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国试射核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总共花了多少钱?
据记载,在二战时期,美国制造三颗原子弹动用人力约六十万人,大约花费20多亿美元才研发成功,平均一颗约7亿美元。主要还是研发成本吧!具体开支乃国家机密,不是一般人那个了解的!
你问这个问题我感觉实在没什么意义,美国研究原子弹花了到底多少钱,我想只有美国政府知道!就算是有人回答你也只是根据网上的估计。就算美国政府告诉你花了多少亿美元,对你来说也没有多大意思!何况在这里得到的还是一个不知道怎么来的数据!
这个并不是秘密,美国人早就公布出来了。
当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花费了20亿美元。
这是当年的汇率,换算成2008年的美元,大致为250亿美元。
如果换成2022年的...好吧,1945 年 1 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6.06美元,从 1945 年到今天,美元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每年 3.67% ....
1945年的2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21亿美元。
按1945年那4颗初号原子弹的数量来算,相当于每颗原子弹花费了5亿美元,换算到今天的话就是平均每颗成本80.25亿美元。
这不便宜!21世纪烧钱烧到美帝都心慌的DDG1000隐身战舰,烧穿了预算也才20亿美元。3艘电磁弹射的“福特级”航母,连带研究经费一共也就360亿刀。
实际上,按美国人的说法,核弹本身的制造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要钱的是核子物理的研究、海量的人员薪酬,以及相关的工业基础设施。
按照美国人的全部计划,1945年将生产出24枚原子弹,其中23枚拿来炸日本。
后来实际为:1枚做了“三位一体”核试验,2枚拿去炸了日本,4号弹原理有问题废弃;1945年8·15前,美军预计再造13枚核弹攻击日本。
因为日本投降,美国停止了后续的轰炸计划,但也希望能用核弹对付苏联和震慑欧洲,希望到1946年能造出100枚核弹,实际情况如何就无法为世人所知了。
如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它的成分就是64公斤的浓缩铀235和若干TNT,整体重量4400公斤,没法贵的起来。
总之,曼哈顿工程本身很费钱,但其中的核弹并不太费钱,只是当年核武器的实际成本被保密了。
今天关于曼哈顿工程的内容已经解密,其中包含了具体的项目费用明细:
1.橡树岭1188352000美元
2.K-25气体扩散装置512166000美元
3.Y-12电磁厂477631000美元
4.克林顿工程公司总部和中央公用事业公司155951000美元
5.克林顿实验室26932000美元
6.S-50热扩散装置15672000美元
7.HANFORD ENGINEER WORKS 390124000美元
8.特殊经营材料103369000美元
9.洛斯阿拉莫斯项目74055000美元
10.研发69681000美元
11.政府间接费用37255000美元
12.重水工厂1 26768000美元
总计1889604000美元
用了18.89亿,其实还没花费到20亿美元呢。
当然,作为项目中重要的投送环节,波音公司与美国陆航也支出了不小的开销,他们有个专门的“SILVERPLATE”计划,包括培训509轰炸群的飞行员,改装46架B-29以适合投弹,在天宁岛改建机场、仓库以及提供后勤支持,整个花费7600万美元。
别忘了,当年在打世界大战,美国总计投入了3.3万亿在战争中,其中光各种航弹、炸弹、地雷、手榴弹等爆炸弹的花费就高达315亿,各种枪械轻武器花费达240亿,坦克装甲车辆花费640亿,重炮花费40亿,其它火炮336亿...原子弹,真的是毛毛雨。
实际上,美国当年有3大“黑科技”项目,分别是原子弹、计算机、诺顿瞄准器。
其中诺顿瞄准器投入了15亿,计算机投入48万,20亿研发经费的原子弹确实是个超级项目。
不过有件事也不要搞混,其实“曼哈顿工程”的主旨是点亮核子科技树,攀爬整个核物理学科,原子弹在其中也只是个小附带产品;否则,对核反应堆、铀浓缩、钚转换等更有意义的核技术来说,岂非太不公平了?
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发核武器的大型军事工程叫做“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主要由美国领导,英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也有一定的支持,比如在整个“曼哈顿计划”期间,美国就吸收了英国早期核武器研发计划的成果——“合金管工程”。曼哈顿计划最早于1939年秘密展开,为这个伟大的计划服务的人数超过了13万人,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这三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中都有进行,整个计划的花费接近20亿美金,这笔钱如果放到今天(2019年)的话,那么大概相当于250多亿美金,如下图所示:
▲“曼哈顿计划”的花费
不过,在这笔费用中,真正用于制造武器的花费其实很少,还不到总费用的10%,其中超过90%的钱都是花在了建设各种工厂以及核材料的提纯方面,因为在天然的铀矿中,能用来制造原子弹的铀-235含量只有0.7%,而武器级浓缩铀的丰度必须要在90%以上,
这里顺带提一下,我们平时说的90%浓缩铀(可以造原子弹的),指的是纯铀,不包含其他非铀杂质的,因为“90%”这个数值指的是“纯铀里面的铀-235丰度达到了90%”,剩下的10%是铀-238,而不是其他杂质。所以,武器级的浓缩铀里面铀-235的含量有多少,我们要用“丰度”来表示,而不是直接用“浓度”,浓度只表示不铀元素的含量,举个例子,比如浓度为80%的浓缩铀,仅仅指的是铀元素的含量为80%,但是剩下的20%可以是其他的杂质。
▲Y-12铀浓缩设施工厂交接班的情景
言归正传,想要得到这种武器级丰度的浓缩铀就必须经过提纯,但不只是提高铀元素的浓度,而是提高铀-235的丰度,所以就需要很多的大型离心机对这些天然铀矿进行提纯,提纯方法为“气体扩散法”,因为铀-235和铀-238的重量不同,前者稍微轻一点,所以在气体化合物状态可以把进行离心分离,而六氟化铀则是把唯一适合的气体化合物,即铀-235和铀-238的六氟化合分子,前者的质量比后者轻了不到1%,但是离心加压的条件下已经可以利用这个细微的质量差来分离铀-235和铀-238了,逐渐提高铀-235的丰度,只不过每一次的提纯,铀-235的含量增加都是非常细微的,所以,想要达到理想的丰度,这个离心提纯的过程就需要重复好几千次。
▲1946年5月1日曼哈顿项目组织结构图
在加上想要得到1公斤的武器级浓缩铀,大概需要超过200吨的铀矿石,所以,就需要非常多的工厂以及大型离心机,也就是说,这种“气体扩散法”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大的(比如耗电量很大,需要非常多的电能),在那个年代,发电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就提到了:大部分的资金其实都用在了建设各种工厂以及核材料的提纯方面。总之,在当时那个年代,凭借当时的科技水平以及生产力,想要研发出原子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是举国之力也不为过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就开始,有13万人参加,花费了将近18.45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260亿美金)。
18.45亿美元似乎不少,其实相对世界级打仗算不了什么。
美国认为,这就是全球美军作战10天的费用。
而核武器的威力,绝对超过美军10天的作战。
当时一共制造了4枚核弹,1枚用于实验,2枚投在日本,还有1枚备用。
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日本是坚决不投降的,叫嚣一亿玉碎。
同时,日本本土确实有比较顽强的防御力量。
很多人认为日本领土面积很小,其实日本面积也就比法国要小一些,比德国面积还大。
日本人口稠密,当时已经有接近1亿人口,到处都是城镇。
日本可以使用的各种部队,预备役男人,总兵力可以达到1000万。
同时,日本的兵工厂也可以维持轻武器和火炮的生产。
空军也有大量战机,至少可以争夺局部制空权。
更重要的是,美军如果登陆,必遭可怕的城镇战。
这种作战模式,对于进攻一方极为不利。
同时,日军最擅长防御,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阵地才丢掉。
1944年6月15日,塞班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6.7万人,伤亡1.6万人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约7万人,伤亡2.8万人
1945年4月1日,冲绳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24万人,伤亡近8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冲绳战役日军有7455人被俘,之前几乎没有人投降。
美军评估,如果登陆日本,可能会遭受一二百万人的伤亡代价,甚至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决定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在广岛。
顷刻之间,城市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广岛遂化为一片火海。
日本政府宣称,广岛69%的建筑被彻底摧毁,还有6-7%的建筑被毁坏。大约7-8万人在爆炸时立刻死亡,这大概是广岛30%的人口,还有7万人受伤。
当时天皇就决定投降,但军方高层还是犹豫。
然而1945年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胖子投在长期。
这次爆炸相当于两万余吨三硝基甲苯(TNT)炸药,城市的44%被摧毁,三万五千人死亡,六万人受伤。
判断日本可能还是会投降,美军准备使用第3颗院子,并且在9到10月份直到更多的原子弹。
然而,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以后,日本人被吓尿,迅速投降。
18.45亿美元一共制造4颗原子弹,相当于每颗4亿多。
投了2颗花费9亿就让日本投降,站在这个角度,原子弹一点不贵。
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以后怎么飞回去的?
我简单直观地说吧,首先是飞机,1942年轰炸东京时,美军处于守势,没有制海制空权,航母冒险载运B-25轰炸,航母在放飞飞机后必须返航,以免招致日本海军攻击,飞机只能寻找最近的盟国——中国的基地降落。投放原子弹时,太平洋战争已经打了接近四年,美军逐渐接近日本本土,掌握了绝对的制海制空权,在1944年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从而获得攻击日本本土极佳的基地,从此美军可以自如的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并在马里亚纳群岛基地往返、加油装弹。而且装载原子弹的是美军“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具有极强的自卫能力以及极高的升限,一般的日本飞机和高炮都奈何不了它,因此攻击时,几乎不用担心遭到可怕的攻击。所以,与轰炸东京时期相比,战争主动权已经易主,太平洋主要岛屿多已为美军控制,美军不必再借助中国基地降落。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行为是否违背伦理?
没错,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的的确确违背伦理,为什么?
1.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就杀死了三十万中国人。
2.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中屠杀了三千万中国人。
3.日本在中国抢劫的金银珠宝价值几十万亿美元。
4.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抢劫的妇女最少一千万。
5.日本在中国犯下这么多滔天罪行的的确确说明日本人就是猪狗不如的活畜生。
6.对待日本人这样的畜生国家的确投两枚原子弹违背伦理。
7.如果换我最少给小日本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国家投二十枚原子弹,这样才不会违背伦理。
8.小日本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国家直到现在都不肯为侵华战争赔礼道歉,可见小日本就是猪狗不如的畜生国家。
9.只要我有机会一定给小日本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国家投二十枚原子弹,让所有小日本下地狱。
从我学习的历史来看,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唯一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每个人或者国家都必须为自己所犯的罪行承担责任
日本是一个非常残忍、没有人性的民族,他们在海外战场上犯下了很多令人无法原谅的罪行。日本在二战中使用了很多生化武器,有细菌战、毒气战,这还不是他们最残忍的地方。这些武器都是日本在活体上做的实验……
日本不光是部队参与到战争,他们的平民也参与到了战争。
所以说这种民族不应该存在这世界。应该多投一个原子弹
我们今天一定要警惕日本人大打核爆的“人伦”牌,日本人不是受害者,他们是当年死不服输还要继续拖人垫背的侵略者、杀戮者和仇敌。尽管站在普世的角度上,核弹轰炸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相悖于人间伦理的,但站在当年被日本屠戮的民族角度,核爆日本是无限正确的事情,是天降正义。
△日本的核爆纪念场
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局势山河日下,又拒不接受国际公告通牒,仍然嘴硬的采取外交“默杀”的外交辞令,除了被人狠狠的往死里揍,还能得到什么下场?
难道美国人应该放点音乐,弄桌火锅,然后让麦克阿瑟司令跪舔天皇的靴子,低三下四的恳求“终战”?
很可惜,美国人从来不是善男信女,日本人也没有本钱让美国人流更多的血。
△李梅火攻残酷性超过原子弹,因为人也是“战争潜力”
早在原子弹爆炸之前,美国人就进行过“李梅火攻”,焚烧日本城市上百,战争对象直接面向日本的平民百姓,杀伤数目超过原子弹。在美国的计划里,“以死亡令人屈服、以杀伤人口破坏对方战争能力”是白纸黑字的内容。
△日本的崛起本就是场残酷的侵略史
日本挑起战争,日本从战争中获益,他们搞南京大屠杀,他们搞万人坑采矿,他们用无数东北劳工的命修筑满洲里要塞,他们从中国和亚太搜刮了无数财富和资源。这些难道就不违背人伦?
△甲午战争后,琉球让清政府“忘了”,从此成为日本领土
其实大家都明白,有些时候所谓“人伦”在政治面前啥也不是,日本人通过甲午战争踩翻大清朝而崛起,这个过程中沾染了多少中国人的血泪自不必多说。临到1945年,日本的国运走完了,也不过是换了主角,让另一个国家将日本人作为晋阶的养料罢了。
△“战士希望死在战争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颗子弹下”这是句胡话,谁都想活着回家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一点错也没有,什么叫人伦?难道让美国的士兵们再去打几场胜利前的血战?让莱比锡阳台的悲剧重演?杜鲁门说:“让小伙子们回家”,美国自己的命也是命,是比作为敌人的日本更值钱的命。
△战争不应为敌人而怜悯,这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如果说原子弹轰炸,拯救了数倍于硫磺岛战役的美国人性命,也拯救了无数将在最后决战中踏上鬼岛的盟军士兵生命,那么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原子弹一点也不违反人伦。作为敌人,咱也不谋求做什么优质的皮靴,总之死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死一个日本人,拯救1个盟军士兵的生命和家庭,这是好事。
△日本只是献祭了两座城市,却保全了一个国
而且原子弹不光拯救了盟军士兵的生命,也拯救了日本。因为核爆,日本政府屈服,找到了结束战争的台阶,也因此避免了盟军大规模是上岛造成的生灵涂炭。日本经不起几次柏林式的鏖战,盟军也不吝在最后的决战中使出最无底线的手段,打到最后,恐怕日本将彻底烂掉。
△20世纪50年代,没有伤筋动骨的日本已经恢复了相当的繁华
实际上原子弹促成的终战反倒保全了日本,以两座城市为祭品,留下了大量的人员、基础设施、金银财帛、科学技术,工业设施,有些学校连课都没完全停,城区自来水都没断。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在战后快速崛起,除了美国人的扶持,他们自身保持了“完整”也是极重要的因素。
△不死心的战争贩子并没有被核弹炸痛,他们仍会卷土重来
所以,日本人在这里玩了出“障眼法”,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修改教科书,并不断提升对“原子弹核爆受害”的社会活动和舆论导向,将自己从一个死不认输的狗贼,变成了战争的“受害者”,将自己满手的鲜血擦去,装成楚楚可怜的“被施暴者”。
△南京30万死难者的在天之灵真的安息了吗?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原子弹是炸得极好的,大快人心。但某种意义上,核爆也阻止了中国人的反击和报仇。使当年轰轰烈烈的“大反攻”结束,使预备作为盟军攻岛的国军没有成行,使中国人硬是得到一个稀里糊涂的胜利,甚至没有在失败的仇敌身上发泄一番,出口恶气!
△所谓“核爆非伦理”只是日本人不断扩散的扭曲理念
别忘了,日本哪怕写了“终战诏书”,也没有只字提及“投降”,倒是大书特书“天皇之仁爱”,不愿“生灵涂炭”,为了“人类文明”云云。
永远记住,日本人只是在给自己恶臭的战争史整容,为自己干瘪的被害史隆胸。当他们彬彬有礼的带着孩子为惨剧默哀时,可曾真的告诉孩子日本为什么被炸?
谢谢邀请!
美军在广岛长崎投放了2颗原子弹,给当地人民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投放原子弹是否违背伦理道德,值得深入探讨,首先要搞清楚美军投放原子弹的来龙去脉。
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美军宣布对日作战,并在欧洲和亚洲战场陆续取得胜利。1944年12月美海军陆战队占领塞班岛和马里亚纳群岛,遂对日本60多个城市进行昼夜的大轰炸。经过各类型炸弹日夜轰炸后日本几乎没有像样的一座城池了。
1945年上半年,盟军陆续发动硫磺岛、冲绳岛战役,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置国民于水深火热中于不顾,下令死守,拒绝放弃战争主动投降。在日军自杀般疯狂的抵抗下,盟军伤亡近20万余人。
此时,如果盟军继续按原计划攻占日本本土,骑马还得要付出几十万士兵生命的高昂代价,盟军感到难以承受这个代价。
就在美军犹豫,甚至对战争感到恐怖的时候,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美国组织大批科学家研制的神秘武器~原子弹在比基尼岛试爆成功。
为减少盟军伤亡,加快战争结束进程。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发表了《波茨坦公告》,督促日军尽快举手投降。但是日本政府拒绝接受公告,于是杜鲁门总统决定使用原子弹对日本进行轰炸。
然而,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20多万平民被活活烧死 ,日本天皇居然还是拒绝投降,据说准备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天后美军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后,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又过了7天,日本天皇见大势已去,回天乏术,才于8月15日下诏书宣布投降。
战争是残忍的,是你死我活的。试想在那样的背景下,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如果没有使用原子弹来立即结束战争,敌对双方还有多数人要死于非命,因此那时是顾不得讲伦理道德了。
教训深刻,原子弹等核武器对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武器,使用核武器是违反伦理的。但是,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我国已经宣布对无核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有什么看法请留言探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