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引进5万印度人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引进5万印度人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印度征地的问题表面上原因很简单,就是私有制。可是因此而造成高铁延期,那么这是印度方面的责任,不是日本的责任,这一点想必在合同上早就已经说明了,不必担心违约责任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没写到,那日本的法律人士都是吃干饭的。
有人说印度是私有制,所以没办法搞,可是日本德国等也是私有制,可是却可以搞得起来,为什么呢?
1 印度土地稀缺,相比较其他国家,因此土地少,人口却多,土地非常稀缺,从而造成了回旋余地不足。
2 印度的内部矛盾比较多,比方说民族宗教等,导致中央政府的威信不足,执行力受限。
3 印度没有给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工作,光补贴钱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补贴钱以后能不能在城市生存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是搬迁到其他地方,农业社会所依赖的关系网被打破,生存压力会增加。
首先这一点儿也不意外,在印度的大型项目,不管是军事的还是民用的,计划不如变化快,或者工期拖延几倍,或者不了了之,都很多。特别是这高铁项目,一方面涉及利益方太多,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推动各方面行动的力度不够,单凭日本几乎是不可能推进工作的。
其次,作为日印合作的政治项目,为了排挤中国等参与方,日本不太可能对该项目有很好的盈利预期,其报价很可能盈利空间很小。而日本在高铁建设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该项目能不能最终完成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至于按计划完成,期望不要太大。
先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日本在印度修高铁的难度了。
木叔去印度交流的时候,在新德里发现他们繁华路段的尘土飞扬。
问出租车司机,对方说,这里已经有3-4年了,一直这样没什么进展。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有的民宅并不愿意搬走,就没办法在这里施工,所以耽搁了好久。
木叔问他怎么看,这位司机答:那就别修了吧。
其实这个回答也代表了印度基本所有人对类似问题的看法。
原因很简单:
印度实行的是私有制,只要能拿出合理合法的证明和证据,印度没有办法强迫住户让路的。只能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与补偿。
比如,如果新德里有一个地方要修路,被一户人卡住了,和他沟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这条路之外的别的地方给他一块永久土地建房,以替换这段修路被卡住地方的私人土地。
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懂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签署高铁协议已经有3年了,结果却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工的原因了吧!
阻碍就在于印度政府征收土地的困难,再往深层次说,就是印度土地制度的原因。
当然很多国家都是类似的土地制度,但为什么印度修路更难?
原因在于印度穷人太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乎寻常。
这些人就认为这里是祖辈的土地,不想离开,即使和他们说路通了他们生活会变好,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虽然现在穷,但是不特别愿意改变。
这种根深蒂固的土地信仰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阻碍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因此,如果这500公里土地出现征收困难,显然2022年建成高铁就有风险了。
但相信日本在和印度签署协议的时候,会提到这个困难,也就是如果在某年某月之前,印度政府没能征收需用的土地,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相关损失,日方应该具有免责条款。
可以说,虽然铁路暗示竣工可能有问题,但日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受损的更可能是印度政府和这些土地所有者罢了。
2015年12月访问印度,与莫迪相谈甚欢,就日本帮助印度修建高铁一拍即合,签署了修建印度第一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孟买至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的孟艾高铁的协议。当时,日本人特别兴奋,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新干线首次走出国门,更是因为日本“击败”中国而获得了印度的高铁大单。
为了拿下这个大单,日本可以说不惜下血本,真的就把三哥当成了上帝,几乎满足了三哥一切要求。印度要求提前一年完工,日本咬咬牙说行,印度说要无息贷款,日本心中一万个MMP,但还是咬牙贷款117亿利息仅0.1%,分50年还清的低息贷款。印度方面说高铁沿线土质松软,为了安全着想,要求日本几乎全程高架桥,日本人气得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本来造价147亿美元的工程,日本为了击败中国拿下大单,几乎是赔钱报价,要200公里的路段全程架高价桥,日本人岂不是亏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了?
没想到,被美国俄罗斯忽悠得团团转的阿三,居然把精明的日本忽悠瘸了。就此事日本已与印度经过了多轮交涉,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据了解,日本给印度修建高铁最大的障碍就是征地难的问题。
据彭博社报道称,印度首条高铁——孟艾高铁启动一年之后因征地困难而陷入困境,何时动工修建成了连印度人都没有答案的谜团。修建这条高铁需要征地1400公顷,印度政府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只征得了0.9公顷的土地,日本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盯着孟艾高铁的图纸,欲哭无泪。
由于印度土地私有化,印度人对土地极为看中,就像自己的命根子,所以,印度的征地计划会受到各方极力阻挠。莫迪现在也是叫苦不迭,如果办事过于极端,反对党就会在国内大做文章,到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印度的高铁计划一波三折,如同海市蜃楼,看起来很美好,但却总是摸不着。未来印度拥有第一条高铁的梦想何时能实现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计划中的2022年!
感谢邀请。
笔者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曾经与另一家报社的记者谈起日本与中国在亚洲各地建设高速铁路的问题,这为记者就谈到中国在印尼的高速铁路进展较缓慢的问题,并且,日本各大报纸都大幅报道,认为日本竞争输给中国,中国却不能很快建设,但笔者调查后发现,进展较慢的原因就是土地的征收问题,当地的政府与中资合作的公司在这方面进展不快,才导致进度缓慢的原因,但是在解决完土地征收以后,印尼高速铁路的进展大大加快。而日本在印度遭遇的问题其实与中国在印尼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日本媒体在嘲笑中国进展缓慢时,却没有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
日本与印度的高铁是安倍政权最大的对外项目之一,因为考虑到印度的铁路里程,以及印度目前的人口,日本认拿下印度高铁的订单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日本向印度提供了最优惠的贷款,甚至还答应向印度转让日本新干线的技术。日本在承接这个项目前,也做过论证,当时虽然知道印度的私有土地政策会增加成本,但做调查,与最终开工时间大约相差7年,印度的经济发展加上各个区域的发展问题,实际的土地征收难度远远超出日本的想象,这不是可以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
但是印度与日本的高铁建设不仅仅是日本的项目,还是穆迪总理的经济成果之一,因为之前要面临大选,因此土地征收需要低调进行,现在穆迪以较大的优势赢得选举,这样就可以放开步伐进行经济建设,所以印度方面已经表示,积极配合日本方面进行土地的征收以及相关的工作。但是时间还需要1-2年的时间。
虽然铁路建设预计2022年完成,笔者在这份合同签署时就曾经预言,这条铁略如果全部完工要到2030年左右,目前的趋势完全符合笔者的预言,在印度开展工作不能以日本的效率,或者乐观的态度去预测,而是要充分理解印度的国民性,以及实际困难以后作出正确的预计。补充一下,这条铁路的很可能在2022年,会通行其中的5公里路段,作为部分通车的样板告知世界。
为什么日本把很多钱投到印度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基建狂魔的名声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以后,基础建设也成为了我们再国际上引以为傲的一张响亮的名片,而且对于基建这一块可以说我们有着绝对的自信,丝毫不怂。
在我们的这一张名片的影响下,世界在为之震撼的同时也是有着不少的国家受到了启发。比如说美国,日本还有印度等等。就美国来说,他们距离上一次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已经过去了有半个世纪了,这些年也就是一些缝缝补补,现在他们也开始准备新一轮的建设了。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他们不仅仅在开展着这一行动。而且在国际上竟然也是开始了竞争。他们去了斯里兰卡,帮助了印度,还和印度计划了2000亿计划,可谓野心十足。
然而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其实印度的状况可悲,计划的七十三条公路只完成了二十七条。不过近日莫迪表示未来将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毕竟在世界上其实还是有着不少的国家即使投入了不少的资金依旧没能成功。
不仅仅是印度的决心,日本在印度基建中也是频繁出现。而且不仅仅是印度,他们确实准备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其意图也是十分的明显。
不过日本的工业体系完整,水平也是世界前列,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压力,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是十分重要的。
印度人在日本多吗?
不多。只有27915人。
从国籍来看,最多的是“中国”,有66万7,475人。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每4人中就有1人。紧随其后的是“韩国、朝鲜”,有37万4593人。依次是“越南”“菲律宾”“巴西”。
这些外国人为什么住在日本呢?《出入境留学管理厅》(2020年)透露,“永住者”占全体的27%左右,“技能实习(1号、2号、3号)”14%,“特别永住者”占11%,“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办公室里日本的外国人)”“留学”分别为10%左右。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大多以“工作”和“学习”为主。
日本接下印度的1000亿元高铁订单,目前这条高铁建设得怎么样了?
印度和日本的高铁项目指的是修建一条从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速铁路,全长505.8公里,总投资约1万亿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工程由日本承建,工期5年。其中日本向印度提供1万亿日元(折合6656亿卢比)的超低息贷款。
这一项目早在2015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时就敲定,确定于2017年动工兴建,2022年也就是印度建国75周年时完建成通车。
然而两年过去了,这条高铁线路工程已经停滞了下来。
原因无他,铁路沿线的广大民众,准确的说是各个土邦不答应,也可以说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未能达成一致。
高铁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工业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必须的大动脉。印度中央政府当然也十分清楚,特别是对于自己领土庞大的国家来说,修建高铁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修建高铁需要向沿途人民征集土地,按照工程计划,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对于印度这个至今并未完成真正意义上土地改革甚至是还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层面的国家来说,征地比登天还难。
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但是真正掌握在中央政府手里的土地只有13%左右,剩下的都分布在全国28个邦手里。再往下,多数土地就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而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印度的地方豪强实质上就是独霸一方的诸侯,中央政府权力极为有限。强干弱枝的政治形态,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的土地,却大量的集中在地方豪强手里,政府无论是建厂、修路、开矿,都是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威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修高铁所需的1400公顷土地,印度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征了不到1公顷,中央执行力,不得不令人唏嘘。
鉴于印度政府的无能,日本人已经停止向印度放贷,高铁项目也就停滞了下来。
目前还没有动工。至于为什么没有动工,原因很有意思:日本和印度都心怀鬼胎,心思都没有放在高铁建设这件事的本身上。
先说印度。
印度之所以让日本公司承建高铁项目,按照印度铁道部下辖的铁路委员会主席A.K.米塔尔的话说:“提供高铁技术的有多家。但同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只有一家,就是日本。”
也就是说,日本能中标,是因为日本向印度提供了低息贷款(贷款金额约相当于铁路成本的80%左右,分50年还清)。印度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一毛钱不用花,就白捡一条高铁。
当然了,日本当时也提了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印度高铁建成后,运营高铁的设备要从日本企业购买,最低购买比例是30%,包括车头和车厢等设备。
也就是说,按照日本的设想,建设高铁的费用由日本掏,不用印度花钱,但是印度要从日本买设备,要让日本赚设备钱。
PS:日方提供总计1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的贷款,年息为0.1%,偿还期限为50年。而高铁建成后,印度将以7亿卢比(约合6000万人民币)买18组列车的价格从日本进口列车设备。
这一切看似很美好吧?印度和日本从中都能获取到利益,双方是共赢。所以两国最终一拍即合,定了这个项目。
但是,这并不是印度把高铁项目给日本企业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真正原因就是——中国绝对不会为印度提供高铁设备制造技术,但日本有可能会提供。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报道:印度铁路委员会成员拉杰什·阿加瓦尔表示,印度已向日本提议在印度本土生产和出口子弹头列车车厢,以此降低在印度运营新干线列车的成本。然后我们可以将之推广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就可以通过我们而不是通过中国来买这种列车。他们可能是东南亚的国家,甚至是欧洲国家和美国。”
看明白了吗?当日本资金进场后,印度单方面的反悔了,想要坐地起价。
按照印度的设想,它先说自己没钱,让日本提供无息贷款,待日本打钱后,它又借口土地私有、反对党抗议等理由,说自己无法征地,要求日本方面提供设备制造技术。如果日本不答应条件,这条路就甭修了。反正它也不着急。
PS:印度把高铁建设权给予日本,其意是借助中日竞争,玩平衡术。现在看来,即便日本已经以倒贴的方式向印度提供贷款建设高铁,印度对此仍是不买账,认为日本的优惠并不值得感激。它的胃口很大,远不是日本一个低息贷款能填饱的。
再说日本。
日本现在投了资金,骑虎难下,要是不答应印度的条件,它前期的资金都会打水漂;但同意的话,让印度掌握了高铁列车技术,到时候印度又会威胁到它的海外市场。
所以,目前日本也停止对该项目的放款。什么时间恢复放款,看双方谈判的结果。
不过印度虽然摆了日本一道,但日本也不会放弃印度市场。即便它可能会当冤大头,它也不会放弃。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为了与中国展开高铁竞争,经济账在政治账面前不值一提。它们的目的也不是真要承建高铁,而是搅中国的局,不能让中国建。只要稳住印度,它们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扳回一城,扭转中国高铁屡屡在国际竞标中战胜日本的国际印象。
事实上,共同防范中国当然是印度和日本接近的主要动力,高铁项目说白了就是日本送给印度的一个礼物。不管印度收不收礼,会怎么坑它,这份苦果,日本是吃定了。
至于会不会同意印度的要挟,把设备制造技术教给印度,这个目前还不可知,就看日本的利益取舍了。
总的来说,印度高铁现在的建设滞后,其实就是印度和日本心怀鬼胎的结果。它们一个把目光放在设备制造技术上,一个把目光放在遏制中国上,希望借助在印度的成功,扭转其在国际高铁市场的颓势。至于高铁项目本身能不能建成,在它们双方的眼里,其实都是次要的。
最后,再说说中国。
日本停止印度高铁贷款,说明当初我们没染指印度高铁项目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对我国而言,承接周边国家的铁路项目的确很重要,因为规划中的泛亚铁路干线,基本上采用中国标准,所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铁路项目,我国势在必得。
但是,我国的建设重点应该是泛亚铁路、中巴经济走廊。而印度,并不是我国在铁路对外资本输出的重点。即便没有印度市场,也不影响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影响,只是说现在还不重要。当下最重要的还是东南亚和巴基斯坦)
另外,从最近几年我们承接的高铁项目其实可以看出来,我们真正的诉求其实并不在于高铁本身,我们不赚高铁的建设费用。我国推进高铁的真正目标,是希望在建成之后能以高铁为纽带,加强我国本土和目标国家产生和带动的经济利益。
我们目前的重点在东南亚,所以东南亚的项目一定要跟日本死磕。而印度目前跟我们有一些矛盾,印度项目不要也罢,可以让给日本公司去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引进5万印度人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引进5万印度人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