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禁伊朗外交官购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禁伊朗外交官购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交官参与巴黎“恐袭事件”,是否伊朗政府指使,目的何在?
本次“巴黎恐袭”事件一定不是伊朗政府指使的,但是伊朗政府一定知情。伊朗在奥地利的外交官出现在德国这本身就有点不正常。他是以何种目的、身份到达德国,伊朗方面应该是有记录的。而且这次恐袭是有一定的计划的,伊朗驻奥地利的使馆也应该会注意到这位外交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
而这次将会袭击的组织是“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宗旨一直都是解放伊朗,呼吁美国等国对伊朗进行制裁已达到伊朗政权更迭的目的,这个目标非常契合特朗普近期对伊朗采取行动的目的。这次集会至少有2.5万人,这其中就有特朗普的律师、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还有很多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前部长级官员,可以看做是西方国家对伊朗强硬的代表。
我们知道,伊朗一直分为强硬派及温和派,现在的总统鲁哈尼是温和派的代表,也是现在伊朗的掌权派。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伊朗的强硬派没有实力。年初蔓延伊朗全国的游行示威,就有伊朗强硬派的影子。可以说现在伊朗执行的政策已经让强硬派无法忍受。
强硬派在伊朗国内饱受打压,为了摆脱现在的窘境。通过打击“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即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发出警告,也可以破坏伊朗现在的对外政策。当伊朗失去对外依托后,强硬的伊朗成为最后的选择。
当然,本次恐袭也极有可能是美国策划的。欧洲一直在伊核协议上不支持美国的方案,再加上欧洲与美国在经贸领域的对抗,使得双方的盟友关系出现裂痕。如果再鲁哈尼访问欧洲之际制造双方的摩擦。不仅可以离间双方,还可以增加双方谈判的难度。而对这种事件的操作,美国轻车熟路,世界众多的恐怖势力与美国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个人觉得此事同叙利亚化武事件一样,带有明显的此地无银。在伊朗总统赴维也纳商讨伊朗核协议之际,发生这种事情显然不符合逻辑,这说明有人企图破坏这次和谈,伊朗一直想拉拢欧洲国家维护伊朗核协议,伊朗怎么会给自己埋雷呢?显然有违常理,同叙化武事件,伦敦毒气事件一样,带有明显的政治栽赃性质。
个人看法不太可能;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在7月3日的报道,在当地时间7月2日比利时调查人员宣称:挫败了一起针对“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的炸弹袭击事件,共逮捕了6名相关嫌疑人,其中有两名伊朗裔比利时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被捕,三名伊朗裔法国人在巴黎被捕,并同时缴获了“半公斤自制炸药和一枚雷管”,但是其中最劲爆的是有一名伊朗驻奥地利维也纳大使馆外交官在德国被捕。
首先此次预谋被袭击的“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是由许多不同团队组成,其中主要团体为“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这个组织曾被欧洲和美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后又被排除,该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大肆鼓吹“解放”伊朗,并呼吁对伊朗进行制裁乃至政权更迭。
其实“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多年来背后一直都有美国影子,在二次海湾战争时期的2003年4月,该组织的主要成员“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就归顺了美军(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才将其从恐怖组织名单中排除)。
并且这次“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在巴黎所举行的活动还有特朗普的律师、前纽约市市长“卢迪.朱利安尼”出席,可见这个“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一直充当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图注:出席此次活动的特朗普律师“卢迪.朱利安尼”
但是这个“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由来已久,自1965年成立起至今就一直积极反对伊朗的国内政权,从巴列维到哈梅内伊可以说是逮谁咬谁,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伊朗要想收拾它早早收拾了根本就不用等到今天。
而且此次袭击事件又正赶上7月4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赶赴奥地利维也纳协商“伊朗核协议”的前夕。
众所周知,在特朗普撕毁“伊朗核协议”后,欧洲一直是对此政策持反对态度的,同时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伊朗又特别希望得到欧洲的支持,所以伊朗一直积极寻求与欧洲的互动,在这个节骨眼伊朗不可能为了一个“狗皮膏药”去得罪欧洲,这明显不符合伊朗的现实利益。
所以此次袭击事件,真的极有可能是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加塞米”所表示的那样;是由一个恐怖组织策划,目的为在这个敏感时期破坏伊朗与欧洲关系的行动。
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组织(比如美国)在背后指使的可能!
袭击巴黎肯定不是伊朗指使的,这是美国及其盟友的栽赃。法国是伊朗极力拉拢的对象,伊朗巴结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袭击巴黎。如果袭击的是美国纽约倒是很有可能伊朗干的。
现在欧洲有三个阵营的工业强国,一个是英国,这是铁杆挺美派,对伊朗没有拉拢价值;德国则是美控派,虽然德国从本质上不是挺美派的,但是由于美国在德国驻军,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遭遇美国的绑架,他们不可能违背帮助于伊朗的;只剩下法国,这个国家是欧洲相对于独立主权的国家,他们虽然有时候也不得臣服美国淫威下,但是肯定是相对来说具备收买价值的。比如,现在伊朗国内的很多工业生产线就是购买自于法国。假如伊朗断了与法国的往来,那么欧洲就没有人敢和伊朗往来了。
美国的栽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比如,叙利亚的白头盔事件,这完全就是由美国所指使的对叙利亚政府的栽赃。再比如英国间谍事件,栽赃的对象变成了俄罗斯。假如这次栽赃成功,那直接断了法国与伊朗的联系,那么美国绝对大利,伊朗绝对血亏!
如果,换一个思维想一想,或许还有一种可能,这个伊朗外交官被西方策反了(可以看看事后这个外交官是否回国)。大家知道,伊朗国内的亲西方民主势力不小,历史上,伊朗与德国的渊源颇深。在目前的节点,抛出去一个关键位置的人物,影响力巨大,值得,一个官方背景的外交官牵扯其中,是伊朗政府无论如何辩解都显苍白的。另外,关于核协议,到底是西方希望伊朗留下来还是伊朗更加的希望欧盟留下来,应该以双飞希望从这个协议中得到什么来衡量。核协议的目的是限制伊朗,没有这个协议(伊朗开启铀浓),西方可以全方面制裁伊朗,美国首先是不怕伊朗铀浓,因为他不具备远程投放能力,对西方威胁不大(至于说威胁沙特中东国家并不是美国的软肋)。所以伊朗的目前有没有核爆能力西方不怕,怕的是与朝鲜一样具备远程导弹能力(核协议签署时伊朗政府已经暗示有了核爆能力的,西方对此故意的装聋作哑)。从伊朗方面来说,此协议如果存在并执行,他可以发展经济,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比如支援叙利亚胡塞武装),减轻自己面临的美国沙特的压力,改善民生可以平息民众的怨气,稳固现在的政权。总的来说,此协议的存在根本上更加的有利于伊朗,他是十分珍惜的,否则不会拼命的四处游说。美国的智囊们不是白吃饭的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西方更可能利用伊朗国内的反对派人士故意的参与进来,影响西方的民众,以压迫政府制裁伊朗
沙特再次向伊朗外交官签发签证,这是双方关系缓和的开始吗?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候?
自古以来,文武之道都是讲求一张一弛。目前形式,沙特联军在也门与伊朗支持的胡赛武装的僵持局势,以及沙特 阿联酋 现阶段与叙利亚现政府的重新接触并试图恢复外交关系的行为,都是这次沙特在与伊朗几年前断交后,现在又开始外交解冻的强大背景和动力。
而且,美国现在又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和封杀,甚至不惜武力威胁,并一再鼓动沙特等为美国充当打击伊朗的阵前马前卒等原因,都促使沙特力图与伊朗重开外交接触,从而保持沙特本国在目前中东地区乱局中,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灵活性。因为,沙特深知,如美国一旦最后对伊朗动武,那么沙特难免池鱼之祸,会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严重威胁本国的安全与稳定。而现在选择与伊朗外交破冰,将使沙特拥有更多机会和主动权,为目前各方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中,力争使本国利益最优化,并凸显地区大国的国际政治形象。
因为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就是,双方该打时打,该坐下来谈就谈,始终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优先目的。
阿曼最高外交官访问伊朗,是务虚还是务实?
什么叫阿曼最高外交官访问伊朗?本.阿拉维就是阿曼的外交大臣,不管是务实还是务虚,在美国面前都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阿曼,是阿曼苏丹国的简称。阿曼苏丹曾经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如今国土面积30万平方公里,包括外来人口400万,其中本土人口280余万。
阿曼,是波罗的海一个海湾国家,与伊朗隔海相望,是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瓶颈"的两个主要国家。经济以石油为主打产品。
阿曼是君主制国家。阿曼外交大臣主管本.阿拉维,2019年被选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部长理事会主席。
阿拉维这是今年第三次访问伊朗。第二次在七月份,当时会见了伊朗外长扎里夫,斡旋英美扣押伊朗油轮问题。有人说阿拉维此前曾访问英国,应该是与英国扣押伊朗油轮有关。
半岛电视台是2月3日报道,12月2日,阿曼外交大臣尤素夫.本.阿拉维访问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就多项区域性问题举行会谈,其中最主要的议题是伊朗提出的海湾地区和平倡议。
阿拉维在访问伊朗期间,还会见了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双方讨论了海湾局势问题。本.阿拉维说“海湾國家的紧张局势不利于任何国家的利益,我们必须努力缓和事态。"沙姆哈尼则强调“美国领导在霍尔木兹海峡组建国际联盟的绝望尝试,注定要失败。"
阿曼国家外长本.阿拉维,这是今年九月来第三次访问伊朗。他的访问应该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他是今年当选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部长理事会主席。从事海湾国家的和平发展,调停美国西方与伊朗的关系是他份内的事情,应该说不存在务虚。
阿曼这个国家的故事,恐怕很多人没怎么听过吧!
木叔说两件事,你就知道这个国家还是挺有意思的。
第一,巴铁瓜达尔港,在几百年前其实是人家阿曼的。
瓜达尔港地区在几百年前是一个流亡的阿曼王子属地,这个王子以此为基地试图杀回去,结果最终还是被阿曼吞并了。后来因为英国人介入,这里才逐渐从阿曼分裂出去的。
可见阿曼也是有着广袤领土和辉煌历史的。
第二,别以为霍尔木兹海峡只是伊朗的,阿曼就在边上虎视眈眈。
波斯湾出入口的霍尔木兹海峡,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既然是海峡,就不是单边的,而是双边都有。那么一边是伊朗,另一边是哪里?就是阿曼。
可以说,阿曼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在霍尔木兹海峡边上,有什么动静阿曼都能了如指掌。
这两件事其实都说明,阿曼虽然在阿拉伯世界里有点默默无闻,但如果想做点事情的话,还是很有爆点的。
其实去年,阿曼就做了一件其他阿拉伯国家都不敢做的事,特别是沙特想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那就是阿曼苏丹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了该国。
(阿曼苏丹和内塔尼亚胡)
要知道以色列只和两个阿拉伯邻居建交了,一个是埃及一个是约旦,其他的10多个阿拉伯国家都没有和以色列有正常外交关系。
阿曼敢邀请以色列来访,这在过去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如今也是极为罕见的外交举措。
至今沙特都不敢公开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只能偷偷地进行一些外交接洽。
而小国阿曼,竟然能把以色列人带到阿拉伯的土地上谈天说地,看来这个国家还是挺有一套的吧。
阿曼和以色列人聊什么了?主题之一就是伊朗。正因为阿曼和伊朗近在咫尺,双方关系也还可以,所以,内塔尼亚胡也才有兴趣和他们聊。
要是也门邀请内塔尼亚胡,可能他都不去。
这次阿曼外相到伊朗,谈的也是地区和平,主题是伊朗提出来的一个地区和平倡议。
阿曼作为和伊朗关系尚可的阿拉伯国家,继邀请以色列人的外交冒险之外,又进行了第二次外交冒险。
当然这次谈的内容,阿曼肯定要带回去和沙特、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大国们商量,就如同上次以色列人到阿曼,阿曼也起到和沙特等国的牵线搭桥和传声筒作用是一样的。
这次阿曼和伊朗接触,对于缓和地区局势是有帮助的,但要想扭转本地区依然严峻的安全局面,则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他们牵线搭桥可以,地区安全的决定权不掌握在阿曼手里,还得看沙特啊、以色列等大国是什么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禁伊朗外交官购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禁伊朗外交官购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