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深圳又诞生千万富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深圳又诞生千万富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单套千万的豪宅,4小时卖了460套,深圳购买力惊人, 你怎么看?
华润瑞府之后,半岛城邦四期的开盘结果显示,虽然没有开盘当天售罄,不过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同时买家心态呈现一定的分化,新的一轮市场教育告诉我们,中小户型顶豪开始隆重登场,年轻土豪正在用脚投票,争先抢一张上车深圳湾的船票.
如果卖掉深圳、广州千万房产,来贵阳买几套收租不上班,现实吗?
之前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卖掉了一线城市的房子,到二三线买了5套,自己住一套,剩下的出租,卡上留个一二百万作为生活应急,但是,现在据说是有点后悔了。
△深圳
其实,在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1000万的房产,它链接的不仅仅是金钱货币的衡量这么简单,虽然说,1000万的房产,变现之后,能在贵阳买个四五套,手中还能有点余钱,按照一套房子每个月收租2000元来算,一个月啥也不用干,也能够月入过万,在贵阳过上还算不错的小日子。想大富大贵除非房价暴涨,但概率很小。
但是,就像前面说的,在贵阳,价值1000万的5套房子,和在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大城市拥有一套1000万的房产,你所能享受到的一些资源,是很难有可比性的,一个很简单的,就拿医疗条件来说,你在贵阳就算有10套房,急诊最好的医院,你也只能去贵州的省医或者贵医,这算是贵州省内数一数二的三甲医院了,但是,在深圳,在广州,你可以去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排名全国top10以内),或者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这能一样吗?
△中山一院
医疗这种人人都有可能是受众有需求的资源都悬殊很大,更不要说只面向学生群体的学区和教育资源了,所以,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往往不是简单用房价就能衡量的,它还包括了房产链接的一些软实力,科教文卫,社保、户籍含金量等。
不过,如果单从经济价值上来看,在广州、深圳拥有一套千万的房产,但是只能用于自住,这房子不能出租,想要获得稳定的收入还是需要出来上班干活,手停嘴停的那种,一旦不上班就没有收入来源,这点倒是真的,来到贵阳,1000万可以买下四五套出租,自己住一套,其他的每月会有租金流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财务自由,但是,用以交换的代价,可不仅仅是那1000万,而是各种生活和城市医疗、教育等各方面体验的综合兑换。
△贵阳花果园
所以,只是单纯的想实现“不上班”的目的,1000万的资产完全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是真的想要过上和深圳、广州同一水平的生活,享受同等水平的医疗、教育资源,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就是现实,我认识的那个后悔的朋友,从一线转战到二三线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的,大抵也是因为城市软实力方面的差距吧,毕竟,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发展差距,还是不容忽视的。
这是典型的屌丝心态,穷人思维,但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这么选择,因为奋斗实在是太辛苦了。想想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几套房子收租,自己不用上班了,岂不美哉!
如果你是一个人或者是丁克家庭对物质生活追求又不高的,那么这样的生活是可以的,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挺幸福的。
问题在于这件事的可操作性很低,在深圳或者广州拥有千万房产的人有三种:
①社会精英,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获得了成功,但身上有太多的羁绊,况且他们更想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精英。已经在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财富,他们愿意轻易放弃么?
②富二代,他们靠着祖辈、父辈的打拼拥有了财富,一出生就站在了人生的终点。他们想去哪就去哪,一线城市自然有更多吸引他们的东西存在。
③拆二代,土生土长,也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卖掉房子去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况且一线城市的租金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想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去二三线城市混的,都是没有能力在一线城市买房子的人。还幻想着做包租公就不用上班了,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了。虽然很多土著通过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会拥有一套房产,但不够支撑这个不用工作只收租的梦想。
真正选择卖掉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的只有一种人,就是老人,而且也不是为了自己舒服而是为了子女。很多上海的老人卖掉上海市区的房子,在上海偏远点的区买一套房子给子女结婚,自己在嘉兴买一套小房子养老,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少的。或者直接把老房子给子女做婚房,再在上海周边城市买一套面积小点的房子养老。
大城市拥有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各种社会福利政策不是小城市可以比的。压力有时候也是动力,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点好。
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个操作方式还是挺现实的,没有什么问题。
把深圳和或者广州的房子卖了,有个千万的现金流,然后再到贵阳买几套房子,当当包租公,再也不用上班了,有点时间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也是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
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的方式,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特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工作节奏快,生活质量高,能及时感受到很多新事物,在年纪不大的时候有机会在一线城市买房,那还是待下去吧。
年轻的时候,大家还是以选择大城市发展为主的。何况年轻的时候也闲不住,闲也会闲出毛病来的,大家继续做点事情,把事业发展发展是更好的选择。
也许你在深圳或广州多待一个10年,房子的总价值会升一倍,从1,000万变成了2,000万,那时候你再退出一线城市,到贵阳这样的省会城市买几套房子,收点房租,过上寂寞无主的慢生活,那是非常好的事。
投资自己要在大城市,投资房子选择大城市也是没错的,所以大城市是一个人有能力工作时最好的选择。
太早让自己闲得蛋疼,你也会不适应的。
在深圳有两套房、两辆车、存款1千万的人是否有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对此你怎么看?
没有实现。
很多人根本没经过计算,也没考虑过通胀,张口就来。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算算这个资产水平到底够不够在一线城市实现财富自由。
首先,你有两套房,一套正在贷款,一套已经还清,我们假设你已经租出了一套,且租金能够覆盖另一套的房贷(虽然这很难),那么你这两套房子正负抵消,不算资产也不算负债。
其次,你有两辆车,因为你每年要养车,因此它们都是负债,为了方便计算,这部分暂且不考虑。
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判断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是看它能为你带来的现金流向,而不是看它值多少钱,本例中的房和车,除非你把它们卖掉,否则它们是不能为你带来持续价值的。
因此,我们把本例中的房车都忽略了,重点来分析一下1000万的现金是否足够在一线城市让你实现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的含义是你的无风险资产收益能够至少覆盖50年的支出(包括奢侈消费),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家庭年支出如果要考虑奢侈消费因素,至少要80万左右。
其次,考虑资产收益和通过膨胀:国内连续30年的平均通胀为5.2%左右,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5%;1000万存大额存单,每年的无风险利率最高可以给到4.1%左右,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4%。
为什么要考虑通胀?因为你要保持每年同等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假设你第一年需要80万来支撑全年的家庭开支,在通胀为5%的情况下,第二年你需要84万,第三年你需要88.2万,以此类推。看到了吗?通胀在不断以复利的方式吃掉你的钱!
那我们来看看,假设家庭年开支为80万,在通胀为5%,年无风险收益率为4%,1000万的本金能支撑多久呢?
仅仅11年!到第12年的时候,你需要取出的钱,已经大于你的剩余资产!
进一步,我将给出具体计算公式,假设通货膨胀率为i,年支出为y,本金为p,年无风险收益为f,年数为n,则:
在此公式中,我们需要计算满足条件的n的最大值。我们把上述数据(即通胀i为5%,无风险收益f为4%)带入公式计算,可知:
1、如果你不考虑奢侈消费,一年50万支出,那么1000万可以用18年。要满足财富自由50年的要求,通过计算可知需要3300万本金。
2、如果考虑奢侈消费,一年80万支出,那么1000万可以用11年。要满足财富自由50年的要求,通过计算可知需要5200万本金。
综上所述,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你拥有的可以为你带来持续收益的资产数额,当达到3300万时,仅仅算是一只脚踏入了财富自由的绿线,当达到5200万时,可以实现完全的财富自由。
答案肯定实现财务自由了!
先来看一下你的身家!
在深圳有两套房!其中一套已经还清贷款了!
先来看一下现在深圳的房价水平,如果你是在福田区的话,一套房也有上千万了!
两套房就相当于2000万以上的资产了!
你还有两辆车,车的价值估计也是过百万了!
而且还有1千万的存款!再来看一下现在的银行利率水平!
可以看到,3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利率水平可以达到4.125%,也就是说一年有412500元左右的利息收入!平均月收入在3万以上!
对于一个有房有车,每个月又有3万元利息收入的人来说,不是财务自由是什么?
一个月光吃喝玩乐,只要不过分,足以过得很好了!除非你整天还想着要过上流社会的生活,那没有办法。否则,对于在深圳那些还在苦逼上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生活需要简单来沉淀,知足才能常乐,无休止的欲望只会将我们门推人深渊,万劫不复。现代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太多,背负在身上的重担太重,以至于心灵被禁锢在了沉重的欲望枷锁之下。无欲则刚,很多时候,我们的不满足其实不过是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学会放弃,才能抓住幸福,懂得取舍,才能遏制欲望。
刚脱贫吧属于 我公司上市我作为小股东资产是你两倍吧 刚开始感觉不错 后来社交圈扩大后感觉还是赤贫 这么说吧 当你刚刚请得起几个保姆的时候 人家家里已经有管家了……
已经很厉害了,按照目前深圳的房价来看,其实已经有1000万的左右的资产了吧。再加上两辆车和1000万的存款,基本可以有2000万以上的总资产。打败了中国99%的家庭了。
根据数据统计:
大中华区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88万,比上年增加28万,增长率达6.1%,总财富达133万亿,是大中华区全年GDP的1.5倍。其中,中国大陆占八成,数量已经达到387万,比上年增加25万,增长率达7%。
大中华区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1万,比上年增加15万,增长率达8.1%;其中大陆数量达到161万,比上年增加14万,增长率达9%。
大中华区拥有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3万,比上年增加1.2万,增长率达9.9%;其中大陆数量达到11万,比上年增加1.1万,增长率达11%。
大中华区拥有3000万美金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9万,比上年增加一万户,增长率达12.5%;其中大陆数量达到7.4万,比上年增加0.9万户,增长率达14%。
报告指出,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40岁,平均年消费占平均财富的2.9%。地产是他们最主要的个人投资方向。千万资产家庭平均4个人(含家政)住在245平米的房子。
毫无质疑,你的资产已经达到了炒高净值家庭的标准,并且已经财务自由。
如果按照消费等级划分,消费分为八个级别:
最低等级:吃饱肚子。
第七等级:扣里吧嗦,双十一凌晨买点便宜衣服;
第六等级:发了奖金,偶尔在万达吃顿好的;
第五等级:偶尔去沐足,菜市场买猪肉不用看价格;
第四等级:经常逛街,买点喜欢的衣服,不买贵的;
第三等级:除了房车之外,在外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不看价格;
第二等级:房、车随便买,买东西从来不看价格;
第一等级:买古董眼都不眨,吃穿住行都是奢侈品;
而以你目前的资产来说,绝对已经可以满足第二等级,属于富人的标准。但是离富豪还差一点,继续努力吧。当你的资产达到一亿以上的时候,基本可以勉强达到第一消费等级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圳又诞生千万富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圳又诞生千万富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