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美国试射核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是怎么跑的?
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
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不是很清楚,只是看了一段电影片段,美国飞机携带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弹,飞到日本广岛上空扔下小男孩原子弹后,原路返回基地。
那情景过后有数以万计的日本人死亡,给日本带来的创伤等于将要灭国的征兆。不过日本人很顽强,疑聚力很团结。激不夸,打不死,精神可加。
小白经过查证发现:
第一点,本次原子弹投送是采用飞机投送的方式,而本次投送所使用的飞机为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的B29轰炸机。
B29轰炸机
这是美国在二战中最大的轰炸机,选用它首先是因为他的载弹量大,可以装载核弹,飞大航程,适合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同时它的飞行高度极限接近1万2千米,飞行高度高就不怕被日本的防空武器所影响,再者这款飞机皮实耐操,可靠性高,其最高时速达576千米每小时,飞行速度快,以上这些优点适合其执行该任务
在1945年8月6日9点14分,一架装载核弹的B29在俩架没有装载核弹的伴飞下投弹了!
广岛核爆
投弹后飞机做了一个155度的转弯,向下俯冲。一瞬间,飞机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就比较好跑,被波及影响小
再者,广岛位于广岛湾,周围多山,核爆后地面波及速度会受很大的阻碍,较低的飞行是有必然的好处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喔!
二战进行到末期的时候,美苏发出了波茨坦公告,让日本投降, 小日本说啥也不投降啊。当时日本是真的走到绝路了, 全民皆兵。
看一下美国和日本的几次交战,中途岛海战美国损失了一艘航母,一百多架飞机,三百多人阵亡。 硫磺岛战役美国军队死了两万人,冲绳岛战役美国死了七万多人,理东京越近,死的人越多。记得是有人推算过打到东京死个百万人也可能是有的。(美国人惜命,)
千万别觉得日本多少个人 多大点地方,能让美军死那么多人? 日本有种很没人道的打法就是自杀式袭击。举个栗子,日本二战的时候有一个很“nb”的队伍,神风敢死队,我就搞自杀式袭击,我一架飞机一个人,带着单程的油,满载一飞机的炸药,直接俯冲你美国佬的航空母舰, 炸你个稀巴烂,我这点东西废掉你一个母舰 搞掉上面所有的飞机,回去的油都省了。以一换千, 美国佬讲真是瑟瑟发抖,这谁顶得住。 航母都没了,老子B-29就算装着原子弹,都过不去了。
还有就是美苏之间的争斗了。这个时候两头出挑,就是美国,苏联。 苏联攻下柏林,美国这边也急, 还不如投下去两个原子弹,跟各国说一下:”老子很强。 也暗戳戳的提醒一下苏联:你拧不过我的。
日本在核武器研究这边有点窘迫, 二战的时候日本对核武器的研究是早于美国的。 日本进度是真的慢,他已经有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了,但他不会实际操作,日本国土就那么点,在哪造,在哪实验也是一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 原料! 铀矿这东西,日本没有啊,就算实在日本殖民的地方 朝鲜半岛 有是有,就是太少了。小胡子用海运给日本铀矿支援,还被美军在马六甲那边给截获了。要操作没操作,要原料没原料的。这要是研究出来原子弹,估计研究个十年也是有的。 二战末日本经济确实是要垮了,常规战争能不能继续打还是个问题呢,十年,忒艰难了,石油都要省吃俭用的,哪里顾得上核武器了,所以美国根本不用怕日本报复。
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以后怎么飞回去的?
我简单直观地说吧,首先是飞机,1942年轰炸东京时,美军处于守势,没有制海制空权,航母冒险载运B-25轰炸,航母在放飞飞机后必须返航,以免招致日本海军攻击,飞机只能寻找最近的盟国——中国的基地降落。投放原子弹时,太平洋战争已经打了接近四年,美军逐渐接近日本本土,掌握了绝对的制海制空权,在1944年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从而获得攻击日本本土极佳的基地,从此美军可以自如的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并在马里亚纳群岛基地往返、加油装弹。而且装载原子弹的是美军“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具有极强的自卫能力以及极高的升限,一般的日本飞机和高炮都奈何不了它,因此攻击时,几乎不用担心遭到可怕的攻击。所以,与轰炸东京时期相比,战争主动权已经易主,太平洋主要岛屿多已为美军控制,美军不必再借助中国基地降落。
美国向日本投了几颗子弹?
二战时期美国向日本一共投放2颗原子弹。两颗原子弹叫小男孩和胖子,投掷地点是广岛和长崎。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美国开展了曼哈顿计划,此计划中一共制造了三颗原子弹,分别命名为胖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其中胖子是一颗钚弹,其余两颗为铀弹,二战结束前美国只有这三颗核弹。
美国的三颗原子弹中,大男孩用于核爆炸试验,小男孩投在了日本的广岛,胖子投在了日本的长崎。
扩展资料:
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
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
1945年8月6日,美军对广岛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轰炸。并成功引爆。爆心投影点在相生桥以东约100米的细工町19番地岛病院上空。据1969年的综合评价,爆炸高度为(580士15)米。
1945年8月9日,美军准备对第二目标小仓投弹,并将长崎作为备选。当天美军扔下了原子弹“胖子”,命中预定轰炸目标——三菱重工长崎船厂以北2.5公里的长崎市中心体育场跑道,并成功引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自此二战宣告结束。
美国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总共花了多少钱?
对于美国家在二战期间研究制造出来原子弹,我们只能大约花五亿美元,因为这完全是无法古计出来的。这个问题是很难说的。原子弹有设计,还要很多研制人员开支等等无法古计,国家机密,绝密档案都是保密室,保密员专门看管的的,其他它人看不到。
据记载,在二战时期,美国制造三颗原子弹动用人力约六十万人,大约花费20多亿美元才研发成功,平均一颗约7亿美元。主要还是研发成本吧!具体开支乃国家机密,不是一般人那个了解的!
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发核武器的大型军事工程叫做“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主要由美国领导,英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也有一定的支持,比如在整个“曼哈顿计划”期间,美国就吸收了英国早期核武器研发计划的成果——“合金管工程”。曼哈顿计划最早于1939年秘密展开,为这个伟大的计划服务的人数超过了13万人,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这三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中都有进行,整个计划的花费接近20亿美金,这笔钱如果放到今天(2019年)的话,那么大概相当于250多亿美金,如下图所示:
▲“曼哈顿计划”的花费
不过,在这笔费用中,真正用于制造武器的花费其实很少,还不到总费用的10%,其中超过90%的钱都是花在了建设各种工厂以及核材料的提纯方面,因为在天然的铀矿中,能用来制造原子弹的铀-235含量只有0.7%,而武器级浓缩铀的丰度必须要在90%以上,
这里顺带提一下,我们平时说的90%浓缩铀(可以造原子弹的),指的是纯铀,不包含其他非铀杂质的,因为“90%”这个数值指的是“纯铀里面的铀-235丰度达到了90%”,剩下的10%是铀-238,而不是其他杂质。所以,武器级的浓缩铀里面铀-235的含量有多少,我们要用“丰度”来表示,而不是直接用“浓度”,浓度只表示不铀元素的含量,举个例子,比如浓度为80%的浓缩铀,仅仅指的是铀元素的含量为80%,但是剩下的20%可以是其他的杂质。
▲Y-12铀浓缩设施工厂交接班的情景
言归正传,想要得到这种武器级丰度的浓缩铀就必须经过提纯,但不只是提高铀元素的浓度,而是提高铀-235的丰度,所以就需要很多的大型离心机对这些天然铀矿进行提纯,提纯方法为“气体扩散法”,因为铀-235和铀-238的重量不同,前者稍微轻一点,所以在气体化合物状态可以把进行离心分离,而六氟化铀则是把唯一适合的气体化合物,即铀-235和铀-238的六氟化合分子,前者的质量比后者轻了不到1%,但是离心加压的条件下已经可以利用这个细微的质量差来分离铀-235和铀-238了,逐渐提高铀-235的丰度,只不过每一次的提纯,铀-235的含量增加都是非常细微的,所以,想要达到理想的丰度,这个离心提纯的过程就需要重复好几千次。
▲1946年5月1日曼哈顿项目组织结构图
在加上想要得到1公斤的武器级浓缩铀,大概需要超过200吨的铀矿石,所以,就需要非常多的工厂以及大型离心机,也就是说,这种“气体扩散法”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是非常大的(比如耗电量很大,需要非常多的电能),在那个年代,发电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就提到了:大部分的资金其实都用在了建设各种工厂以及核材料的提纯方面。总之,在当时那个年代,凭借当时的科技水平以及生产力,想要研发出原子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是举国之力也不为过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就开始,有13万人参加,花费了将近18.45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260亿美金)。
18.45亿美元似乎不少,其实相对世界级打仗算不了什么。
美国认为,这就是全球美军作战10天的费用。
而核武器的威力,绝对超过美军10天的作战。
当时一共制造了4枚核弹,1枚用于实验,2枚投在日本,还有1枚备用。
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日本是坚决不投降的,叫嚣一亿玉碎。
同时,日本本土确实有比较顽强的防御力量。
很多人认为日本领土面积很小,其实日本面积也就比法国要小一些,比德国面积还大。
日本人口稠密,当时已经有接近1亿人口,到处都是城镇。
日本可以使用的各种部队,预备役男人,总兵力可以达到1000万。
同时,日本的兵工厂也可以维持轻武器和火炮的生产。
空军也有大量战机,至少可以争夺局部制空权。
更重要的是,美军如果登陆,必遭可怕的城镇战。
这种作战模式,对于进攻一方极为不利。
同时,日军最擅长防御,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阵地才丢掉。
1944年6月15日,塞班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6.7万人,伤亡1.6万人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约7万人,伤亡2.8万人
1945年4月1日,冲绳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24万人,伤亡近8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冲绳战役日军有7455人被俘,之前几乎没有人投降。
美军评估,如果登陆日本,可能会遭受一二百万人的伤亡代价,甚至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决定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在广岛。
顷刻之间,城市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广岛遂化为一片火海。
日本政府宣称,广岛69%的建筑被彻底摧毁,还有6-7%的建筑被毁坏。大约7-8万人在爆炸时立刻死亡,这大概是广岛30%的人口,还有7万人受伤。
当时天皇就决定投降,但军方高层还是犹豫。
然而1945年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胖子投在长期。
这次爆炸相当于两万余吨三硝基甲苯(TNT)炸药,城市的44%被摧毁,三万五千人死亡,六万人受伤。
判断日本可能还是会投降,美军准备使用第3颗院子,并且在9到10月份直到更多的原子弹。
然而,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以后,日本人被吓尿,迅速投降。
18.45亿美元一共制造4颗原子弹,相当于每颗4亿多。
投了2颗花费9亿就让日本投降,站在这个角度,原子弹一点不贵。
这个并不是秘密,美国人早就公布出来了。
当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花费了20亿美元。
这是当年的汇率,换算成2008年的美元,大致为250亿美元。
如果换成2022年的...好吧,1945 年 1 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6.06美元,从 1945 年到今天,美元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每年 3.67% ....
1945年的2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21亿美元。
按1945年那4颗初号原子弹的数量来算,相当于每颗原子弹花费了5亿美元,换算到今天的话就是平均每颗成本80.25亿美元。
这不便宜!21世纪烧钱烧到美帝都心慌的DDG1000隐身战舰,烧穿了预算也才20亿美元。3艘电磁弹射的“福特级”航母,连带研究经费一共也就360亿刀。
实际上,按美国人的说法,核弹本身的制造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要钱的是核子物理的研究、海量的人员薪酬,以及相关的工业基础设施。
按照美国人的全部计划,1945年将生产出24枚原子弹,其中23枚拿来炸日本。
后来实际为:1枚做了“三位一体”核试验,2枚拿去炸了日本,4号弹原理有问题废弃;1945年8·15前,美军预计再造13枚核弹攻击日本。
因为日本投降,美国停止了后续的轰炸计划,但也希望能用核弹对付苏联和震慑欧洲,希望到1946年能造出100枚核弹,实际情况如何就无法为世人所知了。
如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它的成分就是64公斤的浓缩铀235和若干TNT,整体重量4400公斤,没法贵的起来。
总之,曼哈顿工程本身很费钱,但其中的核弹并不太费钱,只是当年核武器的实际成本被保密了。
今天关于曼哈顿工程的内容已经解密,其中包含了具体的项目费用明细:
1.橡树岭1188352000美元
2.K-25气体扩散装置512166000美元
3.Y-12电磁厂477631000美元
4.克林顿工程公司总部和中央公用事业公司155951000美元
5.克林顿实验室26932000美元
6.S-50热扩散装置15672000美元
7.HANFORD ENGINEER WORKS 390124000美元
8.特殊经营材料103369000美元
9.洛斯阿拉莫斯项目74055000美元
10.研发69681000美元
11.政府间接费用37255000美元
12.重水工厂1 26768000美元
总计1889604000美元
用了18.89亿,其实还没花费到20亿美元呢。
当然,作为项目中重要的投送环节,波音公司与美国陆航也支出了不小的开销,他们有个专门的“SILVERPLATE”计划,包括培训509轰炸群的飞行员,改装46架B-29以适合投弹,在天宁岛改建机场、仓库以及提供后勤支持,整个花费7600万美元。
别忘了,当年在打世界大战,美国总计投入了3.3万亿在战争中,其中光各种航弹、炸弹、地雷、手榴弹等爆炸弹的花费就高达315亿,各种枪械轻武器花费达240亿,坦克装甲车辆花费640亿,重炮花费40亿,其它火炮336亿...原子弹,真的是毛毛雨。
实际上,美国当年有3大“黑科技”项目,分别是原子弹、计算机、诺顿瞄准器。
其中诺顿瞄准器投入了15亿,计算机投入48万,20亿研发经费的原子弹确实是个超级项目。
不过有件事也不要搞混,其实“曼哈顿工程”的主旨是点亮核子科技树,攀爬整个核物理学科,原子弹在其中也只是个小附带产品;否则,对核反应堆、铀浓缩、钚转换等更有意义的核技术来说,岂非太不公平了?
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具体路线?
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次原子弹,飞机都是从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起飞、
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具体路线和过程如下:
一、广岛
1945年8月6日凌晨1:37,三架气象飞机首先出发,直奔日本。凌晨2:45,“埃诺拉·盖伊”号飞离提尼安岛。
清晨5:05,三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硫磺岛上空飞向日本本土。
清晨6:00左右,“埃诺拉·盖伊”号的电子专家雅各布·贝瑟尔看到了正在扫描的日本雷达。
7:09,气象飞机到达广岛上空时,空袭警报开始响起。
8点15分17秒,“埃诺拉·盖伊”投掷炸弹。
下午2:58,“埃诺拉·盖伊”号返回提尼安岛。
二、长崎
1945年8月9日凌晨3时49分,两架B-29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起飞向预定轰炸目标日本小仓飞去。
当飞机到达小仓上空时,因天气状况最终放弃轰炸小仓而飞向第二目标长崎。
在长崎投弹完毕后,飞机返回提尼安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试射核导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