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雷军带小米上市,能成为下一个苹果吗?
难。
苹果只所以是苹果,是因为世上本来没有苹果,是苹果创造了苹果,所以才有了苹果。
苹果其实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
而小米只所以是小米,是因为雷军起了小米这个名字。其实,就算没有小米,现在也有可能有大米黑米之类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算没有雷军,也有有可能有李军,赵军或者什么军的一个人弄出来。说到底,雷军的小米实际上只是一和经营模式,或者说是销售模式。
小米和苹果的区别在于,苹果卖的是自己的东西,而小米只是个二倒贩子。苹果的成功在于生产出了新的产品,而小米的成功,根本上在于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售卖方式。
所以,小米和苹果的差别在于:如果一个生产厂家倒闭了,那么二倒贩子便没什么东西可卖了。而如果是二倒贩子倒下了,会有更多的二倒贩子寻上门来。
所以,无论如何小米也成为不了苹果,除非他能创造出一个叫“小米”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个二倒贩子。
可是小米能吗?能吗?
雷军杀入苹果腹地,发布万元级轻薄本,库克将何去何从?
小米雷总早段时间高调发布会进军新能源汽车,与恒大等地产大佬一起转营做起电池车,电池车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现在雷总又开始做万元超薄的笔记本电脑!雷总总是精力充沛,不断杀入市场热点,成为了网红赚大钱的前台头部头面的热门巨商了!
近期小米发布了小米笔记本Pro X 15 OLED版这款产品,该产品搭载了11代Intel酷睿H35处理器,NVIDIA RTX 3050 Ti独立显卡,最高32GB+1TB存储组合,15.6英寸OLED屏幕,3456x2160分辨率,支持DC调光,100% DCI-P3色域,通过莱茵低蓝光认证,接口方面,1个雷电4,1个USB-C,2个USB-A,1个HDMI 2.1接口,没有SD卡槽。
背光键盘,4单元扬声器,80Wh电池,搭配130W USB-C适配器,17.5mm厚,1.9kg重,支持WiFi6,指纹电源按钮二合一,支持MIUI+,其中i5+16GB+512GB+3050Ti版本首发价格7999元,i7+32G+1TB+3050Ti首发价格9999元。
机器的卖点还是有一些的,最明显的自然是那款少三星E4材质OLED屏幕,3.5K分辨率,色准色域控制都很好,而且支持DC调光,采用CNC工艺,质感也不错,性能方面,H35处理器其实就是低压处理器放开能耗的产品,整体性能虽然不能和H45相比,但是对于这种产品还是可以的,RTX 3050Ti独显让机器具有了一定的游戏性能,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选择i5版本就行了,i7其实没有很大的必要,因为H35处理器的i5和i7都是4核8线程,而二者的显卡都是RTX 3050Ti,日常使用感知差异不大。
至于库克何处何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库克可以继续我行我素,苹果现在的笔记本都已经开始换成自研的M1芯片了,不再使用Intel芯片了,这会让windows笔记本和苹果笔记本自己的差异化更大了。
此外从品牌形象方面,小米也无法对苹果造成威胁,实际上这些年windows阵营推出过不少号称超过苹果笔记本的产品,但是结果都是没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产品上面,小米笔记本目前需要突破的是在windows笔记本中的高端,至于和苹果相比暂时没有必要。
当前的苹果和小米有可比性吗?买苹果的人群会去看小米吗?
库克会在意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虽然小米是中国企业,我们也要客观看待问题,理性分析,巨大的差距,不要盲目!
你自己去问问雷军,他的万元笔记本,下了多少订单?估计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推出一款高价产品,不指望销售,只是提升关注度,抬升产品认知!
感谢您的阅读!
小米最近主打高端的路线确实有点【频繁】。不管是在手机市场还是在其他的数码市场,现在开始主打笔记本市场。
首先我必须明确的表示,我没有接触过这款笔记本。不过这款笔记本它所带来的高端旗舰的属性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它似乎在冲击苹果所带来的高端旗舰市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下,这款笔记本的具体的参数。
包括,它所使用的11代高性能移动版H35处理器以及3.5K的OLED屏幕,或者是它所采用的CNC的一体精雕技术,当然像WiFi6小爱同学0.4这些内容,似乎都能够看到这一块笔记本它所拥有的旗舰属性。
但是说句实话,你真的会购买这一款笔记本吗?陈然这款笔记本它的性能很强劲,在外观设计上也非常的具有特性,不管是游戏能力还是轻薄表现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旗舰版本。
但是消费者对于小米的认知可能还过多的在于性价比上,虽然小米这些年在走高端之路,甚至他的手机电视等等都在将高端这个代名词放在了小米身上。
但是,我们在考虑这款笔记本或者是考虑小米品牌的时候,可能还是会下意识的认为小米是性价比的品牌。
其实,小米走高端的时候,我更担忧的是小米它能否真的获得市场的认同。消费者真的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买账吗?国内的品牌想做高端,其实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能够做起来的像华为已经树立了一定的标杆。
所以,小米走高端它并没有错,只不过消费者在认同上,以及在认可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我没有使用过这款笔记本,但是花费上万元的价格,我可能更愿意考虑华为或者是苹果。这可能还是品牌所带给我的影响,虽然我也想去使用小米,可是会有一定的担忧。
我相信我的想法应该是很多消费者心目中的想法。所以,小米走高端的这条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如何看待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呢?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看来最近忙着上市的雷军被估值气得够呛。原本在年前放出豪言小米估值要到2000亿美元,到现在估值越来越低,直逼550亿美元。
这不,雷军又出来说胡话了,居然说小米的市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
我们先不论腾讯,先对比一下苹果和小米。众所周知苹果是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市值直逼万亿,而这个成果背后依靠的是苹果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的,苹果真正的做到了改变这个世界。
当然,没有数据的说话都是耍流氓: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单是数字上的差距就足够雷军汗颜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勇气把自己和苹果相提并论。
即使从技术上说小米也豪不占优势,众所周知苹果一直在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走向。而小米最为人所知的诟病就是“没技术”,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这是致命的。
那我们再来看小米和腾讯,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比小米不知道要高出几倍。
总而言之,雷军这次真的把话说大了!
目前小米539亿美元至698亿美元,远低于国际投行7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的估值。看来雷军是真急了,不知道雷军去哪来的勇气有能力做到腾讯乘苹果的估值,are you ok?
不谈业绩的估值都是甩流氓。按小米目前的估值,2017年小米的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市盈率为28.24-36.57。而腾讯市盈率为38.6倍,苹果的市盈率为17.19.;腾讯2017年业绩为715.1亿元,苹果为3097.6亿元。按雷军设定的5%的综合净利率,低调点换算,业绩要达到腾讯与苹果的总和,营收起码要76254亿,世界500强前10的营收都达不到这个数,只能卖货到宇宙了。
小米一直未能开拓海外市场,因其在专利的匮乏。即使现在海外布局有点成效,但是交了厂商的专利费后,就是赔本赚吆喝。即便是在国内拥有最强专利实力的华为,在海外市场也得通过高通,苹果等厂商得交叉协议来规避风险。
小米的研发开支只有31.51亿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科技巨头相比,这么低的研发费用,能研究出什么高科技就是见了鬼了。小米即使可以成功布局海外,也会像中兴一样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猪都飞不起来。
这次雷军语出惊人,已经达到了广告营销的效果。比起当年的贾布斯,这次雷布斯的言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学华为低调点,少说话,多做事。
最近小米又是眼球中心了。
关于小米的估值问题,我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昨天确确实实被雷军雷到了。主要是他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好家伙,我没有看错,不是加,而是乘。
- 好在不是总市值相乘,总市场相乘的话,小米就不再是小米了。而是宇宙超级无敌米啊。试想腾讯乘苹果的市值是什么概念?恐慌连大A股都容纳不下了吧。所以雷军这里所说的是估值相乘,可以理解为小米想要的估值是比较高的。
但是,最近小米的估值却没有想得那么好,原来是2000亿美元的,现在只有55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缩水很多啊。也怪现在行情不好,可能那些投行也给不了太多的估值。另外,给高了估值,也不一定股票就会大涨。试想想当时工业富联的估值吧。工业富联为什么不叫富士康,如果按照富士康代工厂来估值,现在的股价就贵了。如果按照工业互联网的估值,现在的股价就太便宜了。因此,估值这东西不是我们小散所能理解的。是那些大机构博弈的结果。小散只能听听就是了。
- 同样,小米的估值也是遇到了工业富联的估值一样的难题,到底是按互联网来估值呢?还是按手机来估值?按互联网来估值就要参考腾讯?按手机来估值就要参考苹果?而雷军更是放话说是小米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那市盈率得上百倍啊。估值就值几千亿美元啊。比阿里,比腾讯还要高啊?
个人认为,小米的估值应该不会这么高。毕竟腾讯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阿里也是影响了很多人。而小米虽说很成功。与不至于到非要用不可的地步。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小米凭啥值550亿美金?
截止今年3月份累计亏损1352亿;
毛利率仅为13%,净利率必定小于零,买的越多亏的越多,公司价值体现在哪里?
研发投入仅3%左右,怎么可能是科技公司吗?
前期六轮风险投资和公司高管的期权都等着套现,雷布斯自己也仅仅承诺“三年内不主动放弃公司控制权”,这是还没上市就想着要跑路?
没有核心技术,也没几个非核心技术,看不到发展潜力;
雷布斯成天吹牛,自己把自己都吹迷糊了吧😄
谢谢邀请。
捧的越高,摔得越狠。小米之前估值800亿美金捧的太高,现在估值500亿美金摔的太狠。
一直市场有种说法,小米上市后,BAT就变成ATM。因此,小米早把自己归为阿里巴巴、腾讯的互联网第一梯队,估值自然也向它们看齐。
不过,与阿里,腾讯完全的互联网基因不同,小米,不仅拥有强大的互联网营销能力,更是站在“中国质造”的肩膀上。 小米九成的收入来自于销售硬件产品(手机和电视机)。它的逻辑是以“手机—硬件—大消费”为核心,以此向外扩充,构成小米生态链。从这方面看,小米有些像苹果。这也造成小米估值的复杂性。
当然,如果放在香港股市长红的去年,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是,面对全球股市萧瑟,小米此番上市命运多舛,估值遭到质疑。
从小米收入结构看,小米还是家硬件销售企业。一方面,销售不容乐观。小米70%左右的营收都来自于智能手机的销售,而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降。根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4月,国内市场出货量3425.1万部,同比下降16.7%。前4个月,累计出货量1.22亿部,同比下降23.7%。另一方面,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苹果,都将收入的重心放在服务上。小米生态建设虽然步入佳境,但还需找到有效路径,将硬件收入逐步转化为服务收入,使自己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看来,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必赌一时之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估值过高也是一种负担。
…………………………………………………………………
坚持原创,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
雷军所说“我们就看明天苹果怎么发布吧”该如何理解?
雷军曾经就说过,我要改变大家对国货的认识。这是雷军的梦想,当然他也为自己的梦想一点点的前行实现。曾经的那个小米是苹果的追随者,如今却要在苹果发布会前一天发布mix2。表达出小米对新款iPhone的不畏惧以及对雷军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心。是的,小米发展越来越好,这是国人的骄傲。有一天,当然也是我所希望的一天:小米手机引导苹果三星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底气。或许,库克会说"We'll see how the new xiaomi mobile phone comes out tomorrow"不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后希望小米越做越好,希望中国多出一些像雷军这种务实的企业家。
自智能手机诞生以来,国外的技术和设计一直领先于国内。
iPhone 5s引领了指纹识别潮流;
三星GALAXY Note系列引领了大屏系列;
iOS的扁平化UI设计引得国产厂商竞相模仿,某些厂商直接照抄过来;
三星的防水防尘、曲面屏设计、虹膜识别、无线充电等功能,让国产厂商望其项背。
。。。。。。。
而终于有一天,外国厂商开始学习我们。
小米引领了全面屏时代,这一点是多少水军也掩盖不了的。雷总的一句“我们就看明天iPhone怎么发布了”,是他的信心和底气,因为这一次我们没有跟在苹果和三星的背后,玩他们剩下的东西。而苹果和三星,不得不拿出全面屏产品来应对市场竞争。
我希望这是国产手机的崛起开端,我希望小米越做越好,我也希望国产厂商能够多点理解、少点水军攻击,我更希望超过苹果三星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真正正的事实。
雷军:小米8采用双频定位吊打iPhoneX,能否开启手机定位的新时代?
同时使用GPS L1和L5两种信号提高了卫星导航的结果和体验,这样的技术能够普及对于用户来说是利好。
不过,即使用了双频,多星,差分等等的技术,这些依然是卫星导航,需要在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前提下进行,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手机使用场景。
所以,使用双频,吊打iPhone X,并不能说开启了手机定位的新时代。
实际使用当中,手机定位除了要获取到手机所在的位置,更为关键的是要把这些位置信息和具体的应用相结合。获取位置信息和具体的服务同样关键,如果没有新的服务场景,手机定位的新时代很难被开启。
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多,频段的增多,辅助系统的完善,卫星定位的结果越来越好,未来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好。不过,这里更加期待,卫星导航之外的定位技术的普及,这样手机定位的体验才能更加综合,才会出现更为全面的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军回应对标苹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