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国期待同中国合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多国期待同中国合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盟多国合作的神经元无人战机为什么没有技术强国德国的参与?
“神经元”无人战斗机项目由法国领导,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瑞士这五个欧洲国家参与研制,早在2012年,“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的第一架验证机在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就已经正式出厂,但近年来该计划再没有实际性进展。法国带头欧洲实施“神经元”项目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开发设计欧洲新一代战斗机的技术。
随着美国F22之后的俄军T50,解放军歼20的出现,欧洲并没有自己本土的四代机,法国想借“神经元”项目,对欧洲的四代机实际进行经验积累。二来试验战斗机的欧洲跨国合作研发模式,欧洲国家在新世纪的出路唯有联合,军事技术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法国作为欧洲军事的领头羊要带领其他欧洲国家打破美国对四代机的垄断也是理所应当。
德国作为欧洲传统强国,似乎加入这个计划也是理所应当。但德国人本身对这个计划并不感冒。新世纪的德国已经不同以往的穷兵赎武,对于德美,德俄关系都搞得非常好。而且在历史问题上,德国并不会主动研发这种进攻型武器。时至今日,德国的国防安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在承担,德国并不需要去自己研发四代战斗机,作为美国的伙伴,直接购买美国F35并没有很大问题。如果加入这个计划自己研发,德国肯定要付出不少的资金代价,而这是德国国防投入所不允许的。
在无人机方面,德国拥有自己研发技术成熟的KZO无人机侦查系统,这套系统对于德国目前的反恐任务和部队要求已经足够。在淘汰了加拿大无人机之后的德国军队并不迫切需要新一代无人机更换这套系统。如果要求无人机参与作战,德国还拥有“泰帆”无人机作战系统。如果投入全面作战,驻德美军的“全球鹰”无人机也将为德国而战。因此,德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愈发成熟且需求不高,对于“神经元”项目不感冒也是很正常的反应。
德国和日本造的发动机竞争不过美国和法国,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强项,比如德国为罗罗公司生产的EJ200发动机提供数控车床和涡轮盘,美国的著名航空发动机惠普公司需要日本的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航空发动机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没有巨大并且稳定的市场是无法持久的。 德国作为欧盟的一员,与英法意西等国合作生产航空发动机实是上上策,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又可以共享各国的科研成果,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闭门造车是没有前途的。 日本本国的国土狭小,发展航空业市场不足,只能和美国合作为波音公司提供各种附件,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可以从美国采购发动机,比如F2战斗机的发动机就是从美国买来技术自己生产的。如果自己研制的话,就算研制成功,受二战条约的限制,没法出口,自己装备的话数量太少,只有三百多台(日本战机总数),研制费用加上生产线费用平摊到每架飞机上,这会导致成本急剧上升,相比从美国购买要多消耗很多军费,实不划算。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到2020年每人每年做一次飞机,这个市场也远超过欧洲和美国之和,如果中国不发展自己的航空业,就太傻了。
中国航天合作国家及作用?
目前,我国已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亚太地区国家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我国从1985年开始,为国外客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已为外商发射了28颗卫星,并开始向国外出口大型卫星,比如最近刚发射升空的尼日利亚星;我国与巴西合作,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这一项目被誉为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我国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参加了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还与俄罗斯签订了共同探测火星的合作计划。通过国际合作,我们不仅维护了中国作为空间国家的国家利益,还扩大了在外空领域的影响,我国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国期待同中国合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国期待同中国合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