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国试射核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投射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有多大杀伤力?
若从原子弹对人员的造成的杀伤情况看,1945年8月6日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爆炸后,直接导致约7万人死亡,受核爆影响的总死亡人数约15万。
“小男孩”与“胖子”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1945年8月9日投放在长崎的“胖子”原子弹,虽当量高于“小男孩”(“胖子”约2.1万吨TNT,“小男孩”约1.5万吨TNT),但由于长崎处于山地,且投放时受云层影响,距预定爆炸点偏差了约3公里,造成的损害程度比广岛相对要小。“胖子”爆炸后直接导致约4万人死亡,而受核爆影响的总死亡人数则达到8万。
此外,在广岛和长崎还有数万人受到核尘埃、辐射等影响,最终因患各种辐射疾病或癌症而死亡。
“胖子”在长崎爆炸前后对比图
资料显示,原子弹爆炸后,广岛69%的建筑物被摧毁,另有6%-7%的遭到破坏;长崎则是有半径约1.6公里的区域被彻底摧毁,火灾从南到北蔓延约3.2公里。
日本训练“国民义勇队”,当时日方为抗登陆,已要求所有身体健康的15~60岁间国民进行训练,要到达所谓“玉碎”的目的。
此外,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日方最终放弃了所谓“本土决战”的计划,在一周内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而此前日方对于《波兹坦公告》是持无视态度的。而盟军对靠登陆(没落行动)逼迫日本投降的伤亡估计,日方预计在500万之上,盟军则至少在100万之上。
在二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硫磺岛一役美军在付出了将近十万人的伤亡之后夺取了该岛,美军不得不考虑之前的登陆日本计划将要付出的代价,当时日本制定了所谓的一亿玉碎计划,据美军估算登陆占领日本将要付出的是近百万人的伤亡,美国承受不起这个代价,于是决定启用终极武器—原子弹。美国总共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都是由B-29轰炸机完成的,投放在广岛的名字叫“小男孩”,4吨重,当量为1.3万吨TNT,七万人直接死于小男孩爆炸,原子弹爆炸的强光导致一万多人直接失明,还有十多万人死于其带来的辐射。投放在长崎的名字叫“胖子”,4.5吨重,当量为2万吨TNT,由于长崎多山地,阻挡了许多爆炸能量,因此死于胖子的人数只有4万,大约2万多人受伤,之后又有数万人死于辐射所带来的疾病。
二战时期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美军少将保罗蒂贝兹,最后怎么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418条回答。
保罗·蒂贝茨过得很好。
保罗·蒂贝茨是美国伊利诺伊州人,12岁开始接触飞行,1938年23岁时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少校。
蒂贝茨被认为是美军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
1942年,蒂贝茨驾驶第一批B17战略轰炸机,在欧洲执行了轰炸任务。
在1944年9月,蒂贝茨被选中,准备执行未来可能的核打击做准备。
1945年8月5日,身为上校的蒂贝茨带领机组人员,驾驶“艾诺拉·盖伊”号轰炸机从天宁岛起飞前往日本广岛市。
上午8点15分,他们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
这枚原子弹当场炸死7万人,随后又陆续有20万人死去。
小男孩原子弹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有着极大的冲击,也是日本最终放弃本土决战,无条件投降的重要原因。
敢于投掷这枚原子弹,蒂贝茨是很有胆量的。
当年没有人知道,原子弹爆炸以后会不会对机组成员造成致命辐射,他们可能也会死去。
而且,为了躲避原子弹爆炸时的强烈光辐射和冲击波,蒂贝茨的机组成员必须在40秒之内进行一系列操作,尽量脱离核爆点。只要机组成员操作出现问题,轰战机很有可能坠毁。
机组成员人人携带了氰化物,一旦飞机坠落,自己落入日占区就服毒自杀,保住军事秘密也防止被日寇虐杀而死。
二战后,蒂贝茨一直在美军服役,在1964年担任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担任武官,2年后以准将军衔退伍。
当时蒂贝茨已经50多岁,他加入了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国际租机服务公司,并且在10年后成为公司总裁。
1987年,72岁的蒂贝茨才宣布退休,在20年安详的晚年生活以后,蒂贝茨已92岁高龄在家中善终去世。
为什么蒂贝茨这么有名?
在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攻击,认为蒂贝茨是刽子手,不区别地杀死了20多万日本人,因为进行道歉。
但蒂贝茨从没想过对日本道歉,直到去世前也没有这么做。
蒂贝茨认为日本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主动入侵中国,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同各国的战争。蒂贝茨也有不少朋友,在珍珠港事变时遇难,死于日本的炸弹。
随后在同日军作战中,蒂贝茨很多战友牺牲。战争不是美国强加给日本,而是日本强加给美国。
甚至到了1945年8月,日本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军国主义分子还在叫嚣本土决战。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分析认为,本土决战获胜的希望不大,最好也就是造成美军100万左右的伤亡,但日军会有数倍的伤亡,平民更是可能因为战火和饥荒死亡数千万人。
即便如此,军国主义分子仍然要求本土决战。
蒂贝茨认为,自己一枚原子弹炸死了20多万日本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咎由自取。而且炸死这20多万日本人,可以让数百万美日军人,以及数千万日本民众免于死伤,其实对美日都有很大好处。
那么,蒂贝茨有什么理由去道歉?
晚年,他接受采访这么说:“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颗原子弹杀掉了很多人,但同时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战争,却从来不为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干的那件事后悔。”“战争毫无道德可言,我从来没把(投放原子弹)和道德等同起来, (所以)我每晚都睡得很香。”“当我接到这项任务(原子弹轰炸),我就知道这事容易触发人们的感情。我们这些人也有感情,但你得把这些情感置于一个大背景中。我知道那会造成很多人死亡,但为尽快结束杀戮,这(轰炸)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这个想法成为我的动力来源。”
有人说蒂贝茨战后因为良心不安,酗酒颓废甚至吸毒,他多次对媒体宣称这是无稽之谈。他的生活很好,在90岁高龄还在坚持每天锻炼,到70多岁还在妥善经营公司。
蒂贝茨的家人和朋友也说,他从来都积极生活。
这里想起电影《木棉袈裟》的一句歌词:我佛慈悲为本,并非善恶不分,沾血磨剑刃,杀他个地暗天昏。
大家都知道,二战正是因为美国在日本上空投下两枚原子弹才结束的。参与投弹的美军少将保罗·蒂贝兹,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先来了解了解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吧。
一、还原事情真相:
太平洋战争后,美国联军对日宣战,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时推行“宁为玉碎”行为,致使美军死伤惨重。美国为了提前结束战争,减少更大的伤亡,决定执行“曼哈顿计划”,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美军少将保罗·蒂贝兹作为优秀飞行员,参与了这次行动。当时并没人知道原子弹爆炸后会有多大的毁灭性,只知道这是一次非常大的爆炸。
为了确保机组成员安全,专家经过反复试验后,要求飞机投放原子弹后立即偏转159度飞行,所有动作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尽可能的远离核幅射重灾区。
保罗·蒂贝兹带领飞行员团队经过一段时间地刻苦练习,直到达到要求。
1945年8月6日和9日, 保罗·蒂贝兹按照命令,分别向日本的广岛与长崎两地投放了原子弹,直接让这两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原子弹的威力极其巨大,爆炸产生的高温高热,直接融化了这两座城市,还有原子弹爆炸之后产生大量的核污染,如核辐射,至今没有完全消除。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器。
二、事后的保罗·蒂贝兹的命运
关于他的命运我们按几个方面来讲:
1.保罗·蒂贝兹的身体有没有受到核辐射影响
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核辐射威力巨大,由于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就越大,危害也越大,轻者会有脱发、恶心、乏力等副反应出现,重则还会使人产生基因变异,诱发血癌、皮肤癌等疾病,大量的辐射,还会烧伤甚至烧死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广岛、长崎这两个地方的核污染直今未完全消除。
保罗他们投完原子弹后,一分钟内完成规定动作,尽全力远离爆炸点,但是他们还是感受到了核爆炸带来的震动。
虽然已脱离危险区,他们没有造成伤亡,不过原子弹的冲击波把他们从座位上震得摔倒了下来。
他们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核辐射。不过,通过他后来的表现,核辐射带来的影响并不大。他的军旅生活一直按部就班完成,他的身体一直很健康,没有特别明显的辐射反应,享年92岁,算得上是寿终正寢。
2.原子弹带来的巨大伤亡,使他受到起诉
二战后,由于原子弹使两个城市的死亡人数达到三四十万人。作为两次参与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保罗·蒂贝兹,先后被日本起诉,但是法律并没有判他有罪。
保罗·蒂贝兹自己也表示说:“我不后悔也不道歉,如果有可能让我再次选择,我还会选择投放原子弹。”
但是,他的生活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出于某种原因,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认为保罗·蒂贝兹就是一名刽子手,让两座城市几十万无辜的平民在轰炸中沦为亡魂,声称他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吃不好睡不好,酗酒或试图自杀等负面消息,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为此,他进行了反驳。他维护的是正义,打击的是侵略者。保罗·蒂贝兹一再表示自己坚持的观点:使用原子弹是二战的一个必然结果。
如果当时盟军以登陆日本的方式结束二战,那么将会有更多人死伤,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死亡,还有无数盟军战士的牺牲。
其实早在美国对飞行员进行培训时,就让他们看过有关于中国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看到过很多日本士兵用刺刀把胎儿从中国孕妇的肚子里挑出来的残忍场景。这样的暴行,并不比向日本扔原子弹仁慈多少。日本人只强调他们遭到了原子弹轰炸,却从来没有想过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一切都是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引起的,日本人是人,中国人同样是人,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人。
他扔下的那颗原子弹是杀死了很多人,但同时也拯救了更多人,他一样痛恨战争,却从来没有为那件事后悔。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国家,作为飞行员,能挽救自己国家100万条士兵的生命,他们是自豪的,这些飞行员心中,自己就是一个英雄。
3.他的后事安排
退役后,保罗·蒂贝兹曾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国际租机服务公司工作,并成为该公司总裁,直到退休。
由于长期遭到外界的非议和质疑,为了防制死后被人骚扰和破坏,临死前他要求孩子,低调办理丧事,不举办仪式不立墓碑。
他希望死后将骨灰撒入他年轻时最喜欢飞过的英吉利海峡,这是他作为飞行员的信仰。尘归尘,土归土,永远消失在宇宙之中。
二战结束这么多年了,总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或无关痛痒的人,对此事件发出质疑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不会支持任何一个国家使用核武器。
但是,我们始终要明白一个事实,二战时期的日本确切无疑的是战争罪人,我们对他们不应该产生“圣母心”。
当时在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军工基地,是历次中日战争中日本兵力集结和发兵之地。
那里的孩子也受到军国主义的影响,被培养成没有人性的战争机器。日本侵华战争,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南京大屠杀只是那段罪恶历史中的一个小缩影。
作为一名军人,保罗·蒂贝兹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本没有错;作为正义一方,他这是“正义之举”,他拯救了上百万盟军士兵的生命。
人们不应该以此去质疑与批评他个人,即使没有他也会有别人去执行这个命令。
我们痛恨地应该是那些军国主义者,那些发起战争、制造战争的人才应该受到谴责。
以任何理由发起的战争都是罪恶的,战争是罪恶的根源。我们痛恨的是战争,我们期待和平。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他是一名美军飞行员,曾被要求执行广岛原子弹投放计划。飞机起飞前他带了十几颗的氰化物毒药。有人说他回来之后后半生不断酗酒,但是这句话才是真的。
兹任命蒂贝茨协助完成曼哈顿计划
1915年蒂贝茨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刚开始父亲靠批发商为生,后来由于经营不当破产。蒂贝茨跟着父亲多次搬家,最后定居在了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就在1937年的时候,时年22岁蒂贝茨准备参军,顺利的成为了肯塔基州托马斯堡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紧接着在第2年的时候,就升任为少尉,并且被评为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
再到后来日本拖美国下水,美国大兵纷纷走上各地的战场。在1942年的8月17日,他驾驶着第一批b17轰炸机,以及美国的第八空军前往欧洲战场。
随后又被调任到地中海,继续参加类似的轰炸工作。经历了一年多战场的打磨,蒂贝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轰炸机飞行员。随着服役年限以及军功的增加,蒂贝茨渐渐的开始退居二线。
时间再往前退几年,在1940年的时候,美国公司研制了一款b29轰炸机,这是在之前b17轰炸机上的提升。它汇集了当时最先进的各种科技武器,也被称作是史上最强轰炸机。
一种新型轰炸机的研制,当然不可能立刻投入到战场,必须要提前试飞。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必须有人做出牺牲。这项艰巨的试飞任务,自然是落在了蒂贝茨身上。
由于其具有非常丰富的b17驾驶经验,由他来试飞再合适不过了。后来在1944年的9月份,蒂贝茨被任命前往某处指挥一项陆军机场计划。
后来计划下的队伍被改了名字,成为了美军第509混合部队。这一支混合部队,和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美国曼哈顿计划,用直白的语言解释为——美国陆军制造原子弹的计划。耗资20多亿美元,终于在1945年的7月16日,进行了第1场核爆实验。
等到1945年的时候,第2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欧洲战场基本上已经停歇,唯独亚洲战场的日军还在做垂死的挣扎。
因此美国空军准备派遣两名轰炸机驾驶员和十几名机组成员,驾驶两架轰炸机,前往日本投放原子弹。而战争打到那个程度,日本的空防基本上成为了一种摆设。
虽说日本已经很少有飞机能拦得下b29轰炸机,但是要前往敌对国家的本土投放炸弹,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在美军认真斟酌下,最后选中了蒂贝茨。
原子弹投放到最后的逃生!
1945年的8月5日,蒂贝茨被分配到了一架编号为44-86292的B-29轰炸机。美国军队还给了他一个权利,可以自行命名这架轰炸机的名字。
蒂贝茨决定以他的母亲艾诺拉·盖伊为名,给这架飞机起名字。一个是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另一个也是希望母亲能够保佑自己安全的回来。
1945年的8月6日上午2点25分,蒂贝茨驾驶着这架b29轰炸机,从美国的海外领地天宁岛的跑道上起飞,准备前往日本广岛。早在很早之前,美军的原子弹以及轰炸机就已经被运到这座岛上。
主要是考虑到这里是属于美国的海外领土,在这里起飞不容易暴露消息。而且这里离日本也不是特别远,(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有一定的机动性。
在当天上午7:00左右的时候,蒂贝茨就已经快要来到了广岛的上空。他按照之前进行的训练,进行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姿势调整之后。在当地的时间8点15分左右,按下了投放原子弹的按钮。
随后立刻下降几十米的位置,然后做了一个155度的调头,紧接着以飞机的最高时速加速,希望尽快逃到安全范围。经过之前的多次训练,以及严密的科学计算,终于在可以伤害到飞机的爆炸边缘位置,离开了爆炸范围。
▲配图
虽然说随后到来的冲击波 ,并没有对b29轰炸机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它产生的冲击波还是让蒂贝茨有着非常强烈的痛感,根据他后来回忆:
当冲击波过来的时候,我感觉像一个巨人的手,狠狠的拍在了飞机上。我吃力地抓住操纵杆,按照之前训练的各种紧急情况处理的方式,终于让飞机摆脱了爆炸范围。
世界的英雄,回去后的生活
在原子弹投下之后,造成日本将近14万人的死亡。也就在这几天之后,日本的天皇宣布投降。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蒂贝茨在1959年的时候被升任为准将,在1966年的时候,时年51岁的蒂贝茨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蒂贝茨加入了汉河州哥伦比亚的一处租机服务公司,后来1970年的时候曾经离开过公司,4年之后又重新回来,两年之后成为了公司的总裁,一直到1987年退休。
曾经在1975年的时候,有人采访他对曾经投放原子弹制造十几万人的死亡有何感想?他后来告诉记者:
当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心里就有了一点通的准备。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但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感情置之度外。
…………虽然我知道会死很多人,但是这样的方法是最快加速结束战争的方式。……从刚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后来的不断训练,再到最后的顺利完成任务。我对我做的一切感到很骄傲……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那种方式是结束战争的最好最快捷的方式。
虽然我知道原子弹杀了很多人,但是也救了更多的人。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战争,但是从来不后悔1945年8月6日上午8:15所做的任何决定。……我每晚睡的都很香。
后来在蒂贝茨90岁的时候,又接受了第2次的采访。他在采访当中表示,60多年飞机飞过天宁岛的时候,我身上带的不只有雪茄和烟斗。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十几粒的氰化物毒药,因为担心一旦坠机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俘虏。如果一旦成为俘虏,我们十几个人会毫不犹豫的服下毒药。
在战争期间,杀人是有本质区别的,日本军国主义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杀人,是根源,战争不结束它们会杀更多人。
这位飞行员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战争,让对方害怕而结束战争,避免登陆作战选成更多的人员伤亡,相当于救人。
这是战争,不是每个人的过错,既然是战争肯定有伤亡,日本法西斯犯下了反人类的战争罪,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光在中国南京大屠杀中就杀害了三十多万人,这还不算中国其他地方被日寇杀害的同胞们,所以美国的那两颗原子弹炸日寇一点也不寃,应该再给日本扔几颗
抗美援朝战争如果美军使用原子弹会怎么样?
美国当时他不敢使用原子弹,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他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如果他使用了原子弹,从此就把联合国的信誉给彻底毁了。二是他使用原子弹的伤害会波及到韩国,并且韩国永远成了中朝人民的敌人。三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有了原子弹,所以美国不敢轻易再使用原子弹了,他只是用原子弹吓唬人罢了。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群起而攻之,虽不能奈何它,但它从此众叛亲离成孤家寡人,也不能靠使用原子弹过日子。
使用原子弹,是对付朝鲜还是中国呢?朝鲜弹丸之地,与韩国唇齿相依,怎么使用呢?
中国地大物博,一两颗原子弹又有什么效果呢?假如美国人真的投放了原子弹,那么,这仇就算结下了,美国人就成了中国人不共戴天的仇人。
中国人可不会像日本人那样,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人还把美国人当太上皇,跟在美国人后面屁颠屁颠的。
前一阵,日本首相在美国,还去祭拜了在它们国家投放原子弹的美国飞行员。
你说,是日本人认贼作父,不计前嫌,贱,还是美国人有牛逼,让日本人跟在它后面像个哈叭狗,团团转呢?
况且,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联也拥有了原子弹。美国人一旦使用原子弹,苏联人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同盟也可能遭到攻击,美国本土也有可能遭到攻击,后果很难预料,到时世界会乱成一锅粥。
其实,这些都是假设,美国人不会为了一个韩国,而去得罪中苏。叫嚣使用原子弹,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你看停战谈判李承晚十二万分的不情愿,可是美国人哪会去照顾他的感觉。停战协议签订李承晚方面有人参加吗?
说美国人是核威慑、核讹诈倒是名符其实。
别低估前人的智慧,尤其在历史重大事件转折时期,这不是某个人单独可以决定的,一定是多种势力博弈选出的最优结果,也就是历史的必然,即使穿越回去,历史的车轮也不会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