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战斗机头部那个尖尖的东西是刺刀吗,空中拼刺刀是不是用它?
崤山小虎第291条回答。
我一看兄弟你两眼发光,骨骼清奇,一定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
想小虎我纵剑天涯几十载,杀人无数,也曾御剑飞仙,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但你今天说这个叫“刀”,我堂堂馆长不答应!
什么刀,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刀长这样,
或者是这样的,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即使是刺刀,他也得长这样。
所以,绝对不叫刀,这玩意应该叫“枪”,不是火枪、自动步枪的枪,而是红缨枪、火尖枪的“枪”。不信,有诗为证:
“枪是邠州铁,炼成一段钢, 落在能工手,造成丈八长。
刺虎穿胸连树倒,降魔锋利似秋霜。
大将逢之翻下马,冲营躧阵士俱亡。
展放光芒天地暗,吐吞寒雾日无光。”
也有图为证:
看到没,这才叫“枪”。
想当年,小虎御剑飞仙时,就曾被战斗机的“红缨枪”给刺中过,对,就是用的这杆“红缨枪”。
还好小虎一个“普氏乔夫”驭气,才避开要害。要不是丫飞的快,我当时就打110了。
(“普氏乔夫”驭气术↓↓↓)
后来小虎在江湖茶馆打听,才知道这货的神兵叫“皮托枪”,御枪飞行时能感受“全压”和“静压”,神功以至化境。小虎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这要是让小虎再年轻上30岁,小虎非把他打地上爬不起来。
皮托管(空速管)↓↓↓
再后来,江湖上关于皮托枪的传闻越来越多了,渐渐的就没有小虎的传奇了。。。
所以,各位大神,如果你已经很了解“皮托枪”了,那就留下来点个赞,关注下,兄弟们喝两杯,如果想知道皮托枪真正的奥秘,请看其他英雄的介绍吧!!!。
战斗机和一些民用飞机✈机头那一根“棍子”,可不是空中拼刺刀用的!
它有名字叫:空速管,也叫“皮托管。”是一个叫“皮托”的人发明的。
这么一根管子,貌不惊人,飞机上没有它,绝对不行!
顾名思义,空速管是飞机空中飞行过程中,采集飞机✈飞行速度的重要机载设备之一。
空速管是空心萝卜,✈飞机飞行过程中空气通过管道速度和流量,空压经过计算后随时提供飞行速度。
其作业原理就像家庭里天然气或者自来水管道一样,天然气记量表,水表都是通过天然气或者自来水流速,压力来计算出使用流量。
随着航空科技不断进步,飞机上空速管的安装位置也不断变化,但是,空速管的作用没有变化!
这是个老问题了,大家都知道那是空速管吧,不过空中拼刺刀是真的。
某一次飞行中,僚机飞行员打了个喷嚏,他的座驾就刺到长机的喷口上去了,正所谓僚机不撩非君子。所幸,两机相对速度不大,飞行员及时处置,僚机带着那把弯曲的“刺刀”安全降落了,而长机除了“菊花”外侧有个划痕,啥事也没有。
歼-6飞机超威武的“刺刀”
“刺刀”拼“佩刀”的好戏。那时的空战一般都是从后面进行航炮攻击,志愿军比斯飞机正端空速管“刺刀”正面冲向“佩刀”。美军飞行员哪见过这种不要命阵仗,立即紧急避让,飞机减速掉高度。我方战机调整方向俯冲攻击,手起刀落,顺利斩杀。
比斯飞机空速管在右侧机翼
空速管“刺刀”保养轶事我再跟大家讲讲。这把“刺刀”不怕风、不怕雨,就怕小动物。比如苍蝇、蜜蜂之类的昆虫,它们会钻进空速管前面的小孔里,挡住了空气流通,这样空速管就失灵了。所以,人们给“刺刀”配上了专属安全套,在地面的任何时候都得使用安全套保护,直至飞行前一刻才能取下。
看见没有,强五的空速管安全套
友情提醒:果然你有幸去参观战斗机,请您千万不要用手去摸这一把“刺刀”。不是因为它的锋利,是因为它可能很烫。为了防止空速管空中结冰导致失灵,空速管内部有一个电炉丝,飞行时通电加热。降落后还有相当的余热,你一抓,一手的皮都被会烫熟了。
歼-20取消了机头空速管,机头左侧有小型化空速管
哎,歼-10C、歼-20竟然把刺刀扔了,个人觉得不带佩刀的战机少了点威武。只能这样了,“空中拼刺刀”的传说到此为止吧!
谢邀,用处太多啦!不仅仅是可以当刺刀用。
先说一个概念啊,军圈别太想当然。
很多答主回答这玩意是皮托管(Pitot Tube空速管)其实只答对了1/8。
在早期的大部分飞机上都会安装皮托管的。皮托管测量飞机空速的有效手段在飞机出现初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其并不完全是现代战机才有的一套仪器。
这种仪器通过测量静压和滞压,然后依据伯努利方程则可计算出流体速度。这个速度在飞机上看就是飞机的空速。
但是
皮托管并不是完全要安装在飞机头部且探出很远的。
例如图片上的这架P-38 的皮托管就安装在了机翼下方
再如 这架Bell X-1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机头有尖管子而左右机翼尖端也有两根不同的管状凸起,难道是飞机的工程师担心一根皮托管测量不准确要装上三根吗?
这样看是不是“皮托管”的说法不完整了呢?
从简单的入手 来看吧:
上面的这架X-1 各个部分的部件说明,机头——皮托管。飞机左翼上面的“刺刀”叫做 port air-data probe (空气数据探测器)
放大了样子是这样的:
而右侧机翼上的叫做 Air-data Boom(大气数据探针),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测量仪器,并且飞机在这方面的设计很乱,有这三套仪器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出现在飞机的头部。所以如果说是皮托管那么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并且
目前的集成技术做的很好,所以这玩意在现代飞机的机头上会这样出现
一共会完成7种功能,测量总压、静压、攻角、侧滑角、温度、大气密度、湿度这七种数据。
记得不记得W开头说如果只说是皮托管就只说对了1/8,那么到现在已经说了7种功能。剩下的一种功能是:刺破空气!
在高速无人机D-21上我们可以看到也是分了几根管子出来,然而机头的那根管子是实心的内部没有任何设备,唯一的用途就是在高速飞行的时候刺破空气,使激波向前移动一点,以使得D21的发动机和机翼获得更高效率。
谢邀!兔哥说说,飞机机头那根长长尖尖的东西是空速管,作用很大的,是飞机都有的,安装位置也不同,有的飞机还安两个。那么这么重要客机,大型轰炸机咋没有啊?
其实都有,只不过安装位置不同,机头,机翼,机尾,或机身上突出的小“棍棍”都是空速管。飞机的飞行速度并非是与地面的相对速度,而是以空气的相对速度,所以叫“空速”。怎么测量空速,就是靠这些“小棍棍”,
有由内外两个小管组成,两管的“空隙”测静压,中间的是空气能通过的,测动压,结合飞机上的计算设备给出需要的数据,详细方式去百度一下吧,我也不懂。空速管不只是测空速,飞机起飞时并不是自己到速度了一下就飞上天了,没这么听话,你要看速度,到了,控制操纵杆起飞。
降落更重要,有严格的速度要求,还有角度要求,这些数据全靠空速管提供,你不能随便凭感觉,差不多了,结果摔跤了,角度没感觉好,屁股嚓地了,要不来个“狗啃屎”。因此飞机的高度也是由这个“棍棍提供”。
还有,什么“眼睛蛇机动”啊,什么“敲钟”啊,什么“落叶漂”啊,都需要这个“杆杆”提供高度,仰角,俯角数具,否则想玩“眼睛蛇”结果屁股朝前“扣过来了”,玩“落叶漂”没有高度数据“漂下来,上不去了”。因此空速管是整个飞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飞行员提供驾驶必须的数据。
随着高超音速的到来,以及隐身飞机的入役,空速管为了支持飞机性能的要求有所变化,如采用“契入式”,就是把它埋进机头,机翼等等,减少雷达反射。总之无论怎么变,飞机的飞行所需要的数据必须得到保障。
歼6战斗机在空军的历史上,立下过哪些赫赫战功?
歼-6歼击机为中国空军立下汗马功劳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技战术指标还是装备部队时间,与同类战机相比,数字上并不占优;但其以彪炳史册的战绩,被冠以“功勋名机”、“英雄战机”、“中国空军的里程碑”等众多称号。
有人将我国空军发展发展称为“描米字格”,歼-6就是“描米字格”的鲜明代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等航空大国开始研发并装备了以美国F-4、苏联米格-21和法国幻影-3为代表的战后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我国空中安全形势也逐渐复杂严峻,我国高层决定仿制苏联米格-19来扭转这一落后的局面。歼-6的仿制于1957年拉开帷幕,经过两年艰苦努力于1959年初首架歼-6原型机在沈阳112厂正式下线,在随后一年内,歼-6走完试飞、定型、列装三大关键步骤,并与当年就投入战斗,这是世界航空史上鲜有的例子。
歼-6是我国空军第一款超音速歼击机,其机长14.64m,翼展9m,机高3.89m,最大平飞速度1490km/h,最大实用升限17500m,最大起飞重量8824Kg,装备有三门23mm航炮,后期改进型号可挂载霹雳-2空空导弹、火箭弹、航空炸弹以及副油箱;装备2台WP-6涡喷发动机,推重比高达0.8,爬升性能非常好,具备优异的中低空机动能力;先后生产了4000多架,成为我国装备部队最多的歼击机,截止2010年6月最后一架歼-6退役共服役了四十多年。
歼-6的仿制之路一波三折,其成名之路同样布满荆棘。1959年列装部队不久,11月15日歼-6首战告捷,成功击落了一架美国高空无人侦察机,开创世界航空史上“平流层空战”击落敌机的先河,为了应对美国两万米升限的“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中国空军飞行员在歼-6最大升限突然拉升飞机,利用飞机失速向下自由坠落的短暂时间果断抓住战机瞄准、击发,用航炮击落入侵的高空无人侦察机,这种危险系数极大的战术直至具备高空高速飞行能力的歼-7研制成功方才终结。据统计,歼-6先后共击落11架美国“火蜂”高空无人侦察机。
歼-6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先后击落十几架美国和国民党当局的先进有人和无人驾驶飞机,创造了己方零损失的记录。最经典的战例除了“平流层击落高空无人侦察机”之外,当属1965年的“中美空战”,1965年9月20日,侵越美军一架F-104C战斗机抵近我国海南岛,海航4师10团大队长高翔驾驶歼-6升空拦截,交战中高翔驾机高速冲向F-104C,在距离敌机291m处开火直至打到39m,美军F-104C当场凌空爆炸,飞行员菲利普跳伞被俘;战后海航4师10团被授予“海空雄鹰团”称号,被俘美军飞行员感叹,当时场景太恐怖,再也不想进行这样的空战。
歼-6的原型米格-19是前苏联探索高空高速二代机的过渡型号,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战后第一代歼击机。综合作战能力与典型的国际上二代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凭借4倍于美制战机的出色爬升性能和强劲的动力系统,在与典型二代机包括美国F-4对阵中丝毫不落于下风,得到使用国家一致好评。
老兵不会死,只会渐消亡,歼-6爷功成身退,但彪炳史册的辉煌战绩将永存!
“歼-6万岁”,曾经在国土防空中获得的荣誉绝不是白拿的。作为第一种国产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仿制米格-19),采用机头进气、后掠翼、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机载武器包括:3门航炮、PL-1/2空空导弹、火箭、炸弹等,完全符合近距格斗需求。
歼-6是我国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也是最辉煌的战斗机,在服役后历次实战中,共击落20多架各型飞机,而自己没有被击落一架。2010年6月12日,歼-6才正式退出现役。结合题目要求,将歼-6战绩做个梳理,给大家呈现几次相对有名的战例。
一、击落RF-101
上世纪60年代初,有着“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超音速侦察机屡次侵入我国,歼-6在拦截过程两次击落RF-101侦察机,并开创了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战斗机的记录。
这是引导歼-6击落RF-101的地面雷达部队参战人员,早期国土防空依靠地面雷达引导作战。
二、击落美制无人高空侦察机
上世纪60年代起,歼-6战斗机共击落19架美制高空无人侦察机。BQM-147无人机是基于很有名的BQM-34“火蜂”无人机改进版本,飞行高度通常位于17600米以上,而歼-6实用升限是17500-17900米。为了能够击落飞的更高的无人机,歼-6采用极限跃升的方式,利用产生的极短滞空时间空中拼刺刀,创造了战斗机在平流层击落敌机的记录。
歼-6战斗机拦截BQM-147G无人侦察机效果图
歼-6的战果使我国在高空无人机领域取得一定进展,这是我军根据火蜂无人机仿制的“长虹一号”(无侦-5)无人机。
运-8E靶机载机,投放长虹-1无人机效果图。
当年出境作战的“长虹一号”(无侦-5)无人机。
三、击落F-104C战斗机
1965年9月20日,一架美国空军F-104C战斗机(属于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2倍音速)侵入我国领空。在各项性能均优于歼-6战斗机的情况下,我军飞行员利用F-104转弯的瞬间,切半径进入射击位置。从291米一直打到39米时才脱离,爆炸碎片甚至打伤歼-6发动机,造成右发停车,这才是真正的空中拼刺刀,也是讲战术的典范。
油画《轮战海南岛》正是反应了当时这场战斗。
首次在空中击落F-104C战斗机,而39米也成了世界空战史上最近交火距离,也是首次在我国领空击落美机并俘获飞行员。
四、击落F-4C战斗机
击落F-4就比较有厉害了,完全是跨代机型对决,讲求战术更考验技巧。1967年6月,一架美国F-4C战斗机不断在玩擦边球游戏,快速进入我国领空、快速闪离。正是这种情况接战时间和机会很有限,而且F-4油量大滞空时间长,歼-6腿短很难持续跟踪驱离。
歼-6双机用F-4C短暂的侵入领空机会,在地面引导下加力急转到敌机后方,再次空中拼刺刀。在距离250米时主机三炮齐发,将F-4C右水平尾翼打掉,僚机同样三炮齐发,将F-4C战斗机直接空中肢解。
除了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性能突出、战绩辉煌之外,出口歼-6战斗机同样发挥出色,在实战中击落1架米格-21、8架苏-7、3架“猎人”战斗机。绝对是国产机型中实战表现最活跃,战绩最佳的战斗机。
歼-6战斗机机动性超级,在巴铁手中曾单机一次击落2架苏-7战斗机。
老兵不死,只是换种方式继续存在,在2010年正式退役后,大家还是可以找到它的身影。歼-6大量封存外,还充当了无人机,无论是靶机还是无人攻击机,都将在天空书写最后一笔辉煌。
歼-6战斗机,属于那种一招鲜吃天下的机型,量产高达5200余架,除了无偿提供给亚非拉友好国家使用,以及有部分外销赚取外汇以外,中国空军起码装备了原型及各类改进型歼-6战斗机4000余架,可谓数量非常庞大。
作为中国空军第一型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6机高3.89米,机长14.64米,翼展9米,空重5.4吨,最大起飞重量7.5吨,载弹量0.5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纯属一款轻型战斗机。
歼-6采用了双发涡喷6A加力发动机,实用升限19500米,9000米高度时,最大飞行速度1490公里,航程1690公里,带副油箱时,航程内提高到2200公里。
机载武器为1-3门30毫米航空机炮,可外挂弹重85公斤,射程7.5公里,红外被动寻的制导霹雳-2近距空空导弹;也可发射弹重148公斤,射程10公里,半主动雷达或被动红外寻的制导霹雳-5空空导弹等。
采用机头部进气,大后掠中单翼,单垂尾加单腹鳍,单座双发的歼-6,具备轻巧、灵活、爬升快、火力强、结构简单、高速性能好、能超音速作战等特点,尽管对地攻击能力较差,但却非常适合中高空缠斗。
在歼-7、歼-8未正式装备空军的时候,毫无疑问,庞大的歼-6战斗机家族,承担起了国土防空作战的重大使命,而歼-6确实也堪当重任,有力地卫护了祖国领空的安全,给予来犯的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歼-6曾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歼-6战斗机,曾击落击伤各型美制战机22架,包括RF-101高空侦察机、A-3B、A-3D、A-6A等攻击机,以及性能远在歼-6之上的F-104、F-4B、F-4C战斗机等,而歼-6自身却未被击落一架,歼-6在实战中表现之佳,令军迷们非常吃惊。
在1971年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驾驶歼-6战斗机,击毁印空军战斗机12架,包括1架苏制米格-21、8架苏制苏-7、3架英制霍克猎人战斗机,巴空军则损失6架歼-6战斗机 。
1972年5-7月,歼-6战斗机在越南战场,与敌空中遭遇13次,参与空战8次,共击落7架美制F-4G鬼怪式战斗机等机型,一度迫使美空军赴巴基斯坦试飞歼-6,了解其作战性能。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歼六是中国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战斗机。歼六参加过几十次实战,在国土防空中创造了大量的击落击伤战果而且自身没有被击落过。比较有名的例子有:1964年12月18日,击落台湾RF101侦察机一架,这是歼六首开击落敌机记录。1967年1月13日,击落台RF104一架,这是在双方都处于超音速情况下迎头射击。1965年9月20日,击落美国空军F104C一架,抵近射击至29米。1967年6月26日,击落美海军F4C一架……歼六做为第一代战斗机,多次击落第二代战斗机以及攻击机、高空侦察机等等,在巴基斯坦作战中,击落过苏7、米格21等。
歼10B矢量验证机2018年11月6日连续飞出超机动,你怎么看?
我认为,11月6日上午珠海航展的飞行表现中,中国空军的第四代战斗机歼-10B战斗机,在验证矢量发动机时能够进行让现场疯狂的高难度表演,这与试飞员李吉宽的出色技能密不可分,否则,歼-10B不可能能够在珠海航展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出“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机动”这样的“超机动”飞行动作。
其实,在现场普通观众发出一片又一片的惊呼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李吉宽本人,毕竟人与武器关系方面,人是根本,人是决定性因素。歼-10B这次测试的国产发动机性能再好,最终也是要装备上战斗机让人去飞行的。更何况,国产发动机还处于测试阶段,就更需要用最优秀的试飞员去飞行,确保万无一失。
当然,尽管李吉宽试飞发动机的性能是首要任务,但是考虑到是在珠海航展试飞的,空军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为群众为根本的试飞计划与筹备。比如,让歼-10B战斗机两翼都挂载发烟装置,发出红色和白色的烟雾,让地下的观众更好地看清“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机动”这样的“超机动”飞行动作。如果单纯从试飞角度,这2管发烟剂根本没有必要挂,如果不挂,李吉宽也能做出“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机动”,也能得知发动机的性能。所有一切,都是中国空军装备部门为下面的观众试想的。
当然,如果在阎良试飞时也在两翼都挂载发烟装置,可以让阎良的地面科技人员更好地看清飞机的飞行轨迹。但是本文分析认为,作为专业的航空科技工作者,看战斗机的空中姿态,是能够一目了然的,就像1980年代卖糖的售货员是能“一把抓”的,像卖酱油和散白酒的售货员是能“一勺准”的,像卖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肉食的售货员是能“一刀切”的。尽管这些技能在地方已经消失了,但是对于航天科技工作者而言,一眼看出飞行状态的本事,却是越来越强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说机型歼-6现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