提出研制的,主要用于远程对地、对海、对陆等支援,低空及机动性能虽然一般,但作为国产全新设计的机型不论是外形还是打击能力上还是相对不错。目前还在服役中,不过替代机型歼-16越来越多,飞豹也将越走越远。
到了新一代歼-10、歼-20、歼-16等机型横空出世,中国航空技术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完全摆脱仿制技术水平都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以前是仰望别人,现在是在前头狂奔,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新机型诞生。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经历了引进、吸收、仿制、改进到自行研制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具备自主研制各类作战飞机的国家,形成了以成飞和沈飞为核心的歼击机研发体系。本文着重盘点一下中国空军诞生以来我国自主研制的在役歼击机。
歼-20首当其冲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形重型歼击机,是中国航空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代表作,目前已装备空军作战单位。歼-20采用了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布局,很好的在超音速巡航和隐身性之间取得平衡,其独特的“鸭翼+边条+前后襟翼+全动尾翼”气动设计和较长的机身长度一同赋予了歼-20更好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飞行速度应当也是最快的。此外,歼-20还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性能指标,较大的机身给歼-20留置了较大内置弹仓空间,同时显著提升了歼-20的机体载油量,使得歼-20的作战半径要大于美国F-22和俄罗斯苏-57,这正是中国空军所需要的;大的作战航程和歼-20搭载的主要空战武器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赋予了歼-20可以打击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作战飞机的非对称能力,未来可能换装正处于研制中的射程更远的霹雳-21超远程空空导弹,是我军体系破击战理论的核心装备之一。
“炸弹卡车”歼-16重型多用途歼击机
歼-16是沈飞在歼-11的基础上深度改进自行研发的一款重型双座多用途歼击机,并非外界一直所质疑的仿制于俄制苏-30战机。歼-16在气动外形上与苏-30有明显差异,内部雷达电子系统以及综合航电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何谈仿制之说。歼-16大量使用歼-11系列成熟技术和部分五代机技术,具有看得远、打得准的特点。歼-16使用我国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且雷达口径仅次于歼-20,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和多目标处理能力,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电子战能力;其次歼-16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减轻机体重量同时强化机体结构,拥有空军现役战机中最大的10吨挂载能力,可以使用空军现役所有的空对面武器,具备仅次于轰-6K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除此之外,歼-16的制空作战能力也很出色,尤其是超视距空战能力,强大的机载雷达搭配最新的霹雳-10和霹雳-15空空导弹组合,使其能在百公里外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以及先敌毁伤,外界普遍认为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在200公里左右。
歼-10中型多用途歼击机
歼-1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空优歼击机,也是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歼击机。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8年首飞成功,2004年试列装部队,2006年公开亮相;采用了鸭翼式三角气动布局,具备良好的跨音速机动能力,机身共有11个外挂点,可携带国产霹雳-8、霹雳-12空空导弹、国产多种精确制导弹药以及多种性质电子吊舱。先后发展出了以制空作战为主的歼-10和歼-10B,以及多用途型号歼-10C,去年珠海航展上最新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也公开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歼-10系列歼击机与歼-11系列、歼-16以及歼-20一同构筑了中国空军攻防作战体系,成为中国空军中近距制空作战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的核心装备之一。
歼-15舰载机
歼-15是我国第一种舰载重型歼击机,有关其研制模板争议较大,很多人认为歼-15是仿制了来自乌克兰的T-10K-3舰载验证机技术,实际上歼-15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基于歼-11B研发,研发之初仔细研究过T-10K-3验证机,所以歼-15可以看作是中国自行研制而来,毕竟舰载机相关的起落架、拦阻钩都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歼-15基本沿用了歼-11的气动布局,为了适应航母起降要求,进行了增设一对小鸭翼、增大机翼面积以及优化了增升装置面积和偏转角度等针对性改进;此外首次使用了3D打印技术和智能螺栓,将机体结构重量降至28%左右,大大提升了歼-15的挂载能力和作战航程;歼-15机身共有12个武器外挂点,可挂载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火箭弹以及多种航空炸弹,作战半径在1100公里左右,具有同型机较大的滞空时间,综合作战能力远超俄罗斯苏-33舰载机。
歼轰-7
歼轰-7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自行研制的一款中型双座双发歼击轰炸机,也是空军唯一的一种歼击轰炸机。于1977年正式立项,1988年首飞,1998年公开亮相;歼轰-7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最大载弹量6吨左右,作战半径15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1.8M,经过现代化改装,更换了雷达、电子设备和数字化飞控技术,逐步升级为准三代战机,可以挂载霹雳-5/8空空导弹、鹰击系列空舰导弹、空地系列空地导弹、多型机载电子吊舱以及多种激光制导和非制导航空炸弹以及火箭弹;歼轰-7拥有优异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尤其超低空突防性能出众,唯一的遗憾是对空作战能力较弱,只具备有限的自卫能力。
如何看待乌克兰再雪中送炭雅克141解禁中国战机关键技术?
雅克141虽然是上个世纪的技术,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它仍然是神秘而先进的,因为中国没有。中国一直没有建造类似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垂直起降的战斗机,而直升机作战半径有线,在大洋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中国真能把雅克141吃透,完全可以研制出类似美国F35可垂直起降的战斗机。
1995年6月,中国624所与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签署合同:引进雅克141的R-79V-300发动机技术,但是,俄方与美国存在合同关系,我国并未得到关键的垂直起降矢量技术。
不过,1996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发动机技术转让协议:中国只是得到一台R—79V—300的样机嘛?(看看"瓦良格"号,总觉得兔子会搬家!)
1998年,俄罗斯向中国转让它的喷嘴和相关技术,至此,雅克—141发动机技术基本被中国掌握。
那么,乌克兰可以提供什么技术呢?雅克—141的航母测试是在乌克兰的陆上航母试验基地进行,乌克兰当局保有它的测试参数倒是有可能的。
这部分测试参数对于发展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很有帮助:包括俄罗斯在内,它也需要样机的试验参数发展雅克—201垂直起降战斗机!
雅克—141进化成隐身雅克—43,最终,它又变成雅克—201隐身战斗机。如果说中国的隐身垂直起降战斗机外形与雅克—43类似倒是几率挺大的。
F—35的升力风扇+巡航发动机设计就是与雅克设计局交流的成果。
中国新四代战斗机怎么样?
气动外形需要改进把发动机放宽,塞入后射导弹、放宽机体重心多赛一些导弹。集合俄罗斯最新宣传苏75使用1的推重比,不要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多少推力就是多少最大起飞重量。推力26吨就是26吨的舰载机,推力38吨就是38吨战斗机。机翼加宽还不如加宽机体多带弹。
这个四代可能是和美标和现在的俄标不大一样,指的就是现在的两款,一款歼20,一款FC31,可以说这两款都是大明星了,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引发吃瓜群众热议。
这两款装备都是国家机密,具体参数性能肯定是各种遮遮掩掩,但是,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的来看看其真正的实力。
歼20
这里不得不说横向比较了。全世界现役三款隐身战机,F35,F22,歼20。首先我们同等重量级比较,歼20与F22。这俩都已经被比较了很多次了,各种参数我也就不说了,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一点,F22与歼20在设计之初便是有区别的。歼20的作用只有一点,重型空优战斗机,进入纵深地区打击敌方高价值空中与地面海上目标是其首要任务。而F22设计之初的定位是截击机,用于拦截敌方高价值目标使用。定位不同带来的是设计的不一,首先航程F22就很小,因为其本来就打算部署在欧洲地区,以伏击为主的打法。而歼20完全放弃了机炮,机身修长,其载油量与载弹量也不低。而且今后将很有可能采用国产的推力矢量发动机,超机动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且由于研制年代限制,其采用的DSI进气道也是现代四代机的标配。而F22还是采用了加莱特进气道。
F22
至于F35,其技术的先进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浑身都是黑科技,但是其最近爆出的一系列事故和水涨船高的造价还是让其蒙上一丝阴影,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现役世界最先进的隐身中型战斗机之一。
F35
FC31还是一款正在研制过程中的飞机,其验证机已经试飞了很多架,未来最终是否能够定型,能否能够入役,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战机高清大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