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方警告北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俄方警告北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芬兰为何“跑步”弃中立加入北约?俄方又将如何应对?
从苏联到俄罗斯,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从能一掌拍死驯鹿的大棕熊变成了只能挠几条血痕的小熊仔。这次俄乌冲突完全暴露了俄熊的虚弱。
芬兰瑞典之流,本就和北约走得亲近。只是若芬兰在苏联时期加入北约,会成为炮灰,即使北约胜了,芬兰也完了,所以中立有利;现在加入北约,则能有效吓阻虚弱的俄熊,说不定还能一雪前耻,多回维堡等冬季战争失去的土地,当然入北约有利。
美、英、法、德“四大国”联合谴责俄罗斯,你如何看待此事?
长话短说吧,这是西方国家的套路,本质是借题发挥干扰俄罗斯总统大选,是制裁打压俄罗斯的连续剧。
只需要问两个问题:一是间谍中毒事件不早不晚恰巧发生在俄罗斯总统选举前夕,俄罗斯方面不会蠢到这个份上,这正是俄方宣称“没有动机”、是英国议会的“马戏表演”所在。二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仅凭捕风捉影的臆测而谴责加罪于俄罗斯,是经不起推敲和站不住脚的。
西方国家抱团挑事,不能说没有效果。对于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来说,英国借俄罗斯前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女儿中毒晕倒事件,意在抹黑普京的形象,诱发俄罗斯反普京浪潮。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西方国家正在为推翻普京政府下一步更大的棋。普京当选新一届总统应该没有悬念,那西方国家闹啥呢。他们现在只是拉开了倒普的序幕,接下来可能不承认总统选举的合法性,深化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大颜色革命的力度,造成俄罗斯国内动荡的局面,使其无暇顾及国际事务,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接下来的目的,就是迫使硬汉普京服软妥协,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普京对特朗普释放的善意也将消费殆尽;尤其是亲俄的国务卿蒂勒森去职后,强硬的蓬佩奥和被限制跟俄罗斯交往权限的特朗普将更加趋于强硬。
那么,最后的目的,就是迫使普京路线不能延续下去,影响后普京时代的权力顺利交接,意图使普京内定的接班人不能顺利当选,实现政权非正常更迭。
这个只是针对普京反对欧美日现有国际秩序的,没有正确与错误,只是站队问题。
普京英雄!为东亚大国挡了这么多,东亚大国给的也不少,为了免受“欧美日围攻”目前的代价可以再加码,决不能让俄罗斯被欧美日斗垮,真完了,东亚大国就是下一个。现在美日澳印英就在我们周边闹腾,收拾了俄罗斯,法德也会被迫加入。
从历史上看,四大势力基本已经形成,现在就看站队时间和队伍后的矛盾激烈程度了。
“美英日加澳”是一方;东亚大国、俄、法德是三方,很明显,美英日这一方很大,东亚大国和俄不合作,结果只能是被各个击破,法德既不会加入东亚大国一方,也不会加入俄罗斯一方,只可能加入“美英日加澳”一方。
首先,东亚大国假如内部没有问题还像现在发展。其经济总量超过美国30%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因为超过美国再多,美国就不可能以“集团实力”(也就是包括其盟友的经济实力)再对冲经济实力了。
同时,这个时间点如果没事儿的话,过了2040年没事儿,基本上可以认为,美国承认在竞争中输了。
未来20多年,东亚大国可能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周边国际环境不得不打;国内两极分化问题;权力资源配置冲突;内部某地宣布独立或久拖不决导致内部问题;西方进行文化入侵导致思想混乱问题。
其次,普京退休后的领导人是否服从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如果服从了,那么,东亚大国也就只好从了。
以东亚大国单独挑战欧美俄根本无法想象。因此,俄罗斯是这盘棋的关键。俄罗斯败了,东亚大国再有利,也只能屈居第二。
最后,就是美国自身问题。美国自身问题出现变化,不可能为美国崛起的节点都是靠战争推动,维持霸主地位也很可能选择战争或冲突,这个虽然简单粗暴但就是管用。至于打核战,没人是傻子疯子,基本不会。
美、英、法、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力、烧、杀、枪无恶不做,世界上最坏、最没人性、最不人道的烂国家,天天喊民主,自由,其实是反民主、自由,世界各国的搅屎棍,唯恐天下不乱,应该诛之!
如何看待美、英、法、德四个西方大国联合谴责俄罗斯?
对此“大正”认为这些西方大国还真是无利不起早,早就盘算好捞好处了,这次双面间谍父女中毒事件可让这些西方国家抓住俄罗斯的短处了,这还不逮住蛤蟆攥出尿来,是有点痛打落水狗之嫌,虽然俄罗斯并没有到那种程度,但面临的外交危机十分严重,没办法,就是找你麻烦,你也只能积极面对。
不是刚刚爆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昨天(3月15日)在莫斯科召开的“俄罗斯——机遇之国”经济论坛应邀参加,在上台那一刻差点摔倒,双膝跪地,最后踉踉跄跄起身上台,主持人及时为拉夫罗夫解围,拉夫罗夫也在台上发言前几句调侃化解尴尬,但从侧面可以看出作为俄罗斯外交部长的拉夫罗夫受到多少压力。
虽然中毒案还在扑朔迷离当中,但是四大国联合声明,简单的说就是咬定了俄罗斯是间谍中毒事件的幕后黑手,解释也没有用。然而这次联合声明却是各取所需,英国打头阵,下刀开干,美国、法国和德国随其后帮拳,收割利益,对俄罗斯进行讹诈,简单说,这就是团伙作案,各个作案人员各拿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按照目前局势来看,英国下刀干俄罗斯目的,是想和美国步调一致,巩固盟友关系,依靠着美国,在以后的和美国合作中捞得更多好处,简单说就是想跟着美国有肉吃。
法国和德国目的:法国和德国是欧盟主导国家,这次为英国帮拳,想要达到目的无非是将乌克兰纳为囊中,德国更是想要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让步,毕竟德国大部分能源消耗就是来自于俄罗斯。
美国目的更明确,肯定是奔着叙利亚去的,要让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让步,放弃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支持。
但这些国家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但俄罗斯可能一个都不会答应,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是俄罗斯突破欧美国家围堵的重要布局,一旦妥协就意味着把自己安全防线交出去,腹地暴露在北约的兵锋之下,怎么可能会在这方面妥协?在能源上让步还有点可能,就是一点钱的问题,接下来就看俄罗斯与这些西方大国扯皮争斗吧!好戏可能才刚刚开始。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事件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对于这个新闻不要惊讶,如果西方不反对俄罗斯才奇怪。下面我们来捋一捋欧美列强们和俄罗斯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些年,稍微了解国际关系的人都知道,俄罗斯和西方列强们的关系总是格格不入。从开始的北约和欧盟的东进战略,其次到克里米亚问题上G7对俄罗斯的制裁,再到叙利亚革命的代理人战争,再再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通俄门”引发的美国国会对俄罗斯发起的制裁,再再再就到了最近的军事神经毒剂的事件。西方从来都没有让俄罗斯闲着,印象中他们总是在对峙。那么有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俄罗斯这个欧洲国家,文化与宗教又都是来源于西方,那为何西方总是对这个和自己有一定文化渊源的国家如此敌对?甚至想要除之而后快?
历史因素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历史是侵略史(虽然说谁都这样,但是谁叫俄保留的领土多,威胁更大,我就是嫉妒你),利用暴力的手段区征服它的周边地区,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俄罗斯和德国离得有多近,欧洲又有多小,欧洲当然会防备俄罗斯。讲到这里,我们插句题外话,结合俄罗斯的历史来说,俄罗斯是一直想要靠近西方社会的,往前我们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公国,俄罗斯这个国家至今换了五次主人,也经历了五次的文化变革,无论是早先的拜占庭文化,还是彼得大帝时期的“西化”,算一算除了苏联时期的文化与西方不同外,其它四次都是和西方文化相一致的。但是无论俄罗斯怎样的改变和讨好,都改变不了欧洲人的心。欧洲的贵族们总是认为俄罗斯这位穷酸小子想来他家掠夺他的东西。在1836年法国出版了一份名叫《彼得大帝统治欧洲计划》,这份计划称俄罗斯人民肩负这统治欧洲各族的使命”,并且还列出了完整的战略计划。这可不得了,你看看,这穷小子就是要来我家抢东西。
利益冲突
这里的冲突指的是欧盟、北约的东扩和俄罗斯的西扩之间的冲突;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俄罗斯复兴之间的冲突;
欧盟创立之初,各国领导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因此,东扩战略是欧盟创立之初就存在的。但是这对于欧洲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你说你统一就统一吧,你还把北约的导弹部署到边界,你的边界不就只有我吗?!这可不行!我们可是北极熊,食物链顶端的,怎么能让你欺负。”就这样最初的反导系统对峙就出来了,经过滚球效应,双方矛盾越积越深,也就演变成今天的剑拔弩张。
我们再来看看大洋西岸的美国,话说这本来也没有它的事啊?为什么它会参与到这件事中来?帮盟国撑腰?那看在俄之前曾经卖给你领土的面子上也可以功过相抵。其实,美国参与进来的原因无他,其一牵制俄罗斯,其二牵制欧盟。对于美国来说,这个世界现在是一超多强,未来也应该是一超多强。怎么可能让你们俩超越我,这是不可能的。这不,你俩闹矛盾,我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来搅局,等着收渔翁之利。
大闹选举
现在我们回归到这件事中来,对于这件神经毒素事件,我们无论真假暂且不论。通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都应该注意到这件事情的发生非常靠近的俄罗斯的新一轮大选,以西方各国的特性,该闹一闹了,怎么能让我们的敌国好好的。你还别说,经过每年的大闹,俄总统普京的支持率从90%下降到了60%,这么一看,也是高招啊!最后,小编总结一下。无论西方和俄罗斯和怎么闹,我们继续吃瓜就行了,毕竟赢家只有一个呀,哈哈哈!
希望大家积极讨论,喜欢的点个赞加波关注呀!
俄罗斯打算介入利比亚内战,叙利亚模式在北非吃得开吗?
引子以英媒讲:俄罗斯雇请私人军事公司在利比亚班加西和托布鲁克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个人认为俄国在不久的将来以叙利亚模式介入利比亚,整合这个北非中东国家并不一定理想。21世纪初,俄罗斯在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后,对周边小国进行蚕食领土,同时对重要战略地区试图恢复前苏联时期的影响力。因此俄罗斯介入利比亚国内混乱没有大惊小怪的。就竟以那种方式介入利比亚?有人以叙利亚模式,若真如此,俄罗斯未必如愿。利比亚自2007年卡扎菲倒台后就混乱不堪,派系倾轧,部落相争,大小军阀割据,国家没有形式上统一。叙利亚大马士革中央政权对派系与地强力的掌控,权力足以覆盖地方,欧美挑起纷争未必得到其人民的支持。而利比亚中央政府仅控制首都周边地区,地方松散对立,二者在这一点是不同,若俄罗斯介要付出叙利亚更大代价与牺牲。确保叙利亚“桥头堡”,俄国若介入利比亚之争,可以南从畅通地中海前出大西洋,北拒欧洲,南府非洲,乃是莫斯科境外势力延申。别看俄在叙利亚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对莫斯科损耗也极大且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俄罗斯掌控利比亚局势比叙利亚要复杂得多,如何把诸多地方派系与部落整合在一起并非易事,面对欧美在利比亚分而治之的阻挠,军事武力之余需要莫斯科高层外交智慧。欧美在叙利亚失事之后,可预见性不会放弃在利比亚我其它地方与俄罗斯逐力,莫斯科反封锁反制裁的压力可想而知。俄罗斯在叙利亚投入军援不可小觑,对其国家收入与物资损耗极大,若介入利比亚是否后续跟上值得观察。否则功败垂成,俄罗斯的社会发展与国际声誉将受损,诸多负面影响让其背负,介入利比亚半途而废,草草了事。因此,个人认为俄罗斯介入利比亚不会以叙利亚模式,而以扶持代理人协调各派从而主导利比亚局势来解决。
俄罗斯打算介入利比亚内战,叙利亚模式在北非吃得开吗?我来浅述一下我的看法。
利比亚经历多年内战,到现在都还没统一,利比亚国内存在两股对立势力,一个是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与支持它的武装力量控制着利比亚西部部分地区;另一个是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国民代表大会则另建政府,与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联盟,控制着东部和中部地区、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而且这两股势力自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便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利比亚多年的内战大多也是这两股势力的对峙导致。虽然利比亚方面宣布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但是在这之前利比亚是非常动荡的,正是因为这两股势力对立,于是国际某些势力又介入利比亚内战,包括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8日报道,利比亚国民军发言人米斯马里准将称:"利比亚问题还需要俄方和普京总统亲自参与,从利比亚的舞台上清除外国参与者。例如,土耳其、卡塔尔,尤其是意大利。俄罗斯应在此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利比亚方面对俄罗斯的请求,其实在这之前俄罗斯就已经介入利比亚内战了。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俄罗斯方面在利比亚的军费收入损失惨重,于是又和利比亚两大势力中的哈夫塔尔进行来往。这还得从2016年哈夫塔尔访问俄罗斯说起。当时哈夫塔尔戴着俄式雷锋帽从俄罗斯外交大楼走出,并且当时是哈夫塔尔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于是在2016年11月初,一小队俄罗斯军事技术人员出现在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地区,据称是前往支持哈利法·哈夫塔尔的部队,为他们更新武器系统,升级海空军防御装备。后面俄罗斯又向哈夫塔尔势力达成高达29亿美元的军事交易。这标志着俄罗斯介入利比亚的秘密正式公开。
今年10月9日,援引英媒消息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媒体表示,俄罗斯正在将利比亚发展为“新叙利亚,还表明俄罗斯可能正在利比亚部署s300防空系统。其实这次英国说的可能没有错,毕竟俄罗斯向利比亚哈夫塔尔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支援,所以俄罗斯在利比亚部署S300的消息也有一定的可靠性。俄罗斯为什么要介入利比亚内战呢?其实俄罗斯是想继叙利亚之后,进一步控制地中海南部的非洲地区,然后整个地中海都在俄罗斯的掌控范围内。俄罗斯的欲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可见俄罗斯和众多西方国家一样,虽然它们所处阵营不一样,但俄罗斯和那些西方国家一个尿性。
我觉得俄罗斯的做法不可行,因为当年美国等国家介入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利比亚国内就一直不稳定,如今俄罗斯再次介入,明显会引起西方多国的不满,到时候利比亚地区又要成为国际角逐场,利比亚就会沦为叙利亚一样,那样利比亚之前宣布12月份选举总统,可能要延迟,而一旦延迟可能就是好几年了,这样一来利比亚永远无法统一,利比亚人民又将陷入混乱之中。俄罗斯在中东的欲望过于膨胀,这绝对不可行,必然会引起国际多方的反对。
塔尔图斯军港的卫星图,是目前俄罗斯驻叙利亚部队的主要据点和主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军港内部署多个S300/400地空导弹营。
驻扎在塔尔图斯军港内的俄军“蟾蜍级”大型登陆舰,经常穿梭于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刻赤军港”与叙利亚之间,运输从俄罗斯运往叙利亚的战备物质。
利比亚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当中的地位远不及叙利亚重要!叙利亚自古就有“中东十字路口”之称,是欧陆文明进入中东的跳板,历史上多次受到马其顿、罗马、十字军、奥斯曼帝国……等强权的统治,一战后又受到了法国的托管,直到1946年才获得完全独立(1944年就与苏联建交了),到了1960年代现在的叙利亚总体阿萨德的父亲老阿萨德为了防止以色列的入侵,寻找靠山大搞亲苏政策,而苏联当时正在与美国争夺霸权,面对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博斯布鲁斯海峡被北约成员也是宿敌土耳其控制这样的恶劣地缘态势,苏联急需找到在地中海的立足点,而叙利亚也寻找靠山……两家一拍即合!随即苏联在经济与军事上大量援助叙利亚, 而叙利亚也将塔尔图斯军港和拉塔亚基军港“借给苏联使用”,两国还在1980年与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
俄罗斯驻叙利亚的特种部队,据说有8000人之多!是消灭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主力。
总之,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对于叙利亚的投入要远超冷战时期同样是盟友的 :古巴和越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撤出了几乎所有的海外基地包括“金兰湾”,唯独没有撤出叙利亚!如果连叙利亚两个基地都不要了,那么俄罗斯的势力将永远被封堵的黑海、高加索以北,再也没法进入到地中海了!所以,普京总统不论花什么样的代价也要保住叙利亚。
这个人叫做:哈利法.哈夫塔尔。是目前利比亚纷乱派系当中的一支,说白了就是军阀!这人早年间追随卡扎菲,后来因为矛盾流亡海外……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死了之后这人重返利比亚,他领导的派系貌似利比亚现在派别当中最强大的。就是他要求俄罗斯军队进驻利比亚帮助维持秩序……云云。但这个事情只是传闻,似乎也没得到什么官方证实。
利比亚不同于叙利亚,从地缘政治来讲,利比亚属于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卡扎菲当年把大部分石油都卖给了意大利)!而法国当年打叙利亚的原因是:法国想在北非建立一个类似“法国–北非”经济联盟这样一个组织(也有排挤意大利的味道) ……法国也是想利用北非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可惜卡扎菲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才是北非老大!明里暗里拒绝的法国提出的想法,这一下惹恼了萨科齐……结果就是自己“人头落地”!利比亚内战结束之后理论上已经属于法国的势力范围了,俄罗斯要进入法国的势力范围好像是有些难。
这些驻叙利亚的俄军特种部队要是仔细看枪械,很难把他们与以前的印象中毛味儿俄罗斯军人划等号,欧美风格太浓了!
从军事上来看俄罗斯在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立足点,要是劳师远征到了这里后勤保障是极大的困难!由于利比亚现在没有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这样的政治强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军阀!他们背后的势力是欧美国家,俄军进入利比亚后有可能被陷进去!所以在没有多少利益,也没有立足点的情况下俄罗斯是不会触这个霉头的。
对于现在的俄罗斯而言一场叙利亚战争确实让他疲惫不堪,大量的战争支出有些让自己喘不过气(普京多次要撤军),当前最主要的是将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残余尽量清除掉,让巴沙尔政权得以稳固,巴萨尔政权稳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也就保住了!至于什么利比亚现在管不了那么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方警告北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方警告北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