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风的名字是谁取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台风的名字是谁取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啊?
台风的命名方法是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或地区)提供,这14个国家或地区基本都受到过台风的影响。从2000年1月1日起,使用新的《台风命名表》,里面共有140个名字 。
这些名字通常是由国家或地区提供,以反映该地区的特点或文化。例如,中国提供了“悟空”、“玉兔”等名字,而泰国则提供了“妮妲”等名字 。
台风的名字命名规则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台风的命名是由国际台风委员会负责,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原先,台风只用数字命名,但随着人们记忆数字不方便,采用字母命名也更直观。
东亚地区的台风命名则是由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和泰国等国轮流提供,每个国家有一套命名列表。这些列表包括各种名字,如动物、花卉、人名等,以使命名更加多样化和易于识别。
这种命名方式旨在提高对台风的关注度和避免混淆,并帮助气象部门更好地传达与公众有关的信息
台风的名字是根据国际惯例和规定来确定的。世界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亚洲地区的台风命名是由日本气象厅负责,他们会从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名单中选择名字。这个名单包括了一系列的男性和女性名字,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每年的第一个台风会以A字母开头的名字命名,第二个以B字母开头,依此类推。这样的命名方式有助于区分不同的台风,并且方便进行记录和研究。
台风的命名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起初,台风名称是根据台风出现的地点命名的,比如直接使用数字或地理名称。然而,这种命名方式引起了混淆和困惑。
为了更加方便记忆和使用,WMO决定采用既有意义又易于发音的名称。
每个地区提交一个列表,其中包含从A到Z的26个名称,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这些名称是基于当地文化、历史或用途,并循环使用。
例如,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名称来自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
每当台风进入该地区时,会从列表中选择下一个名称前缀加上一个后缀,比如“Haishen”。因此,台风名称的起源是为了提高对台风的识别和管理。
台风是谁给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所属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负责。这些气象台包括设在泰国曼谷的气象厅、中国北京的中央气象台、日本东京的气象厅等。命名方案是由亚太地区的 14 个成员国和地区共同制定的,分别为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台风命名表中共有 140 个名字,这些名字分别来自各国和地区提供的建议。最初,台风多以女性名字命名,但后来为了公平起见,男女名字都有了。直到 1997 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 30 次会议重新制定了台风命名办法,才有了如今的规定。台风命名旨在便于各国人民防范和应对台风带来的灾害。
台风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指定名字。
20世纪初,澳大利亚报员里门兰格将热带气旋取名为自己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后来,为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台风)采用一套统一的命名系统。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该命名表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等提供12。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台风的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制定的,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的名字一般选自国家或地区的人名、城市名或动植物名,如“杜鹃”、“芙蓉”、“汶莱”等等。不同年份所选用的名字也不同,以便人们更好地识别并记忆。同时,这样的命名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民众的预警意识,加强对台风的预测和减灾工作。
一、天气预报中的暴风,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WMO提出上诉,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
二、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名称就是按下面的顺序命名的,循环使用。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序号 英文名 中文名 名字来源 意 义
1-1 Damrey 达维 柬埔寨 大象
1-2 Longwang 龙王 中国 神话传说中的司雨之神
1-3 Kirogi 鸿雁 朝鲜 一种侯鸟,在朝鲜秋来春去
1-4 Kai-tak 启德 中国香港 香港旧机场名
1-5 Tembin 天秤 日本 天秤星座
1-6 Bolaven 布拉万 老挝 高地
1-7 Chanchu 珍珠 中国澳门 珍珠
1-8 Jelawat 杰拉华 马来西亚 一种淡水鱼
1-9 Ewiniar 艾云尼 密克罗尼西亚 传统的风暴神(Chuuk语)
1-10 Bilis 碧利斯 菲律宾 速度
1-11 Kaemi 格美 韩国 蚂蚁
1-12 Prapiroon 派比安 泰国 雨神
1-13 Maria 玛莉亚 美国 女士名(Chamarro语)
1-14 Saomai 桑美 越南 金星
2-1 Bopha 宝霞 柬埔寨 花儿名
2-2 Wukong 悟空 中国 孙悟空
2-3 Sonamu 清松 朝鲜 一种松树,能扎根石崖,四季常绿
2-4 Shanshan 珊珊 中国香港 女孩儿名
2-5 Yagi 摩羯 日本 摩羯星座
2-6 Xan
台风的名字是根据国际惯例来确定的。世界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例如,亚洲地区的台风命名是由日本气象厅负责的,他们会从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名单中选择名字。这个名单包括了一些常见的名字,如“风神”、“海神”等。
每年的台风都会按照字母顺序来命名,第一个台风以A字母开头,第二个以B字母开头,依此类推。
这种命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台风进行识别和记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台风的关注和警惕。
台风的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的。WMO将全球各地的国家和地区按字母顺序分配一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以男性、女性或动物的名字命名的。每个名字只能使用一次,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那么这个名字将被永久地从列表中删除。
这种命名方式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容易记住台风的名称,以便更好地进行预测和应对。
台风的名字是根据国际地区预报台风委员会(简称:WMO/ESCAP TFAWC)所设立的命名规则来确定的。根据这个规则,台风名字被分为男性和女性名字,并且轮流使用。每个地区会设置一个命名列表,按照字母顺序依次选择名字。
当一个台风形成后,根据它的位置和强度,气象部门会分配给它一个适当的名字。
这样的命名制度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台风进行追踪和警示,同时也便于记录和研究不同台风的进展和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风的名字是谁取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风的名字是谁取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