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同样是受今年长江泄洪影响,洞庭湖并没有造成鄱阳湖一样严重的倒灌现象?
表面看来是降水多寡不同,实际上,由于人们占龙王爷的地盘太多,难保下一次洞庭湖洪灾一样严重,因为围湖造地(田),堤内圩中居住了人,造成湖面大幅收缩容纳洪水能力大降。如果没有长江中上游系列水利工程,洪灾会更严重。
在当今形势下,宜多管齐下,确保长江中下游安全。
一是疏浚长江下游的河道增加泄洪能力。泄洪能力就是通航能力。因长江下游建桥建码头建堤限制了行洪能力,建议在芜湖青弋江入江口开挖辅江(副航道),连通石臼太湖等系列湖泊,从太湖东南经嘉兴嘉善间在平湖乍浦一带入杭州湾。辅江宽在千米以上,深度不浅于六米,能达万吨航道标准,从芜湖直达洋山港宁波港,航运与泄洪效益巨大。并能一举解除太湖流域的旱涝灾害,综合效益巨大,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二是在增强长江中上游巳建水利工程综合调度能力的前提下,建设大南北调水工程,改变珠江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不能联通联调的问题。在200米高程的二~三级阶梯从广西百花湖直到葫芦岛埋管,利用管道输水速度快的特点增加输水量,南北调水达年一千亿,洪水期双向(同时向南向北)输水流量达7500立米每秒,能有效减缓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旱涝压力,特别是大幅改善华北地区的环境。特殊情况(干旱)时向南方输水。这一工程输水量大,对地表与环境影响小,冬季不冻无凌汛,能多段分别供水,特别是分洪能力强,能有效消除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压垮堤防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是长江中游地区宜退田还湖,平堤退圩。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种粮搞建设占用湖泊太多,挤占了龙王地盘,龙王一定来报复,所以年年得防洪抗灾。随着我国人口规模滞胀临缩,随着南北调水特别是大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逐步实施,北方与西北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还随着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减少,南方撂荒地增加,长江中游地区大面积(不只洞庭鄱阳两湖)退田还湖的条件已具备。把本是湖泊的水面还给龙王,将大大增强槽蓄能力。只需把低处的人迁走,让洪水能自由涨落,就用不着年年抗洪年年救灾还是难保水漫金山了。
多管齐下保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宁,让洪水不再困扰这一地区,顺带发展南北调水东西航运,可行乎?
其他不想说,今年三峡大坝的调配失误也是原因之一。今年洪水最先出现是在三峡上游地区,这时大坝就应该适当加大出库流量,这样既为后面入库水留出了空间,也能提前为下游长江水位的科学调控留出余地。可惜今年三峡大坝泄洪时间过晚,正好与长江中下游省份洪水遇上,因此长江水位过高,导致了下游各支流的泄洪能力下降。这回三峡大坝成为了猪队友,应该要吸取教训,把事情想在前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洞庭湖今年也严峻,但是万幸的是这轮强降雨除了在湘南路过以外,完美避开湖南,不是在湖北就是在江西。所以湖南没有造成全流域洪水,再加上三峡错峰滞洪调蓄,使得洞庭湖现在水能流入长江。综合起来洞庭湖今年没有鄱阳湖那么吓人。
鄱阳湖不是什么上游泄洪引起的江水倒灌,而是整个江西流域洪水普遍增大,加上长江来水丰盛,才形成了今年的大片洪积,这没啥奇怪,98年洪水也是这么来的,长江沿岸普遍大暴雨,就会形成大湖,不管多少年一遇,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建设江湖大坝调节丰缺,以后鄱阳湖最好不要露底,水域面积大是好事,不要计较原来本该是湿地湖盆的那些耕地 ,可以就地封湖,做成大湖。湖泊水深可以航运,搞渔业生产,改善气候环境。
事实上,江西的鄱阳湖与湖南的洞庭湖,两者的地理地势几乎雷同(都存在境内若干支流汇积;河道、湖泊的湿地大量侵占,库容能力下降;上游长江水倒灌;都是长江既定的蓄水区和行洪区;下游平原地势行洪能力不足),连雨季都差不多,发大水的节拍比较接近。不同的是,鄱阳湖更靠近下游,而洞庭湖更接近三峡大坝!
对于上游,洞庭湖更接近三峡大坝,受惠于三峡水库的强大调节能力,意味着长江上游的错峰、削峰能力较强;而鄱阳湖却不但远离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调节能力鞭长莫及,还要承受汉水、洞庭湖水两大水系的压力,关键是,它们的调节能力还不行,因而长江水倒灌的压力太大。
对于下游,洞庭湖下游的湖泊更多,可能成为泄洪的选择项;鄱阳湖下游的海拨更低,更平缓,江水的过境(行洪)能力严重不足,还存在个别行洪的瓶径(城市建设侵占河道、湿地);更重要的是,下游都是经济发达地区,除安徽个别地盘可以泄洪外,其他地区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也就是说,鄱阳湖只能硬抗,为保护下游而自我牺牲。
对于泄洪区,湖北荆州段还有不少选择项,可以减轻洞庭湖的压力,为保护武汉,湖北其他泄洪区域还有不少 ,泄洪的可行性也较大;而除了安徽的个别泄洪区,鄱阳湖却只能单挑独斗,挑起保护下游的重任。
至于鄱阳湖流域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大大高于洞庭湖流域;洞庭湖、鄱阳湖都存在破坏性侵占湿地。这两条,与洪灾有关,却与江水倒灌无关。
小本认为,三峡大坝的存在,是今年洞庭湖没有造成鄱阳湖一样的严重倒灌现象的根本原因。
至于要想消灭倒灌现象,洞庭湖、鄱阳湖可以修长江与湖泊的隔离大坝(漫水坝+通行、泄洪闸门+季节性使用),一是确保旱时留住湖水;二是避免涝时江水倒灌,三是可以继续与江水的水体交换。但是,作为长江既定的蓄水、行洪区,这个大坝的建设注定会遭到下游的强烈反对,只能作为防旱的低水位大坝。
小本认为,要想不怕江水倒灌,洞庭湖、鄱阳湖必须恢复湿地,扩大水库的面积,增强库容能力;为了减少泄洪的代价,还可以加强洞庭湖、鄱阳湖的堤坝管理,同时进行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居民居住分区、分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